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私域流量如何真正融入企業業務?關鍵是這兩點

編輯導語:漫長的2020年終于過去了,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私域流量也挺過了寒冬變得越來越火。企業和消費者的距離從未像今天這樣近,所有企業都不得不重新審視和消費者的關系。私域流量讓企業全面走進了真實消費者的生活,達到一種“随時可觸”的狀态。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将私域流量真正融入企業業務?

企業要基于微信社交圈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私域流量,在這個寒冬中鑄好護城河;營運要向微商學習以人為本的營運原則,借助分銷、裂變等增長思路,打造好優質的粉絲社群,為企業在寒冬中填點炭火。

現在已經是2021年末了,2年多過去了,私域流量的概念果然越來越火,毫無疑問已經被拉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度,各行各業都在想打造:可以随時觸達,可自由控制,能夠反複使用,且免費的私有目标人群流量。

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把私域這件事,真正融入到企業的業務中來?我想提出2個點:

1.重點配合公域引流;

2.真正做到内容與人的比對。

一、重點配合公域引流

我們來看私域這個池子和公域的池子,其實可以很明顯的對比出來。對于目前的公域池,無論我們再怎麼做私域引流,私域裂變,根本比不上公域的流量池。

比如完美日記的私域流量池,目前已經是大家公認的,比較好的私域營運案例來吧,但是對比天貓的流量,根本不值一提。還有李佳琪的幾千個社群,對比一場直播的流量來說,根本不值一提。

是以當我們在搭建私域營運池的時候,千萬别忽略了,你更多的流量,更多的使用者還是得來自外部的公域流量池。那麼如何更高效,且更高品質的将公域流量池中的使用者導入到你的私域池中來。

這裡要解決2個問題:首先,得想明白,如何讓進入到私域的使用者,未來能做更高的轉化,更高的留存?想明白這個問題後,如何運用工具,更高效的加速高品質使用者進入你的私域池。

  1. 第一個問題:如何讓進入私域的使用者,未來有更高的轉化與留存?

    1)你引導使用者進入私域的目的要非常明确,他們是從哪個公域裡面來的?設計怎樣的鈎子讓他們進來?你是否能夠清晰的知道這一批使用者,對自己的認知到底是什麼?

    2)使用者對于進入私域池的目的要明确,通過設計鈎子以及私域池的定位介紹,使用者是否能夠了解到這個池子帶給他的意義是什麼?對他來說,有什麼價值?隻是千萬不能讓他們了解為隻是客服咨詢的價值!

    3)整個流程體驗是否舒适,很多人都喜歡粗暴式,讓使用者做很多體驗不是很好的操作來引流,這樣的方式最終一定會被使用者拉黑或者删好友!

    4)後續的内容與服務要跟上,使用者來了之後,千萬别一上來就賣貨。那怕你的最終目的就是賣貨的,那也要先通過各種内容來培養感情,建立信任。

  2. 第二個問題:如何運用工具,更高效的加速高品質使用者進入你的私域池?

    其實企業微信已經可以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了,市面上有個觀點我非常認同“企微不是紅利,企微是吃紅利”,對于自帶穩定流量來源的品牌而言(如包裹流量、線下門店流量),企業微信是有大量紅利在的。

    是以,手握着流量而不入場企業微信的品牌方,我就不知道他們在等什麼了。通過企業微信工具引流,把原來品牌無法反複觸達的使用者拉到自己身邊。再通過精細化營運來拉使用者的複購(複購率、複購頻次)、關聯購買是非常有效,而且可以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具體如何操作,我把個人微信和企業微信放一起來看,從加粉、粉絲去重、活碼這四個次元分析,大家也可以參照你們公司的需求,看下使用于你們沉澱流量載體的功能适用邊界是什麼?

    1)加粉+去重+活碼

    這塊企業微信和個人号也是有極大的不同的,為此我做了一個表格:

    私域流量如何真正融入企業業務?關鍵是這兩點

    ①企微和個人号都支援加粉到個人号和群,差異不大。企微主動添加外部使用者時,會以一條企微客服消息通知的形式告知使用者,而不是在通訊錄中顯示小紅點,添加通過率極低。

    ②企業微信自帶去重功能,可以在矩陣号場景中避免同一個使用者添加了多個企微賬号;同時支援把重複使用者移除群聊。

    2)加粉限制(企業微信防封能力更強)

    但是企業微信加粉也同樣會存在限制,如果忽略也容易導緻無法添加使用者而白白損失了使用者,這部分我也做了一個對比分析圖:

    私域流量如何真正融入企業業務?關鍵是這兩點

    注意:在做流量較大的活動時,一定記得提前擴容,企微号需先綁定已經實名驗證通過的個人号,且手機号碼需要一緻,否則也會出現好友無法添加的情況。

    設定完成後,個人号也設定了自動通過但是卻使用者卻添加不上,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擴容,是以也損失了挺大一批使用者,是以大家後續可以留意下,在即将滿5000人的時候要提前做好擴容。

    3)招呼語+關鍵詞回複(私域營運的基礎設施)

