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馬蘭花開二十一……”
這首童謠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大多數八零後的童年記憶。
直到今天,我們都沒弄明白,這首童謠裡提到的“馬蘭花”和沒有規律的數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無獨有偶,1992年春晚上,毛阿敏也唱過一首以馬蘭花為名字的歌曲,但為何歌詞裡會提到“一代代的追尋者”和“科技人”呢?
其實,這首童謠和歌曲裡提到的馬蘭,竟然是暗指大陸曾經的一處絕密軍事基地……
馬蘭在二十一開花了!
馬蘭花開,很多人小時候都以為說的是一種叫馬蘭花綻放了,實際上,這四個字的正确讀法是“馬蘭”“花開”了!
2012年,大陸宣布要在新疆羅布泊西面的一處戈壁灘上,修建一座“馬蘭軍博園”,為了紀念五六十年代,那些默默無聞,甚至奉獻出生命的馬蘭人。
除了鄧稼先、錢學森這些兩彈元勳外,這裡曾秘密駐紮過一批又一批的科研人員,當時,就連他們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們到底去了哪裡,究竟是生還是死?
1964年10月,羅布泊上空一聲巨響,大陸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大陸成為了全世界第五個擁核國家。
而這顆原子彈,在馬蘭人口中被稱為“小皮球”,孕育“小皮球”的就是馬蘭基地21号實驗訓練場。
五十年代末開始,大陸和蘇聯的關系開始惡化,蘇聯想要逼迫大陸就範,對他們惟命是從,而美國由于抗美援朝戰敗後,對大陸更是忌憚,美蘇的偵察機時不時出現在大陸上空。
雖然大陸從來都不畏懼列強,但是美國在二戰期間在日本上空擲去的兩枚原子彈,徹底把大陸科學家們震醒了。
去西北!找馬蘭可以開花的地方!
随着錢學森等人的成功歸國,大陸在人才方面條件已經成熟,于是,國家決心找找一處荒無人煙的地方,進行原子彈秘密實驗。
首先,這個地方不能有人居住,其次,不能破壞生态環境,而新疆的無人區自然成為了首選之地。
1958年的一天,大校張蘊钰臨時接到通知:“你的工作臨時有變動,你來北京一趟,電話裡不友善告知。”
張蘊钰可是帶兵從抗日戰争一直打到抗美援朝,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
但是第一次接到如此神秘的任務,他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因為他知道,這個任務可能比以往任何一次挑戰都更為艱巨,同時也對大陸命運起到非常關鍵的任務。
張蘊钰來到北京聽完組織的安排,他立即保證一定會完成這項重要的任務。但是對于他來說,可能他會從此隐姓埋名,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
張蘊钰沒有絲毫猶豫,他毅然踏上了大西北之行。
在人迹罕至的戈壁灘上,張蘊钰和戰士們首選的方案就是羅布泊,要在這裡建造基地,那必然就要解決水源問題。
就這樣,在最艱苦的條件下,戰士們苦尋了數月,終于在羅布泊西部尋找到了一處有水源的位置,而那時候恰好一種叫馬蘭的植物開花了,他們便以此命名“馬蘭基地”。
馬蘭基地建成後,科學家們就開始動身前往大西北,對于這些原本在條件優異的實驗室裡工作習慣的科研人員來說,在荒涼的無人區中生存無疑是一項艱巨挑戰,畢竟他們的體魄不如戰士們那般強壯。
别說無人區了,光是新疆有人居住的地方都十分幹旱,皮膚如果不塗油脂,經常會被幹到開裂,如果是在陽光上曬書,猛烈的日照和幹旱的天氣可以直接把書曬到變黃變脆。
無人區的條件可想而知有多麼的困難?
但是,馬蘭人為了祖國的偉大事業,為了千千萬萬的國人的安全,為了後世的太平盛世,他們卻克服下來了。
他們的名字叫:馬蘭英雄
他們為了避免國家資訊被洩露,平時交流的技術詞彙,也都換成了敵人聽不懂的暗語,“二八,二五六”代表的是第28号信箱中的第256号分箱。
同樣的“二八二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等等,都是特指對外唯一的通信信箱。
如今,在馬蘭基地旁邊,又多出了一個馬蘭烈士陵園,這裡沉睡着許許多多為“小皮球”開花成功而付出過生命的無名“馬蘭英雄”!
一直到了八九十年代,馬蘭基地的故事才漸漸被公開,是以當年毛阿敏在央視所唱的《馬蘭謠》實際上,就是為了紀念曾經為大陸偉大事業做出過貢獻的“馬蘭英雄”們!
參考資料:
1、 百度百科:馬蘭烈士陵園
2、 百度百科:新疆馬蘭基地
3、 百度百科:張蘊钰
4、 天山網:傳承弘揚馬蘭精神
5、 海報新聞:“馬蘭開花二十一”,一首童謠竟是大陸首顆原子彈的密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