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課文作者丨馮至《表裡的生物》

作者:順德校園

1938年,馮志與家人同濟大學的師生們跋涉一番後,将中國大部分地區轉移到昆明,次年開始在西南大學外語系任教。八年的抗日戰争,他在昆明生活了七年半。戰争一度陷入危機,它搬到了郊區的楊家山森林。遠離中心,遠離喧嚣,20世紀20年代成名并被魯迅譽為"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的鳳志,真正進入了沉思的中年階段,迎來了一個創造性發展的時期。1941年至1943年,在楊家山林場的一間小屋裡,"像一個敞開的閘門的湖",鳳芝寫了一系列詩集《十四行》,散文集《山水》和小說《五子》。書中多章,風格迥異,深入到自然與生活的核心,但又有交集的純粹、清晰、和諧,成就了錢立群稱贊鳳志的"三部曲",以及接下來的《杜甫傳》等作品的寫作。

課文作者丨馮至《表裡的生物》

大家的迷你劇《風到四》

《風景》《吳子軒》《杜甫傳記》《給一位青年詩人的十封信》

北京出版社

"風景":沉思的完美産物

《風景》一章,時間跨度十餘年,有的寫于馮至1930年德國北平前夕,有的寫于歐洲學習,有的寫于上海後歸于同濟任教,其餘一半寫于昆明,更多的是針對學科、記憶、美麗、永恒而又非常沉思, 馮某對所收集的記錄認為它們"在性質上是相似的"。《風景》第一版于1942年出版,此後,由于現實政治形勢下關注點的轉變,鳳志不再寫這樣的文章,而是轉向了對現實的批判文章,是以從這個意義上說,《風景》可以說是一部完美的作品。

《山水》于1947年由文化生活出版社轉載後記,當馮志回到北平時,他在最後寫道:"現在回到北平,現在進入了比戰争更多樣化的局面,整天坐在城市圈子裡,腦海裡沒有野風流淌,昆明的風景似乎成了我理想的風景。這時,我覺得這本小冊子與其說是通過很多地方紀念過去,不如說是為了紀念昆明。"

各種"山川在魂",在昆明融為一體,與現實形成鮮明對比,從具象的景觀抽象更新華為一個"理想"。作為馮志一生中最重要的邂逅之一,馮志寫道:"昆明附近的風景是如此簡單,坦率地說,幾乎沒有曆史負擔和人工點綴,它們沒有被修飾,到處都露出了它們原來的面貌:這時我了解了自然,大自然也教會了我。戰争與流亡是一件悲哀的事件,但不幸也是幸運的,馮志因為偶然的生命來到昆明,在森林田野裡,與最純淨的無染自然近距離接觸,仰望宇宙,崇高的品類,在"野風"中的淨化,或者在兩個極端世界的對比中,獲得了人與自然關系的新觀點。

是以,與名勝古迹相比,鳳志更喜歡置身于無名景觀中,觀看和書寫無名景觀,這些景觀尚未被人類自然史的點所扼殺。"對于風景,我們也給他們原貌,我們不應該在自然界中摻雜一些人員"——這份自我告白的後記,讓人想起馮志對文藝導師裡爾克的服侍和欽佩,在他著名的《論風景》中寫道,"人們不應該在物質上感受到它(風景)為我們所包含的意義, 但反對看到它是一個偉大的存在現實。裡爾克的很多作品,包括這篇文章,都被鳳芝翻譯成中文,或者可以說《山水》一書的書名與《瑞克書》的《明》直接相關。無名景觀的主觀景觀美學背後,是人與自然分離與和諧的自然景觀,其靈感來自馮某所熱愛的德國浪漫主義所賦予的思想資源,最終在昆明平原山水環繞的林屋中打開。

"風景"顯示了這種思想的痕迹。早在海德堡(馮雯霆海山)大學時,馮志就經常獨自一人走在山林中,從嘉道《單向池影,數樹邊》這兩首詩中體驗到"在無人本性中獨處無限境界"。(兩首詩),但這接近于乍一看的光的片段式頓悟,到八年後在昆明寫的美國名作《失落的山村》,這種對自然的了解變得更加熟悉、輕松和遙遠。那沒有聽到曆史,不知怎麼的消失了村子,卻在溪流、草地和野生動物中留下了一首殘留的韻律,讓許多年後像馮志這樣的遠方遊客也能感受到,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在生命深處,交流的聲音,聯系在一起。還有《易平樂》,船上看到了桂林的風景,"寂靜凝結在周圍,仿佛成千上萬的部隊和馬匹都無法沖破這種寂靜"——像是戰時的隐喻,暗示着永恒的真正回歸。

書中記載的人,很多也如不知名的人,"生死如樹"。鳳芝用淺暖白素描來突出自己的氣質。唱着蒙古哀歌的俄人,讓鳳芝看到了遼源遠煙道地區人民的樸素;居住在柏林郊區Esikab的地主和朋友在納粹上台後不安的政治氣氛中保持着坦率,相對自由的生活方式;而羅哈諾,瑞士農村人,生活松弛随意,送面包的年輕人會因為台階高而懶得送到門口,甯願賺點錢少,人也想去,在平樂遇到裁縫,不管多麼荒蕪,也會盡職盡責地按時做好一件衣服,更楊家山森林牛老人, 随着牧羊人的來來去去,完全把自己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活......

