天天看點

魏橋“老樹開花”昔日豪門大公子張波嬗變

作者:Beiqing.com
魏橋“老樹開花”昔日豪門大公子張波嬗變

一度遭遇收入滑坡、靈魂人物去世的魏橋,正在重新展現出生命力。

新京報記者自山東省工信廳獲悉,其官網披露了《關于山東魏橋鋁電有限公司産能退出的公示》,标志着為魏橋産能轉移雲南的計劃取得實質性突破。

憑借長期以來在鋁電和紡織的耕耘,魏橋集團位居中國最大的實體企業和山東最大的企業集團。然而過去這幾年,随着創始人張士平病重并在今年逝世,魏橋的發展一度受到關注,2018年的銷售收入較2017年下滑超過20%,并在今年被山東能源集團超過,退居山東第二大企業。

如今,張士平之子張波已經逐漸挑起大梁,這個昔日的豪門公子頻頻亮相重大場合,強勢推進魏橋的轉型發展,與衆多行業龍頭取得戰略合作。

“張波目前已經完全适應了董事長的角色,再也不是以前的大公子了”,一位鄒平企業界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評價稱。

戰略大轉移

11月27日,山東省工信廳披露,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和《工業和資訊化部關于電解鋁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實施産能置換有關事項的通知》的相關要求,山東魏橋鋁電有限公司退出了位于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的産能,子公司濱州市宏諾新材料有限公司退出了位于山東省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産能,上述退出産能合計達到203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其啟動拆除将在雲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置換項目建成投産前,而該公司正是魏橋在雲南注冊的公司。

電解鋁為魏橋集團的核心主業,而魏橋則是世界最大的電解鋁生産商之一,其産能轉移極受關注。

财新10月11日報道,雲南省文山州人民政府網站9月30日釋出消息稱,州生态環境局正在推進山東魏橋水電鋁項目環評工作。該項目産能200萬噸,選址為硯山縣。随後該資訊從文山州政府網站删除。魏橋集團随後回複财新記者稱,魏橋集團目前還不友善對此事做出回應,既成事實之後再對外釋出消息。

産能轉移的消息很快坐實。根據中國宏橋公告,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與雲南省人民政府簽署有關共建綠色鋁創新産業園合作協定。該集團将會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基礎上制定參與該等綠色鋁創新産業園的最優模式,包括考慮将該集團現有部分生産裝置遷至該等綠色鋁創新産業園區,進而盡最大可能降低對該集團産量的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10月,山東魏橋創業集團與雲南省政府合作共建綠色鋁創新産業園系列簽約儀式在雲南昆明舉行。雲南省委書記陳豪表示,雲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與魏橋創業集團的合作,今天與魏橋創業集團結了“姻緣”,希望雙方把合作基礎打實打牢,實作天長地久。

中國宏橋稱,參與該等綠色鋁創新産業園,有助于該集團繼續深入貫徹上下遊一體化的發展戰略,進一步提升清潔能源比重,走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進而進一步鞏固和增強該集團的核心競争力。

事實上,雲南方面對魏橋也頗為重視。

今年11月,雲南省文山州政府考察團一行多達20餘人,在文山州委副書記、州長張秀蘭的帶領下,來魏橋創業集團考察交流。張秀蘭表示,魏橋創業集團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世界500強企業,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不忘帶動下遊企業共同發展。文山州一定全方位地為企業做好各項服務工作,保障要素資源的充足穩定,全力以赴支援項目落地實施。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雲南省東南部,南與越南接界,這裡鋁土資源較為豐富,目前,全州鋁土可開發儲量1.1億噸,遠景儲量2億噸以上,随着世界鋁業巨頭魏橋的到來,文山将成為未來鋁都的說法已經在業内不胫而走。

一位鋁業資深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對于現在的魏橋而言,投資雲南是關乎企業根本發展的大計。魏橋過去在原料成本、電力成本、環保成本都比較高的山東創造了鋁業的奇迹,現在的形勢已經大為不同,與其承受壓力,不如進行戰略轉移。

