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Engineering釋出了2024全球食品飲料100強年度榜單,FBIF食品飲料創新(ID:FoodInnovation)為大家帶來獨家解讀。
Food Engineering全球食品飲料公司百強榜;圖檔來源:Food Engineering
今年,雀巢、百事和JBS依然占據着前三的位置。整體來看,與上年相比,排名前五的品牌在市場競争中展現出穩定性,其名次均未發生變化。瑪氏和喜力成功沖進前十,奧蘭國際和CHS在去年跻身前十之後,今年卻未能進入前十名。
百強榜入榜企業中,中國企業共有6家,相比去年增加了2家。
一、雀巢、百事和JBS位列前三
從今年榜單上看,雀巢、百事和JBS這“三巨頭”的名次跟去年一樣,保持了前三的成績。
依據Food Engineering榜單可知,雀巢2023年的食品業績為865億瑞士法郎(約1018億美元),與2022年相比有所增長,位居百強榜第一。根據雀巢2023年财報,雀巢2023年總銷售額930億瑞士法郎,2022年該資料為944億瑞士法郎,全年财報總銷售額減少了1.5%。
圖檔來源:Nestlé
不過,從雀巢的财報來看,2023年雀巢有一些數值保持增長。雀巢2023年有機增長率為7.2%,定價貢獻率為7.5%,雀巢認為這反映了過去兩年的成本通脹。但雀巢2023年實際内部增長率為-0.3%,雀巢認為這主要受到消費者需求疲軟,産能受限以及第二季度維生素、礦物質和營養補充劑供應暫時中斷的影響。雀巢實際内部增長率在第四季度和下半年實作正增長,雀巢稱這得益于産品組合優化、客戶服務水準提升以及品牌支援的增加。
從産品類别來看,普瑞納寵物護理業務是有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且為連續第二年成為公司有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Food Engineering在分析中也認為寵物食品的市場表現強勁。
除了寵物食品外,咖啡業務、嬰兒營養業務、糖果業務也實作了高個位數的增長,其中糖果業務的增長是受到了奇巧持續雙位數增長勢頭的影響。乳制品業務、預制食品和烹饪輔料産品、水業務實作了中個位數增長,水業務是受到聖培露和普娜水銷售的帶動。由于維生素、礦物質和補充劑的暫時供應限制部分抵消了醫療營養品的持續強勁增長,雀巢健康科學業務實作了低個位數的增長。
2023年雀巢集團大中華大區表現良好,得益于居家外管道銷售和電商管道的發展勢頭,雀巢集團大中華大區在速溶咖啡、寵物食品和糖果業務的市場佔有率均有所增長。據2023年财報,雀巢集團大中華大區淨銷售額折合人民币436億元,其中食品飲料業務有機增長率4.2%,包含銷量貢獻率2.5%,定價貢獻率1.7%。雀巢專業餐飲是其最大的增長貢獻者。
2023年,無論是新産品研發、可持續還是業務調整等方面,雀巢均展現出一系列的動向。雀巢在2023年9月與Advent International達成協定,收購巴西巧克力生産商Grupo CRM的多數股權,以拓寬和加強其在巴西的糖果業務和高端禮品領域。2023年9月,雀巢剝離花生過敏治療業務Palforzia。
在新産品研發上,雀巢在2023年推出了多款植物基産品。2023年10月,雀巢推出了包括魚片、魚塊和魚條在内的植物基白魚,以大豆和小麥為主要配料。2023年8月,雀巢推出多款耐儲存的植物基産品:由大豆制成的植物肉末和以扁豆、大米、蔬菜等為主要配料的湯。2023年3月,雀巢推出以燕麥和蠶豆為原料的植物奶,每份含有5克蛋白質。
以燕麥和蠶豆為原料的植物奶natural bliss;圖檔來源:Nestlé
除了植物基産品,雀巢在其他産品和技術創新上也有一些成果。2023年11月,雀巢在中國上線N3親體奶系列産品,采用至鑽适度水解技術,該技術能減少牛奶中的乳糖并生成低聚半乳糖。2023年7月,雀巢推出一項減糖技術,能夠減少原配料中的糖分,還可用于生産低乳糖和脫脂牛奶制品,同時降低總糖含量。2023年4月,雀巢推出Ice Roast——這是該品牌推出的首款專門與冰水或牛奶搭配飲用的速溶咖啡。
N3親體奶;圖檔來源:雀巢
