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假期帶兒子看了大火的《八角籠中》,我後悔沒讓他早點明白這些

假期帶兒子看了大火的《八角籠中》,我後悔沒讓他早點明白這些

假期帶兒子看了大火的《八角籠中》,我後悔沒讓他早點明白這些

如果我們的孩子總是覺得幸福是唾手可得的,不知道努力和奮鬥的意義,他的人生很難沒有憂患。

請一定告訴孩子,唯有堅毅、勇敢、自強不息,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作者 | 楓子

最近大火的電影《八角籠中》大家看了嗎?

假期帶兒子看了大火的《八角籠中》,我後悔沒讓他早點明白這些

這幾天,朋友圈很多家長都在安利,趁着周末,我也帶兒子走進了影院。

影片講述的是一群貧苦孩子,為了走出大山,以格鬥為出路,在命運的泥淖裡反複掙紮,抗争,拼搏,最後沖破“命運之籠”的故事。

觀影時,我就發現兒子數次抹淚,結束後,兒子更是靠在我的肩上,久久不能平靜。

兒子對我說,他後悔了。

後悔沒有聽我的話,好好學習,後悔沒有早點明白努力奮鬥的意義,更後悔自己蹉跎了大好的光陰。

不得不說,《八角籠中》的“後勁”真的太大了,看完我也後悔了,後悔沒有早點帶兒子來看。

因為這部電影真的是不可多得的教育片,有些話,父母要趁早告訴孩子。

假期帶兒子看了大火的《八角籠中》,我後悔沒讓他早點明白這些

你所有的理所當然

都可能是别人的夢寐以求

《八角籠中》,不止是一部電影,也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2017年,盛夏。

一段冠名為“格鬥孤兒”的短片刷爆全網。

鐵籠裡,兩個半大的孩子,你一拳,我一腳,砸在臉上,重摔在地上,鼻青臉腫,甚至頭破血流。

假期帶兒子看了大火的《八角籠中》,我後悔沒讓他早點明白這些

有人截取了視訊的一幕,問一個孩子:為什麼要來參加這麼殘忍的格鬥。

孩子說:因為,有肉吃!

假期帶兒子看了大火的《八角籠中》,我後悔沒讓他早點明白這些

如果不是電影展現,我們真的很難想象,這些孩子的生存環境竟到如此地步:

到處是望不到頭的山和石頭,幾間破落的屋子就是他們的家。

土屋子土炕,布滿裂縫的牆,幾乎沒有任何家具。

因為村裡太窮,他們的父母外出後就再也沒有回來,他們無人看管,終日遊蕩在荒山和街頭之上,平時就靠打劫路人為生。

而他們的願望也簡單的讓人眼眶發紅:吃得飽,睡得好。

電影裡就有這樣一幕:

向騰輝把孩子們安排在倉庫睡覺,一個叫小步的男孩,忍不住感歎:

風扇像龍王灑雨,這床太軟太舒服了,要是能一直睡在這裡就好了。

這一幕讓人忍不住鼻頭一酸。

風扇,軟床,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對他們來說,竟也是奢侈。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說:“記住,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勢。”

兒子,還記得那雙被你扔掉的耐克鞋嗎?

你和我念叨了很久,生日要某款價值1299元的耐克鞋。

我雖覺得樣式不錯,但想到你正在長個,腳也長得快,上千元的鞋子穿個一年就得淘汰,有些奢侈,就給你買了另一款四百多的耐克鞋。

可沒想到,你竟然因為我買的鞋不是你想要的那款,而大發脾氣。

你扔東西、哭鬧、絕食、甚至沒良心地控訴我:“媽,都怪你,讓我丢盡了臉。”

最後,那雙鞋你碰也沒碰,就把它扔到了垃圾桶。

你不會知道,當你覺得鞋子就該穿上千元的名牌鞋時,電影裡的那些孩子,隻有又破又舊的鞋子穿。

當你抱怨讀書辛苦時,他們根本就沒有條件上學,大字不識一個。

還有你吃了兩口就不要的哈根達斯,被你嫌棄的低配iPad,你提神喝的拿鐵,他們可能聽都沒有聽過,更别說享受。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

你所有的理所當然,可能是别人的夢寐以求。

是以,媽媽希望你記住:

你擁有的是你的幸運,但是“擁有”本身沒有賦予你浪費的權利,請學會珍惜和感恩。

假期帶兒子看了大火的《八角籠中》,我後悔沒讓他早點明白這些

再平凡的普通人

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出路”

大山的孩子要闖出一條路有多難?

他們沒有優質的教育資源,更沒有什麼選擇,對他們而言,走出大山的梯子,窄而陡。

假期帶兒子看了大火的《八角籠中》,我後悔沒讓他早點明白這些

要想去看更大的世界,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與汗水,遭受冰冷、血腥和殘酷的現實。

格鬥的确很殘忍,但格鬥讓他們看到:人生不止貧窮、迷茫、行屍走肉,還有夢想、曙光和未來。

是以盡管身體瘦小,體格和力量都處于劣勢,但他們從不認命,靠着苦練和蠻力,走出了屬于自己的那條路。

我想這也是導演王寶強诠釋的自己的人生吧。

他出身偏遠農村,家庭貧困,沒背景沒靠山沒才能。

年幼時,隻身前往少林寺練功,年少時,又孤身去往北京尋夢。

他一路堅定信心,相信自己,才一步步從草根,群衆演員,到知名演員,到導演……

假期帶兒子看了大火的《八角籠中》,我後悔沒讓他早點明白這些

兒子,你看,不管是電影裡的那些孩子,還是王寶強,他們生而普通,曆經困難,卻從不抱怨,而是努力奔跑,堅信希望,最後都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是以,從現在起,不妨先把手裡的遊戲放下吧。

