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海戰體系中,随着反艦飛彈的殺傷力越來越大,航母面臨的威脅也随之加大。以解放軍為例,目前就擁有“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鷹擊-21”高超音速反艦飛彈等多款“反航母神器”。對此,在近日舉辦的“2024年航空、航天和網絡”會議上,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再度大談中國威脅論。與此同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也在此次會議上首次亮相了一款名為AGM-158XR的隐形巡航飛彈。按照美國人的說法,這款飛彈是為與中國等大國沖突而量身打造的,在飽和打擊下,解放軍根本無法防禦。
按照美國《防務郵報》的報道,由于AGM-158XR比美軍現役巡航飛彈體型更大,是以可以攜帶更多燃料,再加上它配置了更輕的材料和更高效的發動機,并采用流線型設計,是以擁有更大的射程。洛馬公司和美國軍方的合作一直非常密切,該公司之是以要推出這款新型飛彈,就是因為旗下的王牌飛彈AGM-158系列飛彈受到了美國軍方的質疑。AGM系列是洛馬公司的王牌産品,以旗下首個型号AGM-158A為例,這是一種高度隐形的亞音速空射巡航飛彈,而它問世的時代,正是美國軍事理念倡導“隐身勝過一切”的時代,是以這款飛彈深受美軍歡迎。
從性能上來說,AGM-158A利用各種先進技術降低其紅外和電磁特征,可以穿透密集的防空網,再加上飛彈擁有重達1000磅的戰鬥部,殺傷力非常強悍,是以得到了美軍高層的肯定。隻不過試用一段時間後,美國空軍挑出了毛病,因為其射程隻有不到400公裡,在和中俄等大國對抗時,這款飛彈顯然無法發揮威力。
在美軍現役裝備中,“戰斧”巡航飛彈射程達到了上千公裡,再加上成本較低,是以被美軍大量采購。隻不過,“戰斧”存在一個緻命弱點,那就是速度過慢,這就導緻對手的雷達等跟蹤技術可以及時捕捉目标,這讓其突襲打擊作用蕩然無存。相對來說,AGM-158的速度幾乎相當于“戰斧”巡航飛彈的兩倍,其突防能力非常強悍。洛馬公司根據美國空軍的回報,在AGM-158基礎上更新為XR版本,讓它獲得了1600公裡以上的超遠射程。本身就具備強大的隐身和突防能力,美軍還計劃将運輸機僞裝成客機,在對手毫無防備的前提下發動攻擊,這就讓AGM-158XR飛彈更讓人防不勝防。
尤其是在海上打擊航母等大型戰艦方面,它的确有可能成為美國瞄準中國航母的“新長矛”。按照洛馬公司的說法,更新飛彈後不需要重開生産線,利用原有AGM-158的生産線就可以確定每年1100枚該系列飛彈的産量,這讓美軍高層大喜過望。
雖然說從性能和戰法上來說,美軍的這款新型飛彈的确會對解放軍的航母造成威脅,但這種戰法需要建立在飽和打擊基礎上。以目前美國的軍工産能來說,即便加速AGM-158飛彈的生産,也難以快速彌補中美在反艦武器數量方面的差距。尤其是受俄烏沖突影響,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遏華”戰略理念發生轉變,在軍事政策上更注重成本效益。簡單來說,美軍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預算去采購這種高昂的飛彈。是以,洛馬公司的這筆訂單能否達成還要打一個問号。
退一步說,就算美軍裝備了AGM-158XR飛彈,解放軍也并不是束手無策。目前,解放軍已經擁有了全方位,立體化的防禦網絡。AGM-158XR在高空飛行中,很容易被我們的衛星監控捕捉,進而再推算出其運作軌迹,解放軍就可以及時作出反應了。尤其是對于中國海軍來說,未來包括航母和大型驅護戰艦在内,必須進一步完善雷達網,并通過常态化演練做好預案,随着大陸更多反導技術成果得到應用,所謂的“新長矛”也破不了我們的防空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