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秋季溫補推薦:東坡肘子

作者:郎嘎尼瑪
秋季溫補推薦:東坡肘子

東坡肘子(我的拿手菜)

  ■黃自宏

(原載于《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8月2日)

秋季溫補推薦:東坡肘子

  四川的飲食文化中,最負盛名的就是東坡肘子了。關于東坡肘子誕生的傳說,光在四川,就有不下十個版本,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轉移說”和“性情說”。“轉移說”是指當年東坡被貶到嶺南後,化悲痛為食量,不僅“日啖荔枝三百顆”,還潛心專研烹饪,是以有了大量佳肴的誕生,首屈一指的當然就是東坡肘子。“性情說”則發生在他老家眉山(眉州),是說新婚燕爾的東坡,因房事過度導緻腰腿酸痛,新媳婦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便瞞着他偷偷求了許多偏方,卻都不奏效。一天,她為東坡炖上了一對豬大腿,守在爐邊竟打了個盹,忽然被一陣焦糊味驚醒:鍋裡糊了!她忙斷了火,心疼地把豬腿給翻出來,一看湯已收幹,靠鍋底的豬皮略帶一點點焦黃。眼看開飯時間就到了,她急中生智,在豬腿上淋上鹵汁,灑上姜米、蒜泥和蔥花。她忐忑不安地看東坡嘗了第一口,不料這醇香厚味的豬腿令東坡食欲倍增,他風卷殘雲般把兩條豬腿都消滅了。媳婦一看歪打正着,便隔三差五地為他做這菜,令她驚喜的是,東坡腰腿不适的症狀竟不知不覺也消失了。從此,小兩口的日子更甜甜美美。

秋季溫補推薦:東坡肘子

現代東坡肘子的做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東坡媳婦”的做法:用砂鍋盛整豬大腿,加冷水,以剛沒過豬腿為宜,加入拍碎的老姜與整蔥頭,旺火煮沸後,除去血泡,改為文火炖之。直到湯汁基本收幹,豬皮呈半通明狀時,将其撈出置于大碗中,趁熱把用醬油、糖色、陳醋、精鹽、紅油辣椒、紅綠辣椒丁、油酥剁細的郫縣豆瓣、炝幹辣椒段、鮮花椒、孜然粉、鹵油勾兌的汁水淋上,灑上碎炒花仁、黑芝麻、姜米、蒜泥、蔥花、藿香葉即可。另一類則要簡便些,将抹勻胡椒粉和精鹽的豬大腿置于鋪上一層(約兩百克)海帶絲(大、小白豆也可)的小瓷盆中,放入約100克宜賓碎米芽菜和漢源花椒十餘粒,用另一隻盆扣在上面,放入蒸籠用旺火蒸3小時即可出鍋。這兩種做法,選料和火候都相當重要。東坡肘子的最大特點是鮮美,油而不膩,其肉皮和肥肉部分反倒比瘦肉更好吃。即使平日一丁點兒油星都不沾的窈窕淑女,此刻都禁不住會嘗一塊帶皮的肥肉。

秋季溫補推薦:東坡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