    自動招呼語是與引流銜接最緊密的一個環節,根據引流場景來分别設定對應的場景化招呼語是營運的一大剛需。

    另外,關鍵詞回複是使用者權益傳遞、使用者打備注/标簽以便分層營運的關鍵手段。是以,能夠自帶關鍵詞回複也是提升營運效率的剛需能力,但目前個人号的關鍵詞回複隻能通過第三方工具來實作。

    私域流量如何真正融入企業業務?關鍵是這兩點
    引流階段完成後,就是日常對使用者的營運和觸達了,也是營運的重頭戲,大家最關心的話題。使用者的觸達方式非常豐富,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私域流量如何真正融入企業業務?關鍵是這兩點

    具體看圖,不用再展開了。

    二、真正做到内容與人的比對

    前面提到過,使用者進入到你到私域中後,千萬别一上來就開始賣貨。先解決信任的問題,其實拆得更細一點,有這7步:需求、注意力、欲望、信任、刺激、購買和口碑,整個下來是一個使用者走完的路徑

    這篇不是重點來說這7步,而是想告訴你,這7步的關鍵動作就是内容觸達。

    是以,在私域中想要實作賣貨,本質上就是要做好使用者–内容–産品這三件事。那麼想要做好這三件事,你得知道你的使用者是誰?我給使用者傳遞什麼樣的内容他才願意看?我給使用者推薦什麼樣的産品他才願意買。

    私域流量如何真正融入企業業務?關鍵是這兩點

    那麼拆解成具體的動作就三步:

    1.第一步,使用者群引流:明确你的閱聽人,了解他們的人群特征,通過公域流量池,利用引流誘餌,将目标客群引流到微信私域流量體系内;

    私域流量如何真正融入企業業務?關鍵是這兩點
    私域流量如何真正融入企業業務?關鍵是這兩點

2.第二步,資料标簽:通過使用者的曆史動作(購買屬性、購買偏好、RFM模型),以及客群的朋友圈及個人号互動,了解目标客群的需求、痛點、喜好等資料資料,将資料标簽化;

3.第三步,内容營運:通過與使用者交流的标準流程,根據标簽,結合專業、真實、有溫度的人設,給不同的人、不同的社群推送不同的内容。

第一步大家肯定都沒問題,主要是第二步和第三步,需要配合一些技術手段,将這個事情給産品化來操作,對于技術底層不是很了解的同學,可能不大清楚。我盡可能通俗易懂的來說一說。

其實無論是在淘寶天貓,還是有贊平台,亦或者是自建的小程式,使用者隻要購買後,我們就可以用一個資料接口,将他們的購買記錄全都保持在我們自己的資料庫中。

比如電商的業務,我們就可以知道他們的購買時間、金額、頻次、購買偏好,根據物流資訊了解他們所在的城市,甚至小區(了解地區房價就完全知道他們的消費能力水準了)。

根據這些資訊,我們即可給這些人群打上我們所需要的标簽。然後有個關鍵動作,通過短信、包裹、私信、電話等各種方式,讓他們關注公衆号或者進入小程式,進行手機号授權。

完成這個動作後,我們就可以将購買的訂單手機号與他們在微信生态内容的手機号進行比對,然後通過一個微信公衆平台中的union ID 這個唯一識别,打通你的購物平台與公衆号、小程式、企業微信的資訊,最後就可以将前面建好的标簽資訊同步到這些平台。

意味着,當你在企業微信給這個使用者發消息的時候,你是可以直接看到他過去的購買資訊标簽的,微信公衆号也可以通過這些标簽來進行定向推送。

接着,你要根據這些标簽,與自己這個賬号的人設定位來輸出更口語化的内容。記住,你是作為一個人,一個好友,在跟你的使用者溝通。在使用者看來,你們是在聊天,而不是你單方面冷冰冰的在發通知。

有了這些内容後,利用企業微信進行定時的推送,推送完成後,再根據使用者的回複進行個性化的互動回複。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營運模式,用标準化的營運政策,結合個性化的營運手段,實作私域營運的高效運作。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使用者的特征屬性,對使用者的喜好做出精準的預測,然後配合商品本身的賣點,利用微信生态下的各種工具,實作千人千面的營銷。

這件事上,隻要内容做得足夠深,前台足夠個性化,使用者服務足夠精準,數量足夠龐大,這個私域流量池一定會給你帶來更多驚喜!

最後,分享我對于未來私域的思考:

1.未來所有的使用者都可能将被私域化,私域營運将是電商最重要的一個轉化環節;

2.無論是寫文章,拍短視訊還是做直播,隻要内容足夠優質,内容生産者的粉絲也将私域化;

3.公域轉化私域将會變成主流,未來投、直播和私域,三者将會關聯起來。

最後想說,其實私域并不是一個新的詞了,早期叫CRM(客戶關系管理)或者是使用者營運、使用者管理。是以關于私域,還想了解更多,不妨去了解CRM、使用者營運之類的課程,是一個邏輯。

繼續閱讀