這些人員,不是違背自然,并不總是更容易生活,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裡爾克所說的"偉大的存在真理",他們所依賴的山水是融為一體的,互相注視。所謂世界變遷,古代景觀和普通人的生活,一直如此,永遠在風雨中默默無聞的流動,展現并賦予某種無聲的力量。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風景》在美學構圖上是最好的,描述的不是宏大的主題,而是從中國整體戰争經曆的外部,而是構成其異質性和長遠的一張面孔。

吳子軒:現代色彩的"奧德賽"

同時後來完成了小說《吳子軒》,分享了《風景》的品質,也通過别緻的風格創造了新的風采。雖然《吳子軒》取材于曆史傳說,但在馮的精妙攔截和點綴下,到處都有一股波光粼粼的詩意和沉思的光彩,被公認為中國現代詩意小說的領軍人物。小說有九章,決心為父親和弟弟吳子軒報仇,從城父那裡走出來,停在吳城吹風,中間一章,林澤、衛賓、萬秋、趙關、河水、素水,都是以山水命名的,而隐藏的楚人、兵、漁夫、女仆、彜族、刺客等,也不是正統人物。在被山水隔開的不同世界中,锆石的居所,潛伏的或超然的,構成了他生命中許多神奇的相遇,完成了個人精神成長史。就像河上的漁夫,隻見山水成了遠處行人的障礙,然後下定決心要渡過它們,當兒子對他說:"你過了河,也通過我的仇恨。"風景和人再次融為詩意的整體,有一定的人性化意義,讓吳子如蠶,在思想上獲得啟蒙。

曆史上的吳子軒,最廣為人知的情節是當他成為吳國醫生時,率軍進入楚都,挖掘出楚平王墓的300鞭身。傳說中,這是複仇故事的暴力高潮,但鳳志讓小說在高潮之前很久就停止了,并在永恒的聲音中聽到了吳子軒的意義。比熾熱的世俗目的更令人擔憂的是吳子軒獨自在崎岖的道路上奔跑時不斷變化的精神景觀(讓人想起賈島的兩首詩)。在後記中,鳳志把它當成了"投擲"的一個美麗的比喻,"每時每刻都有一個停留,每一刻都有一個跌倒","在停留中有堅持,在秋天有克服。"他寫的這部分吳子軒奔跑,或旅程,或漫遊,就是這樣一次抛擲,走出國門,置身于正常曆史之外,在正常的生活秩序中,面對威脅與孤獨,也正因為如此的抛擲,他得以遊離于日常,思考内心、居家、世俗與理想交織的沖突而做出選擇。什麼味道隻是一個兒子,那水邊的媳婦馮志也抛棄了傳說,她死時保守了一個秘密到水的悲慘結局,卻讓她回家,獲得曆史和哲學的思考——蒙恩的遠方行人也激發了這個亂七八糟的女孩的心靈。這部小說以一種整體的沉思氣質超越并升華了曆史。

雖然《吳子軒》的文字是一波浪潮,但受孕的過程卻很長,通過鳳志的青春到中年。寫作的思路,原本從馮小到年輕時讀了裡爾克散文詩《國旗裡的愛與死之歌》,為那"色彩絢麗,音調和諧"感動,也想用這樣的體裁來寫他童年最愛的吳子軒的逃生故事《趙官之夜,河上的黃昏,水的陽光》, 已經成為他對色彩和色調的想象中的一部分。十幾年過去,經曆過回國、朋友去世、抗日戰争等,吳子軒多次出現,但在形象上"逐漸脫下浪漫的衣服,成為現實中被人磨練出來的真實"。這個故事最終以一種與以前認為的截然不同的方式被寫成,"摻雜着許多瑣事,反映了一些現代人,特别是近年來中國人的痛苦","兩千年前的逃亡故事已成為'奧德賽'的現代色彩"(奧德賽)。這一蛻變過程,展現了鳳志的經曆和思想軌迹,也為這個故事注入了現實的分量。

鳳志在後記中提到一個總和,說自己擡頭看飛機的時候,有時候會想寫吳子軒。在戰争與詩歌的激烈沖突中,是曆史與現實之間無與倫比的親密關系,吳子軒的逃脫呼應了馮志和當時整個中國的命運,他們都被迫奔向遙遠、陌生、未知的命運。特别是第8章《燕陵》,吳子钊的最後一季沒有在史書中出現過,是馮志的"捏造",也更展現了作者的深切用心,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異,自由與命運的逆境,選擇何去何從,選擇"心碎"之痛後,吳子軒的形象背後, 其實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精神痛苦的投射。正如馮志所說,這個故事少年在天空中是一道彩虹,中年是地面上的一座長橋,造型相似,但責任卻不同。

