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一種胖,叫作“睡得不夠”:缺覺2周,内髒脂肪增加10%

▎藥明康德内容團隊編輯

如果問哪些人容易長胖,可能很多人會說那些吃得多、動得少、睡得多的人。

确實,如果飲食習慣不健康,缺乏身體活動,會引起能量攝入過多、消耗過少,進而導緻體重增加,出現肥胖。

但睡眠與肥胖的關系,可能與大家的認識相反。越來越多研究發現,睡不夠也會導緻體重增加。

近日,一項發表在《美國心髒病學會雜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的随機交叉對照臨床試驗發現,睡不夠會增加能量的攝入,而能量消耗卻幾乎沒有變化,進而導緻體重增加,尤其是内髒脂肪的堆積明顯增多。

有一種胖,叫作“睡得不夠”:缺覺2周,内髒脂肪增加10%

圖檔來源:123RF

來自妙佑醫療國際(Mayo Clinic,原梅奧診所)的研究人員,對12名健康的參與者進行了幹預研究,他們的年齡在19-39歲之間,而且都不是肥胖人群,其中9名參與者是男性。

這項試驗的周期為21天,包括4天适應期、14天試驗期和3天恢複期:

在前4天的适應期内,所有參與者每天晚上可以睡9個小時。

進入試驗期後,參與者被随機分為2組—睡眠限制組和睡眠對照組,前者每天晚上睡眠時間控制在4小時,後者每天晚上睡眠時間依然是9小時。

進入恢複期後,所有參與者每晚睡9小時。

3個月後,所有參與者在試驗期内被配置設定到相反的組,再進行一次為期21天的試驗。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所有參與者都可以自由選擇吃哪些食物、吃多少食物。同時,研究人員還檢測和測量了參與者的熱量攝入和消化、體重變化、脂肪(包括内髒脂肪和腹部脂肪)分布情況,以及與食欲相關的生物标志物水準等。

有一種胖,叫作“睡得不夠”:缺覺2周,内髒脂肪增加10%

研究人員檢測和測量發現,與适應期相比,試驗期内睡眠限制組的參與者,平均每天攝入的能量增加了308 Kcal,攝入的蛋白質和脂肪分别增加了約13%和17%。尤其是在睡眠限制的早期,能量攝入增加的更多,然後在恢複期逐漸減少到适應期内的水準。

但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參與者的能量消耗并沒有明顯變化。這意味着,對參與者進行睡眠限制後,能量攝入增加,但能量消耗并沒有減少。

檢測結果顯示,雖然參與者體重增加的較少,僅為0.5千克,但腹部脂肪和内髒脂肪明顯增加。睡眠限制後,參與者腹部脂肪增加了約9%,腹部内髒脂肪增加了約11%。而在進入恢複期後,參與者腹部和内髒脂肪的增加趨于平緩。

研究人員分析,睡眠不足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對人體内的脂肪産生影響。比如影響瘦素和饑餓素水準,增加食欲和饑餓程度;還會影響人們對食物的選擇,喜歡吃高熱量的食物等。不過相關機制還沒有明确,研究人員認為還需要更多研究探索相關機制,并明确延長睡眠時間是否可以逆轉睡眠不足導緻的腹部脂肪堆積。

有一種胖,叫作“睡得不夠”:缺覺2周,内髒脂肪增加10%

研究最後指出,睡眠不足正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這項研究結果表明,即使在年輕、健康和相對較瘦的參與者中,睡眠時間減少也與能量攝入增加、體重輕微增加以及腹部脂肪堆積顯著增加有關。對于那些睡眠不足的人來講,應進行行為幹預,例如增加運動、健康飲食等,以提升健康水準。

研究通訊作者、妙佑醫療國際的Virend K. Somers博士指出,通常情況下,脂肪會優先堆積在皮下。然而,睡眠不足似乎會導緻脂肪優先堆積到内髒器官周圍,這是一種更危險的情況,會對肝髒、心髒等器官産生不利影響,增加患病風險。

“更重要的是,雖然在恢複期内,能量攝入和體重有所減少,但内髒脂肪繼續增加。這意味着,睡眠不足是觸發内髒脂肪堆積的一個未被人們認識的新因素,而且至少在短時間内,補覺并不會逆轉内髒脂肪的堆積。從長遠來看,這些發現提示我們,睡眠不足還會導緻肥胖、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疾病的流行。” Somers 博士補充道。

參考資料

[1] Naima Covassin, et al.,(2022).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Sleep Restriction on Energy Intake, Energy Expenditure, and Visceral Obesi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DOI: https://doi.org/10.1016/j.jacc.2022.01.038.

[2] Lack of sleep increases unhealthy abdominal fat. Retrieved Mar 31 ,2022,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47933

[3] Sleep Deprivation Sends Fat to the Belly. Retrieved Mar 31 ,2022,from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71063

免責聲明:藥明康德内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資訊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援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内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台。轉載授權請在「健康榨知機」微信公衆号回複“轉載”,擷取轉載須知。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系[email protected]

分享、點贊、在看,傳播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