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不敢想象,這随便一個話題抛到微網誌上會吵成什麼樣。

最新一檔南韓綜藝,簡直開屏雷擊:

“所有男性都是潛在的加害者。”

“女權今天已經成為一種特權。”

“躺平的人就應該被淘汰。”

“最低工資隻會讓越來越多人變懶。”

“同志是後天性的錯誤。”

“歧視黑人在某種程度上是合理的。”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這,是可以說的嗎……

每個話題都挑釁意味十足,分分鐘要把微網誌搞癱瘓的那種。

辯論賽?

不不不。

想簡單了,人家可不是口頭說說而已,而是把這些針鋒相對的辯題,設計成了一個生存挑戰。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可以試着代入,如果是你,要怎樣赢下這場“三觀撕X版大逃殺”:

思想驗證區域

사상검증구역: 더 커뮤니티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01

你,什麼成份

南韓生存遊戲已不算新鮮。

比如《激贊網紅》中設定“劣币驅逐良币”的流量競争機制,《海妖的呼喚》中各行業女性在小島爆發生存戰。

《思想驗證區域》則大膽聚焦在政治觀念和立場。

一言以蔽之:

就是招來網絡上各種引戰話題,把12個三觀不同的人放到一起,集中“養蠱”。

你聽說過MBTI人格分類吧。

《思想驗證區域》也按四個次元進行劃分,每個次元都有最高為3的數值,左向标為-,右向标為+。

由此給每個人确定一個政治坐标:

一,政治次元。

左派 or 右派。

追求以福利和再配置設定為中心的大政府,為左派;追求以自由市場為中心的小政府,為右派。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很抽象?

就拿節目裡的選手來說吧。

白熊,來自共同民主黨,是文在寅陣營最年輕的秘書官,主張通過完善政府的政策或制度如稅收,來縮小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異。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超人,國民力量黨的從政人,人如其名,貫徹崇尚力量、競争、傳統的保守主義氣質。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兩人處于政治光譜的完美對立面,在節目外更是政壇老對手。

兩人直接“開杠”:

白熊希望這裡的所有人都能安全的生存下去,超人直接反擊你這是僞善。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然後,不愧是南韓,緊接着的關鍵問題就來到

二,性别次元。

女權 or 平權。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這個時候你可能會反駁了,女權和平權為什麼會是對立面?

先不糾結。

這裡隻是節目裡的字面翻譯。

Sir看了後面,感覺這裡指的是對社會現狀的看法:

如果你認為現實很不公平,女性應該獲得更多權力,那就是“女權”;如果覺得男女已經平等了,維持現在的局面就可以,那就屬于“平權”。

你可能又會說,這個問題,性别不就決定了立場?

錯。

比如你看下面這位小姐姐,她的“性别緯度”是右向(也就是“平權”方向):+2,比其他的緯度更突出。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你會說,她就是個“女叛徒”呗。

又錯。

眼尖的觀衆還有印象,這不是《海妖的呼喚》裡的警衛嗎?

南韓總統警衛室第一個女性警衛官,又酷又飒,相當能打,但是不少女觀衆都被她吸粉,把她視為女性力量的榜樣。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海妖的呼喚》中女警衛的風采

結果現在一亮出立場,怎麼就“塌房”了?

這就是節目有意思的地方:

你是否可以簡單地通過立場判别人的品質?

他人和你不同的觀念,是否也有ta的道理?

不妨看過節目中她的表現,再做評判。

與之相對,另一位女嘉賓,河馬。

一位徹頭徹尾的女權主義者。

坐标系裡她女權指數拉滿:-3。

畢業于首爾大學,參加女權主義活動,是女性主義領域的紀實作家。

想要成為雖然是草食動物

但是卻暴戾強悍的河馬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第三個次元,階級。

平民 or 富有。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從小在較低收入水準長大的是平民,在經濟富裕環境下長大的則為富有。

是以既有父母都是教授,從美術到中文,上過無數補習班的邁克爾;也有“家裡除了吃的用的之外,一切都是奢侈”的河馬。

但對于經濟層面的态度,Sir注意到一個細節。

高中就去了英國留學,就讀于香港大學的精英職員Genie,最高的富有分數,展現出極度自洽的精英優績主義。

努力試試看吧

反正最後都是我的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但是一家六口睡一個單間,家裡常年有老鼠的黑暗騎士。

特種部隊出身,典型依靠個人努力擺脫底層生活的人生路徑。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獲得了最高的平民數值,表明這裡不是平民世界的他卻沒有倒向追求福利與配置設定的左派,反而選擇信仰極緻的個人努力。

我絕對不會怪罪環境

我最擅長的就是去接受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最後。

第四,開放性次元。

測試的是對于傳統道德規範的态度。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内容是多方面的,比如對新事物、性少數群體、生活方式等。

總的來說,如果越能接納異類,包容個性,那就向左。

反之,更強調服從集體精神、家庭秩序、文化習俗,那就向右。

站在右邊的并不隻有男性。(類似大家長的形象)