杜甫傳記:流亡中的信仰

吉延林曾經說過,作為一個詩人和學者,已經達到相當高層次的人是少有的,馮志就是其中之一。而馮志能同時研究中西文學,西邊是歌德、裡爾克,中間是杜甫。鳳志的《杜甫》的研究具有開創性的意義,杜甫的傳記是其傑出的成就之一。

1951年初,杜甫的傳記在《新觀察》上連載,次年出版了一本書,但和吳子軒一樣,馮早就開始醞釀了。鳳芝的女兒馮耀平曾回憶說,父親年輕時,"尊敬又遠離"杜甫,但在逃戰的路上,他越來越親近杜甫,杜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謂"帶着妻子女兒離開日本" 字母的開頭是"true"。出于對杜甫琦詩歌的欽佩和深刻了解,1944年左右,馮志志為杜甫寫了一本傳記。這并不是要把《山與水》的文章改成一篇作文,《吳子軒》在隐秘的現實中關注逐漸顯現和擴大,最後以杜甫傳記為基礎形成,由此可以看出馮某到這一時期思想的轉變。

是以,《杜甫傳》不是一本學者的書,而是一部寫得力鮮明的訴求。馮志姝在1945年的文章《杜甫和我們的時代》中說,這個時代人民的苦難,如内戰、稅收、流亡、貧富分化等,與杜甫的時代沒有太大差別,"我們需要杜甫,如果我們需要一個朋友來為我們陳述一般的痛苦", "我們可能處在一個比杜甫的時代更艱難的時代,處理困難、敷衍的迷茫當然是無用的,冷漠和灑落也是無用的,隻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克服它。這種精神正是我們目前迫切需要的。然而,這本書最終完成于1951年,在社會大變革、新中國成立幾年後,知識分子的心态發生了變化,這使得最後一本書也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在馮志的新定位下,杜甫從"朋友"變成了"人民詩人",人民的本性成為評價杜甫人生各個階段的重要标準,杜甫"如何超越階級的局限,體驗被統治和剝削的人民的災難,進而使唐代的詩歌得到大發展", 成為他人生叙事的主線。

當然,在特定的政治環境中,《杜甫傳》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語言和思維方式的印記,比如杜甫祖對世玄家族作為人民需要克服先天缺陷的,也是杜甫為"庸俗"這一面尋求功勞的,左起的傳承和一些詩歌對幕府将軍時代的評價并不高。但正如1945年的《我怎樣想寫傳記》所設想的那樣,可以看出,在曆史叙事的背景下,馮總總體上實作了他最初對"簡單而活潑的叙事"的願景。"簡單"在于,不厭倦傳統的詩學,面對缺乏資料的杜甫生平和史書中難以辨識的真假,注重"走向二人",以詩求實、作風口語化、親切性,不無枝,那時,我們可以體會到馮志對皇夫繼承人的深厚感情, 在他的寫作中,他不是一個被後代升華的孤立的"現實主義偉大詩人",而是一個忍受了家人痛苦的尋求者/殉道者,當時不被了解,沒有人問,出生在困境中死于貧困,而是用斷喉唱天鵝之歌。他一生的腳印勾勒出一幅廣闊而破碎的風景,馮在那些腳步中認出了他的腳步。這是杜甫傳記超越時代的永恒之美。

馮志和杜甫的人生交彙點很多,最難忘的地方,但馮耀平回憶說,在昆明聽到抗戰的勝利,父親每天的腳步聲,嘴裡唱不出"劍外突然轉移北方,書狂喜......"這也是"老杜人生的第一首快詩"。聖賢與後世、繼承人與繼承人、兩代詩人在曆史次元上構成了最深刻、最感人的常情。

今天是現代詩人、學者馮志逝世28周年。馮志被魯迅譽為"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将希望寄托在新的中國詩歌上。

翻閱抗日戰争的報紙,我們可以看到,杜甫和杜施是當時讨論的文化熱點。作為杜甫的研究員,馮小剛早年并不喜歡杜氏。但他在抗日戰争期間的逃亡生活改變了他的文學興趣。

據說,馮志在西南聯合國大會上任教時窮到隻有一件課袍,才體會到杜甫詩中的血淚,然後開始寫《杜甫傳記》,後來又取得了毛主席在報紙專欄中追捧的更好的話語。他說:

"就我個人而言,在我年輕的時候,我不認識杜甫,而且他很遙遠,然後在抗日戰争流亡年代才逐漸接近他,當時我寫了最後一句話:'随着我的妻子和女兒從那天開始流亡,書名邵玲的開頭一句話是真的。"不懂詩血淚,十年做一個和平的人,"從那以後,杜甫一直是我最喜歡的詩人之一,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精神營養。"

("我祝願草堂有一點希望"

那麼,在時代背景下,杜福琪的人給鳳志什麼樣的精神啟蒙呢?一個詩人與他的時代有什麼關系,他如何與他的時代聯系和呼應?

