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凱文·威廉姆斯:我到中國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車企要完了

凱文·威廉姆斯:我到中國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車企要完了

觀察者網

2024-05-16 08:17釋出于上海觀察者網官方賬号

【文/ 凱文·威廉姆斯,翻譯/陳佳芮】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中美之間的裂痕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大。如果位元組跳動不剝離其在美業務,TikTok将在美國被禁用。财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表示,為應對中國廉價清潔能源的出口激增,“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美國商務部正在進一步限制對華為的晶片出口。

然而,許多批評人士仍然堅持認為,中國在制造能力上的進步,尤其是在電動汽車的研發和銷售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不合法。或者說,他們認為,中國制造能力的進步隻是政府以雄厚的資金試圖擠掉其他國家的副産品。

我曾與汽車業内人士、工程師和專家學者交談過。其中許多人都認為,中國的工業是不可持續的,中國強加給公衆的汽車是低價的間諜軟體機器。一旦中國政府按下“死亡開關”,這些電車就會謀殺美國公民。

在這些批評者看來,如果中國有一個真正開放的市場,中國消費者就會繼續大量購買西方的汽車,他們的汽車銷量就不會一落千丈了。

認為中國完全沒有影響電動汽車的生産是天真的。但相信中國電動汽車産業的成功僅僅依靠政府強迫國民購買本國産品,那就大錯特錯了。

凱文·威廉姆斯:我到中國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車企要完了

圖檔來源:InsideEVs

我在中國呆了一周,參加了北京車展,這是中國最大的汽車行業盛會。我和幾位國際記者應吉利集團邀約,來到現場。我開了十幾輛汽車,試坐得更多,也進行了許多重要的對話。真實的故事遠比簡單的“我們與他們”的故事要微妙得多。

很多人認為是中國以欺詐手段過度投資電動汽車,并拼命尋找空間傾銷劣質産品。但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出現這些說法與西方國家的汽車制造商都脫不了幹系,事實是,所謂的“外國汽車制造商”處境真的不妙。

上海很熱,但很安靜

我知道上海很熱,但直到我走出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航站樓,我才明白外灘有多熱。

上海與新奧爾良(New Orleans)的緯度幾乎相同。與新奧爾良類似,上海大部分地區都緊鄰水域,濕地衆多,這使得它同樣溫熱潮濕。我緊張不安,時差還沒倒過來,汗流浃背,襯衫粘到我的背上,但還好我順利通過了海關和護照檢查。

我來到了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新地方。像皮爺咖啡(Peet's Coffee)和肯德基(KFC)這樣的西方品牌在航站樓裡随處可見,排隊的中國人和國際遊客都喝着冰咖啡和茶拿鐵,或大口吃着雞肉三明治,味道比我在美國吃到的要好得多。

在機場的到達和接機通道上,我看到的第一輛車是一輛白色的福特探險者;就像我沒有離開俄亥俄州(Ohio)一樣。這輛車太熟悉了,除了後艙蓋上的“江鈴福特”字樣外,與美國的福特車一模一樣。

當我的目光從探索者上移開的一刹那,我意識到這裡的一切都是如此不同。到達區就像任何國際大都市的機場一樣繁忙,但在美國甚至歐洲經常會聽到的引擎聲和排氣聲,在這裡卻并不存在。

在接送區,大多數汽車都是綠牌的“新能源汽車”,汽車的品牌也是多種多樣,有比亞迪、吉利,也有像别克和雪佛蘭這樣的西方品牌。這是一幅壯觀的景象:電動汽車的狂熱席卷了整個國家,跨界車(Crossovers)、商務車和轎車在減速帶間飛馳,同時躲避着前往網約車、計程車上車點和公交站台的行人,但卻幾乎沒有任何聲音。

我以前讀過和報道過的隻在中國銷售的汽車,現在終于親眼見到了。“哇哦,那是别克微藍6(Velite 6);我在網上看到過這種車,這車在中國到處都是。或者說,至少在乘客接送區随處可見。”我大聲說道。在那一瞬間,我在想,這些報道是否過于誇張?中國對西方汽車的熱愛是否依然強烈?

當然,剛到中國五分鐘内就得出這樣的結論是愚蠢的,但這麼多别克車的出現,讓我開始質疑“在電動車領域,西方品牌無人問津”的說法了。

對吧?

