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作者:古籍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提要:文章利用漢字發展演變規律,通過綜合運用形音義互求、文獻比勘等方法,對唐宋以來中醫古籍中6組、8個俗字進行了考釋。“”是“吻”的分化字,“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是“虻”的異體字,“䖾”是“蚘”的訛字,“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為“蛤”的訛字,“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則為“斑”“班”的分化字,“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為“鲗”的異體字。考釋内容将有助于今人校訂整理中醫古籍。

中醫古籍以文字的形式記載了中華中醫藥學的理、法、方、藥等,是中醫學術傳承的主要載體,也是當今中醫藥學“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源頭活水。中醫古籍作為一種實用文獻,存儲了大量的俗字,其中不乏未被曆代字書所收錄的俗字,這些俗字成為當今中醫古籍閱讀、整理和利用的障礙。王永炎(2018)指出:“中醫藥學重視發掘傳承,必須對重要的古醫籍進行系統化、規範化、多方位、高層次的诠釋研究,積學以啟真,述學以為道,使中醫古籍為今人所了解、所應用。”中醫古籍俗字研究即有助于中醫典籍與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李從明《本草綱目詞句研究》(1996)、沈澍農《中醫古籍用字研究》(2007)等專著,以及範登脈(2000)、孫孝忠(2003)、劉敬林(2011),以及馬乾(2021,2022)、周豔紅(2021,2022)等對《本草綱目》、唐宋時期手寫中醫文獻、日藏中醫文獻等文獻中的疑難俗字進行了考辨,糾正了今人點校整理本中的部分疏誤。

本文選取宋以來中醫古籍中從蟲的疑難俗字6組、8個,對其音義資訊、形體源流等做了梳理,校正了今人點校整理的部分失誤,并對《漢語大字典》等大型字書的修訂提出了若幹意見。1.金張從正《儒門事親》卷十五《瘡瘍癰腫》:“燒湯火方:多年廟上與走獸為末,小油調,塗燒湯火瘡,立效。”(《文淵閣四庫全書》本V745P335①)、元汪汝懋《山居四要》卷三《衛生之要·新增諸證雜方一類》:“治湯燒:用多年廟上與走獸為末,水調塗燒瘡處,立效。”(《壽養叢書》本)按,,《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未收。《儒門事親》校注者多照本抄錄而不注,徐江雁、徐振國主編《張子和醫學全書》注曰:“,蟲名,即馬陸。”(2015:169)李經緯點校本《壽養叢書全集》傳抄作“物”(1997:123)。今考,“廟上”即“螭吻”,“”為“螭吻”之“吻”改換義符的分化字。螭吻,是古代宮殿屋脊正脊兩端的一種飾物,多為龍頭魚身狀;其初作鸱尾之形,後來式樣改變,折而向上似張口吞脊,因名鸱吻。“螭吻”文獻傳抄作“螭”,明陸容《菽園雜記》卷二:“古諸器物異名。……螭,其形似獸,性好望,故立屋角上。”(墨海金壺本)從《儒門事親》《山居四要》語境看,此處當為“螭吻”,徐江雁、徐振國等解釋為“馬陸”不當,《壽養叢書全集》傳抄作“物”亦誤。螭屬于獸類,故文獻中“螭吻”“螭”又稱“獸吻”“獸”。明陸容《菽園雜記》卷二:“獸,其形似獅子,性好食陰邪,故立門環上。”(墨海金壺本)“獸”即“獸吻”,清劉燦《支雅》卷下《釋物·山中物名》:“獸吻,立于門環,形似獅,性好食陰邪也。”(清道光刻本)此處的“”即“吻”的分化字。“廟上與走獸”,明清中醫古籍多傳承作“廟上獸頭”,如明張時徹《急救良方》卷二《雜方》:“治湯盪火燒:用多年廟上獸頭為末,小油調傅之,效。”(明嘉靖刻本)此獸頭即為“螭吻”。值得注意的,已編碼字“”為越南喃字,壯語、越南語中将山螞蟥稱之為昆,故王宏源《康熙字典(增訂版)》據中日韓越統一字元集(CJK)收錄“”字(2015:1452)。《中華字海》《漢語大字典》等均未收錄此字,實際上漢文古籍中“”字多見,《中華字海》《漢語大字典》修訂時可據漢文古籍增收“”字。