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幸運的孩子,背後才有“能扛事”的父母

多幸運的孩子,背後才有“能扛事”的父母

多幸運的孩子,背後才有“能扛事”的父母

現在的孩子,小小年紀往往面對着巨大的壓力。

作為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無非就是能夠為孩子扛住點什麼。

作者 | 侃侃媽

心理學家賀嶺峰曾分享過一段自己的育兒經曆:

他的女兒小時候數學不好,考試經常不及格。

有一天,賀嶺峰突然接到老師怒氣沖沖的電話,他便趕緊請假奔向學校。

結果,被老師連珠炮似的訓斥了一頓:

“你們家長是不是覺得生完孩子就沒啥事了?教育孩子的事全推給我們學校老師啊?你知不知道你孩子同一道數學題已經錯第四遍了!你怎麼做家長的呀?!”

面對老師嚴厲的責問,他不敢反駁,隻能好聲好氣地跟老師認錯、緻歉。

回家後,他一眼就看到女兒正瑟縮地坐在桌子前,神情忐忑。

但賀嶺峰并沒有發火,反而編了一段話安慰她:

“老師說你最近卷面整潔多了,覺得你學習态度比以前要端正認真。希望你今後做題的時候認真審題、多驗算,這樣成績才能提高。”

聽完這番話後,女兒瞬間松了一口氣,轉而愉快地學習去了。

有人不了解賀嶺峰的做法,他便解釋道:

“我被老師訓了不開心,回去再罵孩子一頓,這不過是在宣洩情緒。

又不是我發一頓火,孩子那道題就會做了。

我心情不好應該由我自己消化,而不是把它轉移到孩子身上。”

最後,他意味深長地說:

“更何況,一個人管你叫爸爸媽媽,你總得替他扛一點什麼吧?”

多幸運的孩子,背後才有“能扛事”的父母

他的一番話,聽得無數父母感動不已。

老實說,這一代的孩子,真的很不容易:

不僅要面對愈演愈烈的教育内卷,承受着極大的壓力,還要背負着全家人的期待負重前行。

而擁有一對能“扛事兒”的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多幸運的孩子,背後才有“能扛事”的父母

扛住壞情緒,孩子更幸福

曾經聽一位朋友說起她的悲慘經曆。

從記事開始,母親的唉聲歎氣便每天纏繞着她:

買菜時小販缺斤少兩,工作上上司處處刁難,又或是父親怎樣不負責任……

說到動情處母親還會留下眼淚,感慨命運的不公。

年幼的她很想替母親分擔,但又束手無策,隻能堅持做最忠實的聽衆。

可時間久了,她卻逐漸變得郁郁寡歡,最後更是患上了抑郁症。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過,孩子就是父母情緒的接收器。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學會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不要把自己心裡的負能量轉移到孩子身上,更不要讓訴苦毀了孩子的一生。

在抖音上看到一個視訊,孩子問:

“媽媽,你工作那麼辛苦都是因為我嗎?”

媽媽回答說:

“不是的,寶貝。工作辛苦是因為工作是辛苦的,不論誰做,都會辛苦。

就像檸檬是酸的,不論誰咬一口,都會覺得酸。”

短短幾句話,暖心又治愈。

難怪有網友在評論區這樣寫道:如果小時候父母也能這樣對我說,我會有一個完全不同的快樂童年。

父母是什麼情緒,孩子就是什麼命。

如果父母整天抱怨,傳遞消極的想法,那麼孩子也會心事重重,充滿負能量。

如果父母情緒穩定,遇事淡定從容,那麼孩子也會積極陽光,不論碰到什麼困難都能應付自如。

日本實業家稻盛和夫,小時候家裡做印刷廠生意,經濟條件很不錯。

但好景不長,一場突如其來的戰争,讓廠裡的機器全部被毀,父母在銀行的存款也頃刻間變為了廢紙。

雖然全家人常常饑不果腹,但母親紀美沒有悲觀消沉。

而是把自己的和服賣了,起早貪黑地跑農村,通過做些小生意來換取糧食。

稻盛和夫後來在書中回憶道:

正是母親面對逆境積極樂觀的态度,讓他困頓的童年充滿了光彩。

是以長大後,不管他在生意上遭遇怎樣的失敗,都不曾氣餒,因為母親堅強的信念和愛給了他戰勝困難的底氣和希望。

父母扛得住情緒,孩子的幸福感才能更強。

多向孩子傳遞積極正向的生活态度,他們才會發自内心地愛自己、愛他人。

多幸運的孩子,背後才有“能扛事”的父母

扛住焦慮,孩子才能走得更遠

在《2022年國民抑郁症藍皮書》裡,記錄着一組觸目驚心的資料:

抑郁症患者中,有50%是在校生;

18歲以下的抑郁症患者,更是占到了總人數的32%。

這一代的孩子,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競争,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升學壓力,很多人的内心早已傷痕累累。

為人父母,我們固然無法改變外部環境,但至少可以在家庭這個小環境裡,為孩子扛住一些焦慮和壓力。

在紀錄片《了不起的媽媽》中,就有一位特殊的海澱媽媽李琦。

她和老公都是名校畢業的海歸學霸,事業有成,但兒子卻是個名副其實的“學渣”。

當周圍的孩子忙着跳級考證時,李琦沒有盲目加入雞娃大軍,而是坦然接受了孩子的平凡,甚至主動放棄了“人大附中”的早培選拔。

因為她始終秉持着這樣的教育觀念:

