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米果大王:從負債1億到身價610億的台灣首富,旺不起來的旺旺

作者:蔣東文

打敗你的從來不是對手,而是這個時代!

“你旺我旺大家旺!”在8090後的記憶中,大頭的娃娃,圓圓的眼睛,穿着一件紅黃藍的複古風連體衣的小孩,下意識地浮現在眼前。

旺旺作為一個時代特有的标志,從無到有,再到第一個進入中國大陸的台灣食品企業,至今已經磕磕絆絆邁過四十餘載。

米果大王:從負債1億到身價610億的台灣首富,旺不起來的旺旺

縱然旺旺已經不那麼好賣了,但旺旺掌門人蔡衍明的财富傳奇依然精彩:

他不愛讀書,卻是身價超610億的台灣首富;

他不愛營銷,卻創造了循環洗腦的魔性廣告。

古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今有魔音灌耳,欲罷不能。

作為台商,蔡衍明霸氣十足,又十足低調,19歲接手家業當老總賠一個億,卻依靠“雖千萬人吾俱往矣”的精神一手将公司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米果制造商,并成為中國休閑食品大王、台灣首富。

可如今,已過花甲之年的蔡衍明精力已大不如前,旺旺仿佛也旺不起來了...

在中國,提起“旺旺”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旺旺作為一個時代特有的标志,從無到有,再到第一個進入大陸的中國台灣食品企業,但說到它的創始人蔡衍明卻鮮為人知!

蔡衍明,曾是個“敗家子”,敗掉一個億,然而卻依靠“雖千萬人吾俱往矣”的精神,一手将公司由瀕臨倒閉邊緣挽回,并三顧日本求米果制造技術,化危機為轉機,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米果制造商,成為“米果大王”。

同時,旺旺集團版圖不斷擴張,不但開了大陸第一家台資醫院,更積極建構橫跨兩岸的連鎖飯店體系,将公司市值帶到高達1440多億港元,蔡衍明也是以多次問鼎中國台灣首富。

米果大王:從負債1億到身價610億的台灣首富,旺不起來的旺旺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高中文化的台商,19歲就開始經營生意,擁有私人飛機,7個女人,九個孩子。

他更是大聲喊出“兩岸一家親,我們都是中國人”!

蔡衍明曾公開表明過,我們都是中國人,做中國人根本不丢臉,而且要以身為中國人為光榮,“隻要把家裡的神主牌拿出來看,也都是寫着我是中國人。”

蔡衍明是個典型的富三代。

祖父清末渡台謀生,創下基業。到他父親這一代時已是家大業大,除了一間食品廠,台北“中央戲院”、“麗都遊泳池”都是他家的,台灣省第一座公共圖書館也是蔡家私人捐贈的。

蔡衍明十九歲就進入父親企業,全憑自己摸索着闖出一片天。鮮明的江湖性格,是他的标志,他少年創業時也曾失意。

蔡衍明在家裡排名老幺,從小深受家人寵愛,不喜歡讀書的他,每天翹課去父親開的中央戲院看電影,對他而言,書本上的道理遠遠沒有電影來的實在。

“在街頭看一年,勝過讀三年書。”有了這樣想法,上學的路子自然是走不通了。

讀高中時,他三番兩次和同學發生沖突,最後索性退學,到父親的制冰廠工作。19歲時,沒有學曆也沒有專業背景的他,正巧聽說父親從朋友那裡接手了一家食品廠沒人打理,便主動請纓,當上了總經理。

夢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很快社會就給年輕氣盛的蔡衍明上了一課!

剛接手食品廠蔡衍明就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改革!他決定不再做代工外銷,而是學着别人做自己的品牌内銷。

想法倒是很好,可惜輸在了沒有經驗。

沒有任何經驗的蔡衍明并沒有迎來想象中的成功,反而把宜蘭食品廠的家底賠了個精光,一年下來賠了一個多億的台币,不得不找家裡貼錢補救,于是落下個“敗家子”的稱号。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後來火遍大江南北的“旺仔”形象就是在那時候設計出來的!

米果大王:從負債1億到身價610億的台灣首富,旺不起來的旺旺

這次生意的失敗讓從小就心高氣傲沒受過挫折的蔡衍明徹底自閉了。

整整兩年,蔡衍明都生活在焦慮和抑郁當中,他不敢出門,不敢見人,仿佛全世界都在嘲笑自己,身邊也隻有一隻小黑狗陪伴着他。

想想也是,才19歲的他,在别人家的孩子還在校園的襁褓中意氣風發和叛逆時,卻要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承受着青年不該承受之重,壓力可想而知。

風吹雨打知生活,苦盡甘來懂人生!

人生就是一種感受,一種修行,一場賭博!人一定要靠自已,沒有等來的輝煌,隻有拼來的精彩!

