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雙減政策的逐漸實施,學生的義務教育階段,壓力也處于下降狀态,尤其是興趣班和輔導班數量驟降。
大多數孩子可以重返學校,在社群裡,孩子們的笑聲随處可見。
然而,對于國小生來說,最令人高興的是,他們可能在未來一兩年内不會面臨任何家庭作業。

教育局發出通知時,不少學生拍手說速度快,終于不用熬夜做作業了。
孩子是快樂的,但對很多家長來說,知識是改變命運的最有效途徑,而國小一、二年級,是奠定基礎的關鍵時期。
如果孩子太放縱,會不會失去學習主動性和主動性?
家長有這樣的擔憂是可以了解的,然而,不少一二年級老師表示:雖然減輕負擔開始了,一二年級的學生已經不用做作業了,但是,在孩子的壓力下,也面臨着不容忽視的副作用。
對于大多數父母來說,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在做作業時經常會遇到這些情況,當你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時,這是你無法避免的。
一、二年級作業,常見場景
1、找各種理由推
大多數家長都在輔導孩子做作業,尤其是面對一二年級坐不住的孩子,焦慮的表情幾乎是一樣的。
許多孩子隻需要父母的提醒,是時候做功課了。
如果一個孩子想去洗手間,他想吃點東西。
無論父母多麼焦慮,他們總是有無數的理由來處理它。
總是找各種理由找借口,父母面對孩子這種表現,大多數父母都很無奈。
它幾乎每天都在每個家庭中發生。
2、再教一遍,還是做錯事
前段時間,在網上發帖稱,一位家長在輔導孩子做作業時,生氣孩子腦出血,送往醫院,死了。
看到新聞後,不少家長表示:他們也想對孩子腦出血發脾氣。
無論主題多麼簡單,哪怕隻是文字抄襲,對于孩子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要麼是倒筆,要麼是錯的。
無論家長教了多少次,都還是沒有效果的,在面對騾子教不了的畫面時,大多數家長也處于不耐煩的狀态。
3、注意力不集中
大多數孩子在做作業時,注意力往往無法集中,要麼左右,要麼被旁邊的小玩具所吸引。
當父母在輔導孩子做作業時,這種畫面的機率也非常高。
雙減政策的實施對大多數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福音。
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終于不再需要寫作業了。
然而,随着書面工作的取消,各種副作用正在出現。
副作用非常明顯。
1. 學生過于放松
很多學生認為:沒有考試,沒有書面作業,那所學校就是要玩的,每天都很開心。
沒有考試作為學習的背景,很多學生都處于極度放松的狀态,在課堂上,不僅無法克制自己的注意力,甚至小動作也會不斷出現。
2、沒有排名,讓孩子失去動力
在沒有排名作為壓力的情況下,很多孩子認為:學習也是可有可無的,畢竟沒有考核,家長不會動心生氣。
失去光環和動力的孩子逐漸失去了在學習中前進的主動性和動力。
大多數父母也處于恐慌狀态,因為這兩種副作用逐漸出現在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孩子身上。
對于家長來說,要認識到雙減政策的實施并不意味着放養,最大程度上是讓孩子在素質教育上有所進步,而不是讓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失去競争力。
小編輯有話要說。
郭沫若說,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己學習。
面對家長的這種關注狀态,畢竟未來的孩子還是要參加入學考試和聯考,這是可以了解的。
雖然雙減政策正在實施,但對于家長來說,雙減政策應該有正确的了解。
否則,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任何好處,一旦父母陷入教育周期,孩子就會成為直接的受害者。對于家長來說,孩子的教育要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能做到這個家長,就是格局足夠大,孩子的成長的好處,會超出你的想象。
今天的話題:你認為: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應該取消他們的書面作業嗎?在下面分享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