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雨了,今天晴朗了,太陽很好,今天是星期天,夫妻在讀書,孩子在學習,我在回想母親的故事。
在母親的故事中,關于父親的事情并不多,也許在母親的心中,父親留下了她的記憶,沒有深深的愛,沒有深深的怨恨。
母親的家鄉山東,在那個時代,男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帶親戚,娶妻會比自己大幾歲,是以母親的父親比母親隻有十幾歲,那我爺爺應該不明白,怎麼照顧和愛自己的孩子,有一件事,母親現在還記得, 也就是說,一旦過年,其他孩子都有花衣服穿,她也想買一個,母親的親生母親還是,因為經濟困難,沒有滿足母親的願望。媽媽開始哭了,這時,媽媽的父親回來了,看到哭泣的母親,把她扶起來,扶到自行車上,帶她去市場拉一塊布,滿足了母親的願望,那是母親對父親的第一次快樂回憶。
但很快,這位六歲的母親失去了親生母親,過了一段時間,繼母進了家,母親節越來越難過,是以在她對我的描述中,大部分悲傷的事情都是關于過去的,一個人的小年紀,如何度過那段灰色的時光。
繼母進來後,父親對他的态度也發生了變化,因為繼母在他們中間扮演了不好的角色,讓她和父親也制造了一段距離,距離越來越遠。
母親在能夠做家務的年紀,很少去媽媽家,回家後,在家裡做任何事情,一旦她煮熟,他就吃完飯,然後等爺爺下班,給他吃完飯,爺爺居然教她為什麼先吃。後面的媽媽甯願餓,也不先吃,但是,有一次媽媽做了很多食物,等着爺爺回來,沒想到爺爺居然吃了所有的食物,沒想到媽媽要不要吃,餓了媽媽是多麼的失望和難過。
因為繼母的慫恿,母親和父親也會産生一些沖突,一旦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情,母親的父親其實是想打她的,因為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母親的性格很固執,也跟父親一起打,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有道理的,讓父親無言以對, 當家裡的其他叔叔出來時,他們都站在母親的身邊,給了她一些溫暖和力量。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母親的生活是如此艱難,是以當她到了結婚的年齡時,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遠在新疆的父親,隻靠一張照片,因為在她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離開家庭,越遠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