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庄隐士 | (小说)《粉丝》连载十二

作者:大院子女

文/南庄隐士

故事梗概:

就业,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历代如此。长篇小说《粉丝》描写了改革开放后,某杂志社年轻编辑翟维和女朋友佳荞创业的艰辛,俩人都是从农村拼出来的大学生。在人们眼里,大学生是“香饽饽”,不愁没工作。时下,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却成了自主择业者,端起了“瓷饭碗”。女主人翁佳荞开始在一个私营企业当会计,后来离职做了网络主播,为了拥有众多粉丝,什么法子都用过,吃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咸。然而,她的网络挣钱梦遭到父母强烈反对,连男朋友也不支持,她能成功吗?

(本作品实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南庄隐士 | (小说)《粉丝》连载十二

孩大不由娘,佳荞已听不进爹娘的反对意见,为了生存,继续天马行空,独来独往。

回乡的第二天,天渐亮,佳荞穿好冲锋衣,带好拍摄视频的工具,悄悄的推开栅栏门,走出屯子。她沿着小时候去兴海河边的小路,一边走,一边对着手机镜头,指着河里的冰碴子说:”各位家人,你们猜一下,这是以前的冰,还是昨天晚上结的?”

“马上进入五月了,还会结冰吗?”一位南方粉丝问道。

“你不会想到吧,眼下南方早己春意盎然,而大东北还是乍暖还寒,用句'早穿棉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来比喻眼下的天气并非恰当,但早晚温差大是现实。所以,这些冰碴是昨天晚上新结的,你看河中那冰是不是流动的,而河边全是新凝结的冰,你说俺这里冷不冷,哎呦哎呀哎呀,看我捡一块小石头,掷中河中,没有“扑咚”的声响,上面还是一层冰啊。”

网络上的粉丝听了佳荞的话,都很有感触。

佳荞打开了话匣子,向粉丝们介绍起家乡情况:兴海河的下游不足50公里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被誉为“淡水鱼都”,鱼产品也以其味道鲜美声名远播,大马哈鱼、鲟鳇鱼、“三花五罗”都是这里特有的鱼类,因为味道鲜美,还远销全国各地。

“主播,听说鲟鳇鱼很好吃,我打赏一个火箭,帮我买条鲟鳇鱼呗!”

“我也一样,这打赏是买条大马哈鱼,哈哈。”

接下来,竟然又有不少人在给佳荞打赏。

看到这些弹幕,佳荞哭笑不得。自己直播半天没有什么收获,想不到家乡的鱼长了脸,获得不少打赏。当然,主要还是佳荞讲的声情并茂,赢得粉丝的力挺。

佳荞深知,如今城市的喧嚣和浮躁越来越多,所以,人们很容易被一些质朴的东西所感动。正是为了迎合多数粉丝的需要,她才做出当一名户外主播的决定。

佳荞走了半个多小时,一路上不停的给粉丝介绍家乡周围的风景。这里的空气清新,树木茂盛,走在路上,别有一番风味。正在看直播的粉丝看到这样的场面,也是觉得心情很放松。没多久,直播间里传出来几声溪水潺潺的声音,一条四五十米宽的小河便映入粉丝的眼帘。

河水从上游流下,河床、河堤都是纯天然的,没有半点现代化搭建的痕迹。水流并不湍急,河水中有几块巨大的天然石头,已经被河水打磨的十分圆滑。两侧小草郁郁葱葱,整个场景犹如山水画一般。

“我的天,这里太美了吧!”

“主播,这个地方在哪?我想去看看。”

佳荞说:“欢迎这位海南的家人,来大东北做客。”

“看着很舒服,不过让我去,还是算了,太远了!我在天涯,你在海角。”粉丝们又在激烈的讨论。

佳荞走到河边,发现一位中年男人正在钓鱼,她上前一看,原来是自家亲戚,论辈份叫他叔。“李叔,来这么早?”她笑着打了声招呼。

“外甥女佳荞呀,你什么时侯回来的?”李叔热情和善的问?

听着李叔的话,佳荞指着手机镜头说道:“李叔,我的镜头正在录播,您不介意吧?我是昨天回来的,还没抽出时间看望您,没想到在这儿碰见了您。”

李叔面对佳荞手机的镜头,倒是没有太大的惊奇。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科技设备,这在山村里也很常见。

突然,李叔喊:“终于有鱼上勾了!”就在这个时候,他见鱼竿迅速开始晃动,鱼来了!