我在中國的主要行程是參觀吉利汽車的杭州總部,并與吉利旗下各品牌的高管舉行幾次圓桌會議。然後,我們将飛往北京,參加為期一天的車展,然後在賽車場體驗一整天,試駕十幾輛不同的車,包括吉利控股集團旗下所有品牌的最新車型,除了沃爾沃(Volvo)和極星(Polestar)。

凱文·威廉姆斯:我到中國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車企要完了

圖檔來源:InsideEVs

我們開車從上海出發,途經标志性的杭州灣跨海大橋,最後到達杭州,車程超過兩個小時。這段時間,我在極氪(Zeekr)009的後座上度過。我曾在美國的賽道上駕駛過這輛車,我知道這輛車速度快,拐彎時也出奇地平緩,但這并不是這輛車的真正用途。

極氪009屬于豪華多用途汽車(MPV)細分市場,這一市場基本上隻存在于亞洲,可以說已被中國完善。私人豪華車輛服務公司使用的不是凱迪拉克的凱雷德或林肯的領航員,而是别克GL8、豐田阿爾法、騰勢D9、岚圖夢想家或極氪009等車型。

在這種情況下,極氪009給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這車并不便宜,我估計我坐的那輛車價格在8萬美元以上。但與同價位的最新款凱雷德或領航員相比,極氪009更為舒适全面。這得益于009的内飾氛圍,虎紋木飾、全阿爾坎塔拉頂篷(Alcantara)、真正的金屬飾面和亮面内飾,還有頭等艙航空座椅,既涼爽又能給我按摩,讓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夢鄉。

除此之外,009的台階到地面距離比較小,還有電動滑動門。可以說,在享受勞斯萊斯豪華的同時,還兼顧了便利,是以我完全了解中國商務人士如此青睐它的原因了。

該公司總部的遊客中心展示了其最新車型,其中一些是來自極氪和領克的高端車型,意在與讴歌(Acura)或奧迪(Audi)等品牌一較高下。

另一些則更為主流,比如吉利的子品牌銀河,則面向中等收入、注重價值的中國買家,或者是重新給汽車貼牌,以寶騰(Proton)的品牌在馬來西亞等地出售。

無論價位高低,這些汽車都令人難以置信。它們科技含量高,操作體驗好,這是我在歐美制造商那裡從未有過的體驗。

例如,吉利銀河E8,大小和價格與本田雅閣相仿。但E8是一款純電車,采用與極星部分車型相同的SEA浩瀚架構,其内飾标配一塊全寬4K OLED顯示屏,這塊顯示屏是汽車所有功能的中樞。誠然,E8的純螢幕界面可能會引起很多擔憂,但這些評價對這個螢幕來說是不公平的。

因為使用它的時候,你就像是在看電視螢幕或高品質的遊戲顯示器。螢幕界面也經過精心設計和調整;速度檔位等重要細節一目了然,而加熱、暖風、空調和立體聲控制也是觸手可及,不會被埋沒在大量的菜單中。螢幕本身的反應速度也非常之快,像高端智能手機一樣,輸入延時很小。

凱文·威廉姆斯:我到中國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車企要完了

圖檔來源:InsideEVs

在螢幕上,汽車的動畫坐落在海洋之上,俯瞰着山脈;它明亮、美妙,感覺吉利銀河 E8的内部更像一個改造過的客廳,而不是汽車的前座。

這讓我印象深刻。但到了車展現場後,我才發現這隻是冰山一角。

北京車展精彩紛呈

值得慶幸的是,北京距離上海和杭州700多英裡,地處内陸,氣候相對涼爽。但不幸的是,北京的交通狀況要比上海糟糕。盡管早上8:30就離開了酒店,但我們還是花了一個半小時才到達14公裡外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

車展現場人頭攢動,與美國車展媒體預覽日的冷清形成了強烈對比。我目光所及之處都是人:網紅大咖、中國媒體、國際媒體。顯然,車展在中國仍然熱度十足。

我後來才知道,這次車展有100多款新車型首發和概念車亮相。這與去年9月的底特律車展大相徑庭,當時隻有一款全新車型亮相。另外兩款車型是已上市汽車的改款,而且沒有一款是電動車。

在中國,每個國内汽車制造商都推出了全新的電動化車型(New electrified models),展台被這些新車型擠得滿滿當當。展廳裡有來自幾十個品牌的數百款車型,其中大部分與我前一天看到的吉利汽車一樣引人注目。

