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省作協黨組書記齊雅麗采訪著名學者肖雲儒 建言陝軍作家既要做“秦川牛”也要做“昭陵駿昭陵駿””

作者:華商報
省作協黨組書記齊雅麗采訪著名學者肖雲儒 建言陝軍作家既要做“秦川牛”也要做“昭陵駿昭陵駿””

近日,陝西省協會書記、常務副會長齊亞麗采訪了著名文化學者、文學評論家肖雲如。

文化學者、文學評論家肖雲如素有"散文理論的先行者、西方文學的先行者、絲綢之路文化的推動者"的美譽,80多歲時還在努力奮鬥。

五十年前,蕭雲茹提出散文寫作要"分散"的思想,影響了文學世界半個世紀,并納入了二十多所大學教材和輔導教材。二十五年前,關于中國西方文化的系列論文和專著《中國西部文學理論》是該領域的第一部理論著作,被稱為西方文化理論體系的開創性研究成果。他不僅是作家中的學者和作家,也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家和作家。他在書中雕塑,在火熱的生活中走得更遠,不僅在理論成果上不斷攀升,而且在人民群衆中不斷汲取滋養。特别是,他測量了古代的絲綢之路,吸收了豐富的世界文化營養,傳播了燦爛的中華傳統文明,為國際文化交流譜寫了一個傳奇。

蕭雲茹認為,人的生命是文藝的唯一源泉。我們要滿懷熱情地去了解和描繪人民在長期奮鬥中經曆的太多艱辛、太多的犧牲、太多的奮鬥、太多的才華、太多的善意,在收獲中向黨和人民展示幸福、為幸福而奮鬥的美麗畫面。

提到"文人陝軍",蕭雲茹的評論很幽默,他認為我們已經有了"劉青路""陳忠路",我們也有"路路"和"賈平凹路"。進入新時代還有許多其他方式,例如年輕一代進入生活的創造性方式和雲。他說:"新時代的作家不僅要做'秦川牛',還要做'昭靈君'。"秦川牛"是陸瑤所說的,像牛一樣勤勞,像土地一樣奉獻,自己的思想和藝術耕耘,生命和情感的根基,融入大地,深耕大地,奉獻給社會。"昭靈駿"是千裡馬,像陳一樣,始終忠實地把文學視為神聖的事業,眼神遠大,心中有新風景,心靈深處的思考,朝着心中的神聖目标不竭努力。"

本次采訪的細節已經刊登在《中國經營日報》手機App23裡"山西文學圈"欄目上,掃描碼即可閱讀(見右二維碼)。《商報》記者 王寶紅 劉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