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朔爾茨拒當“說二次”:中德實業立國,跟“金融帝國”唱對台戲

作者:蔣曉峰Terry

德國前總理默克爾2005年到2021年執政時期,有人注意到了一條不成文規律,就是在聯邦選舉年之外的每一年,德國政府上司人幾乎都會跑中國,這幾乎成為一個傳統,好像是個冷知識,卻反映出中德關系特殊之處。

朔爾茨拒當“說二次”:中德實業立國,跟“金融帝國”唱對台戲

朔爾茨訪華的第三天行程在北京,應該是美國老大哥最不樂見的一天。因為從經濟體量的角度來說,這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的見面,老二和老三見面,老大心裡肯定有點不是滋味,更何況老三還是老大的盟友。從這個角度說,鞏固和發展老二和老三的關系,意義就超越雙邊關系範疇,結論自然就是對亞歐大陸乃至整個世界都有重要影響。

說起盟友,人人都說特朗普是孤立主義,實際上,拜登搞的也是另一種孤立主義,那就是拉幫結派,小圈子孤立中國。現在的美日菲就是最新版本,之前的一波是通過俄烏戰争,讓歐盟被迫選邊站。隻不過,結盟是要付出成本的,你斷了俄羅斯的廉價能源,還要反手賣給歐洲高價能源,裡外裡已經赢兩次,這讓歐洲情何以堪?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德國已經不顧美國禁令,開始大量進口伊朗原油。既然可以跟伊朗這樣,跟中國應該更沒有心理負擔。

朔爾茨拒當“說二次”:中德實業立國,跟“金融帝國”唱對台戲

朔爾茨的上海之行,外媒幾乎都以“警告中國不要傾銷和産能過剩”為題進行報道。這種春秋筆法,其實就是在悄悄為耶倫訪華的言論背書,在他們的筆下,看起來不太洋氣,甚至略帶土氣的朔爾茨成了一台複讀機,難怪有網友調侃朔爾茨是“說二次”。

不過,仔細看朔爾茨的言論,他在同濟大學對學生們說,“在某個時候,德國和歐洲也會有中國汽車。唯一必須明确的一件事是,競争必須是公平的。換句話說,就是不能有傾銷,不能有産能過剩,而且不能侵害産權。”

朔爾茨拒當“說二次”:中德實業立國,跟“金融帝國”唱對台戲

作為美國的盟友,朔爾茨對于“産能過剩”的應和是可以想見的,但是相比耶倫的咄咄逼人,這位德國人的說法就委婉甚至緩和得多了。在被問及馮德萊恩發出的“歐盟保護自身免受中國産能過剩”的呼籲時,朔爾茨說,“這必須要從具有自信的競争力的角度,而不是出于保護主義動機來取得”。

朔爾茨拒當“說二次”:中德實業立國,跟“金融帝國”唱對台戲

這個回答還是有工業大國的底氣在身上的,中方上司人告訴他,“中德兩國都是以實業立國”,更深的含義是,在靠金融收割全球的今天,中德間這種務實帶來的共鳴感難能可貴,應該珍惜。

中德經貿關系這些年已經發生了深層次變化。以前,德國手握技術,中國隻能提供廉價資源和市場,現在,雙方的關系早已不是這麼簡單,否則印度、越南這些新興市場就能迅速取代中國。“中德産業鍊供應鍊深度互嵌”,“兩國市場高度依存”,某種程度這也是一種命運共同體。

默克爾卸任時曾有一段著名的表述:2005年剛當上德國總理時,中國GDP為2.3萬億美元,德國是2.8萬億美元。她16年任期快結束的時候,德國GDP增長到3.8萬億美元,中國的卻增加到14.7萬億美元。現在距離默克爾說這段話又過去三年,這個數字也重新整理到18萬億美元。

有趣的是,德國作為綠能的倡導者,如今反而是在中國找到了共鳴,在綠色能源領域,中國不能說是頗有斬獲,隻能說是遙遙領先。

朔爾茨拒當“說二次”:中德實業立國,跟“金融帝國”唱對台戲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德國女外長貝爾伯克,她在中國民間被親切地稱為“蹦床運動員”。這當然是和她曾經的職業生涯有關。但也不得不說,她在政治上的翻轉能力也杠杠的。作為打着環保大旗的綠黨領袖,她不但不對中國在低碳環保上的貢獻予以肯定,反而是個反華的急先鋒,可見,環保對于綠黨來說,有時候真的隻是旗幟而已。

不過,我們也能看見朔爾茨在國内的複雜處境。他這次來中國帶的三個部長,分别是屬于綠黨的環境部長和農業部長,還有屬于自民黨的交通部長。這一方面展現了他務實的一面,不光隻有戰略層面的高舉高打,也有戰術層面的具體落實。另一方面,也是照顧到聯合執政的3個政黨之間的微妙平衡。

不過,對于“紅綠燈政府”來說,紅黃綠不能同時亮,否則寸步難行,秩序一定大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