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1979年,我才知道這道菜是什麼。當時杭州沒有韭菜的蹤迹,更不用說賣了,甚至杭州一些最有名的餐館都不知道菜是什麼樣的。
1978年初夏,東京丸一株式會社大臣名古田信一來到杭州,入住杭州飯店。我去見了省外貿主管範本賢。他從江蘇省出口端拿出一瓶韭菜,問我們杭州有沒有這樣的東西。我們都搖了搖頭,說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日本顧客随後用英文介紹,說這個東西現在在日本很好,有美容和抗癌的作用。現在江蘇省已經出局,但還不夠。按照合理名稱"西湖"應該是你的杭州土産,這東西《金書》都寫過了,你不知道嗎?我們當時真的一無所知,為了防止出現錯誤,範先生反複向他核對了這道菜的英文名稱,他告訴我們是水枺("水中的盾牌")。
于是,第二天,我和範先生陪同日本顧客在西湖周圍尋找開闊,先後發現了三湖中的月亮、華崗魚等地方,沒有看到半點陰影的菜。華鋼公園一位年邁的管理者告訴我們,我們剛解放的時候,西湖裡有很多韭菜。後來,不斷進行清淤處理,蔬菜也會消失。
最後,我們通過公園管理局的工程師在杭州植物園的一個偏僻角落找到了韭菜。一個小池塘,餐桌那麼大,散落着幾株漂浮在那裡的植物。橢圓形的葉子形狀像一個盾牌,難怪英國人稱它為"水中的盾牌"。日本人說葉子不再可食用,要吃的是水下的芽頭。芽頭外有一層透明的膠,是植物蛋白含量高,營養豐富,比動物蛋白好得多。
終于看到了廬山的真面目!當日本人離開時,我們緊張地移動。既然這個東西這麼好,發展不僅出口好,也就是國内銷售肯定會有很大的市場,我想。
我先去浙江大學路圖書館查資料,發現《金書》,确實有文字:說有個名字張漢,是杭州人,在洛陽官,每當秋風來臨,他都會想念家鄉的羔羊,結果官不宜,老歸來。此外,李世珍關于韭菜吸毒性質的《草本綱要》也有記錄。我深信不疑,日本人是怎麼把我們的東西研究得這麼徹底的!
我們繼續環顧杭州,終于在西湖區的圓埔連橋旅找到了它。我們匆匆走過,隻見山腳下那大池塘裡,滿是韭菜片,我們非常高興。大隊分隊書卻一臉茫然,說:"有什麼用啊,我們農村人都是來喂豬的!"聽到這個消息,我們驚呆了。當我們告訴他:如果有一噸特選蔬菜出口,它的價格相當于一噸黃金!這是本書的下一個轉折。
當我們将這一消息通知日方後,日方立即派人過來采摘、分級、加工等技術交流。并加緊時間建設廠房、安裝裝置,當年出口約一噸半到日本。
瓶子上的海報和瓶子外面包裹的小廣告片是我設計和寫的,已經使用了很長時間。後來蕭山香湖還研制種植了韭菜,長達一年出口20多噸,為國家兌換回了很多外彙。這一切都是關于世界上的事業。回想起來,我和西湖菜也是命運的一部分,不能抛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