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的今天1894年7月26日英格蘭著名作家阿道司·赫胥黎誕辰

作者:文史公
曆史上的今天1894年7月26日英格蘭著名作家阿道司·赫胥黎誕辰

文史公曰:赫胥黎家族,祖父是進化論的托馬斯·亨利·赫胥黎,他的兒子是知名的作家、人類學家和流行病學家馬修·赫胥黎;畢業于伊頓公學和牛津;他對人類生活中的沖突具有超人的預見力,充當了社會道德、标準和理想的拷問人;他的長篇小說《美麗新世界》。與《我們》《1984》并稱為“反烏托邦三部曲”,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經典的反烏托邦文學之一。

阿道司·倫納德·赫胥黎1894年出生于英國薩裡郡戈德爾明的著名的赫胥黎家族。祖父是生物學家、進化論支援者托馬斯·亨利·赫胥黎。

少時就讀于伊頓公學,後畢業于牛津大學的貝利奧爾學院。

曾想做醫生,卻因為視力障礙改變初衷,從事了文學。

作為生物學家的兒子,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對人類生活中的沖突具有超人的預見力。盡管一次眼疾幾乎讓他視力全失,但在學習了盲文後,他逐漸開始寫作。

他17歲完成了他第一部小說(未出版)。

20歲之後開始嚴肅的寫作。他最初出版的小說都為社會諷刺小說,以《克羅姆·耶婁》(1921年)為始。

1919年,他同在加辛頓遇到的比利時女子瑪麗娅·妮斯結婚,育有一子。

在一戰期間,赫胥黎将自己的大部分時間花在了莫雷爾夫人的加辛頓莊園裡。在此他見到了包括伯特蘭·羅素和克萊夫·貝爾在内的幾位布盧姆茨伯裡派成員。

20年代,一家人在意大利生活了一段時間,赫胥黎曾拜訪了朋友大衛·赫伯特·勞倫斯。

1930年勞倫斯去世後,他編輯了勞倫斯的信件。在這段時間,他的創作包括了反映科技發展滅絕人性的一面的小說,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美麗新世界》,以及和平主義的作品(如《加沙盲人》)。

1932年創作的《美麗新世界》 讓他名留青史。《美麗新世界》是阿道司·赫胥黎的一部硬科幻小說。在《美麗新世界》中,赫胥黎描繪了一個建立在大規模生産和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原則上運作的社會。他深受馬蒂亞斯·亞曆山大的影響,将他寫入了《加沙盲人》中。

赫胥黎在這一階段開始創作和編輯有關和平主義的非小說作品,包括《目的和手段》、《和平主義百科全書》、以及《和平主義與哲學》,并且還是和平承諾聯盟的活躍成員。

1936年創作《瞎了眼睛在噶紮》。

他下半生在美國生活。1937年,赫胥黎和妻子瑪麗娅、兒子馬修和朋友傑拉爾德·赫德一起移居洛杉矶好萊塢居住。他主要在美國加州南部生活,直至去世。

1939年創作《幾個夏季之後》。

(1944年創作《時間須靜止》。

(1955年創作《天才與女神》。

1955年妻子妮斯死于乳癌。1956年他與作家勞拉·阿切拉結婚。

1960年赫胥黎被診斷患有喉癌。在随後的幾年裡,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的赫胥黎寫出了烏托邦小說《島》。《島》是赫胥黎在1962年出版的最後一本書,也是赫胥黎僅次于《美麗新世界》的最著名的作品,在《島》中,赫胥黎探索了許多在二戰後幾十年裡感興趣的主題和想法,和未能在《美麗新世界》中表達的東西重新整理了出來。

這本書被看作一部科幻小說,然而它并非虛構,因為他在《島》中所描述的每一種生活方式都不是他幻想的産物,而是在某處經過嘗試的,其中有一些存在于我們自身的日常生活中。《島》這個書名也被郭敬明借用了。

赫胥黎臨終時備受疾病折磨,這時的赫胥黎已經無法言語,他通過手寫向妻子勞拉要求“麥角酰二乙胺,100毫克,肌肉注射”。根據勞拉在《時光消逝的瞬間》中的記載,她服從了,在早上11時45分完成了一次注射,并于幾小時後完成了另一次。

1963年11月22日赫胥黎逝世。肯尼迪被暗殺的幾小時之後,享年69歲。

他的骨灰被安放在英國薩裡郡康普頓沃茨公墓的家族墳墓裡。

他以小說和大量散文作品聞名于世,也出版短篇小說、遊記、電影故事和劇本。共寫作了50多部小說、詩歌、哲學著作和遊記。

阿道司·倫納德·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1894年7月26日——1963年11月22日),英格蘭作家。

#曆史上的今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