2.清王子接《绛雪園古方選注》卷十七《下品藥》:“水蛭:味鹹苦,入足厥陰經,功專破血行傷。得蜚,治畜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V783P934)按,“”,《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未收,王宏源《康熙字典》(增訂版)據中日韓越統一字元集(CJK)收錄“”字(2015:1461),乃越南喃字。今考,漢文文獻中,“”與“虻”“䖟”“蝱”為異體字關系。“蜚”即“蜚䖟”,中醫學認為水蛭搭配蜚可以消除淤血,這種治療方法本于《傷寒論》。漢張仲景《傷寒論》卷五《辨陽明脈證并治》: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是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當湯下之。(2004:134)該書卷三《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抵當湯方”條曰:水蛭(三十個,熬。味鹹,苦寒) 蝱蟲(三十個,熬。去趐足。味苦,微寒) 桃人②(二十個,去皮尖。味苦甘,平) 大黃(三兩,酒浸。味苦寒)。(苦走血,鹹勝血,蝱蟲、水蛭之鹹苦,以除畜血。甘緩結,苦洩熱,桃人、大黃之苦,以下結熱)右四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再服。(2004:95)該書卷三又曰: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抵當丸方:水蛭(二十個。味鹹,苦寒) 蝱蟲(二十五個。味苦,微寒)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右四味,杵分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2004:95)以水蛭、蝱蟲、桃仁、大黃治療體内淤血,此當為較早的記載。宋以後醫家對于抵當方、抵當丸的藥理進行了闡釋。如宋韓祗和《傷寒微旨》卷下《畜血證篇》:凡治畜血證,抵當湯丸方中皆用蝱蟲、水蛭及桃仁之類,盡是破血藥,若非此藥,則不能下之。(清《珠叢别錄》本)又金成無已《傷寒明理論》“抵當湯方”條下曰:人之所有者,氣與血也。氣為陽,氣滞而不行者,則易散,以陽病易治故也。血為陰,血畜而不行者則難散,以陰病難治故也。血畜于下,非大毒駃劑,則不能抵當其甚邪,故治畜血曰抵當湯。水蛭味鹹苦、微寒。《内經》曰:鹹勝血。血畜于下,勝血者必以鹹為主,故以水蛭為君。䖟蟲味苦、微寒。苦走血,血結不行。破血者必以苦為助,是以䖟蟲為臣……(宛委别藏本)清楊時泰《本草述鈎元》卷二十七《蟲部》“水蛭”條:水蛭以蠕動啖血之物,治血之蓄而不行者,與虻蟲功用相似,故仲景方往往相輔而行。自有抵當湯丸,治傷寒畜血,而後來治畜血諸證不因于傷寒者,亦不能外此二味,隻随證以為加減而已。(2009:757)從醫方源流來看,“蜚”即“蜚虻(䖟蝱)”無疑,“”即為“虻䖟”替換聲符而構造的異體字。以蝱蟲治療淤血較早見于《淮南子》。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曰:“狸頭愈鼠,雞頭已瘘,䖟散積血,斫木愈齲,此類之推者也。”此方為中醫學所承襲,故中醫學家多認為蜚䖟有活血的功能,如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十一《蟲之三·蜚䖟》:“按劉河間雲:䖟食血而治血,因其性而為用也。成無己雲:苦走血,血結不行者,以苦攻之。故治畜血用䖟蟲,乃肝經血分藥也。”此亦可證“蜚”即“蜚虻(䖟蝱)”無疑。漢文文獻中“”又為“莣③”之易旁分化字,字又替換聲符作“”,或訛作“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等。清王端履《重論文齋筆錄》卷九:“譬若空桑之流,弗知,大椿之年,蟪蛄何覺。”(清道光刻本)“”即“莣”,今本《淮南子·齊俗》:“水虿為莣。”許慎注:“蜻蛉也。”王引之《讀書雜志·淮南内篇第十一》“莣”條考“”為“蟌”之誤、“莣(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為“䓗”字之誤,“䓗”為“蔥”的俗寫。