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驚蟄過後,北京的空氣變得濕潤起來,
自然界的生物都開始瘋狂的生長着,
盡管氣侯變化着,此時的北京隻是迎春花開了,
枊樹抽新葉。
在朋友圈南方的小城油菜花卻開了一片,
從家鄉的地方淘來些新鮮的艾草,
媽媽說家鄉菜園裡全是,
他說再過些日子河邊都會有了,我說等不及。
包了春筍酸菜臘肉,艾米果一定不要是甜的,如果那樣我又何須周折呢。
或許這是我對家鄉的一種思念。
關于艾草百度是這樣說的:
艾草也是一種很好的食物,在中國南方傳統食品中,有一種糍粑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原料做成的(參見艾糍)。即用清明前後鮮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餡料(部分地區會加上綠豆蓉),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廣東東江流域,當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鮮嫩的艾草葉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每逢立春時分贛州客家人有采集艾草做成艾米果的習俗。艾米果的形狀與餃子有點像,但體積更大内有餡,美味可中可當主食。
難度:配菜(中級)
時間:1小時以上
艾草400克
面粉250克
糯米粉250克
春筍一大頭
酸菜一斤左右
臘肉150克
五花肉150克
洋蔥少量
堿面少量
1. 艾草洗淨後放入熱水中抄一分鐘,同時加入堿面,媽媽說加入堿面可以讓艾草更綠,同理在往後抄青菜時都可以試着加點堿面。
2. 抄好後稍稍瀝幹水,然後轉入絞肉機中打成泥(用豆槳機也可以),
3. 我覺得打成泥後和面,能夠更好的和面融合。
傳統的做法是直接倒入面中。
4. 面粉和糯米粉按1:1的比例準備好
把絞碎的艾草倒入面中
5. 由于艾草不是加水絞碎的,是絞成泥狀的,是以在和面時還需要慢慢的加入一點水
6. 和成雪花狀快成團時,轉移到面包機中,按生面團程式和30分鐘,如果沒有面包機,哪就用雙手慢慢和。
7. 下一步就準備開始做餡料了來張全家福,酸菜用的家鄉南方哪邊的酸菜,隻酸不鹹,如果你買的帶鹹味,最好泡一下。
8. 春筍切成片後用熱水抄一下,抄的過程加點鹽,抄的目的是去掉澀味
9. 抄完後瀝幹水份,然後切成細丁
10. 酸菜洗淨後也切成碎備用
11. 五花肉用絞肉機絞碎
12. 臘肉切碎
13. 洋蔥切碎
14. 洋蔥入油鍋煸炒香
15. 然後倒入絞好後的五花肉碎炒散
16. 五花肉碎炒散後倒入醬油
17. 然後倒下春筍和酸菜,翻炒後加鹽調味,隻需鹽其它的五香粉不要加了,因為你吃的是艾草的香味,過多的加調料會腌沒艾草原來的滋味。
18. 最後倒入臘肉,因為臘肉本身是鹹的,是以要等其它食材調味後,最後加臘肉。這樣臘肉就不會太太鹹
19. 最後調入點雞精就可以出鍋了備用了。
20. 準備開始包了,和小朋友一起動手
21. 像包餃子一樣,把面團揪成一個小劑子,大小就随意了,無需要求。本來應該案闆上抹點油,但是我想太油膩,是以沒有抹,隻是散了一層薄薄的粉
22. 擀成1.5cm左右薄厚,個人也覺得随意。
23. 然後包上酸菜
24. 也像包餃子一樣,把兩邊合起來,兩加一定要捏緊捏薄
25. 捏緊邊緣後然後,從邊角處開始往裡捏
26. 依次這樣反複往裡捏
27. 捏好後的花,捏花這個東西圖檔的傳教不夠生動,隻能意會了。而且我覺得我們不是專業,如果捏不好也無需較勁,可以做成圓的或各種你喜歡的造型,其實自已開心最重要。
28. 捏好後蒸熟後的樣子
29. 上汽上鍋蒸10分鐘,焖5分鐘
30. 可以享用勞動成果了
31.
32.
備注:如果不喜歡糯米粉哪種粘糯,可以少放點,或者不放,也可以試試純面的,如果喜歡糯米粘糯的口感就少放面,或也可以不放面。
什麼事情都沒有一定要怎樣做才可以,我們可以變換着來,重要的是自已開心。
九點上班八點就到公司了,想完成這篇日志,
也許勤奮點,生活可能會更接近美好。
朋友圈的一個姐姐轉了王蒴說的一句話:被誤會是表達者的宿命,
有時感覺如是,或許有些人是因為我想成名,是以也聽到過這樣的一句話,成名要趁早。
是以當讀到:被誤會是表達者的宿命,我自然的不去理會多餘的評說,
當女兒為人妻為人母時,在這樣躁動的社會中,
我想我能留得住的可能會是這些文字和圖檔和她看到我熱愛生活的樣子。
寄予她的不是成為賢妻良母,或者要怎樣,而是對生活的熱愛。
我并非高學知,我隻能用我閱曆過,經曆過的人生影響她,更加的去熱愛生活和解決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