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複興門立交橋西側,一排長安街上僅有的梧桐樹掩映着一幢白色大樓。在這條大街衆多的标志性建築中,它并不出奇。但每當華燈初上,大樓頂上的金色CCPIT标志熠熠生輝,吸引着路人的目光,放射出它與長安街氣質相投的一種獨特曆史光芒。
許多人不知道,這幢大樓與新中國外經貿事業發展休戚與共,見證了改革開放的輝煌過往——它就是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下稱中國貿促會)——這是書寫長安街故事必不可少的一個篇章。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中國貿促會成立于1952年5月。在新中國誕生的最初日子裡,面對西方的重重經濟封鎖,它是中國通向世界幾乎唯一的一扇視窗。而到了改革開放的奔騰年代,它又是中國實施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重要部門之一。
從1951年首次參加印度孟買國際工業博覽會,到2023年舉辦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鍊促進博覽會(下稱鍊博會),72年間,圍繞貿易投資促進、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商事法律服務、應用型智庫建設四條業務主線,中國貿促會始終是中國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貿易投資産業促進機構,并擔當着民間經貿外交的重要使命。
西交民巷89号——曾是中國貿促會的原址,那是一座解放前某銀行使用過的兩層小樓。随着事業發展和國際影響力的顯著提升,1980年,中國貿促會遷到了現址——複興門外大街1号。
許多中央國家機關都曾在發展過程中更名調整,但是中國貿促會的名稱是少有的從未換過。這是曆史的偶然,又是必然。
貿促破冰者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直面西方的封鎖,中國貿促會應運而生,使中國有了一條通往世界,特别是與未建交國家的民間交往管道,為後來中外政府間交往打下了一定基礎。
“如果有更多載滿貨物的車皮往來兩邊,那麼鐵幕也好,‘竹幕’也好,就都不再那麼可怕。”多年後,傑克·佩裡一直記得英國貿促會主席波以德·奧爾勳爵的名言。
1953年6月,英國工商界代表團訪華并簽訂貿易協定。中國進出口公司經理盧緒章同英國貿促會秘書長羅蘭·伯傑簽訂商業協定。
1953年夏天,應中國貿促會邀請,英國貿促會組織工商界代表團訪華并簽訂貿易協定,年輕的傑克·佩裡和其他15名英國企業家在“禁運”背景下實作了訪華,被譽為“破冰者”,為英國乃至整個西方貿易界鑿開了妨礙與中國進行貿易的“冰層”。
在中美正式建交之前,中國貿促會一直是維持兩國貿易通暢的重要視窗。1975年9月,應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邀請,中國貿促會代表團首次訪美,是1972年中美簽訂《上海聯合公報》後,中國派出的第一個具有半官方性質的貿易代表團。時任美國總統福特在白宮會見代表團,國務卿基辛格等陪同。這次通路,為中美兩國民間貿易交流此後幾十年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1975年9月,中國貿促會代表團首次訪美,美國總統福特會見中國貿促會副主任李川(右2)率領的中國貿促會代表團。
曆史驚人的相似。時隔近50年,在波谲雲詭的國際形勢下,随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應美國商會和美中貿委會邀請,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率中國企業家代表團訪美,與美國政商各界廣泛交流,共同發出了要交流不要對抗、要合作不要脫鈎的聲音。
2024年7月,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率中國企業家代表團通路美國。
潤物細無聲。随着中國進入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新時代,在共建“一帶一路”的繁榮之路上,在元首外交、主場外交的隆重場合下,在中國連續7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的成績單上,在廣大外資企業投資中國、紮根中國的滾滾熱潮中,在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世界舞台中央,中國貿促會的身影無處不在。
展覽領軍者
在72年開展貿易投資促進的廣闊曆史舞台上,中國貿促會有着一張“王牌”——展覽。
從首次接待外國來華展覽、首次赴海外舉辦經貿展覽會,到首次在中國舉辦出口商品展覽會——也就是後來的“廣交會”,首次在中國舉辦世博會、世園會,再到2023年首次在中國舉辦鍊博會,中國貿促會通過展覽這一平台,讓更多海外企業看到“中國機遇”,搭上中國發展快車,也讓中國企業更加了解世界,勇敢走向世界舞台。
1956年11月,中國貿促會主辦的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在廣州中蘇友好大廈開幕。
在展覽界,曾經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世博會。1982年,中國貿促會代表中國政府組織中國國家館首次參加世界博覽會——美國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世界博覽會。自那以後,中國貿促會組織了16次中國館在海外參加世博會。
