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加拿大做華人父母太不容易了,親子沖突的背後是文化價值觀的沖突

在加拿大做華人父母太不容易了,親子沖突的背後是文化價值觀的沖突

 看點   青春期本就是親子沖突最容易爆發的時刻,尤其是海外的華人家長們,他們一邊要面臨孩子身心發展所帶來的的變化,一邊還要受到中西不同文化所帶來的沖擊,着實有些不容易。那麼面對親子沖突,華人家長們還能做些什麼呢?

本文轉載自公衆号:穎康 (ID: yingkang3000)

文丨 孫穎康(Rebecca)    編丨Lulu

“孩子的時間管理很差,一邊做作業一邊和同學聊天。”

“放學回家後,門一關,說是做作業,其實在和朋友打遊戲。”

“我讓孩子早點睡,孩子說作業沒做完,但其實孩子放學後就和同學一起玩,直到深更半夜才開始做作業。”

“明明可以提前幾天完成作業,卻總要拖到最後一分鐘才開始做。”

“父母都特别勤奮努力,我們怎麼生出個這麼不求上進的娃?”

在加拿大做華人父母太不容易了,親子沖突的背後是文化價值觀的沖突

上面這些都是加拿大華人家長對我的常見吐槽。

從事教育行業這些年,聽了很多青春期孩子家長對我的糟心吐槽。尤其近兩年,我一邊做北美的升學規劃和申請,一邊開始做中加兩國的青少年心理咨詢個案。最深的感觸是:

受社會大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國的青少年和加拿大的華人青少年是兩個群體,價值觀不同,面臨的挑戰也不同。

中國的青少年家庭進行咨詢的原因是:孩子太努力、太追求完美,孩子郁郁寡歡。

加拿大的華人家庭咨詢的原因是:孩子不努力、不追求完美,家長郁郁寡歡。

究其原因,是中加兩國的社會文化和價值觀的不同:

中國推崇權威,相信“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願意為長遠的利益來壓制當下的欲望,強調延遲滿足, 是以青少年們常覺得自己在學業上還不夠優秀,一旦分數下降就患得患失,産生強烈的焦慮情緒。

北美推崇個人,相信“自我探索和自我選擇”,注重自我滿足,相信人為今天而活,當下的願望實作很重要 ,是以不少青少年們放學後忙線上線下的社交、包括聊天、玩遊戲,到了晚上甚至深夜才開始做作業——導緻華人父母面對被北美文化同化的孩子,産生強烈的價值觀沖突。

其實,确切的來說,加拿大的華人青少年有兩個亞群:

1)中學來加的中國留學生;

2)在加拿大學土長大的華人青少年

留學生視情況不同,有的更傾向于中國青少年的狀态,有的慢慢被北美文化所影響、同化。為了友善叙述,本文主要以深受北美文化的加拿大華裔青少年家庭為主。

下面我結合著名的霍夫斯泰德的跨國文化次元研究,來具體展開。

 中國文化:先苦後甜

 北美文化:當下要甜

霍夫斯泰德文化次元理論(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是荷蘭心理學家吉爾特·霍夫斯泰德提出的用來衡量不同國家文化差異的一個架構。

他認為文化是在一個環境下人們共同擁有的心理程式,能将一群人與其他人區分開來。通過對70多個國家的多年的定量研究,他将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歸納為幾個次元。

這些次元在不斷更新中,下面采用的是霍夫斯泰德的官網公布的資料(最右深藍為美國)。

在加拿大做華人父母太不容易了,親子沖突的背後是文化價值觀的沖突

從上圖可見,中國更加注重權威(權力距離很高)、更加重視他人的評價(個人主義很低),同時堅持長期取向、願為長期的目标采取自我克制;

而美國和加拿大基本趨同,都是個人主義至上,注重短期利益、當下的享樂。

這種文化差異可以通過經典的老太太買房的段子展現出來。中國老太太省吃儉用一輩子,臨死前攢夠積蓄買了一套房;美國老太太貸款買房,潇灑快樂,臨死前還清了房貸。

雖然,信用卡和貸款買房早已在中國普及,但受長期主義的影響,中國的家庭儲蓄率仍舊是世界最高。

在加拿大做華人父母太不容易了,親子沖突的背後是文化價值觀的沖突

2019年家庭儲蓄率

即使按國家GDP來算,中國的儲蓄率也是全球第4。相比之下,加拿大和美國的儲蓄率分别居于第66和93位。(見下圖)

這當中也有社會保障體系的影響,但如果看巴西、南非等國家,并不是高福利國家、社會動亂、保障體系差,但人們依舊沒有儲蓄的習慣,更喜歡今朝有酒今朝醉。

在加拿大做華人父母太不容易了,親子沖突的背後是文化價值觀的沖突

2021年儲蓄占GDP的比重 

北美這種更看重當下快樂、即時滿足的文化,令很多孩子在北美讀書的中國家長很不習慣。

為什麼放學回家不是馬上做功課?