無論價位高低,大多數品牌的電車都配備了反應靈敏、設計美觀且普及度高的內建化車輛界面。同時,這些車輛的車門在關閉時都會發出沉穩而有力的聲音,車輛也會根據其價位在适當的位置采用柔軟的材料。

凱文·威廉姆斯:我到中國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車企要完了

圖檔來源:InsideEVs

任何一款價格适中的中國電動車,它們的基本資訊娛樂系統都勝過一些售價六位數的汽車。

這是有原因的。中國的電動汽車現在已經非常好了,中國的城市基礎設施也非常完善,是以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續航裡程或充電問題已經不再那麼重要。

極氪的代表說,除去續航裡程和充電速度,我們現在必須想其他辦法來吸引消費者。整個中國汽車行業都面臨着同樣的難題,是以,中國的國内品牌以及一些外國品牌都與中國的科技公司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兩者齊心協力,共同探索市場新機遇。

當然,中國有很多電動汽車品牌,簡直是數不勝數。其中一些品牌是中國汽車制造商和科技公司之間合作的産物。

以極越汽車為例,它由吉利和百度聯合打造。百度經常被稱為中國的谷歌,該公司的互聯服務和純視覺自動駕駛技術,已經讓一輛全自動駕駛的汽車成功上路了,但特斯拉卻還在駐足觀望。還有智己汽車,一個由上汽集團和電子商務巨頭阿裡巴巴聯合打造的高端品牌。

鴻蒙智行(Harmony Intelligent Mobility Alliance)是北汽集團、奇瑞汽車、AITO汽車和長安汽車與手機、科技巨頭華為之間的合作項目。華為既可以幫助車企設計和銷售汽車,也可以為汽車的資訊娛樂架構添加全套解決方案,所有這些都基于華為的鴻蒙作業系統(Harmony OS),這一系統也可以在其智能手機或其他智能終端上使用。

凱文·威廉姆斯:我到中國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車企要完了

圖檔來源:InsideEVs

還有小米,它作為一家手機制造商,也加入了造車的行列,決定設計并制造自己的汽車。但與蘋果不同的是,小米推出了技術上非常先進的産品,實作了自己的目标,并是以登上了全球的頭條新聞。

無論是哪種類型,這些車型都是超級互聯的,配備了高端處理器和技術,以吸引挑剔的中國消費者。

我明白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來看中國自主品牌。理想的展台前一直排着長隊,這是因為人們想要看看在車展上新釋出的大五座插電式混動SUV——理想L6。即使是其目前已經量産的車型,如理想L9和Mega,也有大量中國和國際媒體排着隊想要來體驗探索。

長安汽車推出了啟源E07,這是一輛大小與福特翼虎相當的敞篷轎跑SUV,可以放倒前排座椅與二排連接配接成床,這輛車在整個展會期間一直受到廣泛關注。小米SU7的展車前排隊的時間長達兩個小時,一些國際記者直接選擇放棄。

不過,西方品牌并沒有享受到這種待遇。

西方品牌在中國無人問津

此次車展所有的新車釋出會都是用中文進行的,我身邊并不總是有翻譯或口譯員。有機會,我就到處逛逛,看看在中國還能學些什麼。

我首先發現的是别克的展台。别克推出了兩款基于通用奧特能(Ultium)平台的概念車Electra L和Electra LT。此外,别克還推出了廣受歡迎的插電式混動版GL8。當時是北京車展的第一天,上午10點還不到,兩款概念車剛剛在當天上午亮相,但别克展台前的觀衆卻寥寥無幾。沒有其他關于兩輛概念車的資訊,參觀者也似乎很冷淡。那人都去哪兒了呢?

其他亞洲品牌也是如此。長安深藍SL03的姊妹車,馬自達的最新車型EZ-6也亮相車展,吸引了一些有影響力的媒體和記者,給他們的新車拍攝快速走秀内容,但在這之後,大多數人的注意力就轉移到别處了。豐田的bZ3x和bZ3c也是如此。

油管《中國駕駛》(China Driven)頻道的部落客威爾·桑丁(Will Sundin)告訴我:“在這裡,中國人并不關心所謂的概念車。他們想要的是能買到,并馬上開走的東西”。我們邊走邊聊,他詳細解釋了為什麼西方制造商在中國失去了如此多的市場佔有率。桑丁将原因部分歸咎于西方品牌産品平庸,軟體品質低劣,且無法快速向電動車生産轉型。

在車展上,雪佛蘭展出了與2022年洛杉矶車展相同的探界者EV試生産原型車。這兩輛車均被鎖定,公衆無法深入觀看,直至車展的第二天,才有第三輛展車亮相。

此外,探界者EV仍未上市銷售。相比之下,理想L6在北京車展正式亮相前,就已經開始銷售了。理想汽車稱,該公司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訂單已達40,000份。但為什麼雪佛蘭探界者電動車還沒有開售?