蔡衍明并沒有被打敗,兩年後他重燃鬥志,他要闖出一番名堂,要向所有人證明自己不是個“敗家子”。

少年失意的他并沒有放棄,反而大膽進取,他認為老是為日本工廠代工是沒有前景的,打造自有品牌和專屬産品才是王道。

蔡衍明從此認準這條理念,也記住失敗教訓,在事業上再次試水,時刻戰戰兢兢,不敢松懈...... 這次他看重的是為之奮鬥一生的“米果生意”。

為了尋找商機,蔡衍明每天早出晚歸,跑遍市場做調查,終于快過年時,蔡衍明敏銳地嗅到了台灣稻米資源過剩,如果把低價的大米加工為米果,或許可以賺大錢。

很快,23歲的蔡衍明找到日本三大米果廠之一的岩冢制,希望與其合作。一開始,64歲的桢計作社長對這個合作很不贊同,怕小夥子辦事不牢,壞了自己的名聲。然而,蔡衍明锲而不舍、三顧茅廬,終于在兩年後用誠心打動了桢計作。

1979年,蔡衍明自創品牌“旺旺”(英文名 want want),并打造出了吉祥物“旺仔”。

米果大王:從負債1億到身價610億的台灣首富,旺不起來的旺旺

後來的事情相信大家都已知曉,1983年兩家公司推出的第一個款産品就是印着“旺旺”的仙貝,次年“旺旺雪餅”問世,産品一經問世便迅速登上了台灣米果市場的頭把交椅,成為 “米果大王”, 終于證明了自己。

稱霸台灣省後,蔡衍明将目光轉向了大陸。1989年,蔡衍明正式注冊“旺旺”商标,成為第一個在大陸注冊商标的台商。

後來,“旺旺”從兩百多家食品廠發起的“米果大戰”中殺出重圍,幾番價格戰後,将競争對手殺得所剩無幾,米果老大的地位再無人撼動。

營銷端,旺旺不落俗套又放飛自我的魔性廣告脫穎而出,幫助其迅速打響了知名度。

米果大王:從負債1億到身價610億的台灣首富,旺不起來的旺旺

“你旺我旺大家旺!”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正是此時流傳,并迅速風靡内地。

1996年,在中國如日中天的旺旺,成功在新加坡上市。但沒過多久,蔡衍明又覺得這是一個錯誤的安排:新加坡市場流動性不足,公司市值太低。

于是,他又決定将旺旺從新加坡私有化退市。為了不讓投行與私募瓜分利潤,蔡衍明還做了一個相當江湖氣的決定:用自己的團隊替代專業私募。

他以私人名義向12家銀行财團聯貸8.5億美元,收購了旺旺26.35%的流通股股份,每天的貸款利息就高達15萬美元。

這筆當時亞洲規模最大、杠杆比率最高的巨額融資收購,前後隻用了200天便順利完成。

蔡衍明決策之大膽、行動之迅速,自此在業界立下威名。

2008年,旺旺在新加坡私有化成功後赴港上市,股價扶搖直上,市值從300多億港币攀升至2014年近1500億港币的峰值,比同期的茅台還高。蔡衍明也是以多次問鼎中國台灣首富。

米果大王:從負債1億到身價610億的台灣首富,旺不起來的旺旺

在2015年胡潤全球華人富豪榜,更是以610億身家資産再次蟬聯“台灣首富”。

2013年是旺旺的巅峰,也是拐點。

這一年,旺旺的營收超過230億元。緊接着便是連續3年的業績下滑,2016年,旺旺營收僅197.1億元,較2013年減少了15%。

2019年,旺旺營收也隻有201億元,淨利潤36.5億元,仍未能翻過2013年的頂峰。

過去10年,中國零食業飛速發展,總産值從4000億漲到了22000億,漲幅超過400%;

米果大王:從負債1億到身價610億的台灣首富,旺不起來的旺旺

可旺旺的業績卻幾乎一直原地踏步,很多人高喊:台灣首富蔡衍明的旺旺陷入“中年危機”,旺旺,不旺了!

90年代末,旺旺依靠米果和旺仔小饅頭等拳頭産品在零食業大殺四方時,達利食品還隻是泉州一間無人無津的小廠,生存都成問題;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還在東莞打工、賣光碟、做電工,最慘的時候連飯都吃不飽。

如今,達利食品的營收已經超越旺旺,三隻松鼠也已經成為一線零食品牌,取代旺旺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摯愛。

這些年,當伊利、蒙牛、達利、三隻松鼠激烈厮殺、狂追猛趕的時候,旺旺一直在“吃老本”,沉迷于零食王者無人可撼的美夢中,不可自拔。

在經驗主義上高枕無憂的旺旺,終于從雲端狠狠跌落。

病急亂投醫的旺旺,似乎陷入了盲目創新的怪圈。

米果大王:從負債1億到身價610億的台灣首富,旺不起來的旺旺

旺旺的跨界被網友總結成人生一條龍服務:生孩子去旺旺醫院,酒店住神旺大酒店、零食吃旺旺喝旺旺、老了住旺旺的托老會所。

不過,旺旺新殺入的領域,如鮮食産品流通、嬰幼兒服飾、友善面,無一不是巨頭環伺的紅海,突圍談何容易。

現實是,這樣不考慮市場需求、漫無目的的撒網式創新,反倒成了業績的絆腳石。

頻繁的跨界營銷雖然吸睛,卻也隻是短暫提振業績的權宜之計。

突圍無門的旺旺開始将目光轉向東南亞市場。

不過,故技重施,收割人口紅利,真的能幫助旺旺走出困境麼?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資料:

華商韬略《旺旺,不旺了!》、

ask time 《旺旺的靈魂人物,蔡衍明》、

食業家《蔡衍明:走過繁華,367億首富二次創業!》、

中國糖果《旺旺蔡衍明:19歲敗光1個億,但絲毫不影響我成為富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