為什麼不能做完功課才玩?

為什麼每天要給自己那麼多休息玩樂的時間?

相信“業精于勤,荒于嬉”的華人家長,往往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夠努力、不夠勤奮、不夠上進,時間管理不好。

殊不知,面對北美社會“當下要甜”大環境的影響,華人家庭“先苦後甜”的小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随着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弱。

直到青春期 – 沖突爆發!

在加拿大做華人父母太不容易了,親子沖突的背後是文化價值觀的沖突

社交為王:北美文化和

青春期特點的雙重加持

都說要融入當地社會,華人家長們發現:孩子小的時候,可能會有各族裔的朋友;但等孩子進入高中,基本上就隻剩下亞裔的朋友了。因為西人實在是太看重體育和社交了。

華人玩體育,主要是強身健體,同時能為升學加分。但西人喜歡體育是動真格的,為此可以放棄名校錄取而去體育對口的學校。

社交也是。華人是成績最重要,社交可以,但不能影響學習;西人則認為社交反映了人格魅力,比學校裡的成績更重要 ——隻知學習、不善社交的是書呆子(nerd),居于北美校園文化鄙視鍊的最底端。

在加拿大,寶寶從3個月起就開始培養社交,有專門的公益社群中心讓小嬰兒彼此社交。

不是中國那種推着嬰兒車的小區社交,而是政府出資的嬰幼兒中心,裡面爬行墊、玩具、指導老師應有盡有,就是為了讓孩子從嬰兒期就開始鍛煉人際互動。

甚至北美連狗狗都有專門的社交公園,培養小狗的社交能力。

到了青少年時期,更是“社交為王”。

在加拿大做華人父母太不容易了,親子沖突的背後是文化價值觀的沖突

進入青春期,少男少女們開始更關注來自同輩的友誼和關注。

隻不過,在中國,成績好的同學備受老師的喜歡和同學的羨慕;

而在北美,最受歡迎的青少年,男孩通常是運動隊隊長,女孩是啦啦隊長。而成績優秀、不擅社交的則被歸為“書呆子”,處于校園鄙視鍊的底端。

好幾本研究美國校園文化的書籍都提到,如果孩子一心渴望學習,聰明又上進,中學時代可能是TA人生最糟糕的階段,因為美國校園有反智文化的傾向(精英學校除外)。

矽谷著名創業孵化器Y-Combinator創始人格雷厄姆(Paul Graham),曾寫過一本名為《黑客與畫家 Hackers & Painters》的書。從小被稱為書呆子的他,寫道:

我發現,“書呆子”與“高智商”有強烈的正相關關系。而這些人在中學裡都是不受歡迎的學生,你越喜歡讀書,就越不受别人的歡迎,是以“書呆子”和“受歡迎”之間,有一種更強烈的負相關關系。

因為在美國的中學,聰明是無足輕重的一樣東西。智力在大家心裡的分量遠遠不如相貌、魅力和運動能力的分量重。

美國的中學生在塑造個人魅力方面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一個美國的青少年在醒着的每一分鐘,都在琢磨怎樣才能更受歡迎,從容貌服飾到走路姿勢,從社交媒體到校園生活。

因為青少年每時每刻都想融入群體之中。他們所付出的任何努力,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是在努力在使自己變得更受歡迎。

書呆子也想變得與其他小孩一樣受歡迎,做起來卻是難上加難。因為那些受歡迎的小孩從小就在琢磨如何受歡迎,打心底裡追求這個。但是,書呆子從小琢磨的卻是如何更聰明。

書呆子被教導追求正确答案,而受歡迎的小孩被教導讨人喜歡。而美國的中學校園文化,最關注的就是歡迎度,而不是學習。

是以,華人所信奉的“努力學習”,是不被北美的主流青少年文化推崇的。

要想融入主流,華人青少年就要展現出自己會玩、愛玩、耍酷 —— 而不是學習勤奮。

在加拿大做華人父母太不容易了,親子沖突的背後是文化價值觀的沖突

有家長問過我,為什麼偏偏是中學?偏偏是在青春期,勤奮好學的學生就在北美受到排擠了呢?(這也是不少成績優秀的留學生進入北美高中後,感到孤獨抑郁的原因之一)

因為11歲以前,國小生的生活由家長主導,其他孩子的影響有限。孩子們不是不關心國小裡其他同學的想法,但後者不具有決定性影響。

畢業後踏上社會,聰明勤奮慢慢顯示出的它的價值,畢竟光耍帥玩酷,并不能把工作做好。尤其是電腦和工程的行業,聰明勤奮的華裔和印度裔在北美扛起來大半江山。

但在中學,孩子們到11歲以後,他們開始逐漸遠離家庭,擁抱同伴們的新世界,并認為那個世界才是重要的,比家裡的世界更重要。實際上,如果青少年在家裡與父母發生沖突,反而能在那個新的世界中掙得面子,而他們也确實更在乎那個世界。

