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希音遭權威媒體拷問,中國公司走向全球不能靠“跟祖國劃清界限”

作者:天天财經116

近一個月,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官網發表系列報道,揭開了電商巨頭希音(shenin)的神秘面紗。

近來,希音把總部搬離中國,創始人改換國籍,總公司在新加坡注冊逃避國内監管;秘密向納斯達克送出上市檔案,從供應鍊到設計等環節“跟中國劃清界限”;即使經過了這樣的改造,仍然面臨美國政府機構的重重阻力,近期在私人市場的交易估值,相比頂峰期的千億美元,已經腰斬。

第一問:這麼着急跟中國劃清界限,你到底圖個啥?

希音遭權威媒體拷問,中國公司走向全球不能靠“跟祖國劃清界限”

根據國外媒體報道,在2023年11月,希音被爆出總部已經搬離中國,在新加坡重建立立總部,進而在資本層面看起來完成“去中國化”。并且向納斯達克秘密交表(秘密上市流程),估值超過660億美元。

人民日報海外版指出,通過股權的層層設計,希音把自己從“中國公司”成功變成了“新加坡公司”。律師表示,希音搭建境外控股主體後收購境内實體,必然會涉及中國的外彙管理、外商投資申報、資料出境合規等規定。目前看來,這些問題在理論上都應當得到了有效解決。

希音的業務和流程沒有改變,隻是原大股東放棄了中國國籍,公司從内資變成外資,公司所在地從廣州變成了新加坡,這幾個變化幫助大股東資産、身份與公司權益完成了“去中國化”。

同時也指出,企業需要意識到,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使用者群體,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把根留在中國,對企業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第二問:繞不開的海外監管,希音秘密上市遇阻

希音遭權威媒體拷問,中國公司走向全球不能靠“跟祖國劃清界限”

媒體引述英國天空新聞說,由于在納斯達克上市遇阻,希音正在和倫敦證券交易所談判,希望改道倫敦上市。但英國方面的态度是,即使改道倫敦上市,監管要求也不會比納斯達克輕松多少,而且也不能在英美同時上市,跟希音方面的談判底線相差甚遠。

根據報道,在向納斯達克送出上市檔案之後,已經過去了兩個月,希音在這上面的進展不大。相反,美國立法機構向希音提出了更多要求,比如要求其披露“不存在強迫勞動的證據”。2023年8月,美國16個州的總檢察長聯名緻信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審查希音的供應鍊情況。

看來,無論是在納斯達克,還是在倫敦上市,希音都面臨着歐美這個最大市場越來越嚴格的監管要求。

第三問:希音IPO陷入困境,有股東折價30%變現

希音遭權威媒體拷問,中國公司走向全球不能靠“跟祖國劃清界限”

根據彭博社報道,希音的老股東們,正在以450億美元的估值在私人交易中出售希音的股票,這意味着,老股東們嚴重不看好希音“與中國劃清界限”之後的IPO前景。

在2022年巅峰期,希音的估值曾經高達1000億美元。即使按照2023年5月最後一輪融資的估值(Pre-IPO),希音也有660億美元,現在的估值已經比那時候低了大約30%。

阻礙希音在美國上市的主要包括:

(1) 知識産權風險:在2023年的夏天,在遭到H&M起訴的同時,美國也有三名獨立設計師克裡斯塔·佩裡 (Krista Perry)、拉裡薩·馬丁内斯 (Larissa Martinez) 和傑伊·巴倫 (Jay Baron)在加州起訴SHEIN侵犯版權和違反《反敲詐勒索及腐敗組織法案》,目前至少有上百起知識産權官司在進行中。

(2) 美國監管機構對中國公司的偏見:不管希音怎麼“去中國化”,在美國人的眼裡,他就是中國公司。而且事實上希音是植根于中國的産業鍊、原材料、反應能力基礎上的電商公司,離開中國産業鍊的支援,很難想象希音還能保持現有的增長速度和快速反應能力。

(3) 随着IPO過程的無限延長,老股東的耐心會消耗殆盡,進而在内部瓦解希音員工的鬥志。

中國公司走向全球,不能靠跟祖國劃清界限

有行業人士發表評論稱,每一個公司走向全世界,成為真正的世界級公司,都是複雜而艱辛的過程。

不光我們是這樣,一百年前的美國公司,成功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同樣也走過了這樣艱辛的路。

就像日本汽車在美國開拓市場,中國電器出海走向美、日、歐洲,以及近來,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高科技企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都是這樣。

面對我們質優價廉的産品,發達國家最常見的抵制手段就是那麼幾招,要麼是“仿冒抄襲”,要麼是“低質低價”,要麼是抹黑中國“血汗工廠”,這些招數他們都在華為、阿裡巴巴身上使用過,失敗了。

但希音不知道為啥,随着别人的指責,步步後退,你嫌我是中國公司,我就給自己披個“洋皮”,雇幾個洋人高管當招牌,自己把自己的根拔掉,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在高科技領域的競争,比如我們的網際網路、我們的電信裝置、我們的新能源和太陽能,都是成千上萬從業者辛辛苦苦一手一腳幹出來的,勤奮做出來的。

現在那些擁有海外眼光的公司,基本上都沿襲了中國公司的風格,植根于中國供應鍊,做産品的本地化改造。他們知道中國市場、中國産業鍊的支撐是成功之本。

從來沒有一個從中國發展起來的公司,靠“跟祖國劃清界限”擷取成功。

從來沒有。

文章來源:黑奇士(有節選);參考資料:人民日報海外版、澎湃新聞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