(清道光十二年本)楊寶忠疑“蔥(䓗莣)”為“蟌”的直音用字。(2018:393)後世不知,遂誤以“莣”為蜻蜓的别名,今欽州白話稱蜻蜓為“蝞”“䘃蝞”,其則又為“莣”的俗音。“”又改變聲符作“”,見于明劉胤昌《劉氏類山》卷四《蟲魚》“水䘍為”、清劉燦《續廣雅》卷下《釋蟲》“,蜻蛉也”等;“”又訛作“”,見于《淵鑒類函》卷四百四十六《蟲豸部》“蜻蜓”條下引《淮南子》:“水虿為(矛)(務),蜻蜓也。”“”即“”,“巳”“亡”形近而誤。綜上,中醫文獻中“蜚”之“”乃“虻”“䖟”“蝱”替換聲符構造的異體字,其與《淮南子》中“”之“”為同形字關系。“”又為越南字喃,壯語、越南語将眼鏡蛇稱之為“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虎”(王宏源,2015:1461)。這樣看來,漢字文化圈中“”為一形三字的同形字。3.䖾宋佚名《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二《食忌論》“小兒不可食黍米、雞肉、胡瓜,令兒腹中生蟲”條下注:“《經驗方》雲:小兒未斷乳食雞肉,令兒腹生䖾蟲。”(《文淵閣四庫全書》V741P72)按,“䖾”,《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未收。今人整理簡體字本《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多作“蛔”,繁體字本則多作“蚘”。王宏源《康熙字典(增訂本)》認為其為訛字,并指出重訂曹氏醫學大成本作“蚘”。(2015:1461)從形體源流來看,“䖾”當為“蚘”字之訛。嬰兒吃雞肉會生蛔蟲的說法較早見《齊民要術》。後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卷六《養雞》:“《養生論》曰:雞肉不可食,小兒食,令生蚘蟲,又令體消瘦。”④(1982:334)中醫藥文獻多承襲此類觀點,如唐蘇敬《新修本草》卷第十五:“小兒食雞肉,好生蚘蟲。”(日本抄本)南朝梁陶弘景則将“小兒”的年齡限定在五歲以下,明缪希雍《神農本草經疏》卷十九《禽部三品·諸雞》“簡誤”:“弘景雲:小兒五歲以下食雞生蛔蟲。”(2011:267)相似内容在唐宋以來養生類文獻中多見,如宋周守中《養生類纂》卷八《人事部·小兒》:“小兒食雞肉生蚘蟲(《本草》。又《嬰童寶鑒集》雲:未二歲勿食雞肉,子腹中生蟲。)”(明刻本)中醫學認為,不但嬰兒不适宜吃雞肉,孕婦也不宜吃雞肉。如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婦人方·養胎》:“論曰:兒在胎,日月未滿,陰陽未備,腑髒骨節皆未成足,故自初迄于将産,飲食居處皆有禁忌……妊娠食雞肉糯米,令子多寸白蟲。”(2011:22)唐王焘《外台秘要方》卷三十三《養胎法并禁忌一十三首》同載:“妊娠食雞肉、糯米,令子多寸白蟲。”(2011:591)唐昝殷《經效産寶》卷上《妊娠食諸物忌方論》:“食雞肉與糯米共食,令子生白蟲。”(2011:3)蛔蟲為白色或米黃色,此處的“白蟲”亦當指蛔蟲。由此可見《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所載“䖾”為“蚘”之變無疑,部件“尤”“完”形近而誤。《字海網》載“蚘”的異體字作“”,其右部皆與“完”即形近,“”或即“蚘”書寫變異作“䖾”的中間形體。王宏源《康熙字典》(增訂版)注“䖾”為“訛字”(2015:1461)是正确的。值得注意的是,“蚘”文獻中又訛作“”。宋楊士瀛《仁齋直指》卷六《脾胃》“和胃證治”條下:“烏梅丸治胃冷,蟲攻心痛,嘔吐,四肢冷。”(《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此句又見于該書卷二十五《諸方》“諸蟲方論”段,字即作“蚘”。“尤”“冘”形近混同,相似情況又見于“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書寫變異可作“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見于《漢語大字典·面部》)、“就”書寫變異作“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見于《中華字海·亠部》)等。