課文作者丨馮至《表裡的生物》

成都杜甫草堂銘文

課文作者丨馮至《表裡的生物》

杜甫和我們的時代

杜峰

杜甫逝世的那一年,距今已有175年了。在這漫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經過多次變革,我們面前的世界自然不是杜甫見過的世界,而是杜甫的名字為我們日複一日地親切。特别是近幾年來,雜志經常看到關于杜甫的文章,書局有關于杜甫的圖書出版,學術界也經常有關于杜甫的演講,讓人覺得,打開那些詩篇筆記等散落在他周圍的雲彩,并揭示他原來的樣子和真正的精神,時間似乎即将到來。

一個詩人在一百年後,甚至一千年後,再重新認識,又能在文學史上發揮作用是一件罕見的事情,人們稱這種現象為"某種再生"。所謂再生,根據情況的不同,有的因為"一樣",有的因為"不一樣",前者是一個時代的精神,過去某個詩人發現了同一點,共鳴,後者是一個時代是缺乏某一詩人的精神,需要他補充。

近三十年左右,在中華民國左右,年輕人的感情被五四運動解放了,但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社會上,還是在兩性關系上都不容易找到一條路,是以進入了一種悲傷或悲傷的狀态,是以後一個主要詞,"書語", 甚至《喝酒的話》和《兩次》也成為一般年輕人喜愛的讀物。這是由于"相同"。至于同時崛起的屈原不斷的研究和贊譽,可以說是由于"差異化",因為《楚》這樣豐富的想象力、強烈的表現力、強烈的感情,正是當時所缺乏的。

在西方文學的介紹方面,在争取自由的高潮中,誰不會在拜倫的榮耀中,當情感勢不可擋時,歌德也感到需要。這兩個因素"相同"和"不同",我們不想估計它們的價值,但如果我們給它們下一個比喻,那應該是因為"一樣",如果有朋友,因為"不同"的人,如果有老師。找朋友,可以傷心分享,但得到一個導師,沒那麼簡單,他們要經過長期的努力才能得到。

現在我們接近杜甫,因為我們雙方都需要他,無論是因為相同還是因為差異。在"相同"方面,我們已經一點一點地了解了杜甫;當内戰,多年來一直遭受軍閥的困擾,是最常見的非戰争思想時,"軍車線"等詩歌在學校中流行閱讀;

課文作者丨馮至《表裡的生物》

成都杜甫草堂

然而,自抗日戰争以來,沒有人直接或間接地品嘗過日本侵略者給中國人造成的苦難,然後打開杜詩閱讀,因為親身經曆,自然會更深刻地了解。杜詩中的文字是真的:寫進軍的痛苦,"三"、"三再見"都是最受贊譽的"安德廣沙千萬,......"在這裡讀到的人,沒有感受到杜甫的偉大;因為貧富差距大,在"沒有貴和窮,沒有貧富是不夠的"這兩句話中是多麼強大;"死到死多門",這是一個在戰時缺乏組織力量的國家的必然命運。

這還不夠,命運也讓杜甫一度成賊,進而産生了《悲哀的陳濤》、《悲蕪的青軒》、《春之希望》的詩句,這是人們的血淚在堕落地帶,他為我們想象,一旦勝利,那些被敵人摧毀的人民一定是幸福的"賣房" 隻是為了提供香。(不幸的是,我們現在對那些隻等着提供香的人感到非常失望!)

我們讀完這些名詩句,覺得杜甫不僅是唐朝人民的代言人,而且似乎是我們現代人的代言人。同時,我們也驚愕地看到,中國文化在這千年時期,竟然陷入了停滞的狀态,這在兩個宋代的中期,清初的漢學,晚明(黑暗時代)的所謂精神文學,而這些和一般人都是無關緊要的, 在混亂的情況下,人民的痛苦和杜甫的時代沒有太大的不同。因為這些"一樣",我們需要杜甫,仿佛需要一個朋友來為我們陳述痛苦。

但是,如果我們不止步于此,想一想,為什麼與杜甫同時出名的李白和王偉不能這樣替我們說話,他們在天寶混沌之後就不一樣了呢?這樣的問題,杜甫不僅限于我們的朋友,他已經取得了老師的地位。在這一點上,也許我們更需要他。

課文作者丨馮至《表裡的生物》

BBC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杜甫在欽州,空如洗,隻留下"一塊錢看看",寫下了這樣兩句話:"天下不計後果,我路艱難。"的确,當時無知與邪惡可以'為印章說話笑','村裡的狐狸白'并不難,杜福舍這不難問,而是趨向于"難",這是他決定的道路。另一方面,他"并非沒有江海之,蕭灑送日月",他也在詩中反複提到《磅龔》,對于隐姓的生活不僅贊美,有時羨慕,更不能這樣生活。

