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豐澤院諸城口商店的樓梯到二樓,一隻又大又重的"玉"老蜻蜓出現在環形走廊的中心,雖然老人因為年老而裂開,但顯得莊嚴醒目。9月22日,為慶祝豐澤花園成立90周年和豐澤花園路美食文化周,豐澤花園原産店開業,現場還揭開了無遺畫廊遺産的面紗。

1930年中秋節那天,豐澤院在前門外的煤市街南口開張,書法家李偉寫下了這幅《楓澤園》。今年是豐澤花園開業90周年,店内特意将二樓環形畫廊重新設計成一個文物古迹非遺性畫廊,首次展示該店自儲存完老牌匾、舊賬本、舊地契和銀闆銀勺銀酒杯以來, 象牙筷子、釉面食品盒等珍貴物品見證曆史,已成為豐澤源獨有的"曆史博物館",也描述了老名餐飲文化的發展。
豐澤花園開業之初為一座四路大院,青塘瓦舍,整潔寬敞。大廳裝飾有名人畫,杯子、果盤、布盤等餐具均由銀器制成,由當時著名的德興銀店制作。因為菜品精緻、風格獨特、服務周到,開業不久就成了老北京市高層、社會名人喝酒宴會付薪聚會的場所,當人們來到豐澤花園餐廳吃飯時,就像現在的"網紅"餐廳需要排名一樣。
據豐澤源餐廳經理金雪介紹,展示櫃的長方形約一英寸長,相當于當時的銅牌使用相當高。銅牌上的銘文按千字文中"天地黃、宇宙洪水、天月,張晨両"的順序排列,後跟一個表示不同桌數、不同房間的數字。
在曆史文化走廊裡,店裡經常使用的黃色酒壺和黃色酒碗,也在陳列櫃裡與觀衆見面。"酒碗上刻着'大慶光緒年'字樣,聽老人們說,這些酒碗是學校創始人從玻璃廠一個接一個地換來的。"金雪說。
此外,自1930年開始營運的豐澤園書籍,從營運的第一天的第一頁到1949年9月解放前的最後一頁,都使用中華民國的舊賬本儲存了下來。同時展出的還有豐澤源1950年購買人民勝利貼現債券一期的購買憑證和利息憑證,以及1952年成為北京第一家公私合資餐飲企業豐澤源的原始合同和相關印章。
經過90年的春秋,"豐澤花園"已發展成為全市魯菜的代表,傳承和發展了魯菜的制作工藝,至今仍深閱聽人多消費者的喜愛。據泉聚德集團周豔龍介紹,目前豐澤源品牌銷量在全巨德集團恢複最好,截至9月20日,豐澤源銷量已超過去年同期的經營水準。
為了進一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在品牌發展和技能工作中表達對前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豐澤公園員工代表在經理範東升的帶領下,共同向"豐澤花園"舉行榮譽儀式,展現了老名的原有創新之心。同時,國寶級烹饪大師、陸菜台鬥、豐澤花園酒店技術總監王毅也向8位高中代表表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将豐澤花園路菜的制作技巧和優良傳統不斷傳承和發揚光大。
在豐澤花園成立90周年慶典之際,豐澤花園路美食文化周也同時拉開帷幕。養殖周為期9天,期間店鋪專門為顧客準備了炒蝦、油爆鱿魚卷、紅肘、鍋塌豆腐、九轉腸、幹鍋魚柳等6種特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