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莊隐士 | (小說)《粉絲》連載十二

作者:大院子女

文/南莊隐士

故事梗概:

就業,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曆代如此。長篇小說《粉絲》描寫了改革開放後,某雜志社年輕編輯翟維和女朋友佳荞創業的艱辛,倆人都是從農村拼出來的大學生。在人們眼裡,大學生是“香饽饽”,不愁沒工作。時下,大多數大學畢業生卻成了自主擇業者,端起了“瓷飯碗”。女主人翁佳荞開始在一個私營企業當會計,後來離職做了網絡主播,為了擁有衆多粉絲,什麼法子都用過,吃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鹹。然而,她的網絡掙錢夢遭到父母強烈反對,連男朋友也不支援,她能成功嗎?

(本作品實為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南莊隐士 | (小說)《粉絲》連載十二

孩大不由娘,佳荞已聽不進爹娘的反對意見,為了生存,繼續天馬行空,獨來獨往。

回鄉的第二天,天漸亮,佳荞穿好沖鋒衣,帶好拍攝視訊的工具,悄悄的推開栅欄門,走出屯子。她沿着小時候去興海河邊的小路,一邊走,一邊對着手機鏡頭,指着河裡的冰碴子說:”各位家人,你們猜一下,這是以前的冰,還是昨天晚上結的?”

“馬上進入五月了,還會結冰嗎?”一位南方粉絲問道。

“你不會想到吧,眼下南方早己春意盎然,而大東北還是乍暖還寒,用句'早穿棉襖午穿紗,懷抱火爐吃西瓜'來比喻眼下的天氣并非恰當,但早晚溫差大是現實。是以,這些冰碴是昨天晚上新結的,你看河中那冰是不是流動的,而河邊全是新凝結的冰,你說俺這裡冷不冷,哎呦哎呀哎呀,看我撿一塊小石頭,擲中河中,沒有“撲咚”的聲響,上面還是一層冰啊。”

網絡上的粉絲聽了佳荞的話,都很有感觸。

佳荞打開了話匣子,向粉絲們介紹起家鄉情況:興海河的下遊不足50公裡是黑龍江和烏蘇裡江的交彙處,有着豐富的魚類資源,被譽為“淡水魚都”,魚産品也以其味道鮮美聲名遠播,大馬哈魚、鲟鳇魚、“三花五羅”都是這裡特有的魚類,因為味道鮮美,還遠銷全國各地。

“主播,聽說鲟鳇魚很好吃,我打賞一個火箭,幫我買條鲟鳇魚呗!”

“我也一樣,這打賞是買條大馬哈魚,哈哈。”

接下來,竟然又有不少人在給佳荞打賞。

看到這些彈幕,佳荞哭笑不得。自己直播半天沒有什麼收獲,想不到家鄉的魚長了臉,獲得不少打賞。當然,主要還是佳荞講的聲情并茂,赢得粉絲的力挺。

佳荞深知,如今城市的喧嚣和浮躁越來越多,是以,人們很容易被一些質樸的東西所感動。正是為了迎合多數粉絲的需要,她才做出當一名戶外主播的決定。

佳荞走了半個多小時,一路上不停的給粉絲介紹家鄉周圍的風景。這裡的空氣清新,樹木茂盛,走在路上,别有一番風味。正在看直播的粉絲看到這樣的場面,也是覺得心情很放松。沒多久,直播間裡傳出來幾聲溪水潺潺的聲音,一條四五十米寬的小河便映入粉絲的眼簾。

河水從上遊流下,河床、河堤都是純天然的,沒有半點現代化搭建的痕迹。水流并不湍急,河水中有幾塊巨大的天然石頭,已經被河水打磨的十分圓滑。兩側小草郁郁蔥蔥,整個場景猶如山水畫一般。

“我的天,這裡太美了吧!”

“主播,這個地方在哪?我想去看看。”

佳荞說:“歡迎這位海南的家人,來大東北做客。”

“看着很舒服,不過讓我去,還是算了,太遠了!我在天涯,你在海角。”粉絲們又在激烈的讨論。

佳荞走到河邊,發現一位中年男人正在釣魚,她上前一看,原來是自家親戚,論輩份叫他叔。“李叔,來這麼早?”她笑着打了聲招呼。

“外甥女佳荞呀,你什麼時侯回來的?”李叔熱情和善的問?

聽着李叔的話,佳荞指着手機鏡頭說道:“李叔,我的鏡頭正在錄播,您不介意吧?我是昨天回來的,還沒抽出時間看望您,沒想到在這兒碰見了您。”

李叔面對佳荞手機的鏡頭,倒是沒有太大的驚奇。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科技裝置,這在山村裡也很常見。

突然,李叔喊:“終于有魚上勾了!”就在這個時候,他見魚竿迅速開始晃動,魚來了!