“”與前文“”等形體亦相近。這些材料可進一步證明“䖾”為“蚘”的形訛無疑。此外,漢文文獻中“䖾”實為一組同形字。今稍作補正。(1)“䖾”又為“蛤”的訛字。清李元《蠕範》卷四《物食第七》:“蜃,蛠也,車螯也,斑䖾也,紫貝也,海蛤也,魁蛤也,昌娥也。”按,“斑䖾”即“斑蛤”之誤,同書卷六《物材》即載“斑蛤”為蜃的一種。“斑蛤”(又作“班蛤”等)又見于明穆希文《蟫史集》、明彭大翼《山堂肆考》、清張英等《淵鑒類函》、清張玉書《佩文韻府》等,這些材料均可證“斑䖾”即“斑蛤”。“䖾”即為“蛤”的訛字。(2)“䖾”又為“烷”的訛字。宋丁度《貢舉條式》載避諱宋欽宗廟諱“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䖾蒝”。(參《附釋文互注禮部韻略》)相似内容又見宋謝深甫《慶元條法事類》卷三“廟諱”條(清抄本)、清周廣業《經史避名彙考》卷二十“宋欽宗”條(清抄本)等。今考《集韻》平聲“桓”小韻下“”“蒝”之間的字形為“烷”,據此可知“䖾”為“烷”的訛字,形符“火”“蟲”形近而誤。(3)“䖾”又為“梡”之訛字。明劉胤昌《劉氏類山》卷二《器禦》:“䖾俎:有虞始為俎。”(明萬曆刻本)又宋高承《事物紀原》卷八《什物器用部》“俎”:“《明堂位》又曰:有虞氏以䖾俎。”(《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這兩處的“䖾俎”即“梡俎”。《禮記·明堂位》:“俎,有虞氏以梡,夏後氏以嶡,殷以椇,周以房俎。”此即“梡俎”的所本。“梡”的形符“木”訛作“蟲”,字遂作“䖾”。(4)“䖾”又為“輗”的訛字。清劉野《葉韻彙輯》卷八《寒删先葉韻》“侖”:“《易林》:龍生于淵,因風升天,章虎炳文,為禽敗軒,發䖾溫谷,暮宿昆侖。”(《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焦氏易林》卷八《桓卦》“比”:“龍生于淵,因風升天,章虎炳文,為禽敗軒,發輗溫谷,暮宿昆侖,終身無患,充精照耀,不被禍難。”雖然不同版本的《焦氏易林》此段文字略有出入,但與“發䖾溫谷”相對應的内容均作“發輗溫谷”,由此可知“䖾”即“輗”的訛字,部件“車”“蟲”、“兒”“完”形近而誤。(5)“䖾”又為“蜿”的替換聲符所造的異構字。文獻中“蜿蜒”可作“䖾蜒”,如《高州府志》卷十五所載明李元陽《限門賦》:“流中逶迤䖾蜒。”(乾隆二十四年刻本)“䖾蜒”即“蜿蜒”。“䖾蜒”又可作“蜒䖾”,清劉彬華輯《嶺南群雅》卷一所載馮魚山所作《登解梁至虞鄉大霧竟日,望道左天柱諸峰雄甚,爰賦一首》:“蜒䖾中條山,千裡蟠河東。”(清嘉慶十八年玉壺山房刻本)此處的“蜒䖾”即“䖾蜒”之倒文。文獻中又有“䖾盤”,見于《賦苑》卷五所收傅玄《相風賦》:“因象設形,䖾盤獸以為趾。”(明萬曆刻本)《玉海》《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北堂書鈔》《藝文類聚》《佩文韻府》《曆代賦彙逸句》等均作“蜿”,唯有《淵鑒類函》省作“宛”。與“䖾盤獸以為趾”語義相似的詩句多見,如晉潘嶽《相風賦》:“踞神獸于下趾頭。”晉孫楚《相風賦》:“爾乃神獸盤其根。”“踞”“盤”與“䖾”語義相同,據此可知“䖾”即盤踞義,其正作“蜿”,“䖾”乃後起俗字(相似聲符替換現象又見于“豌”異體字作“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䝹”異體字作“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等等)。(6)“䖾”又為“蛇”的訛字。此類多見于手寫文獻,以及據手寫文獻而排印本。如《重修和順縣志》卷十:“地老龍䖾纏石筍,月明笙鶴遇滄浪。”(民國三年石印本)《三晉石刻大全·晉中市和順縣卷》所錄“遊合山詠”碑及釋文與此詩略略有出入,但“䖾”即作“蛇”字。又,河北《東明縣新志》卷二十二《大事記》:“靈帝中平元年,冤句縣妖草生,莖大如手指,形似鸠雀龍䖾……”(民國二十二年鉛印本)此神秘事件見于《後漢書》。《後漢書·五行志》作“狀似鸠雀龍蛇鳥獸之形”。據此可知《東明縣新志》的“龍䖾”即“龍蛇”,這裡的“䖾”也是“蛇”字的形訛。“蛇”作“䖾”者,即“完”“它”形近而誤。方志文獻中,“䖾”又見于《柳州府馬平縣志》卷二《物産》:“金,文,荷葉,䖾,鳢。”(光緒二十一年重刊本)民國二十一年排印本《柳州縣志》卷二《物産》同作“䖾”。