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米果就是我們的‘黃金果’”

作者:追趕小天才

新華社南昌1月28日電(記者袁慧晶)“上米果咯,快趁熱吃……”江西瑞金市萬田鄉麻地村的鐘天法招呼着自己的四個孫輩吃飯。飯桌上剛蒸好的黃元米果,熱氣騰騰,油光發亮,透露着年的喜悅。

不打米果不過年,是麻地村的傳統。臨近過年的時候,鄉鄰們約個日子,竈膛裡柴火旺盛,大鍋裡熱氣蒸騰,米變成了柔軟的飯粒。金黃的堿水倒進去,白色的米飯又變回稻谷的色澤,蒸煮之後倒進石臼,人們圍攏過來,趁着熱氣一番搗鼓。

黃元米果起源于唐、興盛于明,南宋時被列為皇家貢品。米果的品質取決于兩大原料,一是純粹的大禾谷,二是純正的木堿水。麻地村一直保留着靠木堿水保鮮的傳統做法,不在米果中添加防腐劑,而當地的黃元柴才能提取出這樣的植物堿。

“過去米果不是商品,隻是自家的年貨,一家最多做兩三百斤。”最早在村裡開起米果加工廠的鐘天連介紹說,2015年村裡精準扶貧選擇發展米果産業後,給麻地米果注冊了商标,村民自家的年貨漸漸變成了熱銷的土特産。

萬豐大禾谷專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劉海東對黃元米果的未來特别有信心,現在全村一年能生産近兩百萬斤的黃元米果。

麻地村黨支部書記吳科榮說,村裡有30戶貧困戶加入萬豐大禾谷專業種植合作社。“種植大禾谷的當年就能實作增收,有20多戶貧困戶依靠米果脫貧。”

“我家今年種了5畝大禾谷,賣米果的收入是一萬七千元。大禾米一年一季,春種秋收,冬天做米果。”鐘天法說,“米果就是我們的‘黃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