他四十四歲,"窮年憂心麗媛,歎息腸熱",到了五十五歲,經過十餘年的流放痛苦,依然是"不眠不休,無力做正确的事",他之是以如此恰恰是因為"葵元傾灑太陽,身體固執",這就是他的性格。他堅持自己的性格,他堅持自己的道路,當他深刻意識到"我的競争方式在哪裡"和"一路走來在哪裡"時,他甯願自私自利,也不願把自己看成是零,就像,——但從這個零開始,這個沒有褶邊的二十年時間創造驚人的偉大。這種生活态度在中國詩人中很少見,因為害怕隻有屈原才能與之相比。這裡沒有冷漠,沒有灑水,隻有毅力:奉獻自然,奉獻生活。

中國自然詩很多,但誰寫過杜甫這樣一部從欽州到成都的學科詩,以至于人們"認識五嶽,沒有他的山尊"?這是一段艱難的旅程,這些詩篇不僅用眼睛看出來,也沒有意向出來,而是用他饑腸辘辘的身體一步一步地走出來。

在中國詩人中,有誰像杜甫在天寶、泸州混亂之前和之後所寫的那樣,将一個時代的整個形象融入到一個漫長而龐大的體系中?隻有那些執着、癡迷于詩歌的人——"文字不會止步于工作"——才會有如此驚人的成就。

杜甫不僅承擔了這些"難"而不躲藏,還潛心尋找"難"。

"或者看翡翠蘭花,不是藍海裡的鲸魚",藍海裡的鲸魚,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但他決心要這樣做。是以動物界的馬和鷹,自然界中的河流和日落,都恰當地放在他的詩歌中,人類的悲劇感和崇高感在他的詩歌中得到了豐富。

另一方面,他并不缺乏玉蘭花之美,他寫着"雨魚出來,微風燕坡",他寫"鵝黃如酒,愛鵝",但這隻是他暫時的休息,當他走進寺院,在山村遊泳時,在精神上感受到了一般的安慰, 在他面前仍然是一個艱難的現實。這種詩,以他留在長安和成都時寫得最多的(這兩個短期也确實是他一生中兩個暫時的)——也就是說,這部分詩篇足以抵擋一整張王偉!

課文作者丨馮至《表裡的生物》

杜甫因為這種執着的精神能寫得如此有力,他經曆過山川,如此廣泛地描繪了他那個時代的形象,讓我們讀到他的詩歌,覺得他比他同時代的任何詩人都更親切。

我們處在一個可能比杜甫的時代更艱難的時代,處理困難是沒有用的,敷衍了事的迷茫、超越和灑水同樣是無用的,隻有執着的精神才能克服它。這種精神正是我們目前迫切需要的。

作者介紹

課文作者丨馮至《表裡的生物》

馮志

(1905—1993)

原名馮成志,土生土長的志立州人,現代詩人、學者,被魯迅稱為"中國最優秀的抒情詩人"。曾任教于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北京大學。代表有《昨歌》《北巡等》《杜甫傳》等。

課文作者丨馮至《表裡的生物》

裡爾克詩歌選集

秀濤/ 翻譯 (1)

The Book of Time (Das Stunden-Buch)

I 2

我生活在這個不斷擴大的地方,

在圍繞下界邊界運作的弧線内。

也許我不會持久,

但我會努力弄清楚。

我繞着上帝和古塔轉了一圈,

幾千年來,我一直以我古老的方式繞過它。

但我仍然不知道我是一隻老鷹,

一場風暴,或一首偉大的歌曲。

I 6

你,我的下一個神,如果在晚上

我猛烈的敲門聲把你吵醒了,原因無所不包

我幾乎聽不見你的聲音,

我知道:你獨自一人在隔壁。

如果你想喝水,沒有人

來找你。你隻是在黑暗中摸索。

我一直在聽。隻需說一句溫柔的問候

我會在那裡。

我們之間隻有一堵薄薄的牆

偶爾隻要

來自你或我的耳語

它将是沉默的

崩潰。

這堵牆是按照你的形象建造的。

它隐藏了你喜歡你的名字,

當我内心的光高高在上時,

我内心深處認識你

這種光芒是徒勞的,就像投射在畫面上的光芒一樣。

然後我所有的意識都變得蹩腳了,

從流亡到無家可歸。

I 36

上帝啊,如果我死了,你會怎麼做?

我是你的水箱(如果我把它弄壞了怎麼辦?

我是你的飲料(如果我腐敗怎麼辦?

