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軍方從未想到,一支遊擊武裝竟然有彈道飛彈制造能力。随着黎以沖突的深入,黎巴嫩真主黨的飛彈表現出來的遠端打擊能力也越來越強,已經将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納入常态打擊範圍。10月15日,黎巴嫩“真主黨”釋出了向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市郊區的一處目标發射彈道飛彈的視訊,使用的是一枚“卡德爾-2”彈道飛彈,也就是伊朗“征服者-360”(BM-120)飛彈的黎巴嫩仿制版。而以色列防空系統難以攔截。
當天,黎巴嫩真主黨副秘書長謝赫·納伊姆·卡西姆發表電視講話稱:“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們将奪取敵人的缰繩,讓他們回到原來的位置。無人機對以色列貝尼亞米納軍營的特别襲擊,造成敵人 70 多人死傷,我們的飛彈現在已經到達海法及更遠的地方。我們的飛彈襲擊了特拉維夫,我們200萬以色列人趕進了避難所,并使本古裡安機場一度癱瘓。”
黎巴嫩真主黨展示的飛彈打擊能力,再次彰顯了“伊朗彈道飛彈”的技術水準。更重要的是,美國軍方用一個罕見的決定進一步印證了他們對“伊朗飛彈技術”的認可。美軍方決定直接向以色列部署最先進的“薩德”反導系統,以協助以色列抵禦伊朗彈道飛彈襲擊。對此,國際媒體有質疑聲音稱,西方軍事陣營連伊朗飛彈都對付不了,未來又如何應對更先進的中國飛彈呢?然而,同樣有感于伊朗飛彈對以打擊事件,德國媒體卻給出了不一樣的評估結論。
“德國之聲”(DW)報道稱,中國的飛彈比伊朗的射程更遠但精度較低,美國及其盟國的飛彈防禦系統也和以色列不同,但專家認為伊朗對以色列大規模的飛彈襲擊仍然提供了對印太地區類似沖突進行分析的依據。這個說法是否說明北約“在如何攔截東風飛彈問題上”心裡有底了?應該是肯定的,因為德媒的标題是:“從伊朗飛彈襲擊看如何防禦中國的轟炸”。
如此低級的認知,如果北約是以受到影響,那将是極其愚蠢的。别的不說,2024年度内,聯合國五個核大國相繼試射了本國的戰略核飛彈,但隻有中、法兩國成功,其中法國還是“模拟發射成功”。是以說“中國是目前是世界彈道飛彈技術最成熟的國家”毫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