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普通家庭孩子的悲哀,不是眼界不夠資源不足,而是被過度“嬌養”

普通家庭孩子的悲哀,不是眼界不夠資源不足,而是被過度“嬌養”

早上剛到公司,同僚李姐就接到了兒子的電話,原來孩子的國文作業忘記帶了,讓媽媽趕緊送過去。孩子在電話裡大聲抱怨,為什麼媽媽昨晚給自己收拾書包的時候沒給裝進去,害的自己被老師批評。結果李姐不得不請假給孩子送作業,工資被扣了不說,一個月的全勤績效沒有了。

約朋友吃飯,特意選了離她女兒補習班隻有兩站地的飯店,走路也就10分鐘左右。沒想到這麼近的距離,孩子竟然是打車過來的。補習班門口就是公共汽車站,下車就能進飯店,坐公共汽車不過幾分鐘的時間,孩子卻嫌麻煩,嫌累。

明明是自己的事情,卻理直氣壯地等着父母做;

再近再友善的路也伸手打車,不讓自己受一點兒累。

普通家庭孩子的悲哀,不是眼界不夠資源不足,而是被過度“嬌養”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我們身邊的孩子都在被過度“嬌養”中!

書本作業都是媽媽收拾,忘帶作業就讓父母請假送;

從來不做家務,家裡亂成什麼樣都看不見;

生活水準特别高,喝蜜雪覺得low,隻喝20多元一杯的奶茶;

買多貴的東西都不眨眼,買回來也不珍惜;

去别人家吃飯做客,不理人不幫忙,坐在沙發上玩手機

......

随着生活水準的提高,讓孩子赢在起跑線,已經不僅僅展現在學習上了,越來越多的家庭在養孩子這件事上特别舍得下血本,努力地用最高的标準養孩子。

别看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一個個卻是按照少爺小姐的标準伺候,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還都十指不沾陽春水,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普通家庭孩子的悲哀,不是眼界不夠資源不足,而是被過度“嬌養”

我們小區裡有個娃,從小隻喝某牌子的礦泉水,3歲時穿的鞋子就是七八百一雙的。玩的玩具,穿的衣服向來都是最新款。

我們一直以為孩子家庭條件好,吃穿用用最好的無可厚非。後來才知道,孩子媽媽全職在家,爸爸一個月的2萬多的收入,還有房貸車貸,壓力不小。而他們平時的生活還要靠雙方的老人接濟,也就是說他們家的娃是掏六個人的錢包養大的。

“再苦不能苦孩子。”

“孩子長大後還要吃很多苦,現在何必再吃苦”

“他隻管學習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我來做”

“别人的孩子都能用得起,我的孩子也要一樣。”

我們希望孩子在金錢物質上不自卑,盡其所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生活;我們希望孩子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學習上不被其他打擾,于是為孩子打點好學習之外的一切。

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的家長們緊着自己,富裕着孩子;累着自己,閑着孩子。

普通家庭孩子的悲哀,不是眼界不夠資源不足,而是被過度“嬌養”

不是富二代的條件,卻按照富二代的标準養娃,結果呢?養出了一身壞毛病。

1、樂于享受不肯吃苦

親戚家的孩子,研究所學生畢業後短短一年内換了好幾份工作,一會兒嫌加班太累,一會兒嫌老闆和自己說話态度不好;不是嫌公司太遠通勤辛苦,就是嫌自己的工作活兒太多。

結果呢,現在就在家待業,打算慢慢找工作。

親戚是工薪家庭,這些年為了孩子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本以為孩子工作後,家裡能寬松一點了,沒想到孩子一點兒苦都吃不得,又回來啃老了。

可是這能怪誰呢?這孩子從小就被供着養,啥活不幹,啥事兒不管,但是吃穿用度都是高水準。結果呢,學習挺好,卻自負又自私。

被嬌養大的孩子,從小就“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切都被安排的妥妥當當,什麼都是現成的,沒有吃過苦,沒有受過累,一旦在外面受了一丁點委屈,就受不了。

高水準的生活條件,讓他們無法忍受一點苦,隻要困難一來,就馬上跳腳,撤退。

普通家庭孩子的悲哀,不是眼界不夠資源不足,而是被過度“嬌養”

2、眼高手低

被嬌養大的孩子,普遍心氣兒都很高。

他們從小就過慣了高水準的日子,他們從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是父母辛苦打拼出來的,看不到父母的辛苦和汗水,是以認為一切就應該是這樣。

于是,出問題,喜歡推卸責任;

做事情,喜歡避重就輕;

團隊中,往往更看重自己的利益得失;

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自己都沒有規劃,毫無計劃,過得一團糟。

被嬌養的孩子,失去了應有的銳氣,少了一份精氣神。他們從小就習慣了被人伺候,過着富裕的生活,他們安于現狀,甘心躺平,拒絕辛苦,逃避努力。

普通家庭孩子的悲哀,不是眼界不夠資源不足,而是被過度“嬌養”

南京師範大學郦波教授認為“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你見哪一個人才不經曆人生坎坷?孩子需要有正常的磨砺,而不是隻給他各種卓越的條件。”

1、改變觀念

很多家長認為“人生要吃很多苦,現在就不要讓孩子吃苦了”,是以就拼命地提高孩子的生活水準,什麼都替孩子做了,不讓孩子受一點點累。

父母過度地付出,高于實際生活水準的物質條件,對孩子來說,其實也是一種傷害。

坦白說,現在的生活條件這麼好,孩子吃得苦再苦能苦到哪裡去,無非就是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放手讓他做作家務而已。

而這些“苦”不僅不會傷害孩子,反而在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

我們給孩子的應該是更多的愛,更好地引導,而不是超額的金錢,過分的保護。

該讓孩子做的手,就讓他去做;

該教給孩子的規矩,就要教給他。

不要将孩子當成寵物一樣養,而是當成人來對待,認真地提高孩子的各項能力。

普通家庭孩子的悲哀,不是眼界不夠資源不足,而是被過度“嬌養”

2、信任孩子

怕孩子丢三落四,是以我們給孩子收拾書包;

怕孩子不認真學習,是以我們陪他寫作業,給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怕孩子受傷,是以我們不讓他進廚房,做家務;

這種不信任,讓父母擔起了所有,為孩子做好一切。結果孩子貪圖享受,内驅力反而變得更弱了。

我們這一代小的時候,什麼事情都是自己做,不也做得很好。為什麼輪到我們的孩子了,我們就總認為他們不行呢?

學會信任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你會發現他比你想想中的更優秀,更有能力。

普通家庭孩子的悲哀,不是眼界不夠資源不足,而是被過度“嬌養”

對于普通家庭來說,父母的眼光要看得更長遠,要明白的孩子的自尊不是一雙名牌球鞋,一件限量版的T恤帶來的;孩子的未來不是一個分數就能決定的。

在社會中生存,需要的是智商、情商、财商等多方面能力的綜合,而這一切的成長都源于我們如何養育孩子。

“嬌養”隻會讓孩子成為一個弱不禁風,樂于享受的人。别讓“嬌養”毀掉普通家庭的孩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