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一南:主席留下的戰略遺産,對遏制美國的挑釁到現在還在起影響

作者:甜途

“美國在北韓戰争中初次領悟到戰争的有限性。”

“在越南戰争中,為了防止中國介入,美國下令限制美軍不得轟炸距中國邊境40公裡以内的區域,甚至不準設立基礎設施!”

“毛主席的戰略遺産至今仍在有效地遏制着美國的挑釁,對其起到了制約作用。”

這些言論來自于國家安全戰略專家、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将軍在一次電視座談中的發言。

金一南教授在讨論中着重強調,美國一直在進行挑釁行為,但經曆了一場戰争後,美國軍隊改變了對我們的看法和态度,這一影響深遠,至今仍在産生影響。

金一南教授提到的戰略遺産即指“北韓戰争”,這場局部戰争進而升華為對國家産生幾十年影響的戰略高度。可見其中蘊含着許多值得我們深入探讨和思考的内容。

金一南:主席留下的戰略遺産,對遏制美國的挑釁到現在還在起影響

金一南将軍還詳細闡述了“北韓戰争”的起因以及當時的國際形勢。

随着二戰的結束,世界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不論是由美、英、法上司的戰勝國,還是以德、日、意為首的戰敗國,都暫時停止了軍事擴張,開始休養生息。然而,資本主義的貪婪本質并未改變。

在通過軍事手段瓜分資源後,重心轉向了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殖民擴張。同時,世界在意識形态方面形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兩大陣營。

在軍事方面,表現為以北約為主導的前者和以華約為首的後者兩大軍事集團。盡管二者在意識形态上存在巨大差異,充滿競争和對立,但由于雙方優先恢複和發展國内經濟的共同目标,維持了相對平衡。

金一南:主席留下的戰略遺産,對遏制美國的挑釁到現在還在起影響

然而,1950年,北韓半島的局勢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在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各自在半島支援代理人建立政權,通過劃設“三八線”來維持這種治理。

1950年6月25日,在蘇聯的支援下,北韓軍隊跨越“三八線”展開不宣而戰,對南韓發動全面進攻,引發了“北韓戰争”。

李承晚政權毫無準備,迅速潰敗,不到三天,首都漢城失守。

僅僅一個月後,北北韓軍隊占領了北韓半島90%的土地,戰局一度看似對他們有利。

随着南韓岌岌可危,美國組織所謂的“聯合國軍”介入,于9月15日,麥克阿瑟親率第十軍團成功登陸仁川,切斷了北韓軍隊的後路,并在一周内奪回漢城。

面對龐大的“聯合國軍”,北韓軍隊毫無抵抗之力,麥克阿瑟趁勢追擊,越過“三八線”,将戰火擴散至整個北韓,最終逼近鴨綠江。

面對不可匹敵的“聯合國軍”,北韓軍隊無法對抗,隻得緊急派遣特使向中國請求援助。

金一南:主席留下的戰略遺産,對遏制美國的挑釁到現在還在起影響

為何中國選擇參與“抗美援朝”?當時國内形勢如何? 當時,新中國剛成立一年,面臨着百廢待興、整體形勢并不樂觀的局面。

在經濟方面,長期遭受帝國主義的剝削,曆時14年的日本侵略,再加上國民黨的A錢掠奪,使得中國陷入基礎薄弱、貧困的窘境。

金融領域的新秩序尚未完全建立,通貨膨脹問題嚴重,普通百姓生活貧苦。

中國的工業基礎相當薄弱,基礎設施如道路交通等仍需大力改善。受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影響,中國當時面臨着嚴重的經濟困境。

擁有4億多人口的中國占世界總人口四分之一,但人均GDP僅為23美元,與當時的美國(1882美元)和台灣(156美元)相比存在明顯差距。

在這樣的背景下,毛主席上司的政府正緻力于全國性的土地改革,大力推動經濟發展,希望迅速解決曆史遺留問題,使國民經濟走上正軌。

金一南:主席留下的戰略遺産,對遏制美國的挑釁到現在還在起影響

在政治層面上,盡管新中國已成立,但面臨着國際上的政治孤立,未能在聯合國恢複合法權益。

國内大城市仍有國民黨特務潛伏,四川、廣西、西藏等地仍在進行激烈的剿匪、禁毒戰鬥,而台灣問題尚未解決。

解放軍主力大部分仍參與軍事鬥争,同時也在支援地方建設。

在心理層面上,經曆了長期戰亂的人民渴望休養生息,希望過上平安穩定的生活。面對蘇聯和北韓的請求,國内意見分歧。

有人認為,從眼前的利益出發,應集中力量發展國民經濟,統一台灣。考慮到我軍與美軍的巨大差距,許多人主張避免介入北韓戰争。

金一南:主席留下的戰略遺産,對遏制美國的挑釁到現在還在起影響

然而,毛主席等上司人認為不能坐視不理。他們擔心北韓崩潰将使東北三省的重工業基地直面美國的威脅,而且認為美國野心膨脹,可能從多個方向包圍大陸。

盡管美軍裝備先進,但其士氣低落,加之勞師遠征,中國有信心戰勝他們。

毛主席将“抗美援朝”提升到保衛祖國的戰略高度,強調“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抗美援朝”的結局證明了毛主席的雄才大略和遠見卓識。正如王震将軍所言:“毛主席比我們早看了50年。”