比如冰球指導高愛信,從小過着比較保守的集體生活,很難了解那些個人主義的人。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同樣的,站在右邊,開放性的反面,不一定就是不好。

他們隻是覺得,傳統價值在今天依然值得被重視。

打個比方,J.K.羅琳認為性别是客觀的,一個生理性别為男性的人不能自稱女性就進入女廁所。

她也許不夠開放和“與時俱進”,但她的傳統觀念,也并非無理取鬧。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總之,Sir反複在強調的是:

以上每個次元,你也許立刻能将自己對号入座。

但要警惕的是,把和自己觀點不同的人,就歸為“壞人”。

因為每一個坐标之間,沒有絕對的正确。

相反,

差别,乃是世界的本質。

這不才是這樣一檔節目,存在的意義嗎?

一個由持有不同觀念者,組成的微觀社會,就此誕生。

02

觀念,支撐不了你走到最後

能在豆瓣斬獲9.5的高分,這部綜藝自然不是空有噱頭。

它沒有陷入兩元對立的觀念大戰。

相較于綜藝,更像一則揭露社會共存與運作規律的政治寓言。

關鍵就在于:

它的遊戲機制與規則。

除了生存遊戲慣常的生存、淘汰、拿獎金,這個節目加入了兩個核心規則:票選領袖、思想驗證。

在這9天時間裡,每天需要投票選出領袖,由領袖來管理任務配置設定、日常開支、征收稅金等。

思想驗證,則是猜别人的政治傾向及其分數來攻擊對方,被他人猜中思想,會直接淘汰出局。

而領袖擁有一張淘汰免除券。

是以,怎麼赢?

節目已經給出了明路:要麼成為領袖,形成自己的勢力;要麼将自己的同夥推舉為領袖。

如何把這群觀點各異的人調動起來,讓他們互相碰撞?

很簡單,分錢。

每個人需要最初的遊戲啟動資金。

12人,一共兩千萬。

怎麼配置設定?

按照順序自行配置設定,自由地在兩千萬中拿走你想要的。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怎麼拿?

沒有規則,想怎麼拿怎麼拿。

理論上,如果你排在第一個,可以拿走全部兩千萬。

你這麼做了,相當于得罪後面所有人,那麼接下來的環節必輸無疑。

是以,明面上沒規則,但各自心裡都生發出一套潛規則。

那平分總行了吧。

這樣每個人能分到166或167萬。

黑暗騎士第一個站出來表示,他願意第一個進去并且承諾隻拿160萬。

超人随後起身表示自己來當最後一個。

每個人都排好了順序,等到輸入金額的時候,發現節目真會搞事情:

隻能輸入整百的數字!

那每個人必然不可能拿到一樣的數額。

100、200、300,如果是你,會拿多少?

超人不愧是政客,他故意抛出個人資金有可能會被他人看到的煙霧彈,讓大家不敢充當“反派”。

這一招也十分管用,除了作出保證的黑暗騎士,一共6個人隻拿了100萬。

倒數第二個進入,作為“政敵”的白熊,在看到剩餘金額500萬的情況,自己選擇拿走200萬,給超人留下300萬。

大家預料可能最吃虧的最後一名,反而成了拿錢最多的人之一。

剛當選領袖的Genie,内心雖然希望第一個進去拿光這兩千萬,但又必須在此刻散發善意,自動認領了最後剩下的位置。事後還後悔,明知道還剩了那麼多,自己應該再多拿100萬。

可以看出,雖然觀點與立場各異,但是在生存遊戲中大家往往會選擇戴上社會的假面,出于現實的考量改變自己的行事風格與思想傾向。

那節目的看點就在于“僞裝”的真人秀表演?

當然不止。

晚上,有匿名舉行的圍繞四個次元展開的辯論賽。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奇葩說”+“狼人殺”一套組合拳。

白天,沖突尚未顯露,大家一起共同治理社群、友好交流來維持表面的和諧。

晚餐時直接投下一顆重磅炸彈,預告今晚的辯論主題: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在約會中花費更多的男性被認為是性感的,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看法。”“國家發展的某些時期需要有能力的獨裁者。”“貧困的最大責任在于自己。”

看這些辯論主題,你就可以知道,韓綜真的很敢講。

晚上通過匿名ID,他們才會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政治傾向,在辯論賽中他們之間思想上的差異才得以顯現。

03

陣營, 抵不過人心

這個綜藝用完全符合我們認知的、典型到甚至趨于臉譜化的人物設定,帶給了我們認知外的事實:

大家聯合與分裂的理由,往往并不是由于政治立場。

比如,最快形成的“小團體”,是男士們的“吸煙小分隊”。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比如,互為政敵的白熊與超人,也并沒有時刻針鋒相對,反而由于相同的從政背景,兩人能夠看到對方的優點,互相在選舉上推薦與支援對方。