隻見李叔迅速收杆,最後猛然挑起,一條大約一斤多的魚就這麼躍出水面。他迅速的收杆,魚在半空中被他精準的抓在手裡,是條最常見的草魚。

李叔将魚摘下,扔進水桶裡,心情很好。他指着水桶裡七八條不大不小的草魚和鲫魚說:“外甥女,這幾條魚你拿回家紅燒和熬湯吧,就算叔叔給你接風了。”說完,從柳樹拽下一條柳樹條,把魚串了起來遞給佳荞,佳荞也沒客氣,拎着魚傳回屯子。

回到家,為了緩解和爹娘的關系,佳養親自下廚。她拿着菜刀,菜刀仿佛粘在她的手上,收拾魚的時候,她左手把魚放在案闆上,刮鱗、開堂破肚,去鰓,手上仿佛有了靈魂。

直播間又彈出許多字幕:“6666,好厲害啊。”

“這刀工怎麼練出來的?”

佳荞關注彈幕,回複:“從小跟娘學的。”

“主播真牛!”

一時之間,直播間禮物不斷。她将鲫魚放進鍋底,兩面煎黃,然後等魚煎黃後,加入開水,再将剛才切好的生姜、大蔥、蒜頭。

熬了一會兒,她從地窯裡找出一塊凍豆腐,放在菜闆上,拿刀切凍豆腐。這一番操作,惹得觀衆一陣驚呼。隻見她把切的整整齊齊的凍豆腐盡數落在了鍋裡。四四方方,大小相同,看上去就仿佛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

十分鐘後,新鮮的鲫魚湯出鍋,她端起菜鍋,将魚湯和魚盡數倒在了一個盆子裡,白色的魚湯冒着淡淡的熱氣。

“娘!這是我今天做的魚湯,您趁熱喝吧。”佳莽從廚房取出一些餐具,把熱氣騰騰的魚湯倒進碗裡,然後端到了娘的炕頭。

娘躺在炕上,她沒睜眼睛,依然不搭理女兒。

佳荞放下魚湯後,又上上下下前前後後把小院子打掃了一番。

佳荞娘偷偷睜開眼,看到女兒忙前忙後,心疼起來,畢竟是自己的親閨女,能用多大仇恨哪。她起了身,來到院子裡。

“娘!您起來了!”

佳荞娘故意耷拉臉,不搭話,自己拿起一把掃帚掃了起來。

佳荞爹從外邊回來,看到眼前的一目,他心疼起女兒來:“閨女,你剛回來,别累着,”

“爹!不累,快進屋吃飯吧,還有鲫魚湯。”

佳荞爹邊喝魚湯邊問:“你做主播能掙錢嗎?”

佳荞仿佛看透了爹松動的心,為了争取到爹的支援,她口若懸河講了起來:

爹!直播的水很深,不外乎有三種情況。第一種和直播平台簽約。這類主播自身實力相對較強,數量相對最少。能簽約的主播,都是平台大力支援的對象,得到的資源也會非常多。禮物收入和平台一般情況下對半分。第二種,是和經紀公司簽約的主播,這種情況就非常的複雜了,經紀公司和工會有時候會非常的坑人,騙子也不少。主播加入工會或經紀公司後,收入分成是平台拿走一半,剩下的工會和主播商議配置設定。遇到坑人的工會,直接抽你4成,隻給主播留下1成。一些萌新主播加進去之後,工會就和吃人的狼一樣,可以肆意剝削萌新主播的收入。第三種主播,是自由人,就是想去哪播去哪播,想在哪個平台就在哪個平台,這種主播對平台來說就是充數的,掙錢也少。

“那你屬于那種?”佳荞爹問。

“爹,女兒剛涉足主播,隻能當自由人。”但她相信,隻要自己的實力到位,平台總會提出更好的條件。畢竟,實力和待遇是對等的,這很公平。

聽到這裡,一旁的佳荞娘終于吐出了幾句話:天上豈能掉餡餅,咱們老百姓春夏秋冬都在忙農活,汗珠子摔成八瓣,一年也掙不上多少錢。就憑網絡主播三寸不爛之舌,就想發大财,白日做夢。

佳荞聽了娘的一席話,好像被針紮了一下,疼極了。

佳荞父母從小在農村長大,受傳統的教育方式影響,吃苦耐勞、對幹農活有着較高的投入度。他們認為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帶來家庭的經濟安全感和社會地位的保障。他們渴望女兒走出屯子,有個體面工作。而佳荞大學畢業後,喜爰追求就業個性化、多元化和創造力,用創新的思維,對于工作的選擇注重興趣和激情,追求自由和靈活的工作。

兩代人對待就業問題上的代溝何時能填平?還是個未知數……

南莊隐士 | (小說)《粉絲》連載十二

南莊隐士的近照

個人簡介:劉基地(網名:南莊隐士),男,河北三河人,現住山東濟南,畢業于曲阜師範大學中文系。下過鄉,當過兵,上過軍校,經過商,從過政,現已退休。自小喜歡文學,寫過黑闆報,編過連報,投過稿。當過濟南市民記者、駐站作家、還是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山東濟南市作家協會會員。近三十多年,有千篇大小稿件被國家、省、市報刊雜志和各類文學網采用,并有數十篇獲過不同獎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