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皮金黃酥脆、裡面香甜嫩滑的蛋撻,做法簡單零失敗,一看你就會一、葡式蛋撻二、簡易版蛋撻一起來看看葡式蛋撻的小知識吧:

“蛋撻”到底應該是怎麼讀呢?

撻到底是讀三聲還是四聲呢?

你知道嗎?(悄悄提醒一下是四聲哦!)

外面賣的蛋撻一般都要三塊錢及以上一個,

一個吃兩口就沒了,

那今天我們就來自己做蛋撻吧,

想吃多少做多少,

做法簡單還不貴!

外皮金黃酥脆、裡面香甜嫩滑的蛋撻,做法簡單零失敗,一看你就會一、葡式蛋撻二、簡易版蛋撻一起來看看葡式蛋撻的小知識吧: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葡式蛋撻</h1>

材料:2隻雞蛋、純牛奶100g、淡奶油170g、煉乳10g、白砂糖25g和蛋撻皮12個。

制作:

1. 備料:蛋撻皮可以先放冰箱冷凍室凍幾個小時,蛋撻皮自己做起來比較麻煩,是以還是推薦大家直接在網上買(蛋撻液也可以直接網上買)。

2. 将純牛奶和白砂糖倒入碗中,攪拌均勻,直到白砂糖融化。然後打入1個全蛋(蛋清和蛋黃不用分開)和1個蛋黃,充分打散。再往碗中倒入煉乳和淡奶油,攪拌均勻。

3. 待蛋撻液攪拌均勻後,用小孔篩子過篩至少兩遍,這樣可以保證蛋撻液的口感更加細膩。

4. 冷凍過的蛋撻皮不需要化凍,直接放在烤盤上就好,然後将蛋撻液倒入蛋撻皮中,每個大概在8分滿即可。

5. 将倒好蛋撻液的烤盤送入預熱後的烤箱中層,上下火200度,烘烤25分鐘左右,待蛋撻表面有焦糖色,蛋撻皮變得金黃後,即可出爐。

小提示:

1. 蛋撻液一定要過篩,這樣烤出的蛋撻口感才能更加細膩。

2. 蛋撻的甜度可根據個人口味進行調整,如果不喜歡太甜,可适當減少白砂糖。同時蛋撻皮的使用量與雞蛋的大小有關系,以上原料的重量每次大概能做10—12個。

3. 烤箱不同,對應的溫度也要自己把握,可以200度烤,也可以180度烤,具體用什麼溫度,一定要注意觀察蛋撻的顔色,蛋撻表面焦黃、蛋撻皮金黃後再拿出來。

外皮金黃酥脆、裡面香甜嫩滑的蛋撻,做法簡單零失敗,一看你就會一、葡式蛋撻二、簡易版蛋撻一起來看看葡式蛋撻的小知識吧: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簡易版蛋撻</h1>

材料:2隻雞蛋、純牛奶200g、白砂糖40g

1.将雞蛋、牛奶和白砂糖一起倒入,打散至糖充分融化。

2.将打好的蛋液用細篩子來過濾兩遍,主要是為了去除蛋撻液中的雜質等,這樣做出來的口感會更好。

3.将蛋撻液倒入蛋撻皮中,8分滿即可。如果需要加其他食材這一步可以加入(葡萄幹、芒果之類的水果)

4.烤箱預熱5分鐘左右,将準備好的蛋撻放入烤箱中,上下火220度,烤15分鐘即可。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起來看看葡式蛋撻的小知識吧:</h1>

葡萄牙式奶油撻,又稱葡式蛋塔,港澳地區稱葡撻,是一種小型的奶油酥皮餡餅,其焦黑表面(是糖過度受熱後的焦糖)是其特征。相傳最晚在18世紀葡萄牙裡斯本熱洛尼莫修道院的修女發明的。1837年開始在世俗餅店有售,當時因為店子位處裡斯本的貝林區而稱為貝林撻。

最早的葡式蛋撻來自英國人Andrew Stow,他在葡萄牙吃到裡斯本附近城市Belem的傳統點心Pasteis de Nata後,決定在傳統食譜上加進自己的創意,于是1989年在澳門路環島開設安德魯餅店,用豬油、面粉、水和蛋,以及英國式的糕點做法,創作出廣受歡迎的葡式蛋撻。

葡撻雖然是安德魯所創,但是它的揚名是拜安德魯和妻子的婚變所賜。1996年,安德魯和妻子瑪嘉烈婚姻破裂。

瑪嘉烈離開安德魯另起爐竈,把原先屬于自己名下的店子改名“瑪嘉烈”,又落戶香港和台灣,不經意地卷起了一陣葡撻旋風。

正宗的瑪嘉烈葡式蛋撻必須用手制作:精緻圓潤的撻皮、金黃的蛋液,還有焦糖比例,都經過專業廚師的道道把關,才臻于普通蛋撻難以達到的完美。上桌的瑪嘉烈蛋撻的底座就像剛出爐的牛角面包,口感松軟香酥,内餡豐厚,奶味蛋香也很濃郁,雖然味道一層又一層,卻甜而不膩。

好吃又簡單好上手的蛋撻就做好了,你學會了嗎?最後給大家看看我自己做的蛋撻吧!

關注@明天吃啥呀,分享美食,一起成長!

外皮金黃酥脆、裡面香甜嫩滑的蛋撻,做法簡單零失敗,一看你就會一、葡式蛋撻二、簡易版蛋撻一起來看看葡式蛋撻的小知識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