我們在國際展覽中心又逛了一圈,最後還是回到了别克展台。我坐在别克微藍6的前座上,這輛車在上海随處可見。後來我從四位現場人士那裡得知,微藍6折扣很高,并大量銷售給中國的網約車司機。

這款車之是以大量銷售給網約車司機,是因為它很便宜而且容易獲得,而不是因為它有吸引力。這對于一個想保住市場佔有率并提高交易價格的品牌來說并不是好事。

在微藍6的方向盤後坐了五秒鐘,我就明白了為什麼。桑丁察覺到了我的失望。

他說,“有點糟糕,不是嗎?”他說得沒錯,我無法忽視我看到的一切。微藍6就像老款雪佛蘭邁銳寶的電動版。

凱文·威廉姆斯:我到中國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車企要完了

圖檔來源:Instagram

與我當天體驗過的中國中等電動車相比,微藍6在品質、互聯性和成本效益上差距較大。在中國電動車全寬超亮屏的比較下,微藍6的小螢幕和灰色塑膠内飾令人沮喪。

基于通用奧特能技術的别克Electra E4似乎在正确的方向上邁出了一小步,但總體而言,遠不及其他中國高端品牌的競品。通用汽車似乎明白這一點,因為它在價格戰開打之前,就兩次下調了Electra E4在中國的定價。

“好吧,至少你們美國人會得到一些新的插電混動産品,比如新的别克GL8,不是嗎?”桑丁說。

“不,實際上通用沒有在美國推出插電式混動汽車,”我告訴他。“隻有幾款基于通用奧特能平台的電動車,而且車子的表現并沒有那麼好。”

我真的很尴尬。我當時在中國,試圖與西方品牌共情,認為他們是因為政治原因或其他非自身錯誤被趕出中國市場。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實際上,我感覺又回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美國制造商覺得他們可以向公衆銷售未成熟的模型,消費者也隻能接受。但現在,我看到了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西方制造商,尤其是美國制造商,根本沒有試圖改變,跟上潮流。

作家兼播客埃德·齊特倫(Ed Zitron)在他的播客《更好的離線》(Better Offline)中說了一件有趣的事。美國人幾乎要為他們對大科技公司的偏好道歉,美國的風氣總是一些大人物或喧鬧的創業者,對一個無人問津的小玩意,突然冒出了一些大想法,最後敷衍地開發出一款不那麼好用的産品。

當公衆理所當然地忽略了一個糟糕或不受歡迎的産品時,科技界就會出現一種新趨勢。那就是責怪客戶不夠聰明,而不是面對現實,承認自己做的東西并沒有那麼好。看看那些一無是處的人工智能圖釘(AI Pin)就知道了。

汽車行業也是如此。歐美汽車制造商隻想賣他們造出來的車,而不是試圖了解和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相比之下,中國的汽車制造商似乎在更努力地了解中國人的願望。

中國消費者想要大螢幕的互聯汽車,汽車制造商就想出了辦法,把大螢幕搬進車内,而且最後效果很好。

我們隻會抱怨,而中國卻在進步

美國即将實施的TikTok禁令,似乎映射了中國與其電動汽車出口的關系。我也是TikTok的使用者,我了解它如何工作,也同意很多中肯的批評意見,比如該平台會傳播許多錯誤資訊,視訊無休止地滾動不利于人們的心理健康,對那些非常喜歡該平台的青少年尤其如此。

然而,很多關于TikTok被禁的報道都拒絕承認一個事實:這個平台的執行力非常非常出色。TikTok的算法非常棒,它可以編譯出幾乎無窮無盡的内容,這些内容新鮮、積極、有趣,而且完全符合你的喜好。我親眼見證了TikTok病毒式傳播力造就了粉紅豹女孩(PinkPantheress)這樣的音樂人,也重振了蘇菲·埃麗絲·貝柯斯特(Sophie Ellis-Bextor)或凱特·布什(Kate Bush)這樣的經典藝人的事業,并将他們重新推上排行榜。