毛主席頂住各方反對,堅定決策,1950年10月19日,由彭德懷擔任總司令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跨越鴨綠江,開始“抗美援朝”戰鬥,拉開了這場戰争的序幕。

金一南:主席留下的戰略遺産,對遏制美國的挑釁到現在還在起影響

在“抗美援朝”過程中,大陸海軍和空軍起步較晚,陸軍武器相對落後,而入朝志願軍在時間倉促下,後勤無法及時跟進,缺乏配備棉衣,隻攜帶三天的炒面作為幹糧。

盡管面對裝備精良的海、陸、空敵人,我軍的優勢在于高昂的士氣和敢打敢拼的作風。在北韓戰場上,我軍很快站穩了腳跟,并對美軍進行了有力的反擊。

志願軍在戰鬥中采用了靈活的戰術,包括尖刀突破、機動進攻、穿插分割和機動防禦等,對美軍造成了沉重打擊。

在像喋血嶺戰役、上甘嶺戰役等正面對抗中,我軍以堅韌的鬥志取得勝利,湧現出了黃繼光、邱少雲等衆多戰鬥英雄。國内後方也展開了大規模的前線支援。

金一南:主席留下的戰略遺産,對遏制美國的挑釁到現在還在起影響

在經過近三年的戰争、五次大規模戰役後,中國人民志願軍與北韓人民軍共同扭轉了北韓戰局,将“聯合國軍”逐回“三八線”。

1953年7月27日,在闆門店,美國不得不在《北韓停戰協定》上簽字,結束了為期三年的北韓戰争。多年後,“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在回憶錄中感慨地寫到:“我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将軍。”他的沮喪之情溢于言表。

金一南:主席留下的戰略遺産,對遏制美國的挑釁到現在還在起影響

北韓戰争是二戰結束後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争,交戰雙方投入的兵力均超過百萬,傷亡人數接近60萬,其中包括197653名志願軍官兵的英勇犧牲,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烈士也在其中。這場戰争規模之大、戰況之慘烈,影響之深遠已經超越了一場局部戰争的範疇。

北韓戰争改變了世界格局,使美國實力受到巨大消耗和削弱,而蘇聯則趁機壯大實力,形成了與美國争霸的局面。同時,戰勝國未能顧及日本、德國等戰敗國,這些國家在悶聲發展經濟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為重返世界強國奠定了基礎。

金一南:主席留下的戰略遺産,對遏制美國的挑釁到現在還在起影響

在“抗美援朝”戰争中的勝利,金一南教授認為,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徹底改變了美軍對中國軍人的看法。這種勝利導緻帝國主義不敢輕易侵犯和欺辱中國,并在越南戰争中提出了"有限戰争"的概念。這表明毛主席留下的戰略遺産在應對美國的挑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抗美援朝”戰争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使其團結凝聚。這種民族精神一直是中國發展騰飛的基石,多次在面臨挑戰和困難時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金一南:主席留下的戰略遺産,對遏制美國的挑釁到現在還在起影響

在經濟層面上,戰争對大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這在十多年後還可通過我們償還蘇聯的外債得到證明。然而,從另一角度看,戰争也催生了大陸工業體系的完善,特别是軍工等重工業的蓬勃發展。

多年後,我們一直将發展具備足夠防禦能力的軍事力量作為目标,大幅提升了裝備水準,為大陸的和平崛起提供了堅實支撐。

北韓戰争向全球展示了中國人的堅毅頑強,讓西方列強認識到“西方侵略者隻要在東方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同時,世界對大陸的同情和了解不斷增加,大陸的國際地位也空前提高。

1971年,中國以壓倒性的票數重返聯合國五常,成為明證。

金一南:主席留下的戰略遺産,對遏制美國的挑釁到現在還在起影響

金教授指出,北韓戰争為中國創造了繁榮穩定的發展環境,為三十年後中國經濟起飛奠定了堅實基礎。至今,北韓戰争的影響仍在大陸的較量與全球金融博弈中展現。

這場戰争的戰略意義遠遠超越了其本身,其深遠的影響可能持續在大陸的發展道路上。我們在看待目前中國取得的成就時,不應忘記和割斷這段曆史。

每一步台階的上升,都是建立在前人打下的堅實基礎上。六十多年過去,北韓戰争已成為時空變換中的曆史,而今大陸已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力有了明顯提升。然而,回顧這段曆史時,我們不應忘卻英勇的志願軍将士和那些長眠在異國土地上的烈士們,同時感激偉人當年的高瞻遠矚和正确決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