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當今的孩子,在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的同時,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傷害。

保護孩子遠離悲劇的第一道閘門,永遠是父母。

作者 | 可樂媽

前兩天,我在背景看到了這樣一則求助:

“虎媽,我真的要瘋了。

自從放暑假以來,我兒子幾乎每天都在刷手機。

一開始,我想着孩子平時上學壓力大,放假了玩會兒放松下也沒什麼。

可一個月過去了,他就像上瘾了似的,一刻不停地玩。

甚至有段時間,我淩晨醒來看見孩子屋裡發出亮光,推門一看,居然還是在刷視訊。

昨天,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一把奪過他的手機,說要沒收。

萬萬沒想到,這孩子竟然轉身就爬上陽台的視窗,威脅我不還他手機就跳樓……”

說實話,每逢寒暑假,類似的咨詢我時不時就能看見。

看完英國插畫師John Holcroft的一組圖,或許你就會更清楚地明白,手機正在給孩子們帶來怎樣的重重危機。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短視訊讓孩子的大腦嚴重受損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家庭教育紀實類節目《放學後》中,有這樣一幕:

一個叫悠悠的小女孩,每天放學回家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刷短視訊。

最開始,悠悠還能有所節制地玩。

但漸漸地,她卻沉溺于網絡世界無法自拔,為了刷手機,她在沙發上一坐就是兩個小時,連廁所都顧不上去。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而一旦離開了電子産品,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看起來無精打采,幹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鏡頭下的悠悠,正是無數沉迷于垃圾快樂的孩子的真實寫照:

翻開書不到10分鐘,就心癢難耐想玩手機,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

遇到不會做的題,想到的竟是先刷一會兒視訊,結果不知不覺就看到半夜,作業本上還是空空如也……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一項研究顯示:

每天看電子螢幕超過2個小時的兒童,在思維和語言測試中獲得的得分較低。

而每天使用電子螢幕超過7個小時的兒童,他們的大腦皮層出現了顯著的變薄的現象。

這也就意味着:

常玩手機的孩子大腦會變得遲鈍,甚至逐漸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

一根網線,一部手機,一屏永遠也看不完的短視訊,的确能讓孩子在短時間内享受到無盡的快樂。

但同時,它們就像一款廉價的毒藥,讓我們的孩子在快樂中一點點沉淪、堕落。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電子遊戲正在殺死孩子的行動力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美國西點軍校的22條校規中,有一條是“立即行動”。

然而,電子遊戲的出現,卻以勢不可擋之勢殺死了很多孩子的行動力。

日本電視台曾采訪過一位名叫滝沢拳一的遊戲成瘾者,他在上高一時迷上了遊戲。

到了後來,甚至發展為一天玩20多個小時,不吃不喝不睡。

天涼了,他想要關窗,卻因為正在跟網友對戰,遲遲無法從電腦前起身;

家裡亂成一團,他想要收拾,可想到下一局遊戲馬上要開始了,便很快放棄了這個想法,任由垃圾堆積成山……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而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了他27歲那年。

一個孩子人生中最美好的10年時光,就這樣因遊戲而停滞了。

滝沢拳一的故事絕非個例。

去年9月,中國計量大學的校長徐江榮就在開學典禮上告誡新生:

網絡遊戲是最大的校園毒品,每年被取消學籍的孩子90%都是因為遊戲。

這些孩子十年寒窗苦讀,卻因一朝沉迷遊戲,蹉跎了大好青春,實在是令人扼腕歎息。

垃圾快樂之是以可怕,就在于它總是在不知不覺間麻痹了孩子的神經,瓦解了孩子的意志力。

最終,讓一個本來有大好前途的孩子,淪為了被命運蹂躏卻毫無招架之力的“囚徒”。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碎片信讓孩子的閱讀能力不斷退化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作家王蒙曾把現代網絡培養出的閱讀者稱為“浏覽手”:

在他看來,“浏覽手”們每天敲敲鍵盤,點點滑鼠,一分鐘可以涉足15個領域,熱門段子張口就來,明星八卦更是如數家珍。

看似什麼都知道,但深究下來,不過是流于表面、囫囵吞棗。

現在的很多孩子也是如此。

在一所重點中學當班主任的閨蜜曾跟我抱怨:

現在的孩子已經習慣了接受快餐資訊,迷失在浩如煙海的碎片化資訊裡,逐漸失去了深度閱讀的能力。

讓他們看一篇五千字左右的短篇小說,個個吵着說“寫太長了,不想看”;

想讓他們靜靜坐下來,一字一句地讀完一本名著,那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閨蜜的話讓我想到了之前看過的一組對比圖:

有的人沉迷于碎片化資訊,到頭來,不僅沒能增加自己人生的高度,反而将自己困在了資訊繭房裡;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而有的人卻耐住了性子,在閱讀上下了一番苦功,把讀過文字變成了自己腳下的台階。

最終,将自己送往了更高的平台。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身處資訊過載的時代,我們的孩子擷取的資訊的管道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當無數的資訊搶奪着他們的注意力時,如何“去碎片化”,培養起專注閱讀的習慣成了他們真正需要應對的挑戰。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社交媒體摧毀孩子自尊的隐形兇器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紀錄片《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中,有個女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像所有正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一樣,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和喜歡。

是以,平日裡,她經常會在社交媒體上曬自己的自拍。

每當釋出了新照片,就會不斷重新整理。

看到隻有零星幾個點贊時,女孩失落極了,果斷删除了照片。

随後,她擺出更加誇張的姿勢,用了更加厚重的濾鏡,重新裝飾了自己的照片,這一次,她果然收獲了不少好評。

可還沒有高興幾秒鐘,一則飽含惡意的評價便浮現在她眼前:

“你的耳朵還能更大一些嗎?”