進行戰略轉移的魏橋,在過去幾年經曆了巨變。

豪門公子扛起大梁

2017年8月,魏橋集團旗下中國宏橋宣布關停268萬噸産能,引發行業震動。根據其後公告,中國宏橋由于産能關停而計提資産減值損失31.6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3.4倍。

産能關停背後,是鋁工業面臨的越來越高的環保壓力。

2017年11月26日,環保部公布了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山東省回報督察情況,魏橋集團被點名批評。督察指出,“大氣十條”明确要求,建立項目禁止配套建設自備燃煤電站,但近年來山東省自備燃煤電站呈井噴式增長。2013年以來,濱州市魏橋創業集團違規建成45台機組,濱州市始終未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聊城市信發集團違規建設9台機組,聊城市通過上司幫包協調、按月排程等措施推進違規項目建設。由于大量燃煤電站投運,導緻兩市煤炭消費量大幅增長,大氣污染問題十分突出。

魏橋由此收入滑坡。

魏橋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宏橋2018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内集團收入約為人民币901.95億元,同比減少約7.9%。

中國宏橋表示,2018年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因為集團于2017年下半年響應中國鋁行業供給側改革而關停部分鋁合金産品生産線,導緻年内集團鋁合金産品産量及銷量較去年同期減少。

魏橋集團方面,2018年全年實作銷售收入2835億元,較2017年的3590億元銷售收入下滑超過20%;2018年利潤為87億元,較2017年的131.3億元利潤下滑近34%。

今年11月,山東省工信廳公示了2018年度山東省百強企業名單,2017年位于榜首的魏橋集團讓位于山東最大的國有企業——山東能源集團,在2018年退居第二,其2018年營收為2844.87億元,較去年減少了750.91億元。

有聲音指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兩年來,支撐魏橋的紡織和鋁業兩項主業受需求和環保雙重因素影響相繼放緩。

産能關停隻損失了财富,進入2019年,魏橋的靈魂人物去世了。

2019年5月23日17時03分,魏橋創業集團創始人張士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3歲。

從1994年建立鄒平縣魏橋棉紡織廠并任廠長,到該廠更新為魏橋創業集團,從2001年進軍鋁業,到2014年超過俄鋁成為世界最大鋁生産商,張士平一路帶領魏橋崛起為世界五百強企業和山東第一大企業,期間挺過了幾次宏觀經濟困難期。但在逝世前幾年,這一工業巨子的身體漸漸不行了。

張士平逝世,魏橋能否繼續屹立不倒,成為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從公開資訊上看,張波已在魏橋系統内工作多年。1996年8月從山東廣播電視大學畢業後,他就回到父親身邊,兩年後被任命為魏橋副總,很快又擔任當時魏橋集團旗下最主要的産業——魏橋紡織的總經理。其後,張波又被任命為魏橋鋁電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打理鋁電闆塊。

新京報記者獲悉,早在張士平生前,他就已經為接班問題做好準備。2018年9月,新京報獨家報道,魏橋集團董事長張士平卸任,張波接任為魏橋集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

2018年10月7日,魏橋集團召開全體管理幹部大會。張波以董事長的身份露面,張紅霞以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的身份公布集團新一屆上司班子人員。

幹部大會上,張波以董事長身份首次發聲,他在講話中回顧了以張士平董事長為首的老一輩上司團隊37年的創業曆程後說,曆史的接力棒傳遞到了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我們必須扛起魏橋創業這面大旗更好地前進。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魏橋集團5月22日釋出了一篇名為《張波:世界五百強企業董事長是這樣“煉”成的》,在品牌宣傳上一向極為低調的魏橋,也對其董事長張波展開形象包裝。

該文章稱,“羅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世界500強企業的“二代”董事長絕不僅僅是人們想象的“含着金湯匙”出生、在父輩庇佑下就能立業成事。如張波,他起步的平台貌似比常人高很多,但他天生要承擔的責任超乎常人想象。

據魏橋集團公号“魏橋創業”消息,5月31日,張波在父親張士平去世後首次公開露面,作為山東省鋁業協會會長與濱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宇向東等出席濱州•佛山涉鋁項目精準對接洽談會,該洽談會旨在搭建粵魯兩省之間更高層次的交流、合作平台,謀求鋁業互惠共赢的發展機會。

