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舌尖上的“甯都味道”(米果篇)

作者:李三月啊

偶然看見街邊有賣米果的,買來兩個試試,卻不再是當年的味道。

經過時間漫長的洗禮,漸漸快要忘記小時候逢圩時集市上飄來陣陣香味了。

再次感歎時間飛逝!

今天胖胖帶大家回憶一下甯都的小吃。

舌尖上的“甯都味道”(米果篇)

​燈盞糕:名字的由來,各種說法都有。有的說是以前的人在夜間點燈盞照明燒制的糕點;也有人說,糕點的形狀象古式的燈盞。小時候過年前會大量制作儲存,裡面加入蒜苗碎,配上一碗稀飯,作為早餐是極好的。

舌尖上的“甯都味道”(米果篇)

​面粉琪:甯都人稱面粉琪,用面粉炸制而成,炸制金黃即可,外面酥脆,裡面松軟,跟油條口味相差無幾。

舌尖上的“甯都味道”(米果篇)

​芋包子:面粉加上芋子、蔥花等油炸,顔色到金黃色最佳,咬一口,外酥裡嫩,冒着熱氣,香味撲鼻而來。

舌尖上的“甯都味道”(米果篇)

​松丸:豬肉瘦肉加上蘿蔔絲或者吾子(不知道學名叫什麼,長得有點像葫蘆)和蕃薯粉一起攪拌,再做成一個小丸子,放入鍋中大火蒸熟,非常的香甜爽口,沾上一點甯都辣椒醬,那真是人間美味還特别下飯。

舌尖上的“甯都味道”(米果篇)

​卷心糕:有的地方稱為驢打滾,甯都的卷心糕加菜餡的比較多,有蘿蔔鮮肉餡的、冬筍臘肉餡的等等,加糖的一般放紅糖比較多,外面是用糯米粉揉成團,放入鍋内小火煎制,邊煎邊用炒菜的鏟子順着鍋邊把它碾大碾薄,直至熟透起巴,然後鏟起鋪平下入餡料卷起,用刀切成段友善食用。口感粘牙有嚼勁,好多年沒吃過了。

舌尖上的“甯都味道”(米果篇)

​番薯琪:用番薯和糯米粉制作的一種米果,把番薯煮熟碾成泥,和入糯米粉和紅糖揉勻,下油鍋炸制熟透金黃,口感軟糯粘牙有彈性。

舌尖上的“甯都味道”(米果篇)

​麻琪:又稱糍粑,甯都麻琪一般不會包入餡料。糯米蒸熟放入石臼搗爛,趁熱撈起做成團晾涼,在上面用筷子頭點上紅色,要吃時就拿幾個放入油鍋種炸,炸至酥脆起巴,内裡為空心為佳,蘸糖食用。

舌尖上的“甯都味道”(米果篇)

​王琪:又稱黃元米果,這個制作工序有點麻煩又費力,大概是把特用的稻子加入槐米大火蒸熟,後用石臼捶爛,趁熱做成團放涼,可煮、可炸,口感彈牙有韌性。

朋友們家鄉是不是也有這些小吃呢?甯都還有一些好吃的小吃,胖胖不知道翻譯成國語該怎麼說,等胖胖整理好一并發出來給大家看看,有意見和建議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胖胖會努力做得更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