時任雀巢集團首席執行官馬克·施奈德表示:“過去兩年,通貨膨脹讓許多消費者的壓力與日俱增,也影響了消費者們對食品和飲料的需求……展望2024年,我們将積極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更高端、優質的産品和服務,結合更多品牌支援,實作以銷量和産品組合為主導的增長,這是我們2024年的優先工作。我們資本配置的重點将繼續放在那些快速增長的‘10億俱樂部’品牌上,在實作穩定增長的同時提升品牌忠誠度。”
百事公司今年以914.71億美元的成績位居第二,據百事2023年年報,百事公司的淨收入相比于2022年有6%的增長(2022年的淨收入為863.92億美元),全年有機增長9.5%,三年複合年均有機增長率為11%。其中亞太地區的淨營收為48.03億美元,全年有機增長4%;營業利潤7.13億美元,增長33%。2023年,百事公司國際業務增長12%,食品業務實作10%的有機收入增長,飲料業務則實作了8%的增長。
圖檔來源:PepsiCo
在财報中,百事也提及了2023年面臨的挑戰,包括供應鍊中斷、通貨膨脹壓力、消費者偏好和行為的轉變、持續的氣候問題、競争激烈的營運環境、快速變化的零售環境、持續的宏觀經濟和政治波動,以及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等。
面對挑戰,百事的應對之策是pep+(PepsiCo Positive,百事正持計劃),該項計劃強調可持續,并将可持續性作為公司創造增長和價值的核心。具體來看,百事稱pep+在Positive Agriculture、Positive Value Chain和Positive Choices這三個方面推動行動。
圖檔來源:PepsiCo
在Positive Agriculture上,2023年百事進行了多項投資以支援再生農業投資,如在2023年7月,與沃爾瑪宣布了一項為期7年的合作,進行了價值1.2億美元的投資,支援超過200萬英畝農田的再生農業;2023年3月,百事公司宣布投資2.16億美元,與面向農民的三大組織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系,支援美國300多萬英畝農田的再生農業轉型。2023年百事為近5500名農民提供了支援,再生農業足迹在全球範圍内同比增長了一倍,從90多萬英畝增加到180多萬英畝。
在Positive Value Chain上,百事在2023年繼續投資和建設可持續設施,包括收購新的以電動、混合動力和天然氣為動力的汽車,組建可持續車隊;擴大沼氣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範圍;重新評估冷卻器的能源效率等。
而在Positive Choices方面,百事進行了一些産品創新和配方創新,包括減少配方中鈉、飽和脂肪和糖含量,豐富産品組合,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樣的選擇。百事在2023年8月宣布将用紙闆來取代原本多瓶組合裝頸部塑膠環,預計在未來幾年内将減少數百萬磅的塑膠使用。新包裝由再生材料制成,可回收利用。這一創新将推動百事公司實作pep+目标,到2030年,将其全球飲料和食品産品組合中每份飲料不可再生來源的原生塑膠減少50%。
圖檔來源:PepsiCo
百事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Ramon Laguarta在談到公司9.5%的有機收入增長時說:“我們的業績反映出我們節約了超過10億美元的生産力,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整個價值鍊的浪費。”
JBS以3593.44億雷亞爾(約合646億美元)的食品業績位列第三。JBS是全球第一大牛肉生産商、全球第一大家禽生産商和全球第二大豬肉生産商,擁有超過27萬名團隊成員和超過33萬名客戶,業務涉及190多個國家。據JBS2023年财報,2023财年營業利潤為10.8億美元,淨收入為729億美元,略高于2022年的726億美元,但毛利潤和調整後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相比于2022年均有下降。
