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血管堵不堵,站起來走幾步!出現這6個信号就要當心了

作者:有來醫生

沈先生,68歲,因左下肢突發疼痛、麻木、發涼18小時,而前往醫院進行急診。

就診時,醫生查體發現,沈先生的左足皮溫涼、皮色蒼白、感覺運動功能受限,左下肢股動脈、腘動脈、足背及胫後動脈未觸及搏動;急診查下肢動脈彩超提示:左股動脈内膜增厚伴斑塊形成,左股淺動脈、腘動脈血栓形成,管腔閉塞。

醫生追問其病史了解到,沈先生既往有房顫病史、平素口服倍他樂克控制心室率,但未規律服用抗凝藥物;無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等其他病史,但有長達20多年的吸煙史;本次發病後,飲食差、睡眠差,無法平卧,夜間疼痛明顯,呈坐位抱膝。

入院後,醫生迅速為其評估缺血程度,行下肢動脈CTA提示:左下肢動脈栓塞可能性大,股淺動脈、腘動脈血栓形成,管腔栓塞。

考慮到沈先生既往房顫病史,未規律使用抗凝藥,推測是心房内栓子脫落堵塞下肢動脈,造成急性動脈缺血所緻;此外,沈先生的下肢缺血時間過長,且已出現足趾無法運動,感覺功能喪失,醫生決定急診行左股動脈切開、Fogarty導管取栓。

手術過程順利,沈先生術後術第2天,皮溫逐漸轉暖、皮色轉紅潤、感覺運功功能逐漸恢複,術後1周後其肢體缺血症狀基本消失,醫生準予出院。

出院後1個月複查彩超,沈先生無明顯不适,彩超結果可見左下肢動脈血流通暢,無明顯狹窄及閉塞。

醫生提醒,下肢動脈栓塞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急性下肢動脈缺血情況,肢體缺血6~8小時,組織即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傷;嚴重動脈栓塞患者會出現典型的5P征,即疼痛(pain)、蒼白(pallor)、無脈(pulselessness)、感覺異常(paresthesia)、運動障礙(paralysis)。

是以,一旦懷疑動脈栓塞,要及時快速進行手術,解除栓塞,避免肢體發生缺血壞疽的可能。

血管堵不堵,站起來走幾步!出現這6個信号就要當心了

俗話說“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

雙腿作為人體的重要“交通樞紐”,會影響到身體整個的循環,人的雙腿上有整個身體50%的神經、血管,連接配接着人體不同的組織和器官。

根據最新的醫學研究顯示,走路時出現的不适感往往與血管健康緊密相關。

血管堵不堵,站起來走幾步就知道,如果出現這6個信号,就要當心了!

01

走路急了胸口疼

血管堵塞,最典型的一個外在展現就是胸口疼痛,因為心髒是循環全身血液的一個重要器官,當人體的血管出現堵塞的時候,就會導緻血液運輸回心髒的含量降低,進而出現供血供氧不足的情況。

而走路是一項需要調動體内各個器官一起運作的活動,如走路過程中運動量增加,心髒耗氧量也會增加,導緻心髒供血供氧不足,進而引起心口疼痛,症狀較輕微時,患者一般隻要立即停下來休息休息,其不适症狀就會消失。

患者一般快走200米就會出現胸悶、胸痛,還有些患者會出現走路時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頭痛。

02

腿腳涼、麻、痛

當下肢血管動脈出現急性栓塞時,通常會出現下肢突發的涼、麻、疼的症狀,同時伴有感覺異常,往往還會導緻機體出現活動障礙。

如果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造成的堵塞,早期往往隻有足的麻木和疼痛的感覺,随着病情的逐漸進展,會出現走路時小腿肌肉酸痛,待休息一段時間後可以有所緩解。

03

腿部皮膚顔色異常

動脈内血管堵塞可導緻患者的腿部皮膚顔色蒼白,觸摸之後感覺皮溫較低,足背動脈搏動減弱甚至消失,嚴重者可出現皮膚顔色青紫發黑,肢體壞死等表現。

而靜脈内堵塞可導緻局部皮膚紅腫疼痛,可觸及疼痛包塊等,深靜脈血栓形成可出現肢體腫脹,疼痛,慢性期甚至出現皮膚色素沉着,皮膚潰瘍等。

血管堵不堵,站起來走幾步!出現這6個信号就要當心了

04

間歇性跛行

間歇性跛行是血管堵塞較為常見的症狀之一,主要是行走一段時間以後,下肢出現疼痛,休息一會兒,下肢的疼痛就會緩解,然後再繼續行走,又會出現疼痛,繼續休息又緩解,周而複始,這就叫間歇性跛行。