“䖾”不詳為何物,疑為“鲵”的異體字“蜺”字之訛。又,《新纂康縣縣志》卷十五“白雲洞”條:“又有神魚水䖾蟲遊躍其間。”(民國二十五年石印本)此處的“䖾”疑正作“蛟”。綜上,見于《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中的“䖾”為“蚘”的訛字,今人整理為“蛔”可從。在其它文獻中,“蛤”“烷”“梡”“輗”“蛇”等字均可訛作“䖾”,“䖾”又為“蜿”的替換聲符所造異體字,這就造成漢文古籍中“䖾”成為一形多字的同形字,我們在整理過程中需謹慎辨識。4.宋唐慎微《政和本草》卷二十二《蝦蟆》:“雷公雲:有多般,勿誤用。有黑虎,有䖲黃,有黃,有蝼蝈,有蟾,其形各别。……黃,遍身黃色,腹下有臍帶,長五七分以來,所住立處,帶下有自然汁出。”(蒙古張氏晦明軒刻本)按,,《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未收。今人校注時多照本轉錄而不注,或傳抄作“”(2011:600)。《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字形則訛作“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V740P892)。《本草綱目》所引與《政和本草》同。《中國醫學大成》本《雷公炮制藥性解》校改作“黃蛤”。相似内容又見于宋謝維新《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别集》卷九十《蟲象門·蛙》“格物總論”:“蛙,蝦蟆也,數種。有黑虎,有䖲黃,有黃,有蝼蝈,有蟾蜍,有山蛤,其形各别。……黃遍身黃色,腹下有臍帶,長五寸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謝維新《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别集》當是傳承自《政和本草》,據此可知宋時已作黃。又,清李元《蠕範》卷一《物匹第二》:“曰黃身黃,腹下有臍帶,正月出不可食。”(《叢書內建初編》本)文獻中“已”“巳”常常形近混同,故“”常常書寫作“”,這就與“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異體字“”(為“”的異構字“”的訛字)構成了同形字。從文意來看,“黃”應是一種皮膚黃色的蛤蟆,而“黃蛤”正好符合這個特征。明黃仲昭《八閩通志》卷二十五《食貨·土産·建甯府》:“蟲之屬:……石蛤(狀類田雞而大,皮黃色,俗呼為黃蛤,味極美)……”(1990:538)《漢語方言大詞典》載廣東中山隆都将青蛙稱為黃蛤。(1999:5300)《三清山 中國最美的道教名山》:“黃蛤:俗名‘黃皮蛤蟆’,是三清山的特産之一。全身多黃褐色,皮多褶皺。其性溫,可入藥。李時珍《本草綱目》中稱之為‘蛤蚧’。1959年左右,懷玉山制藥廠曾制成‘黃蛤疳極散’。”(2012:138)據此可知南方地區早就有食用蛙屬黃蛤的習俗。據此可知“黃”即“黃蛤”之誤,蓋部件“合”草寫與“忌”形近而誤,今人整理作“”,則為“”的進一步訛誤。文獻中又有“石(文獻也多作‘’)”。明穆希文《蟫史集》卷十一《諸蟲類》“蟾蜍”條下:“石生深山谷中,遇南風則出,背黑色痱磊,兩股甚長,孝豐人珍之為上品,連皮蒸熟,味在于皮。”(萬曆刻本)《蟫史集》此段文獻被清陳元龍《格緻鏡原》、清吳骞《拜經樓詩話》、清厲荃《事物異名錄》等文獻所傳承。《漢語大詞典·石部》解釋“石”為産于山谷中的一種蛤蟆。石,一名石蛤。清阮元修、陳昌齊等纂《廣東通志》卷九十八《輿地略》:“石蛤,一名坐魚,大者重斤許,短項,身青黑,土人連皮食之,雲不可脫去,此錦襖子。”(清道光刻本)因“”字罕用,文獻多以為字從蟲、忌聲。如明耿随朝《名物類考》卷四《昆蟲·音釋》:“:忌。”(萬曆刻本)耿氏當是根據《本草綱目》等文獻收錄“”字,并以“忌”為“”的聲符。王宏源《康熙字典》(增訂版)即據《蠕範》以及越南字喃增收“”字⑤,并注音為“jì”(2015:1461),也以“忌”為聲符。從“石”“黃”對應的實物為蛤蟆、蟾蜍一類來看,這與中華民族将蛤蟆、蟾蜍等稱為“田雞”“青雞”“水雞”相類。是以,“”即從蟲、忌聲,音同雞。5.