TikTok并不完美,但它比Meta(原臉書)、谷歌(Google)和推特(Twitter)所創造的東西要健康得多,因為後者所提供的服務總有各種問題,并且品質越來越差。使用者收獲越來越少,體驗感也越來越差。在臉書的短視訊闆塊Reels上,内容稽核非常糟糕,經常會看到有人死在螢幕上。

有些人認為,美國汽車制造商、科技公司和監管機構抵制中國,隻是為了保護國内市場免受不安全産品的影響。這種說法并不真誠,反而像是作秀,含蓄地承認他們無意做得更好。

美國想的不是競争,而是将競争拒之門外。對網絡安全的擔憂并不能解決問題:與中國現在推出的産品相比,美國車企的産品糟透了,它續航時間短,做工品質差,外觀也很一般,也不夠智能。

西方汽車制造商與科技公司并沒有深度合作以滿足終端使用者的需求。他們沒有像中國那樣提前布局,建立電池供應鍊。他們似乎也不想通過不斷更新和建立靈活的産品線,來迎合中國以及其他任何市場。

在中國這個競争激烈的市場上,即使是特斯拉,也懶得更新其最重要的産品Model Y。相反,特斯拉依靠不斷降價、以舊換新補貼和無息貸款等損害利潤的噱頭,吸引消費者購買已經過時且缺乏競争力的汽車。

凱文·威廉姆斯:我到中國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車企要完了

圖檔來源:InsideEVs

特斯拉甚至沒有參加北京車展。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展會期間來到北京,隻是向政府官員提出了他的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轉型計劃,他好像已經放棄了在中國生産汽車。

大衆汽車将其ID系列車型投放市場後,記者和買家對其軟體界面提出合理批評,但大衆卻表現得很驚訝。日産在中國銷售軒逸汽油車的數量,幾乎與特斯拉Model Y的銷量一樣多。然而,到了電氣化的時候,它卻使用了軒逸的車身,并搭配了過時的日産聆風38千瓦時的電池組。這款車充電性能不佳,續航裡程有限,而且價格昂貴。

通用汽車在中國也搞砸了。在北京車展插電式混動版亮相之前,GL8是該細分市場中少數不具備插電功能的商務車之一。綠色新能源汽車和豪華商務車都是中國汽車市場中的重要部分。為什麼西方汽車制造商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為什麼通用汽車沒有更快地推出電動化車輛?

那責任又是何時從中國的經濟政策轉移到汽車制造商自身行為上的呢?所謂中國“不公平”地補貼電動汽車産業的說法,與西方汽車制造商完全誤判中國市場,未能生産出中國消費者真正想要的産品,究竟有多大關系?為什麼他們會如此傲慢,以為中國會永遠購買他們的标緻、雪鐵龍、雪佛蘭,和改款的大衆和别克呢?我們為什麼不像中國那樣補貼電動汽車制造和清潔能源産業?

此外,雖然北京車展讓人印象深刻,但也彌漫着一絲孤注一擲的氣氛。我參觀了一些規模較小、急于求成的品牌,他們起初并沒有意識到我是國際媒體;他們誤以為我是一個潛在的經銷商,并嘗試與我簽訂合同,向美國以外的國家出口汽車。

一些與汽車行業毫不相幹的網紅,也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直播,釋出新車亮相的資訊,試圖将對汽車不感興趣的閱聽人帶入汽車領域。在中國車展上一度被禁的車模又悄然回到了展廳,這充分表明了他們多渴望得到關注和銷售。

然而,這些問題都是次要的。如果中國能以某種方式解決産能過剩,并默許歐美對其電動車行業的所有要求,那麼中國仍将擁有技術先進、制造精良、趣味十足的電動車。可以說,中國會變得更加高效、強大。

即使歐美如願以償,打壓了中國進口汽車,可能也不會有其他更好的汽車了。這給人的感覺是,市場裡買家不得不選擇那些性能不佳的汽車了。這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因為所有西方汽車企業的高管和那些對中國态度強硬的專家都明白,中國的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比歐洲、亞洲和美國品牌的産品更有吸引力。

檢視原圖 51K

  • 凱文·威廉姆斯:我到中國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車企要完了
  • 凱文·威廉姆斯:我到中國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車企要完了
  • 凱文·威廉姆斯:我到中國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車企要完了
  • 凱文·威廉姆斯:我到中國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車企要完了
  • 凱文·威廉姆斯:我到中國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車企要完了
  • 凱文·威廉姆斯:我到中國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車企要完了
  • 凱文·威廉姆斯:我到中國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車企要完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