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下之前的購買記錄,第一次買任天堂Switch是在2017年12月,初代機器是2017年1月推出的,是以我當年買也算趕時髦了,我對任天堂的認識是從磚塊GB開始的,任天堂的遊戲機機能一向不咋地,但遊戲性非常強,經常是引領了遊戲潮流,比如當年的随身掌機GB,到後來的雙屏+觸控NDS,再到現在随身和主機、單雙人切換的新穎玩法。
PS5和NS我都有,你還在糾結買哪個,我來給你點建議:
1、PS5和電腦遊戲像,如果你玩3A大作,PS5和Xbox首選,現在會員的限免遊戲都相當多,Xbox遊戲更多,但PS5獨占遊戲多,機能也更強,相比于電腦顯示卡,PS5成本效益更高;
2、Switch的遊戲畫質差,機能也不行,但是獨占遊戲多,尤其是馬裡奧、塞爾達這種神作,隻能在NS上玩,NS很多小遊戲也很優秀,随身帶着友善玩;
總之,追求畫質選PS5、追求娛樂選NS,PS5才推出了輕薄版,短期估計也不出新款,NS OLED是21年出的新款,有可能更新。
NS一共有四款,續航版算二代,OLED算三代,提升都不高,Lite最不推薦買,現在最适合買OLED版本。
京東國行買的人不多,也不推薦。
我推薦直接PDD百億補貼買,我是安全下車了,三碼合一,價格一直在波動,店也一直在換,我觀察了2天,發現當時的最低價差不多就是1589元,強烈建議買日版,不用買插頭轉接器,如果已經買歐版了轉接器一定買好點的,我就壞了一個。
另外學習版改造價格大概300元,需要硬體改造,是以我也懶得折騰了,直接從PDD發貨給店家,讓幫着驗貨鑒定和改造,順便貼個膜,TF卡如果自購,需要提前發給店家,或者直接在他們買,程式要裝到卡裡。
機器到我手已經是改造完畢的了,OLED版本的是這樣的盒子,黑白配色應該是OLED的招牌配色,之前老款我買過紅藍,還買過馬裡奧紅版本,這次就選黑白吧。
内部配件和老款一模一樣,包括搖桿都是通用的,不得不感歎任天堂的庫存控制,隻有主機和底座有一點變化,右下角的Pro搖桿是我之前的,任天堂這搖桿提升非常大,一定要買。
NS的設計,17年看着比較新穎,23年還這樣就過時了,首先連接配接電視的底座可以砍了更新根線吧?外帶實在太麻煩了,本來很省地方硬是得整個大包才能帶,好在現在國産已經做出這種線了。
新老兩台主機最大的差別在于主機,老款就是一般顯示器的LCD屏,明顯看得出顯示區域顔色淺,OLED的螢幕就是現在主流手機的屏, 不開機的時候是黑的
一代馬裡奧版和OLED的對比,老款的支架隻有左邊一條,我的用了不到10次已經斷了,新款整個下面蓋闆都是支架,而且背後的材質也不同,新款全磨砂,不容易留下痕迹。
老款支架噴的人太多,我就不噴了,新款設計稍微好一點,至少能用了。
新老款搖桿一模一樣,至少從外觀看是,也能通用, 紅色搖桿我的已經飄移了,新款據說有改善。
兩款肉眼可見的顯示效果提升,看習慣OLED根本沒辦法用回去了,OLED的屏占比也高不少。
OLED的好處就不用多說了,對比度和亮度都高很多,簡單說就是暗部更黑,色彩更通透。
底座也有一點提升,表面質感不同。
底部的防滑橡膠更寬大,新款厚度減少了3mm。
背後的設計也有改變,總體差別不大,也都是通用的,OLED有網線插孔,說是提升聯網穩定性,國内基本沒人用吧。
TF 記憶體卡 金士頓U1 A1 V10
Switch隻支援microSD卡,是最小号的SD卡,也叫TF卡,容量從64GB到2TB,NS遊戲大約3-4GB左右,個别大作有20GB大小的,是以比對NS的存儲卡起步128GB,大概能存10-20個遊戲,512GB可以存儲70-80款遊戲,TF卡比NS的遊戲卡還要小三分之一。
其次是速度,任天堂建議的讀寫速度是60~95MB/秒 ,速度最好接近上限,低會影響速度,支援UHS-I的速度規範,不支援UHS-II規格,也就是讀取速度最高100MB/s。
結合以上分析,選擇速度在100MB/s的為佳,規格直接給你:microSDXC UHS-I U1 V10,大小按照自己需求選,我選的是這款金士頓卡,因為需要店家進行一定操作,建議選大點的,128GB起步。
金士頓的存儲産品算是圈内公認的成本效益高,TF卡其實是個消耗品,家中攝像頭的TF卡經常會壞,選擇靠譜的品牌和産品非常重要,畢竟加入改造後遊戲就無法上官方雲存儲了,一旦卡出問題存檔都前功盡棄了。
TF卡在NS機器上的安裝很簡單,另外一定要徹底關機後在才插拔卡,以免出現丢失資料等問題。
便攜屏 Cforce