我是你的襯衫,你的行業

沒有我,你失去了意義。

沒有我,你會無家可歸

沒有溫暖和親切的歡迎。

我是你的麂皮絨

脫掉疲憊的雙腳。

你的外套也會掉下來。

你的目光,投射在我的溫暖中

臉頰,好像躺在柔軟的枕頭上,會

無盡的搜尋

像日落一樣躺下

在異國情調的岩石的膝蓋下。

你要做什麼,上帝,我很焦慮。

二 7

伸出我的眼睛,我仍然可以看到你。

閉上耳朵,我還能聽到你的聲音。

我仍然可以不用腳走到你面前。

我仍然可以不用嘴為你祈禱。

移開你的胳膊,

我用我的心和胳膊擁抱你。

停止我的心髒,我用我的大腦跳動。

如果你放火燒我的頭

我的血仍然會載着你。

杜伊諾哀悼

哀悼的第一首歌(Die erste Elegie)

當我哭泣時,誰将在天使組中

我應該嗎?甚至其中一個也會突然

把我抱在懷裡,我也會因為他堅強不可抗拒

存在和排氣。因為美麗不是别的

這是恐懼的開始,我們幾乎無法忍受。

我們之是以從他們身上如此優秀,都是因為他們

摧毀我們很容易。每個天使都是可怕的。

是以我試着忍住,忍住。

并吞下聲音。好吧,當我們需要它時

誰可以投票支援它?不是天使,不是男人,

就連明柴的動物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在這個模棱兩可的世界裡,我們是

完全沒有。也許在山坡上

留下一棵樹,我們可以日複一日

一起來看看吧。昨天一條街,

以及忠實的愛堆疊我們

不想離開的習慣。

哦,還有夜晚,我們期待,當風充滿空間時

咬我們的臉 - 她會為任何人而擱淺。

溫柔而略帶失望的來臨和孤獨的心

會合。她會不會對戀人更寬容一點?

好吧,他們隻是在向對方隐瞞自己的命運。

你不明白嗎?把你扔得滿滿的空虛

在我們呼吸的空間裡,也許是鳥兒和鳥兒

你會覺得空氣被稀釋了,你需要吹翅膀。

是的,春天需要你,很多星星

等你瞥一眼。過去的浪潮

向你咆哮,或者當你走過來時

打開的窗戶,小提琴

忏悔。這些是你的使命

你能完成它嗎?你并不總是能過得去

想分心嗎?仿佛一切都是

你應該是情人嗎?(你會把你的嬌小藏在哪裡,

這些異想天開

進進出出的折騰,往往連晚上都沒去。)

如果你期望,贊美偉大的戀人;

他們充滿激情,但遠非不朽,

有些被遺棄了,你幾乎嫉妒,

他們比你愛過的任何人都更愛你。

讓我們從頭開始,嘗試你無能為力的贊美;

記住,英雄并沒有死,即使他們暫時被熄滅了

這也是為了另一個生命的重生。

精疲力竭的造物主會回憶起所愛的人

對她來說,似乎沒有足夠的能量來放置它們

再造。還記得嗎?

Jaspera Stamppa (2)是嗎?為了那偉大的愛

每個被夫妻抛棄的女人

或者對自己歎息,"要是我能像她一樣就好了。

這種古老的痛苦現在不應該屬于我們

你想要一些水果嗎?現在讓我們來還為時過早

由親人自我釋放?我們顫抖并忍住

就像箭為了在那裡積累跳躍而忍受弓弦一樣

以赢得自己。畢竟,沒有地方可以停下來。

聲音,聲音,我的心,聽,喜歡

神聖的哲學聆聽。這并不是說你會受苦

上帝的聲音。隻是聽到長長的歎息聲

從沉默中孕育出的無盡資訊,

自死的瑟曦來到你身邊。

在您進入羅馬或那不勒斯的教堂之前

他們不是告訴過你他們的生活嗎?

或者高處的銘文向您展示

這就像去年在美國聖瑪麗亞教堂的石雕一樣

他們問我什麼?或者要求我放棄它

他們死亡的不平整面目,因為那會使它成為

他們的精靈被封鎖了。

當然,這已經不是以前的樣子了。

對随身攜帶的渴望總是無盡的;

就連舊名也像破玩具一樣被扔掉了。

不習慣的是,舊的任務也放棄了,

不習慣的是,過去的舊關系也在空氣中

遊離。在開始的永恒感的痕迹

以前,我試圖儲存它,

艱難的死亡。但活着的人的錯是

承認生與死的差別太絕對了。

天使(有人說)通常不會說出重點

它們是在陽光下還是在陰氣中?

永恒的洪水,傾瀉在陰陽之間

幾代人,并淹沒了他們的聲音。

畢竟,那些早逝的人不再需要我們了,

他們與地球分離,就像嬰兒一樣

斷奶與母親乳房的隔離是一樣的。但是我們

這真是太神奇了。麻煩是給我們的

進步的源泉——沒有它,我們能活下去嗎?

傳說它是無意識的,曾經在哀悼裡諾(3),

第一首無畏的音樂穿透洪水的癱瘓

在震驚的空間裡,突然像上帝一樣

年輕人離開了。這種空間第一次感覺到

和叽叽喳喳,仍然愉快,支援和安慰我們?