“每個孩子生下來就有他的使命,他有他自己的一條道。父母要做的是規避短闆,最大限度幫助孩子發揮長處。”

當她發現兒子雖然學習不好,卻對程式設計、剪輯很有興趣時,一直盡可能地給兒子提供支援。

多幸運的孩子,背後才有“能扛事”的父母

在她的“無為而治”下,兒子不僅在B站擁有了一大批粉絲,還考取了一級程式員,對未來也有清晰的規劃。

在教育理念和方式上,拔苗助長是一種選擇,靜待花開也是。

哈佛學霸詹青雲,曾在《奇葩說》中憑借過人的才學受到很多人的關注。

多幸運的孩子,背後才有“能扛事”的父母

但少有人知道的是,她從小到大曾經六次轉學,成績常是班級墊底。

老師一度放棄了她,罵她是“笨豬”,還認定她考不上高中,不如趁早去技校。

可母親卻沒有把這些否定放在心上,相反,母親總是溫柔而堅定地對她說:

“别着急,媽媽給你算了,到四年級,你就會成為全校最棒的學生。”

這句話,當然沒有成真,母親便又安慰她:

“不用急,媽媽重新算過了,成為年級第一的時間,就在初一。”

在母親年複一年善意的“謊言”中,步入高中後的詹青雲終于開竅,後來更是考上了香港中文大學,一路逆襲,站在更廣闊的舞台上熠熠生輝。

教育從來沒有一個統一的公式,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時區。

很多時候,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持一個松弛而平和的心态,讓孩子在人生的馬拉松中走得更穩、更遠。

多幸運的孩子,背後才有“能扛事”的父母

扛住攀比,親子關系更和諧

綜藝《少年說》中,一位學霸站在天台,委屈地喊出自己的心聲:

“我數學考滿分,你也會對我說,很正常,别人比你厲害多了。”

多幸運的孩子,背後才有“能扛事”的父母

誰知媽媽不為所動,隻是冷淡回應道:“我就是怕你驕傲,想讓你更努力。”

男孩瞬間崩潰,哭喊着:“但你也不能隻看我的短處,不看我的長處啊!”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說過:

“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别人差,他們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往往來源于成人的評價。”

父母口中反複提及的 “别人家的小孩”,不僅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好,反而還親手斬斷了溝通的橋梁,讓孩子的心離自己越來越遠。

隻有當父母放下攀比的心态,孩子才能發揮出自己的潛能,親子關系才會和諧順暢。

在抖音上有個賬号,是一位媽媽分享自己女兒的日常。

視訊裡,10歲的女孩龍龍總是在廚房裡專注地忙碌着,不多時便端出面包、蛋糕、漢堡、披薩等美食,賣相看着都十分誘人。

多幸運的孩子,背後才有“能扛事”的父母
多幸運的孩子,背後才有“能扛事”的父母

據了解,龍龍從小就對美食有着濃厚的興趣,後來,更是把“考職高,學烘焙”當成了自己的目标。

換做一般的父母,看到女兒如此“不務正業”,肯定早就火冒三丈,忙着把女兒拉回“正軌”。

但龍龍的家人卻十分通情達理,從不把她與同齡人做比較。

媽媽說:

“有的孩子适合讀書,他們能在書中找到快樂和動力;有的孩子适合制作烘焙,她能在制作甜品的過程中找到快樂。

我不羨慕别人家的孩子期末成績單上的全優。因為(她)除了成績不是全優,其他全是全優。”

是以,媽媽會幫女兒買好原材料,幫女兒打下手,一起收拾廚房;

哥哥則會幫忙拍攝、剪輯,記錄下妹妹每一次的進步。

正因有了這樣無條件的肯定與接納,龍龍才能快樂地在廚房裡忙活,一家人也能經常聚在一起,共同品嘗龍龍的手藝,家人之間其樂融融、溫暖極了。

好的父母,一定要有不對比的智慧。

卸下面子,卸下攀比心,發掘孩子獨一無二的閃光點,鼓勵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

畢竟,好的親子關系,勝過一切偉大的教育。

多幸運的孩子,背後才有“能扛事”的父母
多幸運的孩子,背後才有“能扛事”的父母

曾經看過這樣一種說法:

“每個少年,都像是一艘小船,他們能承受的傷害其實很小。而來自外界的每一場動蕩,都像是在孩子的小船上鑿洞。

洞越鑿越多,冷水就不停地往孩子的小船上灌,終有一天,孩子的生命之舟就會徹底沉沒。”

是以,别小看父母對孩子每一次的挺身而出。

扛住壞情緒,孩子才能感受到來自家庭的關愛,變得愈發陽光、自信;

扛住焦慮,孩子才能擁有松弛、平穩的心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扛住攀比,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心裡去,收獲一段和諧而親密的親子關系。

這樣一來,無論孩子遭遇了什麼,來自父母的愛都會給他無限的力量和底氣,讓他自由快樂地生長。

點個贊吧,與所有父母共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