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思和、陈仓、李黎:为灵魂寻找附着的土壤——甫跃辉长篇小说《嚼铁屑》漫谈

作者:原鄉書院
陈思和、陈仓、李黎:为灵魂寻找附着的土壤——甫跃辉长篇小说《嚼铁屑》漫谈
陈思和、陈仓、李黎:为灵魂寻找附着的土壤——甫跃辉长篇小说《嚼铁屑》漫谈
陈思和、陈仓、李黎:为灵魂寻找附着的土壤——甫跃辉长篇小说《嚼铁屑》漫谈

唐婧:陈思和教授,你是著名的评论家,你在《嚼铁屑》这部作品中,有没有看到甫跃辉的改变? 还有就是甫跃辉在这批80后作家中,他的独特性有没有在这本书中得到体现?陈思和:甫跃辉创作的改变很大,他原来给我一部他的短篇小说集,叫《安娜的火车》,我给他写过一篇序。甫跃辉当时的创作比较集中在个人的命运上,就是写一个外地的人到上海之后。但是小说不是写他没有融进,而且写他在边缘地带的一种心情,一种对自己命运的感叹。所以他当时的小说好像主题是很集中的,角色有点像甫跃辉自己的这么一个游荡的形象。这个形象在当代文学中的确是蛮普遍的。我过去说这个形象是有传承的,因为我们五四新文学当中这样的知识分子很多,现在传承到了甫跃辉笔下。《嚼铁屑》这部小说,首先它没有什么流行的题目,从意境上说是非常宏大的。故事结构不大,人物从城市回到乡下也好,回到小城也好,都面临一个生死问题的纠缠。这部小说表面上看好像是重复地在讨论这一主题,但仔细看下来的话,给我的冲击力蛮大,尤其是最后一部。三部作品是一部比一部高,一部比一部往前推进的。第一部是现实的题材,到第二部出现了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到第三部的时候就完全进入到一个抽象的、形而上的、思辨的境界,看上去很虚幻,是非常抽象的,但写的意境非常宏大。如今是一个短视频时代,大家都知道短平快,要吸引人的眼球,这部小说完全跳出了我们今天时代的局限和格局,走上了一条大境界的道路。我在里面看到甫跃辉这十年的进步是非常大的,在精神上有一种飞跃性的东西。我有一点点不明白的地方是,你这么年轻为什么会思考死的问题?甫跃辉:我不知道具体每个人是怎么样的。我自己十来岁时就会想到这些事情。我读本科的时候,有一次胸口痛去复旦校医院检查,校医院的医生跟我说,你这个情况要去长海医院查的。当时拍了一个胸片还是什么,说要一个星期才知道。接诊那个医生就跟我说,很可能是肺癌,又说,你年纪太轻了,不大可能,然后又说,也不排除这个可能。等过了一星期之后,我再去复查,一位女医生不屑地说,这哪是什么肺癌啊,是胸口肌肉痛嘛。但是那个星期,你想我是怎么度过的? 生活中,这类事我碰到不少,难免就会想到死这件事。不只我,应该很多人都会想这个问题。唐婧:《嚼铁屑》三部曲,包括《广场》《大河》《危楼》三部。这部书从世俗生活到精神世界、再到生死主题,层层推进,越写越好,囊括了现实生活的很多方面。此外这部作品还将诗歌、散文,还有话剧、书信、日记、短信、歌词等文体融入其中。这种创新性的写作方式,让《嚼铁屑》呈现出一种广博和深邃的状态。陈仓老师你是小说家,也是诗人,你跟大家分享一下对这部书的阅读感受吧。陈仓:我看到《嚼铁屑》这个书名以后,开始也是不太理解,但是看完作品以后,我们就能感受到一种意象。什么意象呢? 牛嚼青草的时候叫反刍,而一个人在嚼着铁屑,给人的感受是什么? 第一个是冰冷,第二个是坚硬,第三个是惯性。这种行为本身是怪异的,所以说他也有孤独。其实书名在第一部里已经有迹象有解释了。第一部里面有两个主人公,一个叫路师傅,一个叫杜霞,两个人是真爱,他们相会的地方在一个废弃的五金厂。去五金厂的路上,撒满了废弃的铁屑。看到这个意象,我就感觉到是嚼铁屑反映出来的症状,冷漠也罢,坚硬也罢,怪异也罢,还有孤独也罢,它其实是一种城市人的城市病。另外两个主人公是侯澈和楼春雨,侯澈是在上海婚姻失败回到了故乡,她的同学楼春雨是因为在省城里面做生意,生意失败了,然后净身出户,离了婚卖了房子,回到小县城的。