注意:

(1)譯者秀濤(1934-2020),出生于湖北省鄂城縣。1950年來到台灣,1960年畢業于台灣大學。1962年,他去了西貢。1970年代移民到美國,先是在紐約,然後是洛杉矶。以上譯文摘自他2020年9月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利勒克之最》譯本,該譯本涵蓋了裡爾克的主要作品和傑作,并盡量避免了裡希特愛好者的遺憾。

(2)加斯帕拉·斯坦帕(1523-1554),意大利女詩人。被他的情人特拉維薩王子抛棄,有大量的十四行詩。

(3)利諾斯,希臘神話中的詩人,與奧菲烏斯同時存在。因為他的死是悲傷的結果。

課文作者丨馮至《表裡的生物》

閱讀海山下的鳳志

張清華/寫作

我無法想象70年後會埋葬多少人的生命,70年的曆史塵埃,需要什麼樣的擦拭才能看到開始。七十年前,這位二十五歲的中國青年帶着對德國文學的幻想和熱愛來到這裡,他的名字叫馮志。現在,這個曾經受歡迎的年輕人已經進入了曆史,成為書中的人物。

馮志一向不贊成海德堡的翻譯,因為這裡的"堡壘"字其實意為"山",而它的音譯也應該叫"山",确切的翻譯應該叫"海德堡",相比于神和"雅"的解釋,不如叫"海山",因為"海山"這個詞"不僅是翻譯,而且頗有詩意"。但因為自己的習慣,他個人"拉不住手"。在幾篇文章中,他一直"癡迷"于此。我想這可能與他當時在這裡生活的詩意記憶密切相關。"海廬山"确實是一個更具詩意和美學的名字。但它聽起來不像是西方的土地,但它有點像東海的仙女山地。是以,在我個人的意義上,叫海德堡沒有錯,更何況海德堡确實有很長的曆史,規模也相當雄偉的古代"堡壘"。

1930年10月,鳳智來到海德堡大學學習文學、哲學和藝術,不到兩年就轉學到柏林大學。1935 年 6 月,他在海德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發表了一篇關于諾瓦利斯的論文。海德堡可以說是馮德國之行中最重要的一站。這裡的山水應該留下他濃密的腳印,這裡秀麗的風景和悠久的文學傳統,給了他豐富的滋養和創作靈感。

我花了整整一個下午在海德堡大學中國研究系圖書館裡翻閱馮志的書,卻找到了馮氏選集的第二卷,裡面有散文和文學作品,還有一首手的十四行詩,它被翻譯成德文,本來打算再次系統地閱讀,但僅此而已。相反,我轉向了兩本厚厚的《馮到學術集》,但我的興趣恰恰在于他的詩歌。雖然通讀其他館藏和各種選集也能看到一些,但已經是一個尺度和半爪子,無法集中精力閱讀全貌。羞愧的是,我以專攻中國當代文學而聞名,但馮志的詩歌研究并不多。說真的,過去我讀過他的詩,除了他的《吹人》等詩有特别好的印象,一般感覺他的抒情詩更是僵化的刻闆印象,而且是看到他在新中國建立後"韓波砍柴"那種半生不熟的"假民歌"時記憶的胃口大開, 從淺薄加上偏見,一直不願意讀書。現在在一個遙遠的國家,沿着詩人70年前走過的河邊小路,當我讀到他的十四行時,我突然深感震驚——我從中讀到了詩人從歐洲文化和德國哲學中帶回來的啟示,我讀到了關于青春的終結,在時代的熱情和憂郁之後, 詩人對生命和存在的深刻了解:"我們準備深深地欣賞/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突然在漫長的歲月裡/彗星的出現,乍一看的風;",/仿佛在第一次擁抱/過去的悲傷突然出現在眼前/凝聚成一個站立的身體。"生命在死亡前的時刻閃耀,展現了存在的所有尖銳,以及它令人興奮和啟發的喜悅和痛苦。詩人深刻地意識到生命的脆弱性,但深信彗星般的過程的意義,以及渺小個體的美好回憶和突然的尊嚴。這些句子讓我充滿了情感,一些東西模糊了我的眼睛:

我們贊美那些小昆蟲,

他們有一個交叉,

或抵抗危險

它結束了他們美好的一生。

"乍一看,我們的整個生活都是有風的,彗星即将到來。這是第一首打開音量的歌曲。随着生命的啟示和尊嚴的渺小存在,這首簡單的詩歌顯得格外寬廣而有力。在之前的新詩中,可以說沒有人會這樣寫,無論是那些自诩、悠閑的紳士,還是憂郁悲傷、黑暗的絕望,所有人都沒有把目光投向這樣的事情,是以被"死亡的早到"所感動。它使我确信,他們存在的更弱小的生命也閃爍着創造的意志和智慧的光芒,這些意志和智慧燃燒而消失,并且由于死亡而存在,就像流星在天地之間巡邏一樣。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想法,它吓壞了我。我立刻改變了對詩人的看法。

