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獨家丨漲價30%,砍費用砍到大動脈,“華潤系”賣不好這瓶醬油

獨家丨漲價30%,砍費用砍到大動脈,“華潤系”賣不好這瓶醬油
獨家丨漲價30%,砍費用砍到大動脈,“華潤系”賣不好這瓶醬油

作者丨佑木

編審丨橘子

向經銷商宣布主力産品漲價後,擁有“廚邦”、“美味鮮”等調味品品牌的中炬高新舉辦了一場面向經銷商的宣講會。不過,在“業務逐漸躺平”的大環境下,一場頗具争議的漲價,似乎并沒有讓經銷商增長多少信心。

在上一輪調味品漲價潮中堅持不跟漲的廚邦,終究還是妥協了。

近日,内參君擷取的一份由廣東美味鮮營銷有限公司(下稱:公司)銷管部釋出的《終端調價通知書》顯示:

由于目前主要原材料、運輸、生産成本持續上漲,為比對市場的消費趨勢,提升終端環節的銷售利益,我司将在2024年9月25日零點對部分産品的供貨價和零售價進行調整,具體産品明細如下:

獨家丨漲價30%,砍費用砍到大動脈,“華潤系”賣不好這瓶醬油

企查查資訊顯示,廣東美味鮮營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上市公司中炬高新集團的控股企業——廣東美味鮮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的下屬全資公司,主要負責“廚邦”、“美味鮮”系列産品的營銷工作。

一位廚邦經銷商向内參君證明了上述檔案的真實性。據他透露,“已經收到了相關公函,有關于此次調價的内部溝通會議也已經召開。”至于涉及此次漲價的具體品類,“都是主力産品,漲價幅度在30%左右。”

對于此輪漲價,“這是華潤系來了後,又一個’騷操作’”。一位業内人士如此評價。

獨家丨漲價30%,砍費用砍到大動脈,“華潤系”賣不好這瓶醬油

需要提及的是,在經曆了多年的國資與“寶能系”實控權争奪後;2023年,原國資系實控人再度掌控中炬高新。此間,中炬高新挖來了有華潤背景的好幾位經驗豐富的高管。

其中,總經理餘向陽曾分别任華潤雪花啤酒廣東區域公司、華潤雪花廣東區域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在此之前,餘向陽擔任過華潤雪花啤酒福建區域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等職務。

與餘向陽相似,副總經理劉虹也有華潤雪花背景,其曆任華潤雪花啤酒華南區域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深圳營銷中心總經理,華潤雪花啤酒遼甯區域公司副總經理、遼甯營銷中心總經理,大連工廠市場部經理等職務。

彼時,在經曆了股東之争、董事會改組、重大訴訟拖累業績等事件後,此次高管層變動,被部分投資者視為“曙光”到來。不少經銷商也表示,雖然壓力更大,但是以廚邦為代表的醬油,在消費市場中仍是有利潤空間的穩定品類。

獨家丨漲價30%,砍費用砍到大動脈,“華潤系”賣不好這瓶醬油

談及2024年的内部經營狀況,一位知情人士評價稱,“從華潤聘請的管理層穩健經營,避免了從前大股東和二股東博弈帶來的亂局。”

然而,穩定内部的功臣,不見得就能順利解決市場問題。

此前,有廚邦經銷商告訴内參君,中炬高新的廠家目前面臨很多困難,如團隊執行力差,小客戶看不上,大客戶做不下;銷售費用削減後經費不足;部分啤酒管道經銷商對餐飲管道的賬期和利潤不滿意;餐飲動銷不暢,與大客戶采用OEM形式聯合開發大公斤醬油、耗油産品的推廣速度很慢等。

今年7月,一位華南經銷商告訴内參君,由于南方接連數月的降雨,結合餐飲行業整體的不景氣,當地市場的調味品經銷商爆倉情況普遍。

最新情況是,在經銷商看來,今年已經過去了9個月,“除了砍費用這一招以外,華潤系引入的雪花啤酒的經驗,也沒有弄出什麼好的解決方案。同時,華潤系管理這一年,第一次感覺竄貨這麼嚴重,壓力很大。”

獨家丨漲價30%,砍費用砍到大動脈,“華潤系”賣不好這瓶醬油

對于費用和竄貨的問題,中炬高新在昨天舉辦的經銷商内部會議上給出了階段性的解決方案。

一方面,自然是前文提及過的漲價。不過,此輪漲價之是以被經銷商稱之為“騷操作”,主要出于經銷商對其“初衷”的争議。

這涉及今年國中炬高新啟動的一輪費用縮減舉措。據透露,從今年4月份開始,廚邦醬油逐漸把搭贈費用停掉。部分區域市場,經銷商需要費用就必須做方案給廠家,而非搭贈。

彼時,一位廚邦經銷商如此評價,“廚邦連業務人員都沒有幫我們安排,這也導緻我們自請業務費用非常的高。例如,我們一個月做十萬,就給4000塊錢的市場費用,剩下的就靠那些搭贈來做市場,養市場人員。把這個費用收回去,經銷商會很困難。”

在庫存和資金鍊問題如同“洪水猛獸”的2024年初,廠家這樣的“節流”讓經銷商的壓力進一步加劇。

獨家丨漲價30%,砍費用砍到大動脈,“華潤系”賣不好這瓶醬油

一位經銷商認為,“此輪漲價,本質上是在想辦法返還一部分前段時間砍掉的市場費用”,然而,卻不是真的給錢或者給貨來補貼經銷商前段時間自己貼上的費用,而是“用經銷商自己的利潤來補貼”。

關于對此輪漲價,廠家拿出了哪些具體的管道政策來支撐,該經銷商透露,“讓經銷商請人,買車,完成任務再返還……相比之下,海天大概可以給到經銷商7-8個點的費用,公司恨不得把身價掏出來和你打價格戰。本來人員就不夠,廚邦經銷商沒有費用,更加難。”

至于任務壓力,他說,“本地業務經理已經躺平了,随便我們怎麼搞。沒有貨才打款,任務也沒那麼緊。”

另一方面,是公司在會上大篇幅談及控貨的問題,對經銷商跨區銷售提出了一系列原則、思路和追究手段。内容細化到經銷商對線下跨區銷售及電商平台跨區銷售的具體驗證要求。但數位參會的經銷商均表示,“沒太多切實舉措,還是那些老辦法。”

獨家丨漲價30%,砍費用砍到大動脈,“華潤系”賣不好這瓶醬油

雖然部分經銷商對華潤系管理人員今年以來的經營成果有所質疑,但也有觀點認為,華潤的幹預度“仍不夠”——中炬高新要更好地發展,需要更為徹底的變革。

例如,一位業内人士認為,“雪花十年前盈利遠低于青島,但現在盈利超過青島就是例證。改革需要時間,原有的積弊存在于原有的員工隊伍,新任管理層要對舊系統進行改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他樂觀地表示,“未來,如果中炬高新能夠引進華潤作為戰略投資方,那麼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作為調味品老二的企業,産品有底蘊,但短闆還是在營銷、品牌塑造這塊,全國化還沒有打開;而華潤在消費品行業的深耕,會一定程度填補這塊空白。”

無論如何,這瓶“有雪花味兒的醬油”,仍在艱難求變的路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