在加拿大做華人父母太不容易了,親子沖突的背後是文化價值觀的沖突

“書呆子” 在北美受歡迎的U型曲線

是以,在社交為王的社會價值觀和青少年渴望交友的雙重加持下,原本還乖乖學習的少男少女們讓華人家長看不懂了。

為了能在同伴面前受歡迎,他們放學後不做作業,反而參與各種活動,各種社交。

線下的有各種俱樂部、打排球冰球等,線上的有聊天玩遊戲。甚至集體比拼誰睡得更晚,睡得越晚就越有炫耀的資本。

面對“恨鐵不成鋼”的華人家長,我說:

同樣不睡覺,華人孩子更多是在家趕作業、打遊戲;

而西人孩子則是乘父母睡後、半夜翻牆去派對,甚至開車開進遊泳池。

我已經聽不同的頂級私校好幾位西人父母談起自己孩子半夜去派對的事,他們也隻是聳聳肩接受了。

我們的孩子,不嗑藥、不退學、不早孕,北美青少年的很多社會問題,我們華人孩子都沒有。他們同時受華人小家庭和北美大環境的雙重影響,雖然他們進入了青春叛逆期,但總體來說,真沒有什麼出格的事情。

想到這點,希望廣大華人家長們能有所寬慰。

北美的華人家庭

能對青少年做什麼?

在和青少年家庭的心理咨詢中,我意識到中國的個案,主要是改善親子關系,青少年的焦慮能顯著降低;

但在加拿大,情況要複雜得多,因為往往孩子并不為未來着急,焦慮擔憂的是父母,而這涉及到家長價值觀的重塑。

因為在加拿大的華人家庭,孩子小時還能深受中國家庭小環境的熏陶和影響,但随着年齡增長,逐漸邁入青春期,他們會越來越受社會大系統的影響,這社會大系統包括了集體潛意識、社交媒體、學校等等。

這時,華人父母以為是青春期的孩子自我管理欠缺、不求上進;其實是在和北美的主流文化做抗争。

在加拿大做華人父母太不容易了,親子沖突的背後是文化價值觀的沖突

我曾給一名加拿大華人家長畫了上圖,媽媽一下子就流眼淚了,說“我這是螳臂擋車嗎?我什麼都做不了了嗎?”

當然不是。

1.親子關系要維系好。

青少年不是因為父母有道理而聽父母的,而是因為親子關系良好才願意聽父母“唠叨”的。

2. 家庭小環境的熏陶始終不缺席 。

無論是餐桌還是汽車,找一個孩子能接納的場合,溝通華人“長期主義”價值觀的意義。注意少講道理,多講故事。

3. 多幫孩子抵禦外界誘惑,也多給孩子探索的空間。

家長自己了解華人 “先苦後甜”vs 北美 “當下要甜”的價值觀沖突、了解青春期孩子社交為王的剛性需求,不往孩子身上貼“不愛學習”、“自制力差”等标簽。

“頭懸梁、錐刺股”的學習期望不适合在北美長大的孩子;家長不要去壓榨孩子的每一分鐘、也放棄希望孩子的每一分鐘都産生價值的想法;多給孩子了解和信任,同時也對自己要好一點。

在我進行心理輔導的加拿大華人青少年家庭中,

有孩子70多分的家庭,父母認為孩子要完了,隻能進社群大學了;

有孩子80多分的家庭,父母認為孩子要完了,熱門專業進不去了;

有孩子90多分的家庭,父母認為孩子要完了,熱門大學的熱門專業(平均分97、98)進不去了,孩子才95分;

有孩子98分的家庭,父母認為孩子要完了,因為競賽沒拿大獎、俱樂部沒評上首席上司,美國藤校進不去了。

在加拿大做華人父母太不容易了,親子沖突的背後是文化價值觀的沖突

聽起來很荒謬是不是?

但每個都是發生在加拿大華人家庭的真實案例。

我們都從小聽過“漁夫和小金魚”的故事,不少家長不知不覺活成了寓言裡的老太婆,對孩子的成績和成就永不滿足,好了還要再好,但普通人終究是大多數。

既然花了很大的代價來到加拿大,我們還是要相信這裡的社會保障系統、相信這裡的人文關懷環境。畢竟加拿大作為高福利國家,是讓普通人也能有尊嚴的生活的。

而且,在加拿大申請大學,還是相對容易的。上述案例中的四個孩子,最後都拿到了适合自己、很不多的大學大學錄取。

人生的路很漫長,青少年到了逐漸獨立的時刻,隻要不觸犯家庭原則,家長就逐漸放手讓孩子們自己探索吧。

參考資料:

1.www.hofstede-insights.com/product/compare-countries/

2.www.theglobaleconomy.com/rankings/savings/#:~:text=The%20average%20for%202021%20based,countries%20where%20data%20are%20available.

發現優質教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