這下子,女孩的好心情徹底毀了,她慌亂地用頭發蓋住耳朵,走到了鏡子前,為自己的“難看”的耳朵而傷心落淚。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截至2021年,美國衛生機構統計發現:

每天在社交媒體上花費超過3小時的青少年将面臨着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雙倍的風險,患抑郁症和焦慮症等心理疾病的風險比其他孩子高一倍左右。

社交軟體對于孩子,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就像一個潘多拉魔盒。

他們隻看見裡面精緻的照片、奢侈的生活、完美的容顔……

卻忽略了,光鮮亮麗的表象背後藏着的是無盡的攀比,一旦沉迷其中,留給自己的就隻有深深的自卑和痛苦。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在網絡上傳播的負面情緒,比病毒還可怕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還記得去年夏天,那個直播自殺的18歲女孩依奈嗎?

兩年前,依奈在一款遊戲中将自己的ID改為“拿不到金頭就自殺”,所謂“金頭”,就是遊戲排名前十的玩家所獲得的獎勵。

但直到賽季結束時,依奈都沒能拿到“金頭”。

後來,依奈加入了一個遊戲相關的群聊。

有群成員認出她後,嘲諷她說要自殺卻不行動,還給她起了一個“金頭姐”的黑稱。

沒想到,這一舉動一石激起千層浪,越來越多的成員加入了這場網絡霸淩的狂歡。

通過攻擊、辱罵依奈的方式發洩着自己積攢已久的負面情緒。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最終,依奈不堪受辱,從自家樓頂一躍而下。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依奈直播跳樓最後定格的畫面)

悲劇發生後,其中一位網暴者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她告訴記者,一開始,自己完全沒意識到這是語言暴力。

“在網絡上激烈的話看多了,人就容易模糊底線,我以前沒那麼容易激動的,但在網絡上三天兩頭附和别人罵人,傷人的話也可以随口就來。”

對此,解放軍總醫院心理醫生史宇解釋道:網絡的匿名性和網民的從衆心理讓負面情緒像病毒一樣傳播、擴散。

對自我控制力不足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

在這樣的環境中,沒人能知道,我們那個沉迷其中的孩子會不會是下一個施暴者,或是下一個受害者。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在《我與地壇》的書評裡,有位讀者寫了一段發人深省的話:

“一個人十三四歲的夏天,在路上撿到一支真槍。

因為年少無知,天不怕地不怕,他扣下扳機,沒有人死,也沒有人受傷。

他認為自己開了空槍,後來他三十歲,或者更老,走在路上,聽到背後隐約傳來風聲,他停下來,轉過身去,子彈正中眉心。”

所謂的“槍”,其實就是孩子因年少無知走錯的路,做錯的選擇,放任自流的壞習慣。

等他們自己明白過來的時候,子彈已然正中眉心,一切都為時已晚。

是以,作為父母,我們千萬不要高估孩子的自制力,更不要低估無孔不入的垃圾快樂對這代孩子的侵蝕。

想要讓孩子免受傷害,父母們一定要守好這兩道“閘門”:

以身作則,立好規矩就堅決執行

前段時間,山東濟南,一位被北大錄取的學霸在分享經驗時這樣說道:

“孩子玩手機是管不了的,但老師、家長幫忙保管一下手機還是能有所幫助的。”

如果你的孩子放不下手機,請跟他一起看這5幅漫畫

網絡世界多姿多彩,遠比枯燥的書本和習題有吸引力得多,如果指望孩子自覺,他們隻會沉迷其中,一步步沉淪。

是以,喬布斯從不讓自己的孩子在家使用iPad;

比爾蓋茨對自己孩子的要求是,14歲之前絕不允許接觸手機,不允許玩遊戲。

從來沒有天生自覺的孩子,隻有長期督促的家長。

與此同時,父母也要管住自己。

唯有自己先克制住玩手機的欲望,孩子才能在父母嚴于律己的熏陶下習得自律。

增強孩子與現實世界的連接配接

作家洞見君分享過一個故事:

他有一個堂弟,多年來沉迷遊戲,沒少跟父母鬥智鬥勇。

今年堂弟參加聯考,成績剛好夠一本線,出分後更是天天打遊戲,整日窩在自己房間裡酣戰。

堂弟的父母很是發愁,希望洞見君能幫忙勸勸。

洞見君見到堂弟後,沒有一味批評他,而是建議他出去運動、旅行,總之,就是不要宅在家裡。

這不禁讓我想起心理專家陳默在演講中提到的一件事:

現在的孩子一出生就在被電子裝置包圍的世界裡,是以現實感很孱弱,隻能在網絡的世界裡尋找真實感和價值感。

對此,父母不妨豐富孩子的生活:

培養孩子一些興趣愛好,鼓勵孩子在現實中多結交朋友,多帶孩子爬爬山、逛逛公園。

甯願讓孩子出去瘋,也不要讓電子裝置成為他們世界中唯一的光。

社會高速發展,電子和網絡産品層出不窮,不可否認這是時代的進步。

陽光下自有陰影,電子網絡的負作用正在孩子們身上逐漸顯現,我們的孩子正面臨着過去未曾有過的壓力和傷害。

某種程度上說,保護孩子不被這個時代的負作用傷害,就是今天家庭教育的最大成功。

點個贊吧,無論任何時候,守護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成長的過程,健康又快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