其實,鳳芝早期的詩雖然也自稱受到裡爾克的影響,但總的來說我并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句法和語言感也不是那麼流暢,思想絕對沒有那麼深刻。在他1979年的自傳(至少是另一個版本)中,馮說,在海德堡,他"聽了亞蘇關于存在主義哲學的著作,閱讀了基爾克戈爾和尼采的著作,欣賞梵高的畫作,并以極大的興趣背誦了裡爾克的詩歌",但他的詩歌寫作在整個1930年代都是空白的。雖然有些翻譯,但它們都是"不成文的",真的很奇怪。在他的自傳中,他将其歸咎于"第二次内戰革命戰争的複雜鬥争"和"無視現實......"。請注意,當他說他接受上述影響時,心态難免有點"微妙",他當然不能隐藏一點驕傲和優越感,但也用了一個"但是"字。這種瘋狂和"自我批評"顯然有點酸溜溜的,但考慮到他們剛剛走過極左時代,這樣的表态還是可以原諒的。我認為,最真實的事情是,他年輕時的情感方式被強烈地震撼了。這種情況經常發生,當他還沒有完全了解一件事或一個想法時,總是大膽地評論,直到他真正了解,大約因為敬畏和沉默,我認為馮對這種情況是這樣的。年輕人喜歡表皮、"絢麗的色彩,漣漪的基調",以及那種"黑暗而神秘的情緒"等等,但在1936年,他真的讀過裡爾克,也讀過霍爾德林,明白自己的寫作隻是物質在《真理與虛僞,生存與自由,嚴肅與滑稽》("裡爾克——十周年紀念日")中,幾年後, 他開始在同一個領域寫作,在戰争中期,在庇護小屋昏暗的油燈下。1941年讀到他的二十七行十四行,我的靈魂顫抖了。

一個詩人不可能沒有弱點,作為中國現當代知識分子史的完整經驗,馮志可以作為研究的典範。他十六歲開始寫詩,并進入北京大學預科學校,兩年後參加上海"淺草社"文學活動,1925年20歲時參加創辦的"水鐘社",并多年來一直受到魯迅前輩的鼓勵, 他的作品受到傳統上強調德國詩歌的思想和意識形态内涵的影響,通過他對德國文學的叔叔馮文孫的研究,進而延伸到德國哲學的影響,特别是存在主義的影響,他稱之為"三個時期"1920年代的前兩個時期:"昨天的歌"和"北遊和其他"時期, 和20世紀40年代的"十四行"時期。但你無法想象,無論如何,寫了《十四行》的馮志,後來又寫了《韓波砍柴》這樣的作品。一個如此有才華和成就的詩人變成了一個食欲旺盛的鹦鹉學習者。當然,現在我們會說,如果一個詩人不能按照自己的内心和個性來寫作,不能按照藝術原則來寫作,為什麼不保持沉默呢?鳳志,如果還活着,自然不能回答這樣的問題。但事實是,他根本無法沉默,所有的詩人都參與并共同創作了那個時代的假民歌,郭沫若、艾青也是一樣,聞起來更多如果活着的恐懼是無法避免的,這是當代中國詩人共同的悲劇。

在鳳志的學術研究著作中,同樣的問題也可以讀懂,那就是學術思想貧乏的時代。無論是他對杜甫的研究,還是對歌德、海涅和德國文學的研究,都很難超越對意識形态性質的比較、進步和有限方面的分析。同樣可悲的是,一個有着如此深厚文化底蘊的學者,他的學術著作的思想精神内容怎麼會如此貧瘠呢?我特别希望能夠閱讀他關于諾瓦利斯的博士論文,看看它是什麼樣子的,這肯定與他後來的學術著作非常不同。但通過這些作品,卻無影無蹤。

1979年、1982年和1987年,馮骅雯曾三次通路他的家鄉海德堡。四十五年過去了,這個年輕人已經變成了一個老人。我沒有讀過他關于海德堡的文章,但我讀了1981年寫的一篇關于尼卡河岸的文章,關于他在下遊讀到的圖賓根記得海德堡,還有一篇關于詩人霍爾德林的文章,他寫道,他"坐在圖賓格内卡河的河岸上,但我想不出四十五年前", "當我曾經坐在尼卡河岸邊的長凳上時,當我在日落時分流經海山時"。不知道那一刻他是否也想過自己漫長的一生,雖然他寫下的是對塞爾德林的一次革命和政治的曲解,但我想他那一定有那一刻也有一點悲傷和遺憾,風雨,世界變遷,一個人沖向一生,辛苦工作,留下多少?如果他是一個詩人,他應該有一些懷疑,一些審視,他知道會留下什麼,其他東西會消失在時間的廢墟中。想想這裡,他眼裡應該有一滴老淚,一聲長長的歎息。

老人的幻影出現在我眼前,在河邊的長凳上,我聽到他像這樣歎息。

學者張清華,研究當代中國文學、當代中國詩歌、當代中國前衛文學潮流。《海德堡筆記》是作者在海德堡大學演講的歐洲遊記,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于2020年6月出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