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4大“隐世家族”,數百年不衰,中國也有1家,你知道是誰嗎?

文 | 空紙

編輯 | 空紙

前言

于這看似風平浪靜的世界中,實則潛藏着數不清神秘莫測又實力強勁的存在。

就拿财富和家族勢力來說,當我們提及富豪,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比爾・蓋茨、馬斯克這些在台前風光無限的人物。

但你知道嗎?真正站在财富金字塔頂端的,往往是那些極少露面,甚至名字都鮮為人知的家族。

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全球四大 “隐世家族”,曆經長達數百年的歲月洗禮,他們的影響力始終屹立不倒,驚喜的是,竟有一個家族來自咱們中國!

這四大隐世家族究竟有着怎樣驚為天人的财富積累?

他們又是如何在歲月的長河中始終屹立不倒,又憑借什麼能在世界大家族之林占據一席之地呢?

富可敵國的神秘力量

在德國的曆史深處,有一個神秘的家族 —— 羅斯柴爾德家族。

很多人對它的了解,可能源于一本名為《貨币戰争》的書。

這本書裡,将羅斯柴爾德家族描繪得神乎其神,而現實中,這個家族的實力也着實令人咋舌。

有人做過估算,羅斯柴爾德家族曾經掌控着全球至少一半以上的财富,全世界金融市場的 80% 都在他們的股掌之間!

18 世紀末,這個家族踏上曆史舞台,在紡織品貿易領域初次嘗試探索。

但他們敏銳地察覺到了金銀币、古董市場的潛力,迅速轉戰,之後,又一頭紮進了利潤最為豐厚的銀行業。

時間推進至 19 世紀,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财富一路攀升,抵達了巅峰狀态。

據統計,當時他們的資産至少有 50 億美元,這可是 19 世紀的 50 億美元啊!

其購買力放到現在,簡直難以想象。

在拿破侖戰争時期,各國政府為了支撐戰争,财政壓力巨大,而羅斯柴爾德家族卻挺身而出,為政府提供金融服務。

他們憑借雄厚的财力和卓越的金融智慧,在亂世中不僅賺得盆滿缽滿,還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金融界的地位。

直到今天,羅斯柴爾德家族依舊在幕後操控着許多金融事務。

這家族簡直就是金融界的隐形帝王,看不見卻無處不在!

左右美國經濟的巨擘

美國是由幾個極具影響力的富豪和政治家聯合締造的 “王國”,而摩根家族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力量。

摩根家族堪稱美國金融界的開山鼻祖,在美國乃至全球金融市場,他們占據領先地位長達 200 多年。

整個 20 世紀都可以說是摩根家族稱霸美國金融的時代!

摩根家族,在金融界可謂聲名赫赫,旗下坐擁摩根大通與摩根士丹利兩大巨頭,也就是人們常挂在嘴邊的 “大小摩”。

這兩個集團宛如美國金融界的 “雙子星”,翻雲覆雨,影響力無遠弗屆,一舉一動都牽動着美國金融市場的神經。

摩根家族的野心不止于美國本土,其勢力如藤蔓般向全球蔓延。

在中國,上海的上投摩根、深圳的摩根士丹利華鑫,便是家族全球布局的生動注腳,彰顯着摩根家族縱橫捭阖的商業謀略。

摩根家族的實力,在美國一次次經濟危機中展露無遺,其總部紮根于美國華爾街 23 号,這可是個 “風水寶地”。

左大門直逼紐約證券交易所,右大門正對美國财政部,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占盡了金融與政策資訊的先機。

每逢美國深陷經濟危機的泥沼,群眾腦海中率先浮現的救星,不是美國财政部,而是摩根集團。

這份信任,足以說明摩根家族在群眾心中的分量,甚至隐隐有超越政府之勢。

經濟危機肆虐時,摩根家族挺身而出,擔起國家中央銀行的職責,穩定金融秩序。

而戰火紛飛的世界大戰期間,他們長袖善舞,在各方勢力間巧妙周旋,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大發戰争财,将家族的财富版圖進一步擴張 。