導緻間歇性跛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下肢動脈血管堵塞,下肢動脈供血不足,下肢肢體缺血、缺氧,活動以後,缺氧加重,出現疼痛。

休息時缺氧情況會逐漸減輕,疼痛也會慢慢有所緩解,随着病情的逐漸加重,跛行距離逐漸縮短,直至出現靜息痛,即休息時也會疼痛,以夜間為重。

當病情進入晚期時,可能會出現遠端肢體的潰瘍、壞死等,嚴重的可以導緻感染。

05

下肢水腫

人體的兩條小腿,應當是粗細相當的,可一旦出現一條腿粗,一條腿細,不對稱水腫時,就要警惕血管堵塞,形成了血栓。

水腫一側可能是下肢靜脈血管堵塞,出現血液回流不通暢所緻,當血管不通暢,身體無法代謝掉身體中多餘的水分,就會引起身體的水腫。

另外,當靜脈血管堵塞時,患者會出現堵塞段遠端肢體的腫脹、疼痛、皮膚張力大,以水腫著稱,可有凹陷性的水腫,這種水腫往往不會因下肢擡高,或平卧休息後而獲得一定的緩解。

06

肌肉痙攣

下肢血管堵塞在發病的過程當中,很可能會導緻下肢的肌肉産生明顯的痙攣,會引起部分人群産醬油筋的症狀。

由于血管動脈硬化後,腿部供血減少,血流不暢,代謝産物不能被血液帶走,當代謝物積累到一定濃度時,會刺激肌肉收縮,進而引起疼痛抽筋。

此外,如果中老年人經常會有頭暈、平衡失調、走着走着往一邊歪的情況,也要警惕可能是血管堵塞。

血管堵不堵,站起來走幾步!出現這6個信号就要當心了

不想血管堵塞,牢記3個字,血管會越來越好

1

第一個字:水

水是最好的血液稀釋劑,平時多喝水,喝溫開水可以起到稀釋血液、增加血液流動性、避免血液過于黏稠、減少血管堵塞等作用。

血液中的主要成分為血細胞以及血漿,血漿中的成分主要是水,是以多喝水之後水會被吸收到血液當中,是以會導緻血容量增加,進而達到稀釋血液的效果。

多喝水後血液被稀釋,血液流動速度會加快,同時血脂濃度也會下降,能夠避免血液過于黏稠,防止出現血栓、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

建議成年人每天保證2000毫升左右的水分攝入,若腎功能不佳的患者,需聽從醫生意見飲水。

飲水最好以溫開水為主,不要過量攝入刺激性較強的飲品,如咖啡、濃茶等。

2

第二個字:動

堅持運動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有助于體内的脂肪和膽固醇的減少,能夠促進血管内的垃圾分解,進而達到預防血管堵塞的作用。

平時一定要盡量避免長期久坐或卧床,“上班族”應每45分鐘站起來活動一下身體,如去接杯水、伸伸懶腰、上個廁所等方式,來預防血管堵塞。

建議每周堅持3~5次,每次20~30分鐘左右中等強度的運動,推薦瑜伽、散步、慢跑、遊泳、騎行、打太極拳等,老年人可首選散步、太極拳。

除了定期進行活動和鍛煉外,平時常做這3個動作也可有助于預防血管堵塞。

如果是心血管好發的人群,特别是中老年人,睡前常做這3個小動作,能夠幫助身體預防血管的堵塞:

① 仰卧,雙腿伸直擡高45度,堅持20~30秒,堅持做10個;

② 坐起,小腿垂于床下,堅持2分鐘;

③ 再平卧,腳尖繃緊,一繃一放,熟練做30個。

每天抽15分鐘的時間,做這3個小動作,堅持做起來,可對血管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3

第三個字:吃

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少吃肥肉、肝髒、腎髒等動物内髒,油盡量選擇植物油。

避免進食油膩、口味重以及腌制食品,如豬腳、炸雞、鹹菜等,平時可多吃新鮮的瓜果蔬菜,如西蘭花、洋蔥、菠菜、莴苣、蘋果、西柚、猕猴桃等。

因為這類水果、蔬菜富含多種維生素及植物氨基酸等,具有軟化血管和及時更新血管内膜及内皮細胞的功效,進而可有效預防血管堵塞。

血管堵不堵,站起來走幾步!出現這6個信号就要當心了

#預防血管堵塞##血管堵塞都有哪些症狀##下肢動脈栓塞#

@有來醫生,掌握更多健康、情感心理科普知識,有健康,享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