而擁有上帝視角的觀衆們非常期待看到的白熊與河馬的女性聯盟,卻頻頻互相抵牾。

她們并沒能簡單地通過相似的政治立場互相識别進而團結起來,後來白熊反而對河馬主動的示好交流充滿防備,在最後的終身領袖競選周期成為“陷害”河馬的一大助力。

這部綜藝用它的社會觀察告訴你:

這個測試所指向的标簽化的個人傾向,并不表示那個人就會以這樣的方式行事,也不能完全說明一個人就是如此。

人在某個時刻、某個問題上具體的選擇,往往是超越立場的。

現實語境中的人要複雜得多。

很多嘉賓,其實并不會始終以标簽的那一面示人。

之前反對女權、主張維護自身富人利益的Sugar在之後的白熊VS超人的選舉中,選擇了傾向維護弱勢群體利益的白熊。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這也并不表示政治立場的動搖,她依然表示,在社會上她會選擇超人這樣維護自己利益的領袖,但是在這個遊戲中生存條件産生了變化,出于對自己擁有的獎金以及生存問題的考量,她選擇更大機率解決切身實際困境的白熊。

邁克爾和河馬,反對女權的說唱歌手和女權主義作家,政治傾向完全對立。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但因為河馬釋放的善意,兩人能夠實作了解與交流,後期邁克爾也表示通過辯論感覺自己慢慢得到了成長。

站在自己需要去代辯的立場上去表達後

我自己在某種程度上也被說服了

才發現我的成見是如此的可怕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更為精彩的是,Sir覺得它提供一種文藝作品中很難看到的、具體細微視角下的複雜生活。

比如貧富差距和階級議題,它遠遠不止于表面的噱頭,而是提供了一種更為現實主義的觀察和思考。

在任務答題中,節目組提出“現實生活感覺”這一概念,問的都是一些基礎的民生問題,電影票的價格、垃圾袋的價格、榮民的收入,全國一人一戶的家庭數量、首爾便利店數量。

但總是接觸這些議題卻在生活中不涉及這些問題與概念的政客、富裕的大資料研究員以及家住高檔小區的有錢人對這些具體的生活小事都一無所知。

更令人深思的是河馬的一場有關貧窮的本質的辯論。

為什麼關于貧困的讨論

常常由非貧困的人進行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在公開年薪時,有人年薪高于3億韓元,大家鼓掌歡呼。

河馬說,我好像面對着一堵巨大的牆壁。原來我是貧困的事實,我通過其他人得到了強制确認。

在我們家裡除了衣食住行之外,

一切都是奢侈

但在我進大學之後

我感受到更為巨大的文化與知識上的差距

這是與我父母所看重的生計截然不同的面向

那是讓生活更加美好更加輕松舒适的事情,

原來他們的生活在享受這些事情啊

他們還把這些當做是自己的權力

無視不具備這些的人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當下的世界,我們面對着很多這樣的牆壁。

是以彼此間觀念的分裂與沖突,往往很難從立場或傾向上進行對話與糾偏。

任何一種想法與選擇,甚至于我們無法了解的,無關對錯都有它形成的具體語境。

Sir最為印象深刻的一個場景。

鏡頭第一次掃過這個社群建築物,一個個窗戶框裡,大家好像并不是一個鮮活的個體,而是這個監獄的一部分,處于無盡的監視中。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完全是圓形監獄。

Sir想和嘉賓們發出一樣的感歎。

邊沁提出的圓形監獄,四周是環形建築,中心是一座瞭望塔,對着環形建築監視者就可以監視所有犯人,而犯人卻無法确定他們是否被監視。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美國斯泰特維爾懲教中心

福柯将現代社會比作圓形監獄。

規訓社會下,每個人都在監視網絡之中,被各種紀律、制度所限制,“監視”不僅僅是外在的強迫,而成為一種内在自發的規訓。

在投票領袖候選人以及選擇攻擊他人的環節,他們發現如果自己都在房間裡拉開窗簾,每個人的行動都能被看到,這樣監視的主體就變成了他們自己,進而保證沒有人會被攻擊。

這是節目無意中創造出的某種隐喻。

事情存在不同面向,調整不同的視角,打破外在的監視,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瞬間還是存在的。

這也意味着,在現實的複雜語境中,每個人得出的“思想結論”,站在對立面進行驗證與糾偏是無用的,反而隐含着威脅甚至攻擊的意圖。

反而需要共識,需要公共對話,需要看見具體的人。

否則。

一輪一輪的熱搜,不斷的分裂,互相的攻伐,會有赢家嗎?

也許,赢的隻有流量的收割者。

而其他人,隻是打得滿頭是血,争相上桌成為四分五裂的祭品罷了。

真人版《鱿魚遊戲》?三觀“撕X”大逃殺,韓綜真的沒有瓶頸期嗎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不愛吃魚的小餘

#尋找熱愛表達的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