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的美食都因為其地域特點
有着各地獨特的風味
而對于上海這樣的超大城市來說
國内外各地的人在這裡彙聚
餐飲文化就更豐富了!

粵菜、徽菜、西北菜、東北菜……
每個菜系都是那麼迷人
法國菜、泰國菜、日料、韓料……
每個國家的料理也各具特色
不過小活在上海生活了20多年
最喜歡的肯定還是阿拉本幫菜咯
但是,最近一個研究報告讓小活目瞪口呆
在上海,最火的菜系竟然是
川 菜
小活替腌笃鮮、糟貨、濃油赤醬……
感到悲傷啊!
我大上海的美食不香了嗎?
這些上海美食 侬曉得伐?
1.生煎包
作為老上海的傳統美食,生煎可以說是一定要吃的!表皮松軟,底闆香脆,餡鮮多汁......小小的包子可是彙聚了無窮的智慧:煎時放少許水,小火焖熟,至底部成金黃色時。撤上蔥花、芝麻,出籠啦,香噴噴食欲滿滿!
2.白斬雞
說起白斬雞,沒有哪個上海人不知道!這也是很多遊客來上海吃完之後一直都會念念不忘記在心裡的美味,無論是選材還是調料上,上海人總能做出非常獨特的口感。皮脆、肉嫩、味鮮、形美。可以說隻有在上海才能吃到最正最棒的白斬雞~
3.鮮肉月餅
如果說每個地方都有一個屬于自己代表的月餅,那上海的一定是鮮肉月餅!今年中秋和國慶趕在一起,好好品一品鮮肉月餅吧。外面的皮酥酥的,裡面的肉肥而不膩。滿口留香!
4.排骨年糕
超有嚼勁的年糕,被濃郁的醬汁包裹着。豬排也炸的很香,豬大排肉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經油氽、燒煮而成。該小吃在上海有兩種制法,分别以曙光飯店(原名小常州,号稱排骨大王)和鮮得來點心店為代表,制作方法不同,口味迥異,各有特色!
5.蟹殼黃
看圖檔就知道非常酥脆。蟹殼黃是用發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餡的酥餅,顔色和餅子的形狀特别像煮熟的蟹殼,成品呈褐黃色,吃口酥、松、香。在早期的上海,幾乎所有茶樓、老虎竈(開水專營店)的店面處,大都設有一個立式烘缸和一個平底煎盤爐,邊做邊賣兩件小點心——蟹殼黃和生煎饅頭。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
6.蒸拌冷面
來上海一定要吃的蒸拌冷面,将面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加調味拌食的面食。天氣熱的時候冷面一向是旺銷品種。将面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的辦法加工冷面,加工後的面條硬韌滑爽。
7.酒釀圓子
酒釀圓子幾乎沒有人會拒絕吧。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那個時候的酒釀圓子都是放在推車裡,由小販一邊吆喝一邊賣。甜甜的淳淳的酒釀圓子,甜而不膩,吃再多也感覺不到膩歪,上桌前撒一圈桂花,簡直完美~
8.擂沙圓
糯米湯團煮熟後滾上一層擂制的幹赤豆粉而成,清朝末年,上海城裡三牌樓附近的雷妪以設攤賣湯團為生。為多做些生意,她想方設法彌補湯團存放和攜帶不便的缺陷。開始,她把湯團表面滾了一層糯米幹粉,後又試制了各類幹粉,結果采用赤豆粉效果甚佳,是以攜帶起來非常友善而且别有一番風味呢~
9.陽春面
陽春面大家應該不會陌生,上海市井隐語以十為陽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錢十文,故稱陽春面。開洋蔥油拌面又稱海米蔥油拌面。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上海人稱開洋),與煮熟的面條一起拌食。面條韌糯滑爽,海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郁四溢。
10.棗泥酥餅
用油酥面作皮,黑棗泥為餡,經油炸成熟的面食。其色澤金黃,小巧玲珑,外皮酥松,餡香甜可口。是老上海人非常喜歡的小吃,不僅味道棒棒,價格也非常實惠~
11.百果松糕
用糯米、粳米摻和,磨成粉,加赤豆、果料等蒸制而成。為舊歲暮新春的時令米食。糕身松軟香甜,糯而不粘,果仁口味多樣。現在能吃到這樣的味道已經實屬不易,吃一口還是回憶滿滿的~
12.高橋松餅
看外表好鮮肉月餅很像,但是弧度更圓一點。用精白粉、熟豬油、綿白糖、赤豆、桂花為原料,精細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為高橋四大名點(松餅,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一定要嘗一嘗才可以呢~
13.青團
魔都的青團早就已經名聲在外啦!每到清明節的時候杏花樓前排隊買青團的人簡直不要太多哦。大家用它掃墓祭祖,但更多的是時令嘗鮮~
14.梨膏糖
家喻戶曉的梨膏糖已有1300多年曆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廟開設了果膏糖店,使梨膏糖揚名中外。可别小瞧這顆糖!此糖分療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兩類。療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花色梨膏糖則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藥加上白糖精熬而成。
15.奶油五香豆
說起老上海美食,奶油五香豆是一定要吃的。以本地綠色蠶豆為原料,伴以茴香、桂皮、精鹽、白糖、香精、奶油等佐料精制而成。其特點是微帶甜味,清醇可口、色澤光潔,回味久長,又能生津開胃~
16.南翔小籠包
南翔小籠已有百年曆史,采取“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選用精白面粉擀成薄皮;又以精肉為餡,不用味精,用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說着說着,小活就流下了口水。
17.條頭糕
說起上海的糕點,搬起腳趾頭都很難數的清,條頭糕一定要算進去,其實還有薄荷膏,但是個人還是更推薦條頭糕!說起條頭糕看起來就感覺很涼爽,油炸了之後更好吃!
