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用戶端 編輯 孫璐
今天(7月11日)是大陸第19個航海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揚帆新絲路,奮楫新格局”。與此同時,各地航海博物館、展覽館和航海科普教育基地也将向社會公衆開放。
想了解神秘又有趣的海洋文化嗎?快跟随小編一起來體驗乘風破浪的快樂!
打卡中國航海博物館
上新航海重器展覽戶外空間首次免費夜間開放
在今天這個日子裡,中國航海博物館将采取免費不免票形式,作為經國務院準許設立的中國第一家國家級航海博物館,其館内分設航海曆史、船舶、航海與港口、海事與海上安全、海員、軍事航海六大展館,以及海洋、航海體育與休閑兩個專題展區,并建有天象館、4D影院、兒童活動中心等。
中國航海博物館 圖源新華社
自6月13日起,中國航海博物館試點在16:30-20:00之間向公衆免費開放戶外區域,一直将持續至今年10月底。這是該博物館首次探索戶外空間免費開放的惠民舉措,為市民打造夜間休閑的好去處。
而在6月13日-10月8日期間,博物館第二臨展廳“探秘深藍:中國海洋科考與深潛展”也将在夜間向觀衆免費開放。大家可以欣賞到“探秘深藍:中國海洋科考與深潛展”,“奮鬥者”号、“蛟龍”号、“東方紅3”号等衆多當代航海重器模型,以及海龜、斑海豹、鹦鹉螺等珍貴生物标本。
如果想要有沉浸式觀展體驗,更是可以在展區的深海世界、濱海濕地、巨藻森林等場景中身臨其境感受到其中的魅力,此外展區還設定了“測量海水鹽度溫度”“貝殼大家族”“貝殼分類”“水下尋寶”“與企鵝家族拍照”等互動展項。
預約通道
實名預約購票。觀衆須提前通過“中國航海博物館”官方微信以及攜程、大衆點評(美團)等管道線上實名預約購票。入館檢票時需核驗本人身份證。
1.4米(含)以下或6周歲及以下兒童、65周歲及以上老人,須提前在“中國航海博物館”官方微信免費預約。
打卡中國港口博物館
動動手指解鎖免費玩法
中國港口博物館承載“港通天下”的文化内涵,是大陸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大型港口專題博物館,也是成為挖掘港口曆史、傳承港口文化、傳播海洋文明的重要基地。
中國港口博物館 圖源IC photo
今天,中國港口博物館也特别推出了港博“小集考工坊”免費體驗活動。隻要動動手指掃碼關注中國港口博物館微信公衆号,即可前往中國港口博物館A區一層港博文化商店領取手工活動材料包(每人限領一份,30份材料包發完即止),在活動區(A區一夾層)完成手工制作體驗。
預約通道
實行實名制預約參觀,觀衆可提前5日(包含當天)通過微信公衆号(開放服務—個人預約/團隊預約)進行登記預約,在入口處掃碼預約簽到。
打卡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南海I号博物館)
來這裡傾聽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以“南海I号”宋代古沉船保護發掘和活化利用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
“南海Ⅰ号”被譽為“海上敦煌”,是“海上絲綢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貴物證,目前出水文物超18萬件(套),是中國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年代較久遠、儲存最完整,文物儲存最多的遠洋貨船。
“南海Ⅰ号”出水文物 圖源IC photo
在博物館的正中間,有一座專門為“南海I号”量身定制的“水晶宮”,模拟了海底的原生環境,并再次進行了優化改造,以達到對船體最大的保護效果。
預約通道
微信掃碼關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公衆号進行預約。
打卡白鶴梁水下博物館
走進長江深處探秘水文化
2009年5月18日,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建成,實作了白鶴梁題刻的原址原貌保護和觀賞,它也是世界首座非潛水可到達的水下遺址類博物館。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 圖源新華社
據悉,白鶴梁題刻記載了自唐迄今1000多年來72個年份的枯水水位資訊,具有極其重要的水文科學價值,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遊客們乘坐扶梯深入江心,仿佛走進了一個奇妙的水文世界,可以近距離感受古老的水文故事和碑林文化。
預約通道
可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微信公衆号上預約。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不妨和我們一起走進這些航海博物館中,來一場古今穿越的“心靈對話”,在這裡每件藏品都記載了過往的峥嵘歲月,記載了大陸航海發展的光輝曆史。
心動不如行動,走,我們打卡去!
(綜合央視新聞用戶端、上觀新聞、各博物館官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