圖檔來源:JBS foods group
2023年7月,JBS宣布将在巴西證券交易所(B3 S.A. - Brasil, Bolsa, Balcão或“B3”)和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雙重上市。JBS全球首席執行官Gilberto Tomazoni表示:“雙重上市戰略将加快我們在更多品牌和高附加值食品領域的多元化和增長能力,降低我們的資本成本,為股東創造更高的回報,同時為我們營運所在的社群和為我們在全球的26萬多名員工創造機會”。在2024年3月舉行的電話會議中Gilberto Tomazoni也強調了雙重上市程序的重要性。
除了雙重上市計劃外,JBS在2023年布局了多個新工廠。2023年11月,JBS恢複并擴建Friboi牛肉加工廠,投資了8億雷亞爾。10月,JBS在巴西新的Seara工廠,用以生産雞肉和香腸,投資超10億雷亞爾。6月,JBS公司啟動建設據稱是全球最大的人工培育牛肉蛋白工廠BioTech Foods,投資4100萬美元,後又宣布投資2200萬美元在巴西建設首個培養蛋白研發創新中心。4月,JBS USA子公司Swift Prepared Foods開設了其最新工廠Principe Foods,該工廠生産高品質的意大利肉類和熟食,投資2億多美元。2月JBS投資2000萬美元擴建位于澳洲的羊肉工廠,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區域需求。
BioTech Foods;圖檔來源:JBS
在2024年3月舉行的電話會議中,JBS全球首席執行官Gilberto Tomazon提到,盡管美國資本周期持續帶來負面影響,但JBS公司憑借在2023年采取營運管理措施及對中期前景的改善,有希望在2024年實作利潤率的恢複。
二、百威、泰森排名穩定,瑪氏、喜力重返前十
在前十榜單中百威英博位居第四。據2023年百威英博财報,百威英博2023年總銷量5.85億百升,全年營業收入為593.80億美元,同比增長2.76%,有機增長7.8%。
2023年财報稱,百威英博業務涉及近50個國家,擁有超過500個啤酒品牌,占全球啤酒銷量的四分之一。去年百威英博在産品和營銷上均獲得了不少獎項,在2023年的各國際比賽中獲得308個啤酒獎項,在2023年世界啤酒大獎賽上獲得150+枚獎牌,其中7款啤酒獲得“世界最佳”稱号。營銷上,百威英博獲得了48項戛納國際創意節獎項,包括連續第二年獲得年度創意營銷商獎項。此外,百威英博還積極推動數字化建設,全球年收入的70%來自數字管道。
圖檔來源:AB InBev
百威英博董事會主席Marty Barrington和首席執行官Michael Doukeris在給股東的報告中說:“由于定價行動、持續的溢價和其他收入管理措施,百威英博的每升收入增長了9.9%,營業收入在2023财年增長了7.8%,超過85%的市場實作了收入增長。但許多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市場的增長主要被美國市場、歐洲市場的疲軟表現所抵消,是以銷量下降了1.7%。”
泰森食品今年以528.81億美元的成績保持了第五名的位置,但是從2023年年報來看,泰森食品2023年銷售額、調整後營業收入、GAAP每股收益、調整後每股收益均有下降。
圖檔來源:Tyson Foods
Food Engineering介紹稱,泰森食品在去年關閉了多家養雞場,盡管因為這些公司要到今年才會關閉,無法反映公司2023年的财務狀況,但是關閉在部分工廠後,生産轉移到了其他工廠,進而實作了總體産量的淨增長和成本的降低。
泰森食品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Donnie King表示:“我們各項業務的營運情況都有所改善,但是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能夠做到更好。未來,我們将繼續嚴格控制資本支出和營運資本,執行以效率和現代化為重點的多點計劃。”
