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返巴黎,李彥宏為中國AI代言

重返巴黎,李彥宏為中國AI代言

光子星球

2024-05-23 16:54釋出于北京光子星球官方賬号

中國的人工智能行業正在打開通往全球的大門。

5月21日法國總統府内的人工智能主題沙龍,一衆西方AI科學家和企業家之間,圖靈獎得主楊立昆身旁,正坐着百度的李彥宏。圍繞着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為人類服務這一話題,來自美國、法國和中國的頂級大佬們,交流着彼此的觀點。

重返巴黎,李彥宏為中國AI代言

僅一天後,李彥宏再次出現在歐洲最大的科技展會——Viva Technology的主論壇,Viva在法語裡是“萬歲”之意,明晃晃地展示着歐洲對于科技發展的期冀。法國總統馬克龍是Viva的常客,馬斯克、楊立昆、Meta和谷歌的高管也頻繁現身于曆屆大會。

當然,這也并非李彥宏第一次受邀出現在VivaTech大會上。

八年前的2016年,李彥宏首次出席時,曾與陽獅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Maurice Levy談及了AI發展。盡管當時百度手握中國搜尋引擎市場70%的份額,但他已經決定跳出搜尋引擎,全面投入到AI之中。

八年後,李彥宏再次登台,對他而言是回到投身AI的原點,以百度為代表的國内科技公司在過去一段時間取得了長足進步。受邀出席,折射出中國科技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正在持續增強。

李彥宏這次演講主題也是a view from china,站在國際舞台上講中國AI的故事。

“我認為中國走的是一種更加偏向于應用驅動的方向。一切都始于同一起點,技術的進步或改進是由應用場景驅動的。比如,在美國,以及可能在歐洲,大家都專注于推出最尖端的基礎模型。但是在中國,盡管也有着數百個基礎模型,人們越來越多地讨論的是人工智能時代的超級應用是什麼,或者什麼是殺手級應用,或者AI原生。”

“我們決定主要為中國市場服務,是以我們必須要做好,在中文版本上要做得比世界上所有其他模型都要好。現在文心大模型4.0比中文的GPT 4更好,因為我們使用了更多的中文資料來訓練模型。”

見法國總統,講的也是中國AI的發展。去年jp morgan活動,面向外國閱聽人和投資人,也是用英語,介紹中國人很擅長打造應用。

李彥宏每次在說英語的場合,稱贊的都是中國AI,中國人的奮進。全球舞台,心系中國。

八年輪回

“8年後能回到巴黎真是太好了。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見面了。”

重返巴黎,李彥宏為中國AI代言

正劇開始的第一句對白,往往出奇地簡單。VivaTech主會場的“爐邊談話”中,主持人與李彥宏的第一輪對白更像是老友重逢。

“世界變了”,李彥宏這句感慨顯然是針對當下AI技術對移動網際網路生态的重構,百度也不例外。“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戰略轉變,從主要以網際網路為中心的企業轉變為人工智能第一的公司,現在我們正在深入努力釋放人工智能的巨大潛力。”

在總結他與百度八年發展曆程時,李彥宏提到,人工智能已從專業化步入通用化。一個典型特征便是,過去需要大量資料,僅能應用于狹窄範圍,而如今,隻需要使用少量資料量便能在各種場景中完成更廣泛的任務。

人工智能正在拓展知識的邊界,而李彥宏認為,百度正在做的事情則是盡可能降低降低通路障礙,進而讓其變得普适化。這既包括表面的價格,也包括應用場景中的AI重構。

從中法聯合聲明到VivaTech主會場的發言,短短半個多月時間,中國與國際AI的合作正明顯加強。聲明稱雙方充分認識到AI技術快速發展的深刻影響及關鍵作用,将加強合作,推動國際治理。

