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洪章:數字金融實踐中的問題

作者:NewEconomist
王洪章:數字金融實踐中的問題

來源:新浪财經-睿見Economy

王洪章:數字金融改變為實體服務的方式

第二十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于2023年12月14日-15日在上海市虹口區召開。中國建設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章出席并演講。

王洪章在演講中表示,數字金融改變了為實體服務的方式。

“數字金融在實作銀行價值鍊增長中,可以支援企業供應鍊融資,可以促進産業鍊加快發展,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更高。金融數字化嫁接到企業數字化,才能充分展現金融數字化的功能,在這方面銀行數字化是個短闆。”他說。

王洪章指出,現在企業界都在推廣産融一體化模式,或是金融數字化平台,這是今後數字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一個方向。

這裡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企業的生産、營運管理以及供應鍊鍊條上的經濟主體資訊不充分,導緻企業資料的失靈,失信,誠信度不高。第二個問題是産融分離,導緻企業與金融之間資訊不充分。上述問題的解決,需要企業基于人工智能,在區塊鍊技術、以聚合平台形式實作産業鍊,上下遊企業交易的全流程,諸環節的資料互聯,幫助銀行識别企業的欺詐風險,透視信用可信度,瓦解銀企雙方不對稱高牆。

以下為演講實錄:

謝謝主持人:

尊敬的尚主席、若谷、東榮、歐陽衛民行長,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做好數字金融這篇大文章,這是金融領域推進高品質發展和建設金融強國的内在要求。數字金融作為金融領域的時代選項,今後必須走好的金融之路,每個金融機構都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給予充分的資源,建設好數字金融。

數字金融是時代賦予金融的重要使命,回顧八九十年代的電子計算機計算技術,提高了金融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在此基礎上又産生了信用卡和ATM機,使金融服務以網絡形式造福客戶。繼而發展到九十年代末的電話銀行、網上銀行,這些技術突破了傳統的服務方式,使資訊資料在空間傳輸成為了可能。

虛拟金融服務說明,不需要實體網點就可以辦理轉賬、劃款等某些金融服務。

進入到2011年或2012年,随着金融國際化進展加速,經濟實體和企業的多樣化需求大幅度增加,金融行業競争加速,金融越來越重視金融與科技的結合和相融。2012年硬體技術,如資訊傳輸技術、資訊存儲技術的發展風起雲湧,使大資料、雲計算、智能終端等軟體和服務成為金融創新的主流。金融科技在采用層次上,也由簡單的彙劃、獲客功能、以及低層次的畫地為牢的系統采用觀念跨越到從頂層設計入手,以金融業務價值鍊為主線,建設大型資料中心并以此為基礎,通過采用智能技術,使虛拟化高度智能化成為金融數字化轉型的标志。

那麼數字金融改變了什麼?

一,數字金融是依賴于科技領域裡面的數字技術,應用于金融領域,這種技術超越領域,行業和個體,成為經濟社會中一種革命現象。金融實務領域依托于通信網絡、雲計算、生物識别、物聯網等,将區塊鍊、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應用到金融行業,提供新産品、新服務和新的業态。比如衆籌、供應鍊金融、數字貨币、智能風控、高頻交易等等,并使億萬客戶的融資、交易、支付在同一時間瞬間完成,與數字經濟相輔相成。

這些現象說明,數字金融改變的是成本效率和安全性,當然這種改變是有限改變,不是無限泛化。

在發展過程中,要關注兩個方面,一是金融業務、産品、工具和金融業态,需要瞄準先進科學技術,并實作最新科學技術的應用和管理。二是金融不是孤立的,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數字金融的采用和發展要與實體經濟需求中緊密結合,形成良性互動。這裡既不能貶低數字金融技術的應用,又不能過高估計數字金融的作用。

二,數字金融是一種高水準的金融技術服務,它另一個改變的是金融為客戶服務方式,金融運作模式,金融風險控制技術。這種改變不代表金融本質發生變化,它僅僅是指技術采用的水準,是以,在數字金融的界定上,無所謂新金融、舊金融或傳統金融,隻能說,在金融服務中,技術應用水準或技術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程度。

技術再先進,并不能改變金融的信用本質和金融服務的天然屬性,比如以信貸為重點的融資活動,以結算為重點的支付行為,資本保險市場的本質功能,這種金融行為是與生俱來的,隻要有貨币或金融需求,就會永遠存在,并不會有任何質變。

