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肚腩的瘦人要注意:你的内髒可能下垂了

有些人明明很瘦,全身上下就是肚子“胖”,無論怎麼減都減不掉,這其實有可能是“内髒下垂”了。

有肚腩的瘦人要注意:你的内髒可能下垂了

受訪專家

深圳大學總醫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郭 琳

深圳大學總醫院内分泌科主治醫師 魏鵬飛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 劉菊英

太瘦的人内髒易下垂 

腹腔内的胃、肝、脾、腎等器官,并不能像雙腳一樣“腳踏實地”,而是通過韌帶、筋膜固定後“挂”在腹壁上。

有肚腩的瘦人要注意:你的内髒可能下垂了

臨床将腹腔内的髒器下垂統稱為“内髒下垂”,常見的部位有胃、腎、子宮、腸道等。除了衰老這一主要原因,體弱消瘦、肌肉力量不足也是誘因,尤其是體形瘦長的人。

這類人的腹腔内脂肪較少,無法為内髒提供足夠的支撐和保護,韌帶、筋膜的負荷會更大,在重力作用下逐漸松弛,髒器就會發生移位。

是以,減重速度過快的人,腹腔内脂肪組織快速減少,内髒下垂的風險會顯著增加。

此外,長期駝背等不良姿勢可使腹腔空間變窄,一旦擠壓到肋骨,位于其下緣的肝、胃、脾就會往下“掉”。

有肚腩的瘦人要注意:你的内髒可能下垂了

部分女性為追求小蠻腰,日常會穿戴“束腰”,腹腔被持續不斷地擠壓,也會使内髒出現“集體”移位,甚至引發膀胱、陰道壁、子宮脫垂。

不同内髒下垂,表現不同

随着年齡增加,腹部韌帶、筋膜逐漸松弛,腹腔内壓力減小或腹壁緊張度降低,腹腔便“托”不住了,可出現一個或多個髒器脫離原本位置,發生下垂或移位。

◎胃下垂:一進食就感到腹部脹滿、有下墜感,且吃得越多症狀越重;

◎肝下垂:久站或步行後出現肝區隐痛、悶脹感;

◎腎下垂:主要表現為腰痛,劇烈活動後還可出現血尿、蛋白尿,腎結石、尿道感染風險也會增加。

無論是哪個内髒下垂,常會伴随腸道的拉伸,更易出現腸套疊、腸扭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有些女性的“小肚子”總是減不下去,可能也是下垂的内髒掉入骨盆引發的。

有肚腩的瘦人要注意:你的内髒可能下垂了

出現内髒下垂怎麼辦?

臨床通常先采用保守治療,比如調整進食量,做到少食多餐,食物處理得盡量細軟,并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有助改善腸道運動。

可在臍部水準系一條3~5厘米的腰帶,幫忙托住腹内髒器,注意不要過高或過低。

還可通過鍛煉加強前腹壁肌肉,比如臀橋(使腰背部、臀部離開地面30秒,重複5~10次),盡量把運動安排在餐前。

如果内髒下垂已出現嚴重并發症,可選擇外科手術治療,比如懸吊術,大多能獲得良好的長期療效。

4招幫身體長點肉

消瘦可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

病理性:某些疾病的征兆,如内分泌系統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或消化系統疾病(消化性潰瘍、發炎性腸病等),或各種急慢性感染,甚至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等,引起能量極度消耗,進而繼發體重的大幅下降。

生理性:多因勞動量、運動量過大,或生長發育、妊娠、哺乳等使體内脂肪與蛋白質消耗增加,出現消瘦。

醫學上通常使用體重指數(BMI)來衡量一個人的胖瘦程度:

有肚腩的瘦人要注意:你的内髒可能下垂了

除了内髒易下垂,體重過低帶來的問題并不比肥胖少,如免疫力降低、應激狀态下的耐受力低下、傷口愈合緩慢、經不起疾病消耗……過瘦的人該如何健康增重?

1

增加高蛋白食物攝入

禽類、家畜都含有消化率高的優質蛋白,動物肉中含鐵高。

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對促進肌肉合成好處多,其中的鈣吸收使用率也高,雞蛋也是優質的蛋白來源。

2

适當加餐

三餐按時吃好,兩頓飯中間可以加餐,如水果、牛奶、堅果、蘇打餅幹等,但不要暴飲暴食。

3

補充維生素D

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每天曬會兒太陽,适當增加攝入維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肝髒、蛋黃等。

4

适度運動

做力量訓練,如彈力繩、舉沙袋、在公園練器械等,每天20~30分鐘,每周3次以上。适當進行有氧運動和抗阻練習,以增加肌肉量,強壯體魄。

最後需強調的是,盡管大多數情況下,内髒下垂不會威脅生命,但依然會對生活造成明顯影響,尤其是瘦人、短期快速減重的人,這種情況并不少見,需特别注意。▲

本期編輯:鄧玉

有肚腩的瘦人要注意:你的内髒可能下垂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