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許地山愛國主義主題教育展暨紀念許地山逝世80周年座談會在渝舉行

作者:MtimeTime.com

重慶,10月9日(中國新聞社)"落下的花生和徐迪山"——10月9日,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展覽和紀念徐迪山先生逝世80周年座談會在重慶中國民主黨曆史博物館舉行。活動的目的是傳承兩岸優秀文化,弘揚台灣同胞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促進兩岸同胞的精神團結。

徐迪山,筆名羅花生,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愛國學者,"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之一,著有《蜘蛛網》、《危險的巢落簡》、《落花生》等作品。徐迪山祖籍廣東揭陽,1893年出生于台灣一個愛國家庭。台灣被日軍占領後,徐迪山全家搬回大陸。"七七"事件發生後,許迪山發表文章和講話,宣傳抗日、反對投降、為抗日、救國事業奔波,開展各項組織教育工作。1941年,徐迪山因過度勞累去世。

中華全國台聯副主席張百良說,徐迪山先生有強烈的愛國情懷,積極投身于新文化運動和反帝反封建鬥争。紀念徐迪山先生,不僅要繼承他的思想文化藝術财富,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繼承和發揚他愛國愛老的愛國精神,為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實作祖國完全統一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要大力弘揚許迪山等台灣同胞愛國主義和愛家鄉的光榮傳統,繼續推動兩岸交流,實作兩岸同胞精神上的團結。

重慶市委統戰部副主任楊大慶說,徐迪山先生愛國愛民、求真務實的品格一直影響着子孫後代。紀念徐迪山先生,正是要以實際行動繼承兩岸優秀文化,努力促進兩岸同胞的精神團結,增進祖國的和平統一和身份。海峽兩岸同文,同根同源,同一譜系,血肉相連。我們要始終堅持"兩岸一家人"的理念,和諧共進,共同奮鬥,為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講座教授、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王義夫在緻辭中說,這次會議是徐迪山研究的又一新起點,會上的演講和論文包括許迪山在創作、翻譯、編輯、研究、研究、研究、編輯、研究、研究、編輯、編輯、研究、編輯、研究、編輯、編輯、研究 和文學領域的社群活動。參會論文還介紹和讨論了徐迪山作為愛國愛鄉的台灣同胞的事迹,如實塑造了百科全書式的一代大師——徐迪山。

回顧徐迪山先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曆程和學術著作成就,他的後代代表魏忠克說,要實踐他"向上看,向前走"的理念,傳承他"落花生"的簡單精神,我們不僅要繼承許迪山的思想藝術遺産,更要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還要學習、繼承和發揚徐迪山的愛國精神,為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融合,實作祖國的完全統一而努力。

活動由中華全國台聯、重慶市委統戰部指導,重慶市海外友好協會、台灣重慶市總會、台灣福建省總會主辦。來自北京大學、西南大學、重慶紅岩革命曆史博物館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餘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了會議,來自福建省台聯、廈門台灣學會、福建師範大學等相關機關的20餘名專家學者線上出席了會議。(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