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思和、陳倉、李黎:為靈魂尋找附着的土壤——甫躍輝長篇小說《嚼鐵屑》漫談

作者:原鄉書院
陳思和、陳倉、李黎:為靈魂尋找附着的土壤——甫躍輝長篇小說《嚼鐵屑》漫談
陳思和、陳倉、李黎:為靈魂尋找附着的土壤——甫躍輝長篇小說《嚼鐵屑》漫談
陳思和、陳倉、李黎:為靈魂尋找附着的土壤——甫躍輝長篇小說《嚼鐵屑》漫談

唐婧:陳思和教授,你是著名的評論家,你在《嚼鐵屑》這部作品中,有沒有看到甫躍輝的改變? 還有就是甫躍輝在這批80後作家中,他的獨特性有沒有在這本書中得到展現?陳思和:甫躍輝創作的改變很大,他原來給我一部他的短篇小說集,叫《安娜的火車》,我給他寫過一篇序。甫躍輝當時的創作比較集中在個人的命運上,就是寫一個外地的人到上海之後。但是小說不是寫他沒有融進,而且寫他在邊緣地帶的一種心情,一種對自己命運的感歎。是以他當時的小說好像主題是很集中的,角色有點像甫躍輝自己的這麼一個遊蕩的形象。這個形象在當代文學中的确是蠻普遍的。我過去說這個形象是有傳承的,因為我們五四新文學當中這樣的知識分子很多,現在傳承到了甫躍輝筆下。《嚼鐵屑》這部小說,首先它沒有什麼流行的題目,從意境上說是非常宏大的。故事結構不大,人物從城市回到鄉下也好,回到小城也好,都面臨一個生死問題的糾纏。這部小說表面上看好像是重複地在讨論這一主題,但仔細看下來的話,給我的沖擊力蠻大,尤其是最後一部。三部作品是一部比一部高,一部比一部往前推進的。第一部是現實的題材,到第二部出現了一種對生命的思考,到第三部的時候就完全進入到一個抽象的、形而上的、思辨的境界,看上去很虛幻,是非常抽象的,但寫的意境非常宏大。如今是一個短視訊時代,大家都知道短平快,要吸引人的眼球,這部小說完全跳出了我們今天時代的局限和格局,走上了一條大境界的道路。我在裡面看到甫躍輝這十年的進步是非常大的,在精神上有一種飛躍性的東西。我有一點點不明白的地方是,你這麼年輕為什麼會思考死的問題?甫躍輝:我不知道具體每個人是怎麼樣的。我自己十來歲時就會想到這些事情。我讀大學的時候,有一次胸口痛去複旦校醫院檢查,校醫院的醫生跟我說,你這個情況要去長海醫院查的。當時拍了一個胸片還是什麼,說要一個星期才知道。接診那個醫生就跟我說,很可能是肺癌,又說,你年紀太輕了,不大可能,然後又說,也不排除這個可能。等過了一星期之後,我再去複查,一位女醫生不屑地說,這哪是什麼肺癌啊,是胸口肌肉痛嘛。但是那個星期,你想我是怎麼度過的? 生活中,這類事我碰到不少,難免就會想到死這件事。不隻我,應該很多人都會想這個問題。唐婧:《嚼鐵屑》三部曲,包括《廣場》《大河》《危樓》三部。這部書從世俗生活到精神世界、再到生死主題,層層推進,越寫越好,囊括了現實生活的很多方面。此外這部作品還将詩歌、散文,還有話劇、書信、日記、短信、歌詞等文體融入其中。這種創新性的寫作方式,讓《嚼鐵屑》呈現出一種廣博和深邃的狀态。陳倉老師你是小說家,也是詩人,你跟大家分享一下對這部書的閱讀感受吧。陳倉:我看到《嚼鐵屑》這個書名以後,開始也是不太了解,但是看完作品以後,我們就能感受到一種意象。什麼意象呢? 牛嚼青草的時候叫反刍,而一個人在嚼着鐵屑,給人的感受是什麼? 第一個是冰冷,第二個是堅硬,第三個是慣性。這種行為本身是怪異的,是以說他也有孤獨。其實書名在第一部裡已經有迹象有解釋了。第一部裡面有兩個主人公,一個叫路師傅,一個叫杜霞,兩個人是真愛,他們相會的地方在一個廢棄的五金廠。去五金廠的路上,撒滿了廢棄的鐵屑。看到這個意象,我就感覺到是嚼鐵屑反映出來的症狀,冷漠也罷,堅硬也罷,怪異也罷,還有孤獨也罷,它其實是一種城市人的城市病。