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灣醫療傲視全球,一度被認為是亞洲第一,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作者:地球記

#文章首發挑戰賽#

一個陸地面積3.6萬平方公裡,人口僅2300多萬的省份,在醫療技術和制度上,居然能夠獲得全球的矚目。早在2000年,英國經濟學人雜志釋出的世界健康排行榜中,就曾将台灣地區的列為全球第二。而像時代雜志、紐約時報以及CNN等美國各大媒體,也很早就專題報道過台灣地區的醫療制度,并且投來羨慕的目光。而台灣地區的醫療,能夠被如此贊譽也是有自身實力的。

别的不說,就光全球最大的前200家醫院中,台灣地區就占到了14個,在排名上僅次于美、德兩國,在這方面是全球第三,亞洲第一的經濟體。并且這些醫院中有十多家是受到過JCI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的。由此可見至少台灣地區的醫療技術,在國際上是受到廣泛認可的。從規模上看,台灣地區的中西醫醫療院所總共有約2.3萬家,醫院近500家,完全能夠很好覆寫從上到下的各級醫療需求。

台灣醫療傲視全球,一度被認為是亞洲第一,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另外台灣地區在很多醫療裝置和醫療技術上領先全球,擁有各類先進的核磁共振、計算機斷層掃描器等檢查裝置,還能夠利用正子攝影技術來進行癌症篩查。甚至在2012年時,台灣地區就已經有9家醫院裝備有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而大陸從2006年引進第一台開始,截止2013年底也就總共隻有17台。

隻是在這之後大陸的醫療水準不斷發展,截止2023年初,大陸地區三甲醫院已經裝機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達到了360台左右。而且今年10月,随着大陸聯合美國企業直覺醫療打造的首台國産化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問世,我們在高技術醫療裝置上也将會有大幅的突破。

台灣醫療傲視全球,一度被認為是亞洲第一,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是以用當下大陸高速發展的眼光,來看台灣地區已經相對發達的醫療建設,才會突然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事實上台灣地區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已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是世界銀行、國際貨币經濟組織認定的發達經濟體。

是以台灣地區一直以來醫療條件相對優越也不足為奇,當然除了經濟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醫療制度的完善。

台灣地區的醫療制度,如何助力其成為亞洲醫療“典範”?主要是人才和費用兩個方面!

台灣地區的醫療教學是相當嚴格的,一個醫學生不僅要至少花費12年的時間,經曆基礎和專科的醫學教育,以及多年的臨床專業訓練,并完成自己的相關專業論文。更重要是,台灣地區的醫學教育全部采用英文教學,直接同歐美完全接軌,培養醫師隊伍的時間長、品質高,也讓台灣地區在很多醫療技術上極其拿手,比如關節置換手術、肝髒移植以及心血管外科和人工生殖等方面的技術,都是國際醫療領域的一流水準。據統計,台灣地區的肝髒移植手術,5年内的存活率高達93%以上,是比日本還要高出12%的水準,而美國就更不能與之相比了。

台灣醫療傲視全球,一度被認為是亞洲第一,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更可貴的是台灣地區不僅治療重症的醫療技術先進,治療價格也相對便宜。像是肝髒移植這樣的重要手術,盡管也要到近10萬美元,但實際相比于美國僅是三分之一不到,而像是台灣醫療技術擅長的髋關節置換這樣的大型手術,基本上1萬美元以内都能搞定。

至于不要動手術的疾病,特别是一些頭疼腦熱的小病,更是便宜到讓人驚訝,甚至有醫藥費封頂制度。門診拿藥100元新台币以下不給報帳,也就是23元人民左右。100到1500元新台币是報帳20%,不過上限是隻收200元新台币,超過1500元的是上限封頂,收300新台币,也就是門診看一次病拿藥也就70元人民币不到的樣子。

台灣醫療傲視全球,一度被認為是亞洲第一,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至于住院的話,是急診并在30日内完成治療出院的,個人承擔10%,如果是規定報帳範圍内的慢性病,個人再減一半隻需承擔5%,并且總額封頂4.1萬新台币,也就是1萬元人民币不到。而這些主要就是依靠台灣實行的居民健康保險制度,一般簡稱為台灣健保。不過和大陸的醫保略有不同的是,其主要的資金來源是政府和個人,一般政府出資比例在36%左右,個人群體繳納的費用占到34%左右,剩下的企業負擔大概在30%左右。

除此之外,台灣地區的醫療制度讓人感覺更好的原因,是因為在醫療服務上,更加注重對患者的親切服務态度,當然這也和該地區人數相對較少,醫療資源卻相對較多的原因有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