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宋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卷十一《孕婦藥忌歌》:“蚖水蛭地膽蟲,烏頭附子配天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V742P618)明薛已《薛氏醫案》卷三十五《婦人良方》“孕婦藥忌歌第六”:“蚖□水蛭地膽蟲,烏頭附子配天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V763P805下左)北韓盧重禮、俞孝通、樸允德等《鄉藥內建方》卷五十七“孕婦藥忌歌”:“蚖水蛭地膽蟲,烏頭附子配天雄。”(北韓刻本)按,“”“”“”三字未見于《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蚖”“蚖”“蚖”語境相同。今人整理本《婦人大全良方》多作“螈斑”(2019:234),《薛氏醫案》等則多傳承“蚖”⑥(1997:820),中國大陸地區整理出版的《鄉藥內建方》亦傳承作“蚖”(2015:1305)。可見目前中醫學界對于這一組字的了解尚存在争議。“蚖”又見于清閻純玺《胎産心法》卷上《妊娠藥忌歌》:“蚖水蛭地膽蟲,烏頭附子及天雄。”(《續修四庫全書》本,V1008P145)今考,“”為“斑”替換部件所構的後起本字,“”則為“斑”增加形符“蟲”構造的後起本字,而“”則為“班”增加形符“蟲”構造的後起本字。宋朱端章《衛生家寶産科備要》卷五:“産前所忌藥物,盧醫周鼎集以為歌:蚖斑水蛭地膽蟲,烏頭附子配天雄。”(宋淳熙十一年刻本)此當為“孕婦藥忌歌”的最早出處。宋以後的中醫文獻多傳承此歌謠,但部分中醫文獻所載歌謠名稱略有不同,如明萬全《廣嗣紀要》卷六稱之為“胎前所忌藥物歌”,清劉常棐《濟陰寶筏》卷八《求嗣門》稱之為“服藥禁忌”,明陳文治《廣嗣全訣》卷一稱之為“藥忌”等,明孫文胤《丹台玉案》卷五稱之為“懷孕藥忌”等等,但内容基本相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V769P753)金李杲《珍珠囊補遺藥性賦》卷二《用藥須知》“妊娠服藥禁歌”:“斑貓⑦水蛭及虻蟲,烏頭附子配天雄。”(清光緒刻本)此歌謠當本于“孕婦藥忌歌”,但略有精簡。“蚖斑”“蚖班”“蚖”“蚖”“蚖”所指藥物相同,“蚖斑”“蚖班”之“斑”“班”為“斑蝥”的簡稱,而“斑”“班”“”“”“”本作“螌”。《說文·蟲部》:“螌,螌蝥,毒蟲也。”螌蝥有毒,故為入藥需謹慎。蓋部分儒醫熟習《說文解字五音韻譜》等,明王肯堂等傳承“孕婦藥忌歌”時改“蚖斑”為“蚖螌”(見《證治準繩》卷六十四《女科·胎前門·胎産大法》“藥忌”條)。螌蝥,又作“斑蝥”,《神農本草經》:“斑蝥:味辛,寒,有毒。主寒熱,鬼疰,蠱毒,鼠瘘,疥癬,惡瘡疽,蝕死肌,破石癃血積,傷人肌,堕胎。”(2011:290)正是因為斑蝥具有破血逐瘀的功效,故被諸多醫家列入孕婦用藥禁忌之類。文獻中“斑”“班”通用,故“斑蝥”亦作“班蝥”(見于《知不足齋叢書》本《蘇沈良方》卷四“引氣丹”條下)等。“斑”“班”作“”“”者,當是受到前文“蚖”的形體同化影響而增加了形符“蟲”,以凸顯斑蝥的詞義特征;而“”則是受到前文“蚖”的形體同化影響而改部件“王(玉)”為“蟲”,目的同樣是為了凸顯斑蝥的詞義特征。從這個角度來看,“”“”“”三字與“螌”構成一組異體字關系。此外,彭建中,魏富有點校《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指南總論》卷下:“盧醫《周鼎集》⑧以為歌曰:蚖蟹水蛭地膽蟲,烏頭附子及天雄。”(1997:134)此處的“蟹”當為“螌”字之誤排。6.宋齊仲甫《女科百問》卷下《第五十八問 妊娠三月曾經堕胎,至其月日複墜者,何也》:“地榆散,治妊娠損動胎胞,下血不止。地榆(三錢) 幹姜(三分) 當歸(三錢) 龍骨(三錢) 芎䓖(三錢) 艾葉(半兩) 阿膠(三錢) 蒲黃(半兩) 熟地(一兩) 黃牛骨䚡⑨(一兩,燒灰) 烏骨(二錢,燒灰) 白術(半兩)。右為細末,每服二錢,以粥飲調下,不拘時。”(明崇祯刻本)按,“”字曆代字書均未見收錄。今人整理本《女科百問》多将“烏骨”整理為“烏鲗骨”(2012:56),唯有宋詠梅、宋昌紅點校本,杜惠蘭、王亞利等點校本整理為“烏賊骨”。“地榆散”為中醫經典名方,且多變化,但均以具有涼血止血、解毒斂瘡功效的地榆為君。用“烏骨”入地榆散首見于《太平聖惠方》。