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斯洛伐克親俄總理遇刺,同樣“親俄”的歐爾班會忐忑不安嗎?

作者:聞笑看世界
斯洛伐克親俄總理遇刺,同樣“親俄”的歐爾班會忐忑不安嗎?

在斯洛伐克親俄總理菲科“遇刺”事件發生後,有人提出了如下這個問題:同樣親俄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會是以忐忑不安嗎?

當地時間5月15日,斯洛伐克71歲的作家和詩人尤拉伊·辛圖拉向總理菲科開槍時,嘴裡喊着的口号是:“不要忘記可恥的過去!”

聯想到菲科的親俄立場,以及斯洛伐克人經曆過的“布拉格之春”事件,不難判斷,這起刺殺事件很可能是基于“洩憤”。

斯洛伐克親俄總理遇刺,同樣“親俄”的歐爾班會忐忑不安嗎?

在菲科“遇刺”後,當地時間5月16日,斯洛伐克現任總統恰普托娃和當選總統佩列格裡尼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認定此次刺殺事件屬于“個人行為”。這似乎可以說明,這位“兇手”是對菲科“忘記曆史”和“親俄立場”不滿而采取的極端行為。

1968年1月5日,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發生了“布拉格之春”運動,但後來遭到蘇聯鎮壓。至今,不少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仍然對此“耿耿于懷”。

盡管有人認為“蘇聯是蘇聯而俄羅斯是俄羅斯”,但也不要忘了,蘇聯的主體建立者是俄羅斯人,且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是“自認”和“公認”的蘇聯合法繼承國。然而,在此“背景”下,菲科卻實行了事實上的“親俄”政策。

斯洛伐克親俄總理遇刺,同樣“親俄”的歐爾班會忐忑不安嗎?

此次遇刺的這位斯洛伐克總理菲科去年10月份上台後,實行了“四反”政策,即反對援助烏克蘭、反對制裁俄羅斯、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反對烏克蘭的“入盟”談判。

事實上,菲科實行的“四反政策”在斯洛伐克國内一直都有争議,反對派指責他“忘記曆史背叛了國家和人民”,基于此,具有“極端思想”的人難免會在沖動之下做出“極端行為”。

在斯洛伐克這起“極端事件”發生後,匈牙利總理歐爾班進行了嚴厲譴責。但基于歐爾班與菲科“如出一轍”的“四反”政策和親俄立場,有分析認為,歐爾班難免也會是以而“忐忑不安”。

其實,不管是從曆史來說,還是就現實的國内局勢而言,歐爾班與菲科面臨的境況确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比如,匈牙利人也經曆過類似于“布拉格之春”的“布達佩斯之夜”事件。還比如,匈牙利國内也不乏反對歐爾班的勢力。

1956年10月23日,匈牙利發生了學生上街遊行示威的抗議活動,11月3日夜晚,蘇聯的坦克開進了布達佩斯,此次運動被鎮壓。至今,一些匈牙利人仍然“懷恨在心”。是以,歐爾班的“親俄”政策也導緻過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斯洛伐克親俄總理遇刺,同樣“親俄”的歐爾班會忐忑不安嗎?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爾班反對與俄羅斯“能源脫鈎”、否決過歐盟的“對俄制裁”、反對軍援烏克蘭,阻止過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約的程序、“推遲”過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時間。

歐爾班的一系列“親俄”舉動不僅遭到了美國和歐盟的打壓,而且在匈牙利國内引發了多次大規模的“抗議”活動。是以,在斯洛伐克總理菲科遇刺後,歐爾班也難免會“忐忑不安”。

畢竟,這起刺殺事件會在某種程度上起到壞的“示範”效應。再者,在歐洲的曆史上,也并不缺乏“刺殺事件”改變曆史程序的先例。比如,一戰的爆發就源于“薩拉熱窩刺殺”事件。

客觀地說,斯洛伐克總理菲科的遇刺,難免會對歐爾班的“心理”有所沖擊。基于此,今後對歐爾班的“安保措施”也肯定會有所加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