另外兩個主人公是侯澈和樓春雨,侯澈是在上海婚姻失敗回到了故鄉,她的同學樓春雨是因為在省城裡面做生意,生意失敗了,然後淨身出戶,離了婚賣了房子,回到小縣城的。我覺得甫躍輝的厲害之處在于,他走在了體悟社會發展的前列,因為我是前幾年寫進城出身的人,進城這個話題很熱門,甚至形成了寫進城的熱潮。但是後來我就在思考,故鄉回不去了我們怎麼辦?《嚼鐵屑》的第一部《廣場》,講述的就是進城人員怎麼回去的問題。侯澈和樓春雨開始回去是療傷,但是用療傷、用逃離的詞語,都不足以說明問題,也不是很準确。真正可以用的詞叫回歸。回到縣城,他們必須找到一個精神支柱,有了精神支柱才算是回歸。是以說,甫躍輝給我們所有進城人員如何回歸找到了一個點。他通過三個人的死表現出來。第一個人叫李青萍,她生病住院了以後沒人照看。當兒女子孫都進城了以後,留守在老家的人,他們的終老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李青萍恰恰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後是侯澈的母親等人成立了一個老年互助形式的組織,叫桑榆故事,解決了李青萍的生老病死問題,這其實是一種自我救贖的行動。第二個人是趙飛飛。可能很多人不太注意趙飛飛,他是侯澈的同學,是他們班的班長,他是充滿夢想的一個人,但是沒有走出小縣城,被困在了小縣城。不過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他的夢想沒有喪失。他有一個習慣,喜歡去釣魚,而且是夜釣。他釣魚的目的不是為了吃魚,而是釣完了魚再把魚放生。那他釣的是什麼? 是向往魚在水裡的那種廣闊天地,和一種自我突破的生活狀态。最後,他因為釣了一條很大的魚,但拽不上來,就跳下河去抓魚,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看起來是出事了,其實他是跟着魚一起,走向了那條大河,走向了自由的世界。第三個人是路師傅。路師傅為了維護自己的愛情,維護自由的婚戀而死。通過這三個人的生與死,通過他們的人生的終極追問,甫躍輝讓那些回到小縣城的人,找到了人生的終極目标。特别有意思的是什麼呢? 侯澈認識了一個腦癱病人叫初春。初春和正常人的世界是完全隔絕的。侯澈認識她了以後,把她帶向了正常人生活的圈子,讓她成為“編外同學”參加聚會。侯澈也以自己的善良從初春的身上找到了她在小縣城的情感寄托。侯澈剛回到縣城的時候,她和她媽始終都有隔閡,不能親近,但是認識初春以後,發生了兩大改變:第一個是她和她媽拉着手了,第二個是她和樓春雨也拉手了,樓春雨是在中學時暗戀過她的人。這兩個拉手代表的是進城人員,正式回歸小縣城,回歸故鄉,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原點,回到了情感的原點。總結一句話就是,甫躍輝要告訴我們,精神的回歸,并不是得到多少,而是付出了多少。付出很重要,侯澈對腦癱病人付出的善意呵護,讓她的情感得到了寄托,她的精神才真正回到了故鄉。可以說,小說到結尾的這個時候,所有的人物都找到了原點,找到了根,靈魂找到了附着的土壤。唐婧:李黎是我們鳳凰文藝出版社的副總編輯,他和我都是《嚼鐵屑》的責任編輯。李黎老師是我們這些人中第一個看《嚼鐵屑》書稿的人。早在2020年,《嚼鐵屑》在參加鳳凰文學獎評選的時候,他就看了這部作品,不過那時候還隻有前兩部,第三部還隻有大綱。我記得《嚼鐵屑》的頒獎辭在強調這部作品的當下性和時代性,就是我們在《嚼鐵屑》中能看到同代人的身影,甚至能看到我們自己的身影。