宋王懷隐、王祐等《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七《治妊娠堕胎後血下不止諸方》“治妊娠損胎,下血不止,腹内疼痛,地榆散方”條:地榆(三分,锉) 幹姜(一分,炮裂,锉) 當歸(三錢,锉,微炒) 龍骨(三分) 芎䓖(三分) 艾葉(半兩,微炒)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燥) 熟幹地黃(一兩) 蒲黃(半兩) 黃牛角䚡(一兩,燒灰) 白術(半兩) 烏賊魚骨(三分,燒灰)。右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1958:2430)此即齊仲甫《女科百問》所本。用“烏賊魚骨”治療孕婦因胎動而流血不止,本于中醫學認為烏賊骨入足厥陰經、少陰經,厥陰乃藏血之髒,是以具有補血的功效。以烏賊骨治療婦女血枯之症見于《黃帝内經》,《黃帝内經》卷十一《腹中論篇》:歧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帝曰:治之奈何?複以何術?歧伯曰:以四烏鲗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為後飯,飲以鮑魚汁利腸中,及傷肝也。(2014:137)《神農本草經》對烏賊骨的藥性等作了更為全面的記載。《神農本草經》卷二十一:烏賊魚骨味鹹,微溫,無毒。主女子漏下赤白,經汁血閉,陰蝕腫痛,寒熱症瘕,無子,驚氣人腹,腹痛環臍,陰中寒腫。令人有子。又止瘡多膿汁不燥。(一名海螺蛸,一名烏賊骨)。(2011:280)此即古代醫家将烏賊魚骨入地榆湯方的依據。“烏賊”之“賊”,《說文解字》作“鲗”,《說文·魚部》:“鲗,烏鲗,魚名。鲫,鲗或從即。”“鲗”又作“鱡”(見于《廣韻·德韻》)、“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見于《玉篇·蟲部》)、“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見于《集韻·德韻》)、“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見于《直音篇·魚部》)、“䰹”(見于《正字通·魚部》)、蠈(見于《正字通·蟲部》,今人類推簡化作“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等,而上下結構的“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不見于曆代字書,當代大型字書也未見收錄,《漢語大字典》等大型字書修訂時可據此書增收字形。此外,“烏賊”之“烏”又作“鰞”等,這就導緻漢文文獻中“烏賊”一詞的異形詞多樣,這些異形詞在今人整理本中醫文獻中也有所反映,如簡體字本中醫文獻“烏鲗”“烏賊”并出。我們認為“烏賊”當為這一組異形詞的規範詞形,簡體字版的中文文獻中當統一作“烏賊”,不可作“烏鲗”等,是以今人整理本《女科百問》等當校正。

注釋*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本草類中醫古籍用字研究”(22BYY122)、陝西省教育廳協同創新類重點項目“本草類中醫古籍疑難俗字整理與研究”(22JY061)、陝西省教育廳重點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日本《外台秘要方》校注珍稀抄本七種整理與研究”(22JZ035)、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金元中醫古籍疑難字考釋與研究”(22YJC740108)、陝西中醫藥管理局項目“日本《千金方》校注珍稀稿抄本三種研究”(SZY-KJCYC-2023-041)的階段性成果。本文曾在近代漢字研究第四屆學術年會(2022,南京)上宣讀。① “V745P335”指《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45冊、第335頁。後文同此。② 桃人,今通作“桃仁”。③ 《漢語大字典·艹部》等收錄字形作“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④ 《漢語大字典》“食”字義項“給人吃;供養。後作‘飼’”下标點誤作“雞肉不可食小兒;食,令生蛔蟲。”(2010:4730A)當校正。⑤ 越南稱“蟹”為“昆”。王宏源(2015:1461)又據字海網,越南語稱“花蟹”為“”,稱蚊子的幼蟲“孑孓”為“

