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澳為何沒跟随美西方對中國電車加稅

作為美西方社會中的一員,澳洲沒有跟随美國、歐盟以“國家安全”為名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高額關稅,目前仍對電動汽車和有助于其綠色轉型的中國産品持開放态度。

10月16日,香港《南華早報》刊文稱,多名分析人士認為,澳洲這一決定受其地理位置、經濟結構及可再生能源格局影響。澳洲許多行業依賴中國市場,中國是澳最大貿易夥伴。此外,中澳關系在2020年至2023年期間相對緊張,澳洲從中“吸取了教訓”。

過去15年,中國一直是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但從2017年年中開始,澳洲特恩布爾政府和莫裡森政府盲目跟随美國,開始全方位地破壞與中國的雙邊關系,嚴重影響兩國間正常經貿往來。《南華早報》援引資料稱,中國對澳直接投資在2023年降至數十年來的最低水準,至6.13億美元。

2022年5月,阿爾巴尼斯政府上台後努力穩定對華經濟關系,中澳關系開始“觸底反彈”。

今年9月,澳洲國庫部部長查默斯訪華。查默斯臨行前表示,“對話和接觸”為中澳間處理貿易問題提供了“最佳機會”,會談将重點讨論“穩定與中國的經濟關系”。

本月早些時候,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萬象出席東亞合作上司人系列會議期間會見阿爾巴尼斯。阿爾巴尼斯會後表示:“我很高興地宣布,我和李強總理已經就今年年底前全面恢複龍蝦貿易的時間表達成一緻。”他還肯定了中澳關系穩定的重要性,稱“這有利于兩國利益以及地區和平與安全”。

澳為何沒跟随美西方對中國電車加稅

阿爾巴尼斯和澳洲貿易部長法瑞爾手拿龍蝦 澳聯社

報道稱,澳洲對電動汽車等中國産品的開放态度,與美西方盟國形成鮮明對比。

澳洲廣播公司(ABC)7月稱,對綠色環保汽車來說,澳洲正在成為一個發展強勁的市場。年初至7月,澳洲純電車的新車銷量增長了16.5%。同期,油電混動車和插電式混動車(指同時使用電池與傳統燃油的汽車)的表現更為強勁,銷量增長了114.6%。

資料顯示,去年澳洲銷售的8.6萬輛電動汽車中,有多達7.2萬輛來自中國,其中比亞迪大受歡迎。今年1月,比亞迪在澳月銷量首次超過特斯拉,達到1310輛,特斯拉的銷量則為1107輛。

與此同時,小鵬、極氪等許多其他中國品牌也正在進軍澳洲電車市場。

澳為何沒跟随美西方對中國電車加稅

去年,澳洲銷售的電動汽車中,有超8成來自中國 澳媒ABC制圖

ABC表示,與美國和歐盟不同,澳洲沒有對中國制造的電動車征收新增關稅,因為澳洲沒有國内汽車制造業需要保護。而對華自由貿易的優勢也降低了澳洲本地居民的購車成本。

美歐對華加稅引起澳洲國内不少人士的注意。今年5月,被問及是否會效仿美歐時,澳洲外交貿易部回應表示,澳政府所有貿易政策決定,都是“為了澳洲的國家利益”,澳方支援國際競争,“包括增加中國産汽車進口,因為這最終将使澳洲消費者受益”。

對此,澳智庫澳中關系研究所學者張月接受澳媒News.com.au采訪時稱:“在當今的地緣政治中,一個國家的産業或貿易政策可能會産生重大的外交影響。如果澳政府效仿美國或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或加強對中國電動汽車或電池領域投資者的投資審查,可能會導緻兩國外交緊張。”

全球領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Trina Solar)法務主管琳達·劉(Linda Lau)表示,澳洲承認中國在可再生能源技術方面的主導地位,是以“抱持一種強調互利共赢的‘雙赢’心态”對華合作。她還将澳洲的不同做法歸因于其地理位置、經濟結構和可再生能源格局。

但同時,劉女士警告稱,中澳合作“并非沒有挑戰”,例如澳洲冗長的外國投資審查程式,以及澳政府機構對中國投資的“不一緻看法”。她說,澳國記憶體在的“保護主義傾向”和相對不發達的能源基礎設施,也可能阻礙中企在該國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

澳為何沒跟随美西方對中國電車加稅

2019年至2013年,中國與歐盟電動汽車出口量對比 《南華早報》制圖

作為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預計将在該國綠色轉型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澳洲非營利組織“氣候能源金融”在10月2日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在清潔技術領域(包括太陽能、風能、電池和新能源汽車)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其投資是美國或歐盟的兩倍多。”

《氣候能源金融》中國能源政策分析師董旭陽(Dong Xuyang,音譯)表示,今年中國對澳洲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出現了“實質性增長”。董旭陽還認為,澳關鍵領域針對中企的投資限制仍沒有改變,在此情況下,中澳可以建立合資企業以加強雙邊能源合作。

據介紹,從2025年開始,上海新能源行業協會将與澳洲智慧能源理事會合作,在澳洲舉辦一年一度的智慧能源會議和展覽會。澳洲智慧能源理事會首席執行官約翰·格萊姆斯今年9月表示,此次合作凸顯了“中澳結構性夥伴關系的重要性”。

全球化智庫(CCG)進階研究員大衛·莫裡斯進一步分析稱,中國是綠色領域的主要參與者,澳洲可以通過提供鐵、銅、锂和其他必需原材料,兩面受益。他說:“澳洲與亞洲的深度經濟一體化使每個人都受益,因為澳洲向發展中經濟體提供關鍵供應,同時享受廉價進口商品,以降低生活成本。”

莫裡斯認為,澳洲要實作氣候目标和地緣政治之間的“微妙平衡”:未來中國仍可能是其最大經濟夥伴,美國是不可動搖的盟友。他說,這要求澳洲采取“成熟、獨立,不受他國利益影響”的外交戰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