我們請李黎老師來談談吧。李黎:首先,我認為這是一部野心之作。談野心這個詞,如果在生活中談到某某人有野心,可能不一定是正面的,但是對創作來說,我覺得野心必不可少。我們不可能指望世界上所有的小說家、導演、音樂家什麼的,都按照自己的性情,按照自己的情緒來創作,裡面必須有很大的野心,不管是挑戰自我、挑戰他人,還是挑戰經典,都需要有這麼一個野心。《嚼鐵屑》就是一部非常有野心的作品。它融合了各種文體,也是一次非常清楚的表達。我覺得在三四十歲的年齡,野心是特别重要的,反過來如果沒有這樣的意識,就可能會把真正意義上的創作變成一種情緒,變成一種喜好,甚至一種姿态,那樣可能就會浪費很多的才華。其次,我覺得特别重要,它是一部全面自我認知的作品,是一部認識之書。我們每個人每天對世界、對自己都有不同的認知。但是整個人生,有三個階段是認知的高峰期。第一個就是很小的時候,基本上就是讀幼稚園前一兩年。那時候比較單純,認識事物就可以了,是以給小朋友買些天文、地理、植物、動物、海洋等博物類的書就行。第二個應該是在青春期,基本上就是有自我意識,對自己在世界、在生活裡面是什麼位置開始有意識,也會出現叛逆,叛逆無非就是覺得自己不夠重要。但第三個認知,我覺得更重要,因為它可能是最後一次了,基本上就是成年之後吧,在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之間這麼一個階段。因為這時候認知有非常深厚的基礎,有他的經曆,有他的回憶,有他的想象與他的思考,就是非常複雜。這三部書就有這樣的意味在裡面。他的童年往事、家庭出身、家庭關系,包括在這個世界當中的位置、未來的一些可能性,所有能想到的一切,在三部書裡面基本上都得到了梳理,當然是以小說的方式梳理。如果以這三個主人公作為圓心往外延伸的話,确實可以延伸到幾乎所有的領域。是以我覺得在某種意義上,這部書的寫作也是作者對自己人生經曆,不管是現實的還是抽象的,一次全面的梳理。這樣的梳理當然有一個主題,就是生死。這樣的梳理我覺得其實非常必要,就相當于爬過了一座特别大的、特别高的山。再次,這是時代之書。他書中所寫的大量事情,是從世紀之交迄今的經曆。其中有一段我個人特别感興趣,雖然那一段可能不是重點,但是我覺得特别有時代感,就是在第三部裡關于網絡經曆的回顧。開始沒有網絡,然後有了網絡,論壇、校園網、人人網,接下來帶有公共特點的網絡平台突然就不流行了,開始變成部落格,後來變成微網誌,轉眼又變成了微信。整個20來年網絡應用的變遷,是客觀存在的,時代特點特别強。而且網絡的變遷與現實有對應的關系,既推動也有反作用,一定會對公衆精神層面産生影響。除了網絡,還有其他大量的細節描述與時代很貼切,而且與生死也有關聯。最後一個特點,這是一本思考之書,是對于生與死的關注。我們這一代人年紀越來越大,對這個問題接觸得也越來越頻繁。作為一種思考方式,死亡永遠會存在。三部裡面有大量的救人的故事,救人成了很重要的一個主題。最有意思的是,救人者往往同樣也抱有輕生、厭世的情緒。一個人很想放棄,然後遇到一個同樣想放棄的同類,他就特别感同身受,最終會将那個人救回來。給人的感覺就是,雖然很多事情很糟糕,但對生活還是很樂觀,充滿希望。我覺得,這對于當下很有啟發,對當代的年輕人很有借鑒作用,做了一個非常好的示範。

全文刊于《青年報.生活周刊》2023年11月19日07版。

陳思和、陳倉、李黎:為靈魂尋找附着的土壤——甫躍輝長篇小說《嚼鐵屑》漫談
陳思和、陳倉、李黎:為靈魂尋找附着的土壤——甫躍輝長篇小說《嚼鐵屑》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