馬乾 周豔紅:中醫古籍蟲部俗字輯考六則

”。⑥ 盛維忠主編《薛立齋醫學全書》誤作“蚖”(2015:900)。⑦ 《重訂曹氏醫學大成》本則作“蚖斑”,當是據其它醫書校改。⑧ “《周鼎集》以為歌”句當删去書名号,整理者誤将主謂結構的短語判定為定中結構的書名。⑨ “䚡”,明崇祯刻本誤作“腮”。中醫文獻中未見“黃牛骨䚡”。“黃牛骨䚡”或本作“黃牛角䚡”。“黃牛骨䚡”入地榆散見于《太平聖惠方》卷七十七,《普濟方》方名則作“阿膠散”,亦作“黃牛骨䚡”。地榆散含“牛角䚡”則見于北宋的官方醫書《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等。參考文獻[唐]孫思邈 2011 《備急千金要方》,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唐]王 焘 2011 《外台秘要方》,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宋]陳自明 2019 《婦人大全良方》,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宋]缪希雍 2011 《神農本草經疏》,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宋]齊仲甫 2012 《女科百問》,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宋]唐慎微 2011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宋]王懷隐 王 祐等 1958 《太平聖惠方》,人民衛生出版社。[宋]昝 殷 2011 《經效産寶》,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金]成無己 2004 《注解傷寒論》(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 2010 《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黃 雄 崔曉豔 2009 《本草述鈎元釋義》,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黃仲昭 1990 《八閩通志》,福建人民出版社。缪啟愉 1982 《齊民要術校釋》,農業出版社。樸仁範 尹明浩主 2015 《鄉藥內建方》,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錢超塵 溫長路等 2008 《金陵本〈本草綱目〉新校正》,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盛維忠(主編) 2015 《薛立齋醫學全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帥經芝 2012 《三清山 中國最美的道教名山》,廣東旅遊出版社。王宏源 2015 《康熙字典》(增訂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王永炎 2018 《在诠釋中創新》,《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第8期。許寶華 (日)宮田一郎 1999 《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徐江雁 徐振國 2015 《張子和醫學全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葉先生 2023 《字海網》(http://zisea.com/)。張慧芳 伊廣謙 1997 《薛氏醫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本文原載《漢字漢語研究》2023年第2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