去年的榜單中瑪氏跌出前十席位,而今年瑪氏重新傳回前十名次,位居第六,食品收入500億美元,Food Engineering認為這有部分原因是瑪氏寵物護理業務推出了Nutro So Simple系列狗糧,擴大了其Nutro系列産品的範圍。
圖檔來源:MARS
嘉吉以495.6億美元的成績位居第7,與去年一緻。嘉吉是一家私營公司,提供食品、配料、農業解決方案和工業産品,業務涉及70個國家或地區,産品銷往125個市場。
2023年,嘉吉展開行動,進行了多項收購活動,并促成了諸多合作事宜。2023年6月嘉吉與Kotug合作推出全球首艘零排放電動推船和駁船。2023年3月,嘉吉與初創食品科技公司CUBIQ FOODS簽署協定,以推動CUBIQ FOODS創新脂肪技術的的開發和大規模商業化,該技術可用于開發植物基替代食品。2023年1月嘉吉完成對Owensboro谷物公司的收購,此舉将擴大嘉吉公司北美油籽網絡産能,以滿足食品、飼料和可再生燃料市場對油籽日益增長的需求。
圖檔來源:Cargill
ADM今年的排名為第8名,食品銷售額為460.91億美元,相比去年下降2名。從2023年年報上看,2023年ADM營業收入為939.35億美元,毛利75.13億美元,歸屬于控股股東的淨利潤為34.83億美元,上年為43.4億美元。ADM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兼總裁Juan R. Luciano在年報中展望未來,表示2024年将繼續打造更強大的ADM,注重增長前景、生産力提升和安全。安全是公司文化核心,ADM将安全作為公司首要任務。公司還将優化營養業務,推動着公司在滿足糧食安全、健康、可持續性等重要需求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可口可樂公司今年排名第9,食品業績為457.54億美元。年報顯示,2023全年,其營收增長6%,經營利潤增長4%至113.11億美元,每股收益增長8%至2.69美元。從銷量上看,全球單箱銷量增長2%,從主要品類上看,含氣飲料銷量增長2%,果汁飲料、乳制品和植物基飲料品類增長2%,瓶裝水、運動飲料、咖啡和茶全年增長1%,其中,咖啡銷量全年增長3%,主要受Costa咖世家咖啡在中國和英國市場銷售的影響。
圖檔來源:The Coca-Cola Company
去年可口可樂在AI和數字化方面進行了多項創新和嘗試。2023年3月,可口可樂釋出了創意視訊廣告《Masterpiece》,該廣告以藝術博物館為背景,通過運用多種技術讓可樂瓶在多幅世界名畫中傳遞,旨在宣傳品牌“Real Magic”的理念。同樣在3月,可口可樂邀請數字藝術家利用新AI平台“Create Real Magic”進行藝術創作。2023年9月,可口可樂釋出一款口味和設計均與AI共創的産品:Coca‑Cola® Y3000 Zero Sugar。
Coca‑Cola® Y3000 Zero Sugar;圖檔來源:Coca‑Cola
排名第10的是喜力,去年喜力排名為第11名,今年以363.75億歐元的成績重返前十。
三、中國企業排名情況
今年共有個6中國企業登上百強榜,相比去年增加2個公司,分别是萬洲國際、統一集團、伊利集團、蒙牛、五糧液和貴州茅台。
萬洲國際今年排名第18名,業績262.36億美元。貴州茅台也入選百強榜,名次是第24名,業績為1476.93億元。五糧液今年也榜上有名,以764.47億元的業績位居第45名。
2023年貴州茅台營業總收入為1505.6億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長18.04%,利潤總額首次實作超千億元,為1036.63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率為18.2%。從銷售管道上看,2023年i茅台銷售收入223.74億元,同比增長88%。
去年,茅台在品牌年輕化上做了一些嘗試。2023年9月,瑞幸咖啡與貴州茅台聯名推出醬香拿鐵。同樣在9月,茅台與德芙聯名推出酒心巧克力,每顆都添加2%的53%vol貴州茅台酒。2023年7月,茅台冰淇淋釋出“小巧支”,這是由茅台與中街1946聯合推出,是茅台首款棒吃冰淇淋。