只见李叔迅速收杆,最后猛然挑起,一条大约一斤多的鱼就这么跃出水面。他迅速的收杆,鱼在半空中被他精准的抓在手里,是条最常见的草鱼。

李叔将鱼摘下,扔进水桶里,心情很好。他指着水桶里七八条不大不小的草鱼和鲫鱼说:“外甥女,这几条鱼你拿回家红烧和熬汤吧,就算叔叔给你接风了。”说完,从柳树拽下一条柳树条,把鱼串了起来递给佳荞,佳荞也没客气,拎着鱼返回屯子。

回到家,为了缓解和爹娘的关系,佳养亲自下厨。她拿着菜刀,菜刀仿佛粘在她的手上,收拾鱼的时候,她左手把鱼放在案板上,刮鳞、开堂破肚,去鳃,手上仿佛有了灵魂。

直播间又弹出许多字幕:“6666,好厉害啊。”

“这刀工怎么练出来的?”

佳荞关注弹幕,回复:“从小跟娘学的。”

“主播真牛!”

一时之间,直播间礼物不断。她将鲫鱼放进锅底,两面煎黄,然后等鱼煎黄后,加入开水,再将刚才切好的生姜、大葱、蒜头。

熬了一会儿,她从地窑里找出一块冻豆腐,放在菜板上,拿刀切冻豆腐。这一番操作,惹得观众一阵惊呼。只见她把切的整整齐齐的冻豆腐尽数落在了锅里。四四方方,大小相同,看上去就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十分钟后,新鲜的鲫鱼汤出锅,她端起菜锅,将鱼汤和鱼尽数倒在了一个盆子里,白色的鱼汤冒着淡淡的热气。

“娘!这是我今天做的鱼汤,您趁热喝吧。”佳莽从厨房取出一些餐具,把热气腾腾的鱼汤倒进碗里,然后端到了娘的炕头。

娘躺在炕上,她没睁眼睛,依然不搭理女儿。

佳荞放下鱼汤后,又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把小院子打扫了一番。

佳荞娘偷偷睁开眼,看到女儿忙前忙后,心疼起来,毕竟是自己的亲闺女,能用多大仇恨哪。她起了身,来到院子里。

“娘!您起来了!”

佳荞娘故意耷拉脸,不搭话,自己拿起一把扫帚扫了起来。

佳荞爹从外边回来,看到眼前的一目,他心疼起女儿来:“闺女,你刚回来,别累着,”

“爹!不累,快进屋吃饭吧,还有鲫鱼汤。”

佳荞爹边喝鱼汤边问:“你做主播能挣钱吗?”

佳荞仿佛看透了爹松动的心,为了争取到爹的支持,她口若悬河讲了起来:

爹!直播的水很深,不外乎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和直播平台签约。这类主播自身实力相对较强,数量相对最少。能签约的主播,都是平台大力支持的对象,得到的资源也会非常多。礼物收入和平台一般情况下对半分。第二种,是和经纪公司签约的主播,这种情况就非常的复杂了,经纪公司和工会有时候会非常的坑人,骗子也不少。主播加入工会或经纪公司后,收入分成是平台拿走一半,剩下的工会和主播商议分配。遇到坑人的工会,直接抽你4成,只给主播留下1成。一些萌新主播加进去之后,工会就和吃人的狼一样,可以肆意剥削萌新主播的收入。第三种主播,是自由人,就是想去哪播去哪播,想在哪个平台就在哪个平台,这种主播对平台来说就是充数的,挣钱也少。

“那你属于那种?”佳荞爹问。

“爹,女儿刚涉足主播,只能当自由人。”但她相信,只要自己的实力到位,平台总会提出更好的条件。毕竟,实力和待遇是对等的,这很公平。

听到这里,一旁的佳荞娘终于吐出了几句话:天上岂能掉馅饼,咱们老百姓春夏秋冬都在忙农活,汗珠子摔成八瓣,一年也挣不上多少钱。就凭网络主播三寸不烂之舌,就想发大财,白日做梦。

佳荞听了娘的一席话,好像被针扎了一下,疼极了。

佳荞父母从小在农村长大,受传统的教育方式影响,吃苦耐劳、对干农活有着较高的投入度。他们认为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带来家庭的经济安全感和社会地位的保障。他们渴望女儿走出屯子,有个体面工作。而佳荞大学毕业后,喜爰追求就业个性化、多元化和创造力,用创新的思维,对于工作的选择注重兴趣和激情,追求自由和灵活的工作。

两代人对待就业问题上的代沟何时能填平?还是个未知数……

南庄隐士 | (小说)《粉丝》连载十二

南庄隐士的近照

个人简介:刘基地(网名:南庄隐士),男,河北三河人,现住山东济南,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下过乡,当过兵,上过军校,经过商,从过政,现已退休。自小喜欢文学,写过黑板报,编过连报,投过稿。当过济南市民记者、驻站作家、还是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近三十多年,有千篇大小稿件被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和各类文学网采用,并有数十篇获过不同奖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