大山的孩子唯一的出路是格鬥,而你的出路是學習,學成了以後才會有更多的出路等着你選擇。

我知道,初一的時候,你補了很多課,做了很多習題,可考試的時候,卻每次都比你同桌考的差。

看到你同桌不補課,該玩玩,該睡睡,輕輕松松就取得好成績,你一度深陷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泥沼。

有一次,你問同桌一道很複雜的題,同桌一句“這不是一看就能想到的嗎?”,讓你受到了一萬點暴擊。

自此,你認定了自己沒有學習天賦,開始自暴自棄,沉迷遊戲。

兒子,在天賦面前,普通人的努力,有時候或許顯得有些蒼白。

但我相信,任何開挂的人生,都需要厚積薄發。

永遠不要高估天賦的作用,也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

就像電影最後,蘇木絕地反擊,赢了強大的對手,奪得了金牌。

是以,羨慕絕對天賦的同時,不要妄自菲薄,你要相信,再平凡的普通人,也一樣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你盡管往前跑吧,相信自己,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隻要走的方向正确,每一天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成功。

最終你會看見,那個原本不屬于你的舞台,也會有你綻放光芒的位置。

假期帶兒子看了大火的《八角籠中》,我後悔沒讓他早點明白這些

沒有誰能擊垮你

除了你自己

去年,學校舉辦表演活動,班裡很多同學都上台展示了才藝。

你在座位上眼巴巴地望着,回家後你無比失落地問我:

“你為什麼沒有讓我學一兩個特長?”

其實,在你5歲的時候,我就給你報過跆拳道,你學了一段時間就回家哭,嫌太苦、太痛、太累了,死活不肯繼續學。

之後,我又給你報了書法,街舞,圍棋,但每次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不了了之。

最終,你不僅沒有學會半點才藝,還養成了遇事就放棄,習慣性打退堂鼓的性格。

想起電影裡的一句台詞:生活既是囚籠也是枷鎖,放棄就是認命,争取就是墊腳石。

仔細想來,其實很多時候,擊垮你的從來不是困難,而是你自己。

你可以選擇安逸,也可以為未來去吃苦去堅持。

你可以選擇向現實低頭,也可以選擇努力奮鬥改變現狀。

你可以選擇自怨自艾,也可以選擇腳踏實地每天再進步一點。

隻要你不放棄,困難就打不倒你。

你足夠堅韌,生活才能如你所願。

正如電影裡孩子們訓練時所喊的口号:生如野草,不屈不撓。

為了擺脫命運的束縛,走向更廣闊的世界,這些隻有十一二歲的孩子,每天赤腳在沙石上一圈一圈的跑,拖着沉重的輪胎一步步前行,練力量,練耐力,練韌性……

假期帶兒子看了大火的《八角籠中》,我後悔沒讓他早點明白這些

格鬥的時候,孩子們被一拳一拳狠狠砸在臉上,被一下一下重摔在地上,鼻青臉腫,頭破血流,是常有的事。

假期帶兒子看了大火的《八角籠中》,我後悔沒讓他早點明白這些

可是他們沒有叫一聲苦,喊一聲累,更沒有想過放棄。

因為他們知道,人生從來都是單項選,要麼出局,甘于貧窮和悲哀,眼睜睜地看着自己被生活左右;

要麼像野草一樣,去拼搏和奮鬥,搏出一條生路,去掌控人生,選擇生活。

是以,靠着堅韌不拔的性格和不怕吃苦的精神,這些孩子,最終迎來了人生的逆風翻盤。

假期帶兒子看了大火的《八角籠中》,我後悔沒讓他早點明白這些

有人曾這樣描述八角籠:“籠中,兩隻困獸。厮殺,無處可逃。你的武器,隻有你的身體。”

兒子,其實,無論是格鬥,還是生活本身,我們自己,都始終是我們唯一的武器。

隻要能吃苦、敢反抗、肯堅持,不放棄,即使身處塵埃,我們也可以過上想要的生活。

兒子,你要知道任何一種人生,都有自己的“八角籠”要走出,如果你什麼都不做,總是在退縮,就隻會被困在籠中。

吃得辛苦,堅定意志,才有可能打破牢籠,獲得成功。

假期帶兒子看了大火的《八角籠中》,我後悔沒讓他早點明白這些

很認同一句話:“八角籠”的困難是人生常态,想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就要憑借自己的能力,沖破囚困自己的“命運之籠”。

為人父母,我們不能永遠陪在孩子身邊,為他遮風擋雨,漫漫人生路,終需他自己走。

那麼,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把他培養成什麼樣,他才能有能力,有毅力,去過好自己的一生呢?

看了《八角籠中》,我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把兒子培養成一個珍惜擁有、充滿自信、勇敢堅韌的男孩。

這些品格,能伴随孩子一生,成為他披荊斬棘的武器,給予他行走于世的底氣。

點個贊吧,與父母們共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