茅台冰淇淋;圖檔來源:貴州茅台
2023年五糧液實作營收833億元,同比增長12.6%,其中酒類産品營業收入764.47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91.80%,同比增加13.15%。2023年五糧液完成了年初的業績目标,營收目标增長10%以上,實際增長率為12.58%。2024年五糧液公司經營目标是營業總收入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統一集團今年排名第27名,業績為5811.03億新台币,相比于去年排名上升一名。根據統一集團财報,2023年度統一集團營收285.913億元,同比增長1.2%,毛利87.1億元。
從品類上看,統一集團去年食品業務營收98.47億元,同比下滑約10.5%,其中,友善面營收95.9億元。在分析該業務時,統一财報中提及并介紹了湯達人、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面、茄皇等友善面品牌和開小竈等友善食品品牌。2023年統一“開小竈”也推出了多款預制菜,如酸爽金湯肥牛、老壇酸菜魚、辣鹵肥腸、虎皮紅燒肉、香辣烤魚等。統一飲料業務營收177.75億元,同比增長8.4%,其中,茶飲料營收75.8億元,同比增長9%;果汁營收34億元,同比增長13.3%,創7年曆史新高;奶茶品類營收63.05億元,同比增長5.0%,具體到産品,飲料業務中财報介紹了海之言、茶裏王、小茗同學等産品。
圖檔來源:開小竈旗艦店
伊利集團今年以1244.61億元的成績排名為第29名,與去年持平。從伊利釋出的2023年财報上可以看到,2023年伊利營業總收入1261.79億元、歸母淨利潤104.29億元。
從業務上看,2023年伊利液奶業務實作營業收入855.40億元,金典鮮牛奶零售額同比增長54.6%,暢輕連續8年居低溫酸奶品類品牌力第一;宮酪銷售額同比增長37%,居低溫凝固型酸奶第一。公司奶粉及奶制品2023年營收275.98億元,同比增長5.09%,整體奶粉銷量為中國市場第一,成人奶粉零售額市占份額提升至23.3%,連續9年居行業第一,嬰幼兒配方奶粉零售額市占份額提升至約16.2%。冷飲業務營業收入106.88億元,同比增長11.72%,市場佔有率居第一。此外,伊利還拓展在2023年海外業務,收入較上年增長10.08%,産品已銷往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技術研發和産品創新方面,伊利在2023年也有一些新的進展。伊利通過乳鐵蛋白定向提取保護技術,将常溫純牛奶乳鐵蛋白保留率由10%提高到超90%。報告期内,伊利還推出金典活性乳鐵蛋白有機牛奶、安慕希AMX益生菌酸奶、“須盡歡”低GI系列冰淇淋等産品。
圖檔來源:安慕希
今年蒙牛提升2個位次,以986.24億元的業績排名第36名。據蒙牛2023年财報,2023年蒙牛全年收入986.2億元,同比增長6.5%,經營利潤為61.7億元,同比增長13.8%。從産品類别上看,液态奶收入820.7億元,同比增長4.9%;冰淇淋業務收入60.3億元,同比增長6.7%;奶酪業務收入43.6億元,同比增長230.3%;奶粉業務收入38億元。
在産品創新上,每日鮮語鮮牛奶推出4.0娟姗鮮牛奶,每日鮮酪”線桂花馬蹄酪、森林牛油果酪等新口味,蒙牛還推出了液體蛋白營養補劑邁勝運動蛋白飲。
邁勝運動蛋白飲;圖檔來源:maction邁勝旗艦店
四、2023年部分收購事件
2023年12月,Chobani宣布以9億美元收購美國咖啡品牌La Colombe。
圖檔來源:Chobani
2023年11月,據路透社報道,瑪氏宣布以5.34億英鎊收購英國巧克力品牌Hotel Chocolat。
2023年10月,據Food Dive報道,意大利糖果巨頭費列羅集團旗下Ferrara收購擁有150年曆史的美國經典糖果品牌Jelly Belly。Jelly Belly公司成立于1869年,以其色彩豐富的豆形糖果而知名。每年生産約150億顆果凍豆。果凍豆是一種小豆形糖果,具有柔軟的糖果殼和厚厚的内部凝膠,有多種顔色和口味,其中包括櫻桃、爆米花和根汁啤酒等100多種口味。