是以數字金融發展并不取決對技術的運用,而是取決于對金融本質業務的創新與發展程度,也就是中央講的,金融要服務實體經濟,脫離了對實體經濟、客戶和金融業務的熟悉和創新,數字金融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或者,先進的雲計算、大資料、智能技術等軟體服務,無法得到充分使用,造成技術的浪費。

三,數字金融解決了個性化服務問題。金融經營者在曆史上都存在客戶個性化服務欠缺問題,對企業、個人客戶無法差異化服務,即使金融機構之間也存在同質化競争等問題。

數字金融可以使每一個資料差別了不同客戶的資訊差别,這種差别又決定了每一個客戶對金融在時間、空間、條件和方式上的不同需求,數字金融利用大科技平台,大資料雲計算以及智能技術先進科技方法,創新金融産品、商業模式、應用服務和業務流程。為這種個性化金融服務提供了可能,并為個性化服務做出持續安排,它依據客戶畫像,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極強的産品和服務,使每一個客戶的要求均可以得到了滿足。

四,數字金融改變了人工風控的形式,使機控風險成為可能,極大的提高了風險控制效率和風控品質。

數字金融在控制技術應對普遍正常的風險時,如同差異化服務一樣,需要對個性化的客戶風險給予特殊關注,目前的大資料加上智能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過去銀行時常為“二八定律”而費解,有了數字金融技術之後,80%的長尾客戶因為數字風控技術的采用,使基于大資料資訊技術的個人信用、評估更準确地追蹤個人信用資訊,其個人違約風險總體可控。

但是,我們在實踐中也會遇到另外一個問題,即當某類客戶群體達到相當規模時,對一些客戶的特殊狀況和有意違約行為,數字風控可能無法完全顧及到。

是以,人與人之間面對面溝通和信任機制的持續性,建立在風控機制中仍然是最主要的,對近千萬的中小型信貸企業客戶,上幾億級别的個人信貸或透支貸款客戶,給予100%信任的風險機控,可能會使我們的風險控制理念走向歧途,也會給目前較低的不良貸款率帶來隐患。網點的功能,客戶經理與客戶的觸達機制,在數字金融發展中仍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五,數字金融改變了為實體服務的方式。數字金融在實作銀行價值鍊增長中,可以支援企業供應鍊融資,可以促進産業鍊加快發展,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更高。金融數字化嫁接到企業數字化,才能充分展現金融數字化的功能,在這方面銀行數字化是個短闆。

現在企業界都在推廣産融一體化模式,或是金融數字化平台,這是今後數字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一個方向。這裡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企業的生産、營運管理以及供應鍊鍊條上的經濟主體資訊不充分,導緻企業資料的失靈,失信,誠信度不高。第二個問題是産融分離,導緻企業與金融之間資訊不充分。上述問題的解決,需要企業基于人工智能,在區塊鍊技術、以聚合平台形式實作産業鍊,上下遊企業交易的全流程,諸環節的資料互聯,幫助銀行識别企業的欺詐風險,透視信用可信度,瓦解銀企雙方不對稱高牆。

數字金融可以與企業數字化平台相銜接,實作産融一體化交易平台,将金融的信用評價,風控要求,授信流程與企業供應鍊上的各經營主體,業務活動,資金動态,技術創新連接配接成一個互信互動的一體化網絡平台,由産業鍊供應鍊形成銀企之間的信任鍊、價值鍊。

在産融一體化當中,需要全面性原則,因為金融技術有能力涵蓋生産、流通、科研服務等經濟領域,并為産業鍊條的各類實體提供服務,使産業鍊更完整,供應鍊不斷鍊。前瞻性原則,大資料和人工智能,包括量子技術,正被業界認可,需要大力推廣并全面采用,增加鍊條互信度,為智能時代到來打好基礎。相容性,金融的綜合化經營已成為現實,各類功能、工具、産品比較複雜,如何與企業端口對接,需要做大量工作。信任和企業家精神是根本,系統的建設和模型生成是基于曆史資料和曆史經驗,重大事項決策或者一些不确定性的決策,大資料和人工智能是替代不了的,數字金融的成功需要銀企雙方的誠信程度和企業家精神發揚光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