18.三鮮小馄饨
上海的三鮮馄饨有别于無錫的三鮮馄饨。馄饨餡并不是鮮肉、開洋、榨菜制成的餡心,而是純肉的。所謂三鮮名堂皆在湯裡,蛋絲、蝦皮、紫菜此三鮮調出薄皮包裹着的鮮肉,口感鹹香爽滑~
19.定勝糕
定勝糕,每逢年過節辦喜事都少不了它,它的優點在于好吃還飽腹!很粗的顆粒,但是在嘴巴裡化開,又是非常奇妙的感覺~
20.雞粥
可以說是非常正宗的老上海味道了,用雞湯燒煮成的粥,那叫一個鮮美!還加入了各種作料。吃粥時,将煮熟的雞切成3厘米長,0.6厘米寬的小塊。把雞裝盤盛到碗裡,撒上蔥姜蒜慕和雞油,立馬就能吃到暖暖的雞粥了~
21.千張包
千張包看起老就非常精緻,美麗!裡面的花頭也更為豐富,料很足哦,豬腿肉泥、火腿、開洋等等。加上鮮鮮的佐料,這樣的千張包還能不好吃嗎?
22.油豆腐線粉湯
幹點配濕點,這是上海人習慣的飲食方法。油豆腐線粉湯雖然它看上去有點清湯寡水,但配生煎等油膩的點心,則是絕配。看它的燒制過程也是一種享受:鍋内湯汁翻滾,煮着鐵絲網勺裡的線粉,聞一聞,香氣四溢。
23.開洋蔥油拌面
說起蔥油拌面,上海人是一定有發言權的!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上海人稱開洋),和面條一起拌着吃。那叫一個香啊!
24. 海棠糕
海棠糕是上海的傳統名點,有一定的年代感哦!用特制的模具灌漿烘烤制作。糕形似海棠花,色呈紫醬紅,香甜松軟,可謂色、香、味、形俱佳,同蘇州"梅花糕"一樣。
25.崇明糕
作為上海特産崇明糕,它在很多老上海人心中的地位可是很重的哦!崇明糕屬于特色風味小吃。有松糕和硬糕兩種。選料講究,配比合理,甜度适中,果肉适量,蒸煮科學,清香松口,糯而不粘~
看完這些老上海小吃,
大家是不是已經蠢蠢欲動啦?
下面小活要說的是
一些經典的老字号餐廳!
至于正不正宗的
歡迎大家評論裡發表意見噢~
▼▼▼
1.王寶和酒家
王寶和創始于清朝乾隆九年(即1744年),是一家擁有兩百七十多年曆史的餐飲老字号。這塊硬氣的牌子,便是王寶和十足的地位象征。
2.上海老飯店
建立于清光緒元年的上海老飯店,原先位于豫園附近的舊校場路上。後來由于飯店曆史悠久,菜品味美可口,顧客們便以“老飯店”這一親切的稱呼代替了原名,正宗的本幫菜,來這裡吃一定能感受到什麼才是最純正的滬上風味~
3.梅龍鎮酒家
淮揚菜和川菜的混搭,從建立到現在已經有七十多年的曆史啦!中法結合的裝修風格非常賞心悅目!梅龍鎮酒酒家做的是麻辣鮮香的川菜和精工細作的淮揚菜碰撞在一起的川揚菜,後更是以此為本,自成一家:以“香嫩滑爽,清鮮醇濃”為主要特征的“梅家菜”。
4.老正興菜館
草頭圈子、油爆蝦、八寶辣醬,就這幾道菜就足以俘獲你的心!迄今已有150多年曆史的老正興菜館,擅長烹饪各類活河鮮。所謂春有春筍塘鯉魚,夏有銀魚炒蛋、油爆蝦,秋有大閘蟹,冬有下巴劃水。在老正興,一年四季都可以嘗到頗具風味的本幫河湖鮮菜肴喲~
5.德興館
提起德興館,必須要點的就是招牌的焖蹄面、小籠、八寶辣醬!據說當年在上海灘風光無限的傳奇人物杜月笙,最喜歡的飯店便是這家德興館咯。如今德興館的分店遍布上海灘,而廣東路總店始終是很多人心頭的最愛~
6.光明邨大酒家
永遠都能看到排隊的人!而且隊伍還很長。想吃鮮肉月餅、醬鴨、雞汁小馄饨的可以去排着啦~中秋節可以去湊湊熱鬧買月餅啦~
7.小紹興
他家主打的就是白斬雞、雞粥、雞骨醬面、雞鴨血湯。可以說這些都是老上海非常有名的本幫菜!尤其是想吃白斬雞的小夥伴們可以試試這裡。
8.王家沙
很多上海人排隊多久都心甘情願!過年的年糕,元宵的湯圓,清明的青團,端午的粽子,中秋的鮮肉月餅……還有蟹殼黃,各種條頭糕等糕點,無論什麼時候來,這裡總能排着一條不短的隊伍。想吃小吃直接來這裡淘就好啦~
趕緊來留言區告訴小編
哪些老上海小吃是你的最愛?
你平時最愛去哪家老字号吃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