而李彥宏在主論壇的發言,讓外界進一步感覺到中國AI獨特的優勢。可以簡單概括為兩條,豐富的應用場景和青年人才。

Questmobile此前釋出的《中國網際網路核心趨勢年度報告(2023)》顯示,截至2023年年末,國内移動網際網路月活使用者規模已超12.24億,使用者月均觸網時長穩定在160小時以内。如此規模的使用者群體,使得移動端消費、支付體量巨大,且擁有龐大的消費、出行、醫療、旅遊、物流等多個次元的應用場景。

李彥宏在VivaTech大會上也表示,中國發展人工智能的最大優勢在于其豐富多樣的應用場景。畢竟,隻有将人工智能應用到特定的應用中,它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潛力。

中國市場催生了全球最大,最豐富的應用場景,例如人工智能極大提升醫療、能源、購物、民生等領域的服務效率,同時國内完整的産業鍊亦存在很高的智能化需求。

去年五月,李彥宏就曾表示:“非常看好中國AI應用的發展前景,如果回顧過去幾十年曆史,在中國大家都非常願意擁抱新興技術。雖然我們沒有發明Android、iOS或Windows系統,但我們開發了許多非常創新的應用,比如微信、抖音和滴滴等,還有很多應用都很受歡迎、很實用。在人工智能時代,也是同樣的情況。科技帶來了很多可能,我們非常善于開發應用,并充分利用了這些可能。”

這也就能了解,為何李彥宏在日前的大會上指出,百度目前的重點是讓更多的人“高效且負擔得起”的基礎模型。

另一個優勢是人才。除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接近六成的基本盤外,國内不少AI公司為解決自身人才問題,培養人才,同時為創業者提供場景與資金上的支援。

一個月前的Create 2024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曾提到,百度已提前完成500萬AI人才的培養。這些人才将加速醫療、教育、金融、工業等領域的AI落地。

此外,去年啟動的“文心杯”創業大賽,吸引了近 1000 支創業團隊報名,百度為其中的 15 支優勝團隊提供了近億元的投資支援。各團隊帶來生産力工具、營銷、文娛、社交、電商等領域的大量AI原生應用;其中30多個具有創新性的潛力項目入圍Demo開發環節,接入百度智能雲千帆大模型平台、進行基于文心大模型的Demo開發。

一位參與者告訴光子星球,活動不僅僅降低了創業者圍繞大模型做開發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讓所有開發團隊實際感覺,作為生産力的大模型。

這兩大優勢,是中國AI企業能夠在全球掌握話語權,并參與全球合作的核心因素。

飲馬塞納河畔

無疑,外界對于國内AI發展充滿了好奇,VivaTech聯合總裁Maurice Lévy就在會上向李彥宏問及了中國與百度當下的情況、未來發展方向。

重返巴黎,李彥宏為中國AI代言

八年前,國内與百度的人工智能上處于起步階段,而八年後,以百度為代表的中國AI顯然已成為全球AI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

快速疊代與不斷落地的場景,國内大模型已建立起差異化優勢。

例如文心大模型。自2019年百度釋出文心大模型1.0版本,到去年年末已疊代至4.0,在代碼生成、代碼解釋、代碼優化等通用能力方面實作了進一步的顯著提升,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此前,百度曾提到文心大模型API日均調用量突破2億,相比上個季度同比增長了300%。

而在VivaTech大會上,李彥宏還提到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全棧布局,從計算能力到架構、模型和應用,這些布局無縫地進行了端到端的優化,并快速提高了基礎模型的效率。ERNIE的訓練吞吐量是去年的5.1倍。其每秒查詢量(即用于推理的QPS)也顯著增加了105X,而推理成本僅降至2023年3月版本的1%。

早前,由清華大學基礎模型研究中心聯合中關村實驗室研制的SuperBench大模型綜合能力評測架構,正式對外釋出2024年3月版《SuperBench大模型綜合能力評測報告》。

評測共包含了14個海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模型,結果顯示:文心一言4.0的表現與國際一流模型水準接近,且差距已經逐漸縮小。