半年之後,11月9日,魏橋集團刊發《張波分享企業未來三個發展方向》一文張波時代魏橋的發展戰略正式向外界公布。

第一大方向是主動尋求結構性調整。張波指出,十八大以來,每年我們黨的報告中都會提到“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實作更高水準開放。”我的了解是,,“三去一降一補”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直接展現,企業層面,我認為這種調整應該更為主動、更為長期、更為具體。這要求我們:首先要堅持做精主業,加快向産業高端延伸。

由此,張波提到了在雲南的産能轉移。

張波指出,我們将充分利用雲南水電資源優勢,建設水電鋁材産業園,擴大清潔能源占比,優化企業能源消費結構。同時,我們還将加強再生鋁的回收利用,努力打造全國最大的再生鋁循環産業基地。

聯手山東同侪

部分原鋁産能轉移走之後,張波計劃在大學營山東布局汽車輕量化:“我們将重點圍繞輕量化發展方向,加快輕量化基地的建設,加強推進與國内外戰略夥伴間的合作,通過建設輕量化結構件項目、全鋁車身總成項目、輕量化中試基地項目、開發汽車零部件與整車制備核心技術等,打造中國最大的全流程汽車輕量化研發制造基地和世界領先的鋁制輕量化材料研發中心。”

張波瞄準的是一個新興中的超級市場。除了減重之外,鋁的另一個日益顯現的優勢是,相對于其他同類産品,鋁具有良好的回收特性。鋁成本低,回收簡單。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用鋁量評估報告(2016—2030)》,2018年,新能源汽車的平均鋁消耗量估計為141.5千克(純電動汽車128.4千克,混合動力汽車為179.6千克)。《報告》預測到2030年這一數字将超過280千克,純電動汽車鋁的機關消費量将達到283.5千克。

2019年9月,魏橋宣布,濱州市雙招雙引重點建設工程集中開工儀式舉行,其中就包括濱州鋁基輕量化結構件高端制造基地項目,總投資17億元;奧傑汽車年産50萬輛全鋁車身總成項目,是由蘇州奧傑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合作建設,項目計劃投資5億元;山東魏橋輕量化中試基地項目,計劃總投資3億。

此外,魏橋還在聯合多方推進魏橋國科(濱州)科技園項目,投資85億元,合作方就是魏橋的老朋友——中信。

根據今年8月魏橋創業集團與中信信托、中國科學院大學簽署的戰略合作協定,各方共建創新研究院,促進科研成果轉移轉化,整合全球資源。

山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家義曾對此評價,将持續深化産學研金服用創新機制,促進三方握指成拳、深度合作,不斷取得新突破。

作為山東民企、特别是鋁業中的老大哥,魏橋還與山東企業加大合作。

12月3日,南山鋁業公告,與山東魏橋鋁電有限公司、山東創新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山東智鋁高性能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公司主要從事輕質合金材料的基礎研究、設計、制備、熱處理、模拟分析、工業設計等技術服務業務。

南山鋁業為山東另一鋁業巨頭南山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山東創新則與魏橋一樣均位于山東鄒平,三家均為民營企業。

公告中稱,合資公司的設立可以有效推進山東省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有效地服務于山東省鋁産業,實作各自優勢互補,降低成本,有效地促進企業産品研發、市場拓展、人才引進,提升公司研發水準。

據稱,山東創新集團董事長崔立新現在給自己定的“小目标”,是在魏橋創業集團的引領下,聯合各方力量,先把汽車輕量化項目做起來。

工商資料顯示,魏橋還在今年10月參與發起了鄒平市鄒金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其他股東還包括山東省金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鄒平市國有資産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山東三星集團等。

其中,大股東山東省金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準許設立的省級金融資産管理公司。

上述鄒平企業界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張士平晚年病重,企業交班,魏橋的動作确實少了很多。張波當董事長後,魏橋确實“動起來了”。不說山東别的地方,鄒平最近幾年遭遇金融風險,魏橋作為千億大企業不僅穩得住,還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對鄒平乃至山東的意義都非同一般。

新京報記者 林子 編輯 王宇 校對 李世輝

記者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