像大家熟知的泰坦尼克号,就屬于摩根家族,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上船舶,它也從側面展現了摩根家族的雄厚實力。

直到現在,還有數十個國家欠着摩根家族巨額債務,“世界債主” 的稱号實至名歸。”

石油帝國的傳奇傳承

相較于其他聲名遠揚的家族,美國洛克菲勒家族在大衆認知中,或許沒那麼耳熟能詳。

多數人對這個家族的了解,常常源于美國石油大亨約翰・洛克菲勒。

作為美國首位億萬富豪,1918 年首屆福布斯富豪榜釋出時,約翰・洛克菲勒便憑借 12 億美元的身價赫然在列。

按照如今的價值換算,這一财富規模高達 250 億美元。

不過,這與洛克菲勒家族整體積累的财富相比,僅僅是滄海一粟。

回溯到 19 世紀末期,洛克菲勒家族憑借石油産業開啟了财富積累的驚人征程。

巅峰時期,他們牢牢掌控着美國 90% 以上的石油市場,全美幾乎所有的石油交易,都繞不開洛克菲勒家族旗下的标準石油公司,家族影響力滲透到美國能源産業的每一處角落。

在 20 世紀初期,洛克菲勒家族一直穩坐美國首富的寶座。

發展到現在,洛克菲勒家族已經傳承到了第七代,他們的目标不再僅僅局限于積累财富,而是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慈善事業中,助力醫學科技的發展。

中國之光:蘇州貝氏家族的傳奇篇章

在咱們中國,有一個家族打破了 “富不過三代” 的魔咒,傳承了足足 17 代,始終保持着富豪級别的地位,它就是蘇州貝氏家族。

據史料記載,明朝嘉靖年間,貝氏家族移居蘇州,開始行醫問藥。

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憑借精湛的醫術和藥材生意,貝氏家族成為了蘇州四富之一。

随着時代的變遷,貝氏家族并沒有固步自封,而是積極拓展業務領域,涉足顆粒沖劑加工廠、中醫藥物流、金融和顔料等多個行業。

貝氏家族最廣為人知的,當屬享譽世界的建築師貝聿銘,他被稱為 “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其代表作品衆多,每一個都堪稱經典。

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法國巴黎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等,這些建築無不展現着貝聿銘卓越的設計才華。

而這,也正是貝氏家族的一大特點 —— 不僅有錢,而且人才輩出。

家族裡的子孫,進入哈佛等世界名校的數不勝數,妥妥的書香門第。

貝聿銘的祖父貝哉安建立了上海銀行,叔祖父貝潤生被稱為 “顔料大王”,還修繕了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的獅子林,如今獅子林仍是貝氏家族的私人财産。

貝聿銘的母親是清朝最後一任國子監祭酒的女兒莊氏。

貝氏家族雖然擁有巨額财富,但族人個個都極為低調,秉持着樂善好施的理念,曆經歲月洗禮,始終傳承至今。

“顔料大王” 貝潤生曾說:“以産遺子孫,不如以德遺子孫,以獨有之産遺子孫,不如以公有之産遺子孫”, 正是這種獨特的家族理念,讓貝氏家族在曆史的長河中屹立不倒。

結語

全球這四大 “隐世家族”,都向我們展示了家族力量的強大與持久。

這些家族在各自的領域開疆拓土,曆經數百年風雨,依舊閃耀着光芒。

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家族的興盛,不僅需要敏銳的商業眼光和卓越的經營能力,更需要優秀的家族文化和傳承理念。

希望我們能從這些家族的傳奇經曆中汲取力量,無論是在追求個人事業的道路上,還是在建構家族傳承的過程中,都能有所啟發。

親愛的讀者們,對于這些隐世家族,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是驚歎于他們的财富,還是被他們的傳承所打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