我觉得甫跃辉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走在了体悟社会发展的前列,因为我是前几年写进城出身的人,进城这个话题很热门,甚至形成了写进城的热潮。但是后来我就在思考,故乡回不去了我们怎么办?《嚼铁屑》的第一部《广场》,讲述的就是进城人员怎么回去的问题。侯澈和楼春雨开始回去是疗伤,但是用疗伤、用逃离的词语,都不足以说明问题,也不是很准确。真正可以用的词叫回归。回到县城,他们必须找到一个精神支柱,有了精神支柱才算是回归。所以说,甫跃辉给我们所有进城人员如何回归找到了一个点。他通过三个人的死表现出来。第一个人叫李青萍,她生病住院了以后没人照看。当儿女子孙都进城了以后,留守在老家的人,他们的终老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李青萍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是侯澈的母亲等人成立了一个老年互助形式的组织,叫桑榆故事,解决了李青萍的生老病死问题,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救赎的行动。第二个人是赵飞飞。可能很多人不太注意赵飞飞,他是侯澈的同学,是他们班的班长,他是充满梦想的一个人,但是没有走出小县城,被困在了小县城。不过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他的梦想没有丧失。他有一个习惯,喜欢去钓鱼,而且是夜钓。他钓鱼的目的不是为了吃鱼,而是钓完了鱼再把鱼放生。那他钓的是什么? 是向往鱼在水里的那种广阔天地,和一种自我突破的生活状态。最后,他因为钓了一条很大的鱼,但拽不上来,就跳下河去抓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看起来是出事了,其实他是跟着鱼一起,走向了那条大河,走向了自由的世界。第三个人是路师傅。路师傅为了维护自己的爱情,维护自由的婚恋而死。通过这三个人的生与死,通过他们的人生的终极追问,甫跃辉让那些回到小县城的人,找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特别有意思的是什么呢? 侯澈认识了一个脑瘫病人叫初春。初春和正常人的世界是完全隔绝的。侯澈认识她了以后,把她带向了正常人生活的圈子,让她成为“编外同学”参加聚会。侯澈也以自己的善良从初春的身上找到了她在小县城的情感寄托。侯澈刚回到县城的时候,她和她妈始终都有隔阂,不能亲近,但是认识初春以后,发生了两大改变:第一个是她和她妈拉着手了,第二个是她和楼春雨也拉手了,楼春雨是在中学时暗恋过她的人。这两个拉手代表的是进城人员,正式回归小县城,回归故乡,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原点,回到了情感的原点。总结一句话就是,甫跃辉要告诉我们,精神的回归,并不是得到多少,而是付出了多少。付出很重要,侯澈对脑瘫病人付出的善意呵护,让她的情感得到了寄托,她的精神才真正回到了故乡。可以说,小说到结尾的这个时候,所有的人物都找到了原点,找到了根,灵魂找到了附着的土壤。唐婧:李黎是我们凤凰文艺出版社的副总编辑,他和我都是《嚼铁屑》的责任编辑。李黎老师是我们这些人中第一个看《嚼铁屑》书稿的人。早在2020年,《嚼铁屑》在参加凤凰文学奖评选的时候,他就看了这部作品,不过那时候还只有前两部,第三部还只有大纲。我记得《嚼铁屑》的颁奖辞在强调这部作品的当下性和时代性,就是我们在《嚼铁屑》中能看到同代人的身影,甚至能看到我们自己的身影。我们请李黎老师来谈谈吧。李黎:首先,我认为这是一部野心之作。谈野心这个词,如果在生活中谈到某某人有野心,可能不一定是正面的,但是对创作来说,我觉得野心必不可少。