提起NS,就不得不提這幾年跟着一起火的便攜屏,NS給我們帶來了掌機的新玩法,有一台随身攜帶的便攜屏就更是如魚得水,NS的輸出分辨率是1080p,是以便攜屏買1080p就足夠了。
我用的這款是Cforce的15.6寸1080p便攜屏,他最大的優勢是可以一根線直連NS,無需底座直接投屏。
這款便攜屏雖然隻有1080p,色域達到了100%DCI-P3,最高亮度能到400nits,還有防藍光護眼功能,178°視角從側面看色彩也非常清晰,視覺觀感比一兩千的大顯示器還強。
Cforce雖然在顯示器領域不算頭部,但便攜屏的細分市場他的銷量一直不錯,便攜屏除了當NS、PS5的螢幕之外,作為主機的副屏也非常好用,我平時就是27+15的雙屏搭配,有需求的時候把便攜屏帶走用,出差在酒店還可以當做筆記本的副屏,滿足對多屏的習慣。
雖然隻是LCD屏,但這顯示效果真的相當好了,無論是色彩還是流暢度,完全沒有LCD灰蒙蒙的感覺。
背包 地平線8号 輕旅行系列
提起遊戲EDC,我就不得不吹一波我的包,對于包的熱愛超過遊戲,每天通勤那點東西往哪裝,怎麼裝,時不時就去翻翻喜歡的牌子有沒有新款包出,适不适合自己。
我最常用的包是鳥cordova,沒有複雜尴尬的設計,保持輕便簡潔,但這款已經停産了,出差又得換新包,鑒于之前對地平線8号行李箱的信任和喜愛,這次又購入地平線8号品牌的輕旅行雙肩背包,主打一個出差通勤。
2008年,LEVEL8在美國創立,中文名為地平線8号。作為如今的新生代出行首選品牌,創立之初,專為蘋果 MACBOOK 而設計的具有230 個減震點的專利保護倉,因其極緻的功能而聲名大噪。2018 年進入中國市場後,通過與羅永浩、周傑倫的兩次合作以及至臻的設計品質,沖進年輕人的視野,重新整理了更多中國年輕人的出行體驗。
LEVEL8 始終以最高的産品設計和體驗為标準,追求創新的出行解決方案。希望将品牌積極向上、勇敢無畏的價值觀傳達給消費者,與新生代一起盡管出發,創造不凡。
選擇輕旅行背包的原因有幾個:
1、身高體重不得已,隻能選擇大尺寸背包,不然背着不協調;
2、30L大容量相當于一個小登機箱,出差通勤能多裝東西,也适合平時應急用;
3、主倉長拉鍊友善取用東西,也能很好的歸置物品。
地平線8号這款包最大的特點就是電腦倉巨大,背後有一整個雙面帶保護的電腦倉,17寸的外星人都能放進去,更别提普通的遊戲本了,兩三個本都沒問題,空間巨大而且有保護性。
背後的巨大電腦倉可以容納基本所有數位産品,帶殼的情況下你甚至可以把他們塞在一起。
旅行包的主倉都是全拉鍊,整個上蓋都可以打開,尤其是裝歸置好的衣服等物品,在側面疊好,出門就不拉開了,直接在上面取用常用的物品,而且卷口的包都可以擴容,這款可以從27L擴容到30L,裝到特别滿的時候也能湊合扣上,不像純拉鍊包裝滿拉不上就是拉不上,還容易撐壞。
比如這樣,包裡的空間可以完全發揮出來,不像頂部裝東西隻能硬塞,而且到了酒店,直接這麼敞開,和背大旅行包一樣的效果,透氣排濕效果好,包全身都是防潑水面料,日常小雨輕松駕馭。
包底部還有幹濕分離的倉,大可放一雙鞋,小可以放一把傘,底部有漏水孔,和主倉區分開,是以這包當健身包也是極好的,我個人了解旅行包就是一個更好背負和設計的大挎包,不光出差,戶外徒步和健身都能用。
主倉前蓋有個網面兜,一般出差情況可以裝襪子内褲,分離開其他物品比較幹淨,最近買了新NS,就把機器藏在這,避免和其他東西刮擦。
包前側還有一條豎拉鍊,主倉放滿的情況這裡放不了多少東西,一般放護照、身份證、機票之類臨時需要取用的比較适合,地平線8号的拉鍊是包膠設計,戴手套也能順暢拉。
頂部還有眼鏡倉,内部和電腦倉一樣都是絨面,出門不用帶眼鏡盒了,不戴眼鏡的這裡也可以放點怕磨損的物品。
背包的簡單厚實有彈性,背着不勒肩膀,透氣性也有一定的提高。
地平線8号的産品,扣件是亮點,我基本沒在别的品牌上見過他家的開合方式,胸前這個帶子用過的都懂,有時候包太重,或者溜肩的人,肩帶老是滑下來,這個帶子扣緊就不費勁了,對旅行包非常有用,磁吸扣背着掉不了,拉一下紅帶立馬打開。
地平線8号這款包的這兩個扣件都是是德國Fidlock出品,對準直接吸入,側滑才可解鎖。
印象中地平線8号所有包都可以挂在旅行箱提手上,出門帶箱子的朋友帶包就友善多了。
最後
年關将至,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順順利利,該玩玩該吃吃,玩遊戲可别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