中國模型在中文上顯然更有優勢。

在目前全球各類大模型評測榜單中,國内大模型均在TOP10中長期占據半數席位,其中百度文心大模型、阿裡通義千問、智譜GLM-4等更是穩居TOP5,在了解、邏輯、記憶等整體能力上保持在世界一流水準,且在中文了解與創作上的長闆突出。

李彥宏在3月曾表示,文心大模型4.0在中文上已經超過GPT-4。

前文提到,國内資料與場景優勢為國内AI産業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一點從百度大模型在to C與to B領域落地情況也能窺知一二。

To C領域集中在端側,截至今年一季度,包括小米、OPPO、vivo等在内的手機廠商均接入文心大模型API。

文心大模型接入榮耀MagicOS百模生态計劃,為榮耀YOYO助理輸出更專業的使用者服務,如本地化的文本創作、知識問答、生活建議等。而雲上的“文心大模型”與榮耀平台級端側AI大模型“魔法大模型”結合,能夠向使用者提供分析健康資訊,自動生成具象化提示詞,再排程文心大模型,生成更全面的個人定制健身計劃的新功能。

三星在最新款的S24旗艦手機上也內建了文心大模型的多項能力,包括通話、翻譯、智能摘要等功能。值得一提的是 “即圈即搜” 功能,使用者借助簡單的手勢操作,即可獲得精準的文字、圖檔、視訊的搜尋結果。

大模型的合作領域還在從手機向PC和電動汽車領域拓展,聯想和蔚來汽車也在季度内達成合作。據悉,基于文心大模型打造蔚來座艙AI夥伴,首批上線蔚來NT 2.0/2.2平台所有車型,目前已推送近20萬台車。

To B領域的智能化改造同樣值得關注。早前百度智能雲與山源科技基于文心大模型,依托百度智能雲千帆大模型平台能力共同打造的礦山行業智能應用“電博士及數字排程員”,如為管理人員、現場作業人員、指揮排程人員提供陪伴式的專業輔助。

除上述落地場景外,Create 2024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釋出了3款AI開發工具,包括智能體開發工具AgentBuilder、AI原生應用開發工具AppBuilder、模型定制工具ModerBuilder。3款将解決國内AI原生應用開發缺乏“鏟子”的情況。

重返巴黎,李彥宏為中國AI代言

全球AI競速賽

整個五月,國内外大模型發生了諸多标志性事件。

OpenAI釋出旗艦模型GPT-4o,可以對音頻、視覺和文本進行實時推理,在232毫秒内響應音頻輸入,與人類在對話中的響應時間相似。一天之後,谷歌釋出Gemini 1.5 Pro,我們看到Gemini的廣泛分銷政策、Project Astra應用探索,以及Veo的創意生成和底層技術疊代。

緊接着,微軟推出的“Copilot+PC”系列,更多圍繞企業生産力展開。

而在國内,一方面為了加速大模型在産業側落地,搶奪盡可能多的市場佔有率;另一方面,巨頭們嘗試用價格手段,對使用者與客戶進行區隔,在位元組與阿裡先後降低各自主力模型的tokens價格之後,百度即刻推出了免費方案。

從宏觀上看,盡管國内外市場存在節奏上的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大模型與AI産品必須同時滲透到使用者生活與企業生産環節。正如李彥宏早前所說的那樣,卷模大型沒有意義,卷應用機會更大,畢竟大模型隻有真正被“用”起來,才能真正改變現有的商業生态。

眼下,“價格戰”客觀上已将國内大模型的使用門檻降到最低,中法合作與VivaTech大會為國内AI打開了通往世界的窗。接下來,我們或許能看到全球AI市場中,中國AI的話語權将持續增強。

誠如李彥宏在VivaTech大會上所說的那樣,全球各地的行動者可以在許多領域合作,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公共利益,例如彌合數字鴻溝、促進可持續發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加強全球農業生産、教育和整體公共衛生。

檢視原圖 172K

  • 重返巴黎,李彥宏為中國AI代言
  • 重返巴黎,李彥宏為中國AI代言
  • 重返巴黎,李彥宏為中國AI代言
  • 重返巴黎,李彥宏為中國AI代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