1982年,美國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世界博覽會。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國成功舉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這是中國首次舉辦綜合性世界博覽會,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舉辦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國際活動。此外,在中國貿促會牽頭下,中國還成功舉辦1999年昆明世園會和2019年北京世園會。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國成功舉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
2023年無疑是“豐收”的一年。中國貿促會籌辦了“兩展四會”,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首屆鍊博會。作為全球首個以供應鍊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這屆鍊博會共邀請515家中外企業和機構參展。據不完全統計,共簽署合作協定、意向協定200多項,涉及金額1500多億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前來參展的美國企業占境外參展商總數的20%。在美國政界鼓噪“脫鈎斷鍊”的背景下,美國工商界顯然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
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鍊促進博覽會展館外景。
可以說,從廣交會到鍊博會,展覽會不再是展示單一産品,而是展示鍊條生态。鍊博會既是展覽形态疊代的标志,也是高水準開放的展現。
商法服務者
新中國成立後,遇到的一個難題就是如何解決外貿中經常發生的合同糾紛。
1956年,中國貿促會對外貿易仲裁委員會正式成立。到2023年時,貿仲委新受理案件5237件,争議金額人民币1510.23億元,連續六年破千億元大關。
1959年,中國貿促會海事仲裁委員會設立,是中國唯一以解決海事海商、交通物流争議為特色并涵蓋其他商事争議的國家級、國際化仲裁機構。2023年,中國海仲全年受理案件1124件,争議金額增長259.1%。
新中國成立後,為保護中國品牌商标不被國外其他企業搶先注冊,也為了保護中國境内的外國商标,中國貿促會最早從事商标代理工作,最早将“Intellectual Property” 譯為“知識産權”,最早提出建立專利制度的意見。
如今,中國貿促會專利代理部和商标代理部合并後的專商所被譽為中國知識産權代理界“排頭兵”“國家隊”,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知識産權事務所之一,去年代理中國企業在國外送出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19.11%,商标申請量同比增長25.2%。
2023年9月22日,全球工商法治大會在北京舉行。
此外,中國貿促會還積極派代表出席各種有關的國際會議,推薦專家擔任工商界代表、國際組織的委員。近期,國際商會(ICC)仲裁和替代性争議解決委員會開展委員換屆工作。經中國貿促會下屬機構、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仲裁和替代性争議解決委員會推薦,30名中方專家成功當選該委員會新一屆委員,參與機構決策。
智庫建設者
為服務國家外經貿戰略的需要,2016年1月,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揭牌成立。新的智庫具備内外貿兼修的國内知名專家,同時還擁有一支以國際貿易、對外投資、電子商務、市場流通為主攻方向的高水準科研隊伍。
多年來,中國貿促會還積極擴充資訊服務體系。2023年,中國貿促會高品質完成并釋出《全球供應鍊促進報告》。歐盟、東盟、日本、南韓、英國、澳洲等國别(地區)營商環境調研報告的知名度不斷擴大,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全球知識産權保護指數月度觀察報告關注度持續提升。
2024年6月28日,中國貿促會舉行6月例行新聞釋出會,新聞發言人趙萍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
中國貿促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向未來,中國貿促會将全力籌備辦好第二屆鍊博會,做好大阪世博會參展工作,辦好中外上司人出席的重大經貿活動。還将面向重要經貿夥伴組織全國貿促系統開展“千團出海”,用好393個多雙邊工商合作機制,組織中外企業對接洽談。加強與在華外國商協會和跨國公司常态化溝通交流,及時收集、推動解決外資企業合理訴求,推動更多外資項目落地。
此外,中國貿促會還将加強涉外法治工作,完善商事法律服務體系,并進一步發揮在G20、APEC、金磚國家等多邊機制下工商界活動登台發聲的引領作用,提出更多中國倡議、中國方案,客觀、公正、理性發出中國工商界聲音。
長安街車流如鲚,如同曆史的洪流奔湧向前。
立足中國、面向世界。中國貿促會70年的曆程,是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展現,也是各國企業共享發展機遇、實作互利共赢的重要見證。
圖源: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