2023年8月,據Foodbev報道,全球投資公司Apax Partners收購美國糖果品牌Bazooka Candy Brands,包括債務在内,交易金額約為7億美元。
2023年6月,據美國佛羅裡達州南區破産法院6月28日釋出的檔案,Monster Energy将以3.6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競争對手Bang Energy,Monster子公司Blast Asset Acquisition是唯一成功可收購Bang全部資産的競标者。
Bang Energy;圖檔來源:Lost Virtual Tour
2023年8月,據Food Dive報道,金寶湯宣布将收購食品公司Sovos,收購價高達27億美元,這是這家消費品巨頭五年來最大的一筆收購。
2023年7月,據FoodBev報道,國際糖果巨頭瑪氏将收購美國預制菜品牌Kevin’s Natural Foods,将作為瑪氏食品與營養業務下一個獨立業務來營運。
Kevin’s Natural Foods預制菜;圖檔來源:Kevin’s Natural Food
2023年4月,據彭博新聞社報道,日本啤酒釀造商Kirin(麒麟)将以18.8億澳元的價格收購澳洲知名保健品牌Blackmores。
2023年2月,據零售圈報道,比爾·蓋茨從墨西哥飲料零售公司FEMSA買入了約1080萬股的喜力啤酒控股公司股份,約占後者總股本的3.76%。
2023年1月,據FoodBev報道,帝亞吉歐達成協定,将以超過4億歐元的價格收購高端菲律賓朗姆酒品牌Don Papa Rum。
五、結語
Food Engineering在分析中認為,2023年對食品和飲料品牌而言是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一年。通貨膨脹和消費者習慣的改變迫使各公司在維持利潤方面發揮創造力。
從榜單上看,總體銷售額較2022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通貨膨脹。根據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國際(KPMG International)的預測,“根據《全球經濟展望》的預測,2024年和2025年全球平均通脹率分别為5.0%和3.9%,低于2023年和2022年分别為6.5%和8.0%的估計值。然而,風險是上行的,因為能源價格的進一步沖擊,或者一些國家國内更加持續的通脹,都可能破壞明年相對平穩地恢複中央銀行通脹目标的程序。”此外,原材料和配料成本上漲也削減了收入。
除此以外,消費者習慣也在改變,消費者們在進行選購時更加挑剔。麥肯錫公司在一項調查中分析道:“根據我們最新的美國消費者脈搏調查結果,消費者們雖然擔心物價上漲和工作保障,但他們仍然樂觀并繼續消費。消費者們轉向較便宜的品牌以節省資金,但他們也願意在某些商品和服務上揮霍。”好時公司的消費者洞察團隊進行了自己的調查,并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其調查發現,消費者更傾向于批量購買,與親朋好友分享體驗,并且健康對許多人來說仍然是高度優先事項。
然而,一些公司在寵物市場看到了增長。以雀巢為例,雀巢的普瑞納寵物護理業務是有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瑪氏也因寵物護理業務排名上升。消費者對優質寵物食品需求增加,願意為其支付更高價格。
在高通脹和消費者挑剔的情況下,Food Engineering認為公司通過審視自身營運實作盈利。如百威英博通過定價行動、收入管理等舉措實作收入增長,百事公司節約成本并加快數字化戰略實施,泰森食品關閉部分工廠以提高整體生産效率和降低成本。此外,Food Engineering也認為并購在公司财務中繼續發揮着重要作用。
六、排行榜
英文來源:Food Engineering
中文編輯:舟舟
本文為FBIF食品飲料創新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