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盟加征關稅靴子落地,相關貿易損失或達40億美元,中國電動汽車影響幾何

歐盟加征關稅靴子落地,相關貿易損失或達40億美元,中國電動汽車影響幾何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2024-06-13 15:10釋出于四川成都商報紅星新聞官方賬号

紅星資本局6月13日消息,昨日,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拟從7月4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

根據歐盟委員會披露,7月4日起将對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關稅;對其他制造商将征收21%的關稅;進口自中國的特斯拉汽車可能适用單獨的稅率。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截至今日中午12點,比亞迪股份(01211.HK)、零跑汽車(09863.HK)、吉利汽車(00175.HK)、蔚來-SW(09866.HK)分别上漲7.36%、3.23%、2.70%、1.31%。

歐盟加征關稅靴子落地,相關貿易損失或達40億美元,中國電動汽車影響幾何

資料配圖 圖據圖蟲創意

電動汽車貿易争端大機率兩種模式走向

日前,一項由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釋出的分析報告指出,若歐盟對中國産電動汽車征收20%的進口關稅,則歐盟進口的中國産電動汽車數量将減少四分之一,約12.5萬輛,相關貿易損失将高達近40億美元。

歐盟中國商會則認為,該措施将沖擊中歐汽車及相關領域的正常經貿往來,其“溢出效應”更将對中歐經貿關系和雙邊關系帶來挑戰。

歐盟中國商會調研顯示,對大多中國車企而言,歐方加征10%以上關稅即為高位區間,将對其對歐出口帶來直接負面影響。目前加征的17.4%到38.1%的臨時關稅區間意味着“嚴峻的市場準入障礙”。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紅星資本局表示,接下來中歐之間的電動汽車貿易争端的走向,大機率兩種模式。

一種是中方加以反制。“德國三大汽車公司奔馳、寶馬、大衆都已經表态,并不支援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這些歐洲車企在中國的存量市場空間很大。如果中國選擇反制,他們的日子會不太好過。”白明認為,眼下還有二十多天的磋商時間,如果歐方一意孤行,那中方大機率會采取一些反制手段。

白明提到,另一種是再現若幹年前的光伏模式。歐盟曾經要對中國産光伏産品征收反傾銷與反補貼稅,後經中歐雙方溝通,決定采用限價格、限數量的“雙限”方式達成共識。但白明認為這次是加征關稅,缺乏“雙限”上取得共識的基礎,目前還未看到一種可操作的方案。

歐盟的決定引發各方強烈反應。中國外交部與商務部都相繼表态,中方将堅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當地時間12日,匈牙利國家經濟部部長納吉·馬頓在一份政府聲明中表示,匈牙利不同意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

挪威财政大臣韋杜姆表示,作為插電式汽車的先驅,挪威不會加入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提高關稅的行列。

德國汽車制造商協會(VDA)表示,關稅将損害歐洲汽車産業,并最終導緻消費者價格上漲,德國車企知道這對于歐洲出口到中國的車會有巨大的影響。

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代表中國工商界呼籲歐方切實遵守世貿組織規則,立即取消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征稅措施。

專家建議中國企業融入歐洲本土

中國車企還能否維持對歐市場的競争力?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薛旭在此前接受紅星資本局采訪時表示,如果歐盟開展反補貼調查,短期内電動汽車出口會受到影響。“首先全球控制通貨膨脹,就導緻了各個國家的經濟政策本身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可能會為了控制通脹導緻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制,甚至是下降,這種可能性不排除。”薛旭認為,一旦認定将影響全産業鍊。

薛旭認為,從歐盟整體經濟和産業利益層面看,歐盟整體經濟依托中國市場發展,可以就這中間的關系做大量、深入的工作。

VDA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警告稱,額外關稅等所謂反補貼措施并不能解決歐洲和德國汽車産業面臨的挑戰,相反會迅速産生負面影響。“貿易沖突也會危及歐盟推廣電動汽車和向數字化轉型的目标,目前與中國的業務為德國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我們的企業目前正以創紀錄的金額進行轉型融資,資金也來自中國這個核心銷售市場。”

資料顯示,歐盟汽車行業直接或間接創造了近1400萬個就業崗位,占歐盟勞動力的6.1%。對出口商的潛在影響可謂巨大。2022年,歐盟向中國出口了價值2400億美元的商品,中國成為歐洲第三大海外市場。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歐盟對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不會延緩中國車企在歐洲投資的計劃。中國企業需要融入歐洲本土,在歐洲建設電動汽車産業鍊,為歐洲帶來更多就業,推動整個中國産業鍊在歐洲獲得更加持續穩定發展。

紅星新聞記者 王田

編輯 楊程

檢視原圖 42K

  • 歐盟加征關稅靴子落地,相關貿易損失或達40億美元,中國電動汽車影響幾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