我们不可能指望世界上所有的小说家、导演、音乐家什么的,都按照自己的性情,按照自己的情绪来创作,里面必须有很大的野心,不管是挑战自我、挑战他人,还是挑战经典,都需要有这么一个野心。《嚼铁屑》就是一部非常有野心的作品。它融合了各种文体,也是一次非常清楚的表达。我觉得在三四十岁的年龄,野心是特别重要的,反过来如果没有这样的意识,就可能会把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变成一种情绪,变成一种喜好,甚至一种姿态,那样可能就会浪费很多的才华。其次,我觉得特别重要,它是一部全面自我认知的作品,是一部认识之书。我们每个人每天对世界、对自己都有不同的认知。但是整个人生,有三个阶段是认知的高峰期。第一个就是很小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读幼儿园前一两年。那时候比较单纯,认识事物就可以了,所以给小朋友买些天文、地理、植物、动物、海洋等博物类的书就行。第二个应该是在青春期,基本上就是有自我意识,对自己在世界、在生活里面是什么位置开始有意识,也会出现叛逆,叛逆无非就是觉得自己不够重要。但第三个认知,我觉得更重要,因为它可能是最后一次了,基本上就是成年之后吧,在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之间这么一个阶段。因为这时候认知有非常深厚的基础,有他的经历,有他的回忆,有他的想象与他的思考,就是非常复杂。这三部书就有这样的意味在里面。他的童年往事、家庭出身、家庭关系,包括在这个世界当中的位置、未来的一些可能性,所有能想到的一切,在三部书里面基本上都得到了梳理,当然是以小说的方式梳理。如果以这三个主人公作为圆心往外延伸的话,确实可以延伸到几乎所有的领域。所以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这部书的写作也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不管是现实的还是抽象的,一次全面的梳理。这样的梳理当然有一个主题,就是生死。这样的梳理我觉得其实非常必要,就相当于爬过了一座特别大的、特别高的山。再次,这是时代之书。他书中所写的大量事情,是从世纪之交迄今的经历。其中有一段我个人特别感兴趣,虽然那一段可能不是重点,但是我觉得特别有时代感,就是在第三部里关于网络经历的回顾。开始没有网络,然后有了网络,论坛、校园网、人人网,接下来带有公共特点的网络平台突然就不流行了,开始变成博客,后来变成微博,转眼又变成了微信。整个20来年网络应用的变迁,是客观存在的,时代特点特别强。而且网络的变迁与现实有对应的关系,既推动也有反作用,一定会对公众精神层面产生影响。除了网络,还有其他大量的细节描述与时代很贴切,而且与生死也有关联。最后一个特点,这是一本思考之书,是对于生与死的关注。我们这一代人年纪越来越大,对这个问题接触得也越来越频繁。作为一种思考方式,死亡永远会存在。三部里面有大量的救人的故事,救人成了很重要的一个主题。最有意思的是,救人者往往同样也抱有轻生、厌世的情绪。一个人很想放弃,然后遇到一个同样想放弃的同类,他就特别感同身受,最终会将那个人救回来。给人的感觉就是,虽然很多事情很糟糕,但对生活还是很乐观,充满希望。我觉得,这对于当下很有启发,对当代的年轻人很有借鉴作用,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

全文刊于《青年报.生活周刊》2023年11月19日07版。

陈思和、陈仓、李黎:为灵魂寻找附着的土壤——甫跃辉长篇小说《嚼铁屑》漫谈
陈思和、陈仓、李黎:为灵